中西体育文化的相互认同与互补性
——兼谈中国当代体育文化的转型
2013-12-06卢元镇
卢元镇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 广州 511363)
中西体育文化的相互认同与互补性
——兼谈中国当代体育文化的转型
卢元镇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 广州 511363)
运用文化学和比较体育的观点与方法,探讨了中西体育文化的相互认同与互补问题。主要观点是:中西体育文化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是当今体育文化交流的前提条件;而体育文化的交流是使中国体育文化增值并与世界体育文化认同的基本方式;只有实现体育文化的双向交流,才能达到中国与西方体育文化的互补和双赢的结果;而中国体育只有完成转型,才能承担起体育文化双向交流的历史责任;一种具有世界胸怀和时代精神的体育文化正在等待我们去构建,我们要将中国体育文化推介到世界中去,让全球了解中国的体育文化。
体育文化;互补性;共融;转型
人类的文化多数是依靠自身的头脑或一定的外界物质媒介而存在的。然而,有一种文化的存在方式是人的身体,即人体文化。在人体文化中还有一个内涵深刻、外延广阔的部分,就是体育文化。
体育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随着人和社会需要的发展,人们不断地在改变着对它的价值与功能的认识,并不断创造出新的手段与方法。体育文化和人类的其它文化一样是逐渐积淀而成的。在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长河中,它不断地嬗变、充实、附丽、更新。
在体育文化逐步走向繁荣的过程中,文化交流始终是文化发展的一个活跃的形式,也是重要的动力。季羡林先生关于“文化交流是人类历史上以及现在人类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文化交流是促进人类社会前进的最重要力量” 的论断,是独有见地的,这一论断也适用于对体育文化的研究。
本文结合体育文化交流的历史与现实来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1 差异:体育文化交流的前提
在人类历史上,形成了三个迥然不同的文化版块:以中华文化圈为核心的东方文化,以希腊文明为发端的西方文化和介于二者之间又不同于前二者的伊斯兰文化。世界体育文化交流主要是在前二者之间展开的。
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是一个民族文化,包括体育文化形成某种类型的前提性因素。在先天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构成了不同的生产方式,各异的生产方式形成了生活方式多样性的格局,特殊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由此有了不同的方向和归指。作为人类文化子系统的体育文化也就形成了东西两大体系。
如果把世界古代体育分成东西对峙的两大高峰的话,那么东方古代体育以中国为主,西方古代体育以希腊称雄。由于地理交通的阻隔,这两大高峰没有得到聚首,因此,便按照各自的文化逻辑建构并运行着本民族的体育文化,形成了世界体育文化的参商二星。
希腊海洋性地理环境导致发达的商业贸易,进而形成频繁的人际交往,平等的人际交往是自由民广泛存在的前提,自由民之间形成契约式的政治关系,这种关系萌发了相对自由的信仰和行为,最终导致科学、艺术与体育的繁荣。
中国的四周是高地、沙漠和无法跨越的大海,形成了一个西高东低的簸箕形状的地形特征,造就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大陆文化系统。适宜的温度、平坦的地势和肥沃的土地,是中国发展农业文明的理想条件。农业社会的特点之一就是人对土地的绝对依附,而且越在古代,生产力越不发达,这种依附就越显著。
有案可查的中国文化可以追溯到殷商文明。先人的食物以黍稷与粮米为主,衣着是丝绸、棉花的纺织品,住屋是夯土与木建构相结合的建筑,使用的器皿历经陶瓷、玉、铜铁等烧窑、冶炼或雕琢技术;宗教是以巫为中心的天人相通,社群以亲属群的“家”为核心,并由此发展为祖灵崇拜和宗法文化;文字象形和形声文字为基础的方块字,其来源可以上溯至新石器时代的陶文符号,中国的方言不下几千种,但文字始终统一;而体育文化则是以“天人合一”为核心价值的、具有神秘色彩的养生导引健身术。
东西方不同的政治生态也促成了背向而行的两条体育文化逻辑线。在古希腊自由民的核心概念中,有着一种不可动摇的信念,那就是极其重视个人价值。希腊人发展了他们独特的信念,认为人之可贵绝不在于作为一个万能统治的工具,而在于人的本身潜力,因此,他们不惜任何代价以求完善自己。
政治上的民主,人民的相对独立与自由,再加上与此有直接关系的观念信仰,为古代奥运会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近代西方体育的再度崛起和壮大繁荣埋伏了历史条件。从历史的眼光看,古代希腊体育发展过程中始终没有遇到东方国家,特别是中国那种君临一切的专制制度,这是希腊体育较为有利的发展条件。
与古代奥运会诞生发展的历史时期相对应的是我国的春秋时代。孔子极为倡导的“礼”与“仁”便是这种宗法等级的翻版和进一步发展。因此,中国一直缺乏支撑自身体育发展的民主政治,即使到明清时期也仍然如此,因此到近代欧洲体育重新勃兴的时候,中国体育文化却一片萧条,特别是竞技运动几近于零,成为世界体育文化的弱势部分。
等级制的延续和发展致使凡不遵循差等制度的文化因素都不能发展,因为这都可能对森严的等级制度形成冲击,给专制统治造成不稳定因素。体育,尤其竞技运动的根本特征就是对抗双方必须在法律意义上的形式平等,因此它是等级制度的天敌。中国古代体育中找不到赤裸裸的你争我夺,以及激跃的跑、跳、投。因此在中国由于特殊的地理因素和复杂的文化机制下,难能成长出以普遍的争斗和征服为特征的运动竞技。
马克思在对古代各文明古国进行分析时,用形象的语言讲道:“有营养不良的小孩,也有早熟的小孩,也有发育不健全的小孩,在古代氏族中属于此类范畴者甚多;唯有希腊人为发育正常的小孩。”希腊人那种天真烂漫,赤身裸体,酷爱体育的作派,与尚武卫邦,崇尚力量等奥林匹克精神不无关系。而中华民族的“早熟”不能不说是与体育文化的少年老成息息相关。
于是,在东方农夫与西方牧人之间、东方儒生文士与西方商人海盗之间、东方宗法的“礼文化”与西方宗教的“罪文化”之间、东方模糊文化与西方实证文化之间、东方神秘文化与西方科学文化之间,形成了东方体育文化的植物性与西方的动物性的差异,东方体育文化的讲究哲学性与西方的认可物理性的区分,东方的满足自我修养与西方的追求个人功利的差别,东方体育文化很容易走上政治教化的道路,而西方反而强调个性张扬的主张,二者竟如此泾渭分明。
虽然对这些差异的描述可能有失粗率,但中西体育文化的差异的存在却显而易见,于是体育文化的交流就存有空间,而且反差越大,交流的必然性越大,而交流的可能性是在经历了多番文化碰撞和冲突的较量之后显现出来,最终将实现不同体育文化之间的相互认同,以及对一种新型的、世界规模体育文化的自觉。
2 交流:中国体育文化的一种增值方式
文化交流,大多遵循这样的方向,即从高势位流向低势位。与水流不同的是,文化从高势位流向低势位并不意味自身的减失,而恰恰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吸收外部不同文化的长处,从而丰富自己。这是高势位文化往往取主动出击姿态的原因。文化的交流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要经过多次的碰撞与冲击,选择和变异。当低势位文化在意识到自身不堪冲击的时候,往往会采用封闭的方法予以抵制,如中国清末时的闭关锁国。
文化交流,大多经历这样的程序,即由易到难,由物质、技术层面,再到制度、体制层面,最后进达精神、价值观层面。因为物质、技术层面的文化更接近世界通用、共有,实惠多而障碍少,而后两个层面受传统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和钳制较多,可以各种借口抵制文化交流,以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和特殊国情作为这一借口最为常见。
文化交流,大多要依靠一定的媒介作为载体。东西文化交流,在16世纪前是依靠丝绸之路的商业活动,18世纪后欧洲经历了大西洋沿岸几个国家的先后崛起,军事活动成为文化交流的载体。20世纪后,由于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书籍、报刊、电讯、电视和网络等传播媒介充当了载体。文化、教育、体育的重要性也在交流中凸显出来。此外,僧侣、军人、旅游者、记者、翻译家、留学生也可以充当文化交流的人物载体。
作为文化亚形态的中国体育文化对外交流,也遵从以上三个文化交流的要点,而无以例外。
当代中国的体育文化基本上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作为中华医学一部分的养生健身思想与方法,以及散落于民间、民俗活动中的民族体育方法。中国传统哲学的那种封闭式和循环式的思想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的体育思想和活动方式,形成了极强的历史稳定性。比如中国的武术、气功就有着强烈的寻祖、寻根的意识倾向,如对周易古理的顽强恪守等。
在古代中国,由于人与人之间形成的君臣父子的人伦关系,以及民众对土地的绝对依附,使民族的意识形态中,不可避免地重视渗透、协调、和谐与中庸,而反对斗争、冲突与对抗。中国体育更多重调节、轻冲突与重关系、轻实体的特征,有别于西方的“更快、更高、更强”的色彩。
另一部分则是通过文化交流方式进入中国的西方体育文化,其中包括从日本转销给我们的兵式体操、由侵略军和传教士强塞给我们的体育教育、竞技运动的思想与方法,我们主动向前苏联劳动卫国的体育思想和制度,以及我们最终照单全收的奥林匹克运动的活动体系和部分思想体系。
可以看出,体育文化交流对中国体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起着多么大的作用。然而这一文化交流过程并不平静,历史上曾经过多次摩擦和龃龉,如上个世纪初的“兵操存废”之争,30年代的“土洋体育”之争,80年代的竞技与体质之争,以及直到今天在“中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制订过程中以“体育与健康”面目出现的是否“彻底将竞技运动从学校中赶出去”、是否“打碎竞技体育教材体系”之争,都是这一体育文化交流长期摩擦的余绪。
东西方体育文化交流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变得越来越频繁,这一过程充满了冲突、选择、改造、变异、融合等变数,或从善如流,或狭路相逢,或长期对抗,或强权征服,然而高势位文化总要向低势位文化流动,先进文化总要起到主导作用。这是因为文化的交流,带来文化的扩展,而文化扩展与传播是人类对愚昧的否定过程。
改革开放年代,由于体育运动的国际性、规则的一致性,以及表达对抗意志的民族性,体育文化成为对外交流的排头兵,成为缓和许多外交争端的先行者,体育机构甚至被称为“第二外交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标志着体育文化交流进入了一个大开大合,既广阔又深刻,有虚有实,既抽象又具体的时代,从而推助了中国更加迅速地适应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国际社会。
3 共融:中国与世界体育文化的双赢结果
体育文化的交流应该是双向的、平等、互利进行的。然而,百余年的世界体育文化交流却一直是以西方的强势输出,东方的被动接受作为主要文化流向的。经济的全球化带动了文化的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结果是文化的单一化,文化单一化的灾难性后果是强势文化的无边界扩张,使世界各民族的体育文化为之矮化和边缘化,从而扼杀了体育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化,进而使体育文化走向枯萎和绝灭。
由于体育文化所特有的传播范围的广泛性,扩散倾向的世俗性,变异改造的保守性,以及流行普及的易接受性,这一主体体育文化一旦占有了文化的统治地位,就具备了专制主义文化的特征,而这种文化是以欧美价值观念为基调的,以发达国家利益为价值取向的,从而使体育文化的多元性受到极大的伤害。
于是人们寄希望于东方体育文化重新走上世界舞台,对中国体育文化的崛起寄予了希望。中国几千年没有缺环的悠久历史,积淀了体育文化的厚度;中国辽阔的版图和多民族的文化结构,生成了中国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世界,这是任何一个东方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中国众多的人口负载了巨大的体育文化力度,蕴涵着巨大的体育文化的创造性和传承性。
中国既有吸收外来文化的经验,也有输出中国文化的勇气,中国文化对异质文化的吸纳、涵养、改造具有顽强的毅力、海纳百川的宽容;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文化在与他人交流时表现出那种“和而不同”的雍容、和平、温良、宽柔的品格,都是中国体育文化走向世界的有利条件,也由此可以达成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取长补短。
中国正在实现“和平崛起”,崛起的涵义决不仅仅是自身实力的强大,而在于一种有影响力的文化被普遍接受。古代希腊之所以永恒,就在于它的文化直到今天还在影响着全世界,其中包括奥林匹克文化。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影响力的加大,中国承担起复兴东方体育文化的责任已经众望所归。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完全应该在维护和建设世界体育文化的多样性方面做出实质性贡献。
4 转型:促进体育文化双向交流的历史责任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经济与社会一直处于“赶超型”的形态,文化处于低势位状态,外来文化的“入超”是对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倾向,在体育文化的技术方法层面实现了全盘西化,同时,基本完成了接受西方体育的体系化建设。应该说,中国对引领东方文化走向世界还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也缺乏将东方体育文化发展成与奥林匹克文化并驾齐驱的又一座世界体育文化高峰的战略思想和相应的制度。
这样一个伟大的文化战略任务,必须放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时期进行全面考虑。为此,中国的体育文化要转型,要把体育置身于文化,或者说把体育文化作为大文化的子系统,以文化的视野来看待体育,实现它的转型。
那么,什么是文化的视野呢?它是一种眼光,一种经得起历史检验,而不是光鲜一时、漂浮在上的;是可以与世界文化平起平坐,而不是甘做附庸,拜人膝下的;是耐心积淀、持之以恒,而不是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是可以转化为民族的潜意识传承下去,而不是转瞬即逝、随波逐流的眼光。
当代中国体育的基本思想背景是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是近代以来世界最强大的政治和社会力量之一。然而,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当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性的民族主义占了上风,到处出现了世界性的国家分裂、社会崩溃和民族纷争的状况。不管是被解释为文明的冲突、宗教的战争,还是定义为族群的分歧、石油的争夺,都可以看到民族主义在作怪。
民族主义也给体育运动带来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我们正确认识。民族主义使人们一叶障目,忽视体育本质和多数人对体育的多方面的需要,形成了偏失的体育价值观和价值取向,造成竞技体育的严重异化;民族主义可以拉近政府与体育之间的关系,使二者变得十分密切。一方面竞技体育需要政府给予特殊的支持和资助,另一方面政府对竞技体育实施干预有了来自“民族”的借口;于是有的国家建立起了竞技体育的国家垄断性管理体制。
这种干预阻碍了体育的社会化发展进程,1989年,前苏联解体和前东德崩盘,其教训值得我们深思。这两个前社会主义国家的消亡都有发自体育体制的借口。之前的1988年,前苏联体委主任被罢免,之后的1990年东德的体委主任被送上法庭,绝非偶然。把体育文化过紧地绑在民族主义上,结果反受其累。政府主动把体育这类游戏、竞技文化胜负的偶然性承担起来,并提升到国家民族的高度来解释,其危险性和尴尬处境可想而知。
著名文化学者冯骥才先生提出:“文化强国需要四条标准:首先有一个清晰的国家文化形象,这一形象不仅是丰富的历史文化给予的,也应是未来文化强国所具备的,是一个鲜明有力、为公民所自信的文化精神;第二,是需要创造出一大批深入人心的时代经典文艺作品;第三,要有一个能成为国民经济支柱的文化产业,这一产业同时也要负担起文化责任,不能唯利是图;第四是建成一个高素质的文明社会,只有全民拥有高素质文化,我们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强国。”
这四条标准,对建设体育文化强国同样适用。体育面临的任务是双重的,不仅要参加进国家文化强国的建设,而且还要完成自身的体育文化建设。用这四条标准衡量当今中国的体育,作为国家文化形象,竞技运动通过北京奥运会和各种国际大赛已经有了相当清晰的呈现,中华体育精神、奥林匹克精神十分鲜明,并能为多数公民所认可。
然而,可与“经典文艺”媲美的优势运动项目还远不能在竞技运动的核心项目(如田径、三大球)上称雄;至于体育文化产业,我们才蹒跚学步,不仅在观念上存有很多问题,而且在体制上还有更多障碍需要克服,足球产业出现的“唯利是图”成为体育文化产业的一块挥之不去的阴影;而体育成为公民的素质教育组成部分,演变成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自觉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体育人自身文化素质的提升更是一个关系到体育 文化前途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之,在这一转型过程中,竞技体育要从民族主义中解脱出来,找回它的游戏文化本原;社会体育必须完成它的文化价值定位,回归休闲文化。体育教育必须在教育文化中真正立足,承担起体育文化传承的功能,而不能仅停留在解决学生健康问题的生物水平上。
5 结语
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有进步的、民主的和没落的、腐朽的两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体育运动的同时,必须仔细地分辨和鉴别文化传统中的这两个组成部分,求取其有个性、有生命力的部分,规避其腐朽和没落的部分,进行历史的扬弃。同时,我们今天也有必要用体育运动这条纽带,将传统与现实,以至未来连结起来,从这样一个文化侧面来探讨人类和社会前进的方式。
一种具有世界胸怀和时代精神的体育文化正在等待我们去构建。我们要将中国体育文化推介到世界上去,让全球了解中国的体育文化。可以断言,无论哪一代人做到了这一点,他们对世界体育文化的贡献,都必将载入史册。
以全球体育文化发展的眼光来看,这不仅是中国未来体育的荣耀,也是她的历史使命所在。
TheMutualRecognitionandComplementarilybetweenChineseandWestemSportsCulture——OntheTransformationofChineseSportsCultureaswell
Lu Yuanzhen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zhou,511363,Guangdong,China)
This paper uses literature and comparison of physical ideas and methods, researching on the mutual recognition and complementarily problems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sports culture. The main points are: the enormous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sports cultures are the premise condition of sports cultural exchanges; the sport culture exchanges are the basic way to increase the Chinese sports culture value and make the world sports culture identity; Only the two-way communication of the sports culture will achieve the complementary and win-win results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sports culture; and only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Chinese sports transition, it can take on the history responsibility of sport culture exchanges; A kind of sports culture with world mind and times spirit is waiting for us to construct, and we will recommend the Chinese sports culture go into the world, let the world know China’s sports culture.
sports culture;complementarily;co-fusion;tranformation
2012-11-26;
2012-12-10
卢元镇(1942-),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G80-05
A
1672-1365(2013)01-0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