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竞技体育道德失范成因及其规范途径

2013-12-06赵崇乐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体育道德竞技道德

钟 泽 赵崇乐

(1.吉林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2.东北大学体育部,辽宁 沈阳 110819)

竞技体育道德失范成因及其规范途径

钟 泽1赵崇乐2

(1.吉林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2.东北大学体育部,辽宁 沈阳 110819)

在分析了竞技体育道德失范的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目前竞技体育道德领域内的失范现象及其成因,并提出了规范途径。

竞技体育;道德失范;规范

1 前言

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在竞技体育活动中,人与人在特有的规则下相互联系,存在着复杂的道德关系。竞技体育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教育、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等道德责任,人们在欣赏运动员精彩比赛的同时,也被竞技体育所表现出来的公平竞争,以人为本等道德上的善所感染。人们对竞技体育有着非比寻常的道德要求,所以,他们对竞技体育领域内道德失范现象更加深恶痛绝。

2 竞技体育道德失范现象

2.1高科技的物化

现代竞技体育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可以说,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现代竞技体育带来了繁荣与昌盛。但我们也必须承认,在竞技体育领域过分依赖技术力量,已经使其发展成为与人对立的力量了。比如,20世纪80年代初生物力学研究者产生了借助冰刀提高速滑成绩的构想,1985 年在荷兰格瑞特教授的带领下,科学家们制造了第一双带铰链的冰刀模型──克莱普(klap)冰刀。长野冬奥会上克莱普冰刀的广泛使用,使速度滑冰冬奥会纪录都被打破,而这种对记录的突破并不是对人类自身极限的超越,而是运动器材技术的飞跃。这种借助高科技体育服装器材打破象征人类极限的记录从而完成对人自身超越的行为削弱了运动员在竞技体育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变相剥夺了运动员的竞赛权利。

2.2拜金主义的蔓延

从某种角度来看,当今社会过于崇尚物质和物质力量,物欲横流和精神的空虚与匮乏,对现代竞技体育有着深刻的影响。在竞技体育领域,竞技和奥林匹克精神越来越不被重视,取而代之的是对“金钱”与“金牌”无限热衷,比赛的获胜好像是唯一有意义的,为了获胜,人们可以不择手段。当比赛的终极目标全部指向“金钱”,当只有经济利益才能激起运动员参加比赛的时候,竞技体育的人文精神已经不复存在,而且这也扭曲了运动员参加比赛的心理。过度的商业化正在改变人们参加竞技体育的目的,这也势必造成很多竞技运动结构和目的的改变。为了达到吸引眼球的效果,商业化的竞技体育都试图大量制造噱头和表演,从而忽视了竞技体育的教育功能和文化价值。

2.3兴奋剂的危害

在诸多影响体育道德因素中,兴奋剂无疑是最不光彩的因素之一。随着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兴奋剂也在不断更新换代,科技含量更高,更隐蔽。“查出来的是兴奋剂,查不出来的是高科技”[1]。兴奋剂造成的道德失范现象很早就得到了竞技体育界的重视。虽然奥委会和国际各单项体育组织制定了极其严格的兴奋剂检测和处罚措施,但兴奋剂越演越烈,技术不断更新,甚至出现了基因兴奋剂。兴奋剂的泛滥,忽略了运动员的真实水平,背离了竞技体育公平竞争的基本道德准则,破坏了竞技运动通过身心的锻炼达到个人的最佳境界从而达成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的宗旨,进而影响了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正像有的学者说的那样:“滥用兴奋剂不仅是对公平竞争和体育道德的一种亵渎,而且还是对运动员健康的严重损害,更严重的是对世界体育诚信的一种道德危害。”[2]

2.4 “假球”、“黑哨”的侵蚀

“假球”与“黑哨”发端于足球比赛,但现在已经蔓延到整个竞技体育领域,泛指一切体育领域中裁判不公正和运动员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裁判或运动员违背职业道德吹“黑哨”和踢“假球”的事件层出不穷。2004年8月雅典奥运会中,在男子花剑团体赛中国队与意大利队的决赛中,裁判员希达西多次误判,且每次都将得分错误地判给了意大利队。这些判罚使得中国队失去了奥运金牌。国际击剑联合会主席热内·罗克表示,这次男子花剑团体决赛的执法是“耻辱”。最终,国际击剑联合会经过审查,决定将这名裁判驱逐出雅典奥运会,并在未来的两年里不允许他执法任何比赛。竞技体育之所以能广受欢迎,比赛具有悬念是重要因素之一,裁判员是运动场上公平、公正、权威的代表,而“假球”“黑哨”破坏了这两点,直接危害了竞技体育的基本精神和道德准则。

3 竞技体育道德失范的成因

3.1竞技体育文化的迷失

竞技体育道德受竞技体育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的影响和制约,而竞技体育价值观和价值取向是由竞技体育文化所决定的。竞技体育道德失范是竞技体育文化迷失的具体显现。从整个社会来看,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人们更加看重经济利益、权利,尤其是对个人财富和金钱的追求已经达到不可想象的地步,这使得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及拜金主义等思想和行为不断滋长。有些人采取不道德行为,甚至选择违法犯罪只是为了获得更多的金钱和更大的权力。社会生活中的这种不良道德状况投射到竞技体育领域,加之竞技体育本身具有的功利性、竞争性,使得部分从事竞技体育的人在道德判断上出现严重错误,过分追求利益,把竞技体育的精神抛之脑后,忽视了竞技体育原有的公平竞争、以人为本与和谐发展等文化。竞技体育的文化迷失对竞技体育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已经危及到竞技体育的本质、过程和结果,造成种种失范行为。

3.2体育道德评价内容多极化

由于通信、交通等技术的发展,当今世界各种文化不断碰撞与交融,全球化进程越来越快,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在这种背景下,体育道德评价的内容也不可能是单一的,而是也显现出多极化的特点。这种体育道德评价内容多极化趋势与人们对竞技体育的目的、价值及功能认识的多元化直接相关。但这种对竞技体育多元化的认识与已有的竞技体育价值标准、规范体系及意义系统相抵牾。所以,在一段时间内,造成体育道德评价的困难,使体育道德的公信力下降,对人们行为的约束力减弱,从而使一些人为了金钱、权利或者别的目的实施体育不道德行为。

3.3体育法规制度建设的滞后

随着竞技体育职业化、产业化的不断深入,加之人们观念的不断转变,个人正当和合理利益摆到应有的位置。运动员、教练员对合理利益的追求已经得到认可和鼓励。我们并不反对对利益的追求,在竞技体育中,体现自身价值,追求合理利益,这不仅能为运动员、教练员提供生活、训练及工作保障,也可以为竞技体育吸引更多的关注,推动竞技体育的发展,这符合经济规则,同时也符合伦理准则。但是,利益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必须在法律法规的监督和约束下,才能发挥正效应。可惜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行为和思想意识的转变明显超前于法规制度的建设。所以,在竞技体育转型期,没有新的体育法规制度的保驾护航,这为缺失竞技体育道德行为的发生提供了机会。

3.4竞技体育教育的错位

竞技体育包含了诸多的教育因素,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过程,竞技体育不仅仅是在赛场上争金夺银,更为重要的是对人的教育。“教育的出发点是人,教育的归宿点也是人”[3],竞技体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应该是人。但由于过分强调锦标主义,使得竞技体育重物轻人。教练员、官员单纯为了夺取更好的成绩,把运动员当作“竞争的机器”机器来培养,忽视其体育“协作”育人的价值理性, 使人成为竞技的手段,把他们培养成没有任何个性和自由的个体,只重视体能与专项技能的发展, 完全抛却了人的个性、 自由以及价值理性的内涵。[4]正是由于竞技体育教育的错位,使得竞技体育变成对运动员生命和健康的摧残,很多运动员带着伤病甚至心理问题遗憾的退出了竞技舞台。竞技体育教育的错位既是造成竞技体育领域内“假球黑哨”、兴奋剂及拜金主义等现象的根源,又是造成某些运动“明星”昙花一现的症结所在。所以,离开了人文教育的竞技体育,必然造成道德失范。

4 竞技体育道德规范的途径

4.1重视竞技体育文化的建设

竞技体育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精神,对人们的精神世界和人的精神面貌产生深刻影响。[5]在竞技体育领域中,经多长时间的实践积淀的优秀的竞技体育文化,对规范人的竞技体育行为,提成道德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拜金主义、唯金牌论等思想的侵蚀,竞技体育文化被扭曲。在这种被扭曲的体育文化的指引下,竞技体育领域失范现象频发。所以,我们应该加强竞技体育文化的建设,重塑以人为本、促进健康、公平竞争、自由和谐的竞技体育精神和文化,用以对抗不良文化对竞技体育的入侵。道德是竞技体育文化的重要内容,加强竞技体育文化建设必然会促进竞技体育道德建设,从根本上防止失范现象的发生。

4.2加强竞技体育道德教育

动机影响人的行为,人的行为的选择是由人的思想意识决定的。竞技体育种种道德失范现象发生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们的思想认识的错误。所以,我们应该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宣传,展示正确的竞技体育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让人们认识到体育道德的原则和规范,培养他们的体育道德判断能力和认识水平,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风气;更应该在竞技体育领域内应该加强从业人员的道德思想教育,这包括对运动员的道德教育,对教练员、裁判员的道德教育以及对科技人员的道德教育。

4.3建立合理的竞技体育道德评价机制

体育道德评价是指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个体内心活动等方式,对体育运动主体的行为、品质和可感知意向所做出的善恶判断和褒贬态度。[6]竞技体育道德评价是对竞技体育领域内一切行为的道德性判断,它是一种矫正竞技体育行为的社会力量。当前,竞技体育领域出现如此多的道德失范现象,正是由于原有的道德评价机制被忽视或者失灵。所以,我们应该重新建立合理的竞技体育道德评价机制。

合理的竞技体育道德评价机制由三部分组成,首先,确立竞技体育基本道德评价标准。评价任何事物都是相对于标准而言,没有标准就很难去评价。竞技体育道德的基本评价标准应该确立为尊重生命、促进健康、 扩大参与、 公平竞争和促进和谐等,任何与这些标准相悖的竞技体育行为都应该视为不道德;其次,确认评价客体。也就是确认谁应该是被评价的对象和行为,对不同的对象和行为要区别对待。而且应该扩展被评价对象,改变只重视评价运动员的现状,应该重视对教练员、裁判员、官员以及竞技体育科技工作人员的道德评价,把他们纳入到竞技体育道德评价机制中来;最后,评价方法和评价主体权威的认可。由谁和用什么方法评价往往决定着评价的价值方向,影响着社会及被评价对象对评价结果的认可程度。

4.4加强体育道德法制化建设

道德和法律虽然是本质完全不同的两个范畴,但道德并不排斥法律,而法律是道德得以维护的重要保障。要想规范竞技体育道德失范,除了依靠竞技体育道德自身的力量还要借助法律监督,积极寻找司法介入竞技体育的途径。首先,把竞技体育领域内的道德实践活动与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法律实践活动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过法律的监督作用引导竞技体育从业者的道德选择。其次,通过严格的执法和有力惩处严重的道德缺失行为为建设良好的竞技体育道德环境和氛围起到重要作用,最终建立起竞技体育道德奖惩机制。有学者认为法律就是道德的最低等级,这就意味着有些法律规范同时也是道德规范。[7]所以,借助法律来规范竞技体育道德失范的最佳途径就是部分体育道德法制化。我们可以将原来由竞技体育道德管辖的部分,划归有竞技体育道德和法律共同管辖。加强竞技体育法制假设就是在加强竞技体育道德建设。随着竞技体育法律法规的健全,人们自觉遵守法律意识的提高,最终,会将法制的他律转化为内心的自律,自觉建立起道德的“内心法庭”,这样就可以有效预防道德失范的发生。

[1] 徐勤儿,高晶.论竞技体育的游戏本原回归[J].体育学刊,2007,15(3):26.

[2] 许启贤等著.北京奥运之魂[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123.

[3] 扈中平.教育目的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87.

[4] 古文东.当下竞技体育中异化现象的致因探析[J].体育与科学,2011,32(1):87.

[5] 周爱光.对体育文化内涵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4,24(4):11.

[6] 刘湘溶,刘雪丰.当前竞技体育伦理问题及其实质[J].伦理学研究,2006(5):90.

[7] 谢晖.论法律调整与社会管理创新[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26.

CausesandCountermeasuresforEthicalAnomieofAthleticSport

Zhong Ze1,Zhao Chongle2

(1.Jilin Sport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2,Jilin;2.Sports Department,Northeastern University,Shenyang 110819,Liaoning)

The paper expounds the phenomenon of ethical anomie in athlecic sports on basis of discussing the content of ethical anomie, analyzing the reasons of the phenomenon and putting forward constructing ways.

competitive sports; ethical anomie; criterion

2013-08-20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3B274)。

钟泽(1976-),男,吉林四平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理论与实践。

G803

A

1672-1365(2013)06-0036-03

猜你喜欢

体育道德竞技道德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初中生体育道德发展水平研究①
2010—2019年我国体育道德研究进展分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群众体育道德践行的路径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花与竞技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