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漠南阴把枪的传承与传播研究

2013-12-06田海军郭志禹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武术移民文化

田海军,郭志禹

(1.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上海 200438;2.衡阳师范学院体育系,湖南 衡阳 421002)

在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的版图上,漠南地区是独具特色的一个武术文化区,而在漠南农耕武术文化区中,阴把枪则因其与众不同的技术特质和传承脉络而独树一帜,成为漠南农耕武术文化的典型代表。史料记载,有清一代,“漠南”是内蒙古的符号代称,其农耕文化区主要集中在阴山以南由黄河、大黑河冲积而成的广袤平原,“田肥美、民殷富,实秦晋之锁钥,归绥之咽喉”,[1]缘因蒙古族土默特部的驻牧而得名“土默川”。

农耕文化在漠南土默川一带的发展与繁盛,培育了农耕武术滋生塞外的优良社会土壤,同时土地荒阔和交通落后,也使土默川成为关内众多武术侠士避祸隐匿、亡命潜纵的适宜生存空间[2]。在地域环境与社会人文因素的双向复合性作用下,对于漠南武术文化而言,移民携技的历史现实客观上形成了漠南农耕武术文化的本体,造就了漠南土默川习武之风浓厚的民俗,而漠南阴把枪的塞外传承与传播则成为探究漠南农耕武术文化一个微观视角。

1 漠南阴把枪的特点

枪,在中国武术的发展历史上具有尤为重要的地位。语云:“枪为诸器之王,以诸器遇枪立败也。降枪势所以破棍,左右插花势所以破牌镋,对打法破剑、破叉、破铲、破双刀、破短刀、勾扑法破鞭、破锏,虚串破大刀、破戟。人惟不见真枪,故迷心于诸器,一得真枪,视诸器直如儿戏者也。”[3]流行于漠南地域的阴把枪是枪术中风格独特的一种,仅在绥中地区呼和浩特、包头一带传承,深藏闺中,未被熟识。顾名思义,因其枪术使用和演练过程中“如管”之前手握把时虎口始终朝向身体,手心向下,而得名“阴把枪”;枪术练习过程中两人对枪以缠绕为主,贯穿始终,故又称“缠枪”;枪谱理论以八卦理论相释,双手持枪上举之后,两手心皆朝向上方,因之还有“八卦朝顶枪”和“八卦缠枪”之称。

阴把枪除了具有枪术圈枪为母,工于一圈和长兵短用的特点外,另有特质。首先,阴把枪是由马上实用枪术演变而来,对器械的要求较长,约有一丈左右;枪身直径也较花枪稍粗,根径寸半,以盈把为准。其次,阴把枪是一种实用枪术,行枪无势,在民国以前是没有套路花法,只有单人散招练习和双人对缠的枪术技艺,甚至现在传承的阴把枪也仍以两人对缠为主。第三,握持枪身中段的前手虎口始终向内的阴手握法解放了上肢肩肘关节,增加了关节灵活度,拓宽了枪尖进攻杀伤和枪身缠绕防守的范围。第四,起式大开门,斜横枪于胸前,以防守示人,诱敌深入,“以利我乘隙反击”[4]。漠南阴把枪由基本功、缠枪法两部分组成,对缠是阴把枪的核心技术,也只有通过对缠对扎才能充分表现阴把枪以枪身沾连粘随和“戳中有革,革中有戳”[3]的直横相兼“缠枪”特点。枪身粗长的形制特点,决定了其硬枪用腕的技法,阴把握法决定了其技法对手腕和肩关节灵活度具有特殊的要求,而臂功中徒手晃膀和持枪揉腕即是其他枪术中鲜见的针对肩膀和手腕灵活性的独特技术。漠南阴把枪技术包括三十六托枪和七十二骑枪,“另有5门精妙攻法,5门奇特破法,绝命3枪,救命3枪,5门进法,以拖枪为绝招,能败中取胜。”[5]1118单人修炼增进功夫,散招对缠则是一种模拟实战较量的练习手段,而非“左右周旋,满片花草”式的套子表演,既可下马步战又适于驰马骑战,“是一种上阵见回合、决胜负的枪术。”[6]

2 漠南阴把枪的传承与传播

传播是人与人之间的通过各种符号进行的信息沟通过程,[7]而传承是指对某类文化在血缘关系或类血缘关系范围内的传递与继承。以格雷布纳为代表的民族学传播学派认为任何一种文化自从产生就开始向其他地域传播。换言之,文化传播具有普遍的意义,是一种横向弥散运动,而文化传承则具有一定的界限,仅在特定对象内进行,属于特殊群体的纵向传播方式。

2.1 移民携技:漠南阴把枪的文化渊源

传播对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甚至是文化的本质[8]。文化传播的主体是作为文化创造者和承载者的人,故而,为“改变自身所处的社会境地或获得更多的生活资料”[9]而进行的文化区域间的人口流动[10]——移民必然导致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促进地域文化的融合,对武术文化而言它重构了中国武术文化的整体格局。漠南土默川平原地居边要,自古为中外之大防,也是内地关外移民的重要目的地,清初以来,“虽未尝由官移民,顾已开人民自移之路。”[11]

武术文化在创造发展的过程中镌刻着地域文化的印记,随着移民主体迁徙他处,被重新根植于次生文化区域,成为区域文化的新元素,于是移民成了武术文化流变的一条路径。阴把枪作为漠南武术文化客体的典型代表,其传承与发展轨迹最完整准确地映射了历史移民对漠南武术文化的影响。《绥远通志稿》载“赵老同,山东人,清咸、同间游塞外,久居萨拉齐。精武术,尤擅长阴手枪法,一名缠枪法,彼时国内称为独传。绥人得受此枪法,实自老同始。”[12]文本显示阴把枪的传入是因为山东籍赵老同的移民而得。王月珽考证了赵老同在绥西一带的活动,认为赵老同是咸丰年间山东冠县领导农民起义的黑旗军领袖宋景诗。宋景诗历史调查组也认为赵老同“必然是太平军或捻军的失败人物。”[13]如果赵老同是宋景诗,那么其移民绥远的原因则是起义失败的政治避难;否则,其移民的原因则很可能是武术人个体的塞外谋生。无论如何,赵老同携技移民绥远,并在萨拉齐、包头一带传承阴把枪是不容置疑的历史事实,阴把枪传入内蒙古是移民运动导致的武术文化跨区域传播的结果。

2.2 干壮枝疏:漠南阴把枪的地域性传承与横向传播

漠南阴把枪的传承与传播经历了纵盛横羸,承播不均的发展历程。咸同年间移居漠南的赵老同是阴把枪塞外传承的第一代,赵老同在传承枪术等武艺的过程中也与少林、形意诸流派一样通过门户规约实现对弟子徒孙的规训艺术,造就个人[14]。除了对弟子提出“仁义”的德行要求之外,“不准把武艺传给官家子弟;不准充当官兵营武的教官;不准给官吏富豪作看家护院的保镖。[15]”成为阴把枪这一准“门户”显著不同于他派武术传承的文化现象。赵老同惯习于乡野宁静恬淡的生活方式,也限制了阴把枪民间传承的受众范围,导致漠南阴把枪的前几代传承并不广泛。

第一,民间自发与官方主导:漠南阴把枪的地域性传承。“游四喇嘛的杆子,霍茂的刀,海禅和尚会起高。”[5]955赵老同有名望的弟子有尤四喇嘛、刘定邦[16]、关兴保、霍茂等四人,作为阴把枪的第二代传承者,刘定邦、关兴保、霍茂三人并未收徒,仅有尤四喇嘛一支传承其艺。尤四的枪术造诣也成为其传承上不可复制的经典,“尤用大竿,独步一时。刺人皮肉筋骨,深浅轻重,惟意所向,不差毫发,钉纸百张于壁上,运竿点之,口呼取几张,皆应声如数着竿而下。”[12]尤四喇嘛传阴把枪于第三代郭玉宏,郭玉宏传云连升、程全忠、杨罗[17],是为阴把枪第四代传习者,在前四代的师徒相传历程内,人际传播成为阴把枪武术文化传承的主要路径。

朝代的更迭和社会的变迁,或许削弱了赵老同初定的“三不准”规约对门徒的约束,1929年绥远省建立国术馆,为发展国粹武术提供了官方平台,云连升、程全忠先后被聘任为教练,参与了推广漠南地域武术的活动。在国术馆近八年的教学活动中,云连升将阴把枪传授给杨元成、吴桐、刘恩绶、董其昌、孙继贤、胡文广、李振海等国术馆学员[18],使阴把枪传承由相对保守的传统师徒相承的单一基层路线转向学校教育式的师生传习官方主导上层路线与师徒传承的基层路线相结合的模式,拓宽了阴把枪等传统武术传承的渠道与覆盖范围,也使阴把枪的第五代传习者在人数上达到了空前的规模。阴把枪携技者赵老同移民漠南萨拉齐镇,其传人尤四喇嘛、郭玉宏、程全忠等皆为萨拉齐人,故此阴把缠枪在萨拉齐一带形成了广泛的社会认知和深厚的社会基础。云连升和程全忠除了在国术馆从事开放式教学以外,在萨拉齐本土也同样存在着民间师徒传承。程全忠的徒弟主要有孙继贤、陈沛、潘文、韩富、张联璜、贾守春、赵连和等。第四代传人杨罗也将枪术传承于其子杨喜猫。

在第五代传承广泛的基础上,第六代传人也颇具规模。吴桐家传武术,与云连升渊源颇深,熟识已久,继承阴把枪最多(资料来源于2011年7月笔者对吴秉孝的访谈),其徒弟有吴秉孝、吴敬贤、李智。萨拉齐人孙继贤师承郭玉宏和云连升、程全忠两代,继承阴把枪比较全面,世居故土,先后传徒弟王志农、张达平、赵兴业、张志让等十多人,目前古稀之年仍持枪习武的王志农等人与吴秉孝共同成为阴把枪传承史上的第六代传人。

第二,套路范式的诞生:漠南阴把枪发展与传播的必然。赵老同的阴手缠枪,彼时国内独传。从赵老同移民萨拉齐传承阴把枪直到第五代传人吴桐为止,在阴把枪传入土默川近90年的师徒传承轨迹中,他们一直秉承着阴把枪以实战即技击性为首要特性,传习的内容也坚持以独特的基本功和两人对缠技术为核心,并没有明显的创新与发展。直到第五代传习者吴桐,具备家传杨家四十枪的基础,善长阴把缠枪,又任绥远省国术馆的副馆长兼教练和归绥中学体育教师,从事教育和国术活动组织者的双重身份使他发现阴把枪技术没有套路的不便,为使阴把枪“三十六托枪七十二骑枪”能够串联起来更好地保存和传承,他以杨家四十枪为基础,编制了阴把枪套路,于1947年绥远省国术馆复馆后逐渐定型和成熟。流传至今的阴把枪套路形式,是全国范围内独一无二的阴把枪技术创新,对其自身技术体系的发展和完善而言,更加有利于动作技术的保存和传承,填补了阴把枪无套路的空白[19]。但是,套路范式的诞生,也改变了阴把枪传统的传授与习练方式,削弱了其以“缠绕”为核心内容的固有特点,淡化了其上可护身下可护马的实用技击属性。综以言之,套路技术是阴把枪在漠南发展的文化创新,它是将阴把枪作为新式教育内容进行传播的尝试,是兼有时代和社会需求的体育文化发展。

第三,传枪递镋:阴把枪在天津的换艺传播。与土默川相距千里之外的天津杨柳青,有一个传承百年的民间武术组织——王国立创建于1876年的“风云老会”,起初仅为车马店。清末前后,“有一天他在后院练燕翅镋,被宿于店内的人看到,连声叫好,随后二人比武较艺难分伯仲,遂结交为友并相互交换了各自的武技,风云老会称之为‘传枪递镋’。”(资料来源于2012年7月笔者对廉万春的访谈)“传枪”之枪即是漠南传承的阴把枪,“传枪”之人则来自漠南土默川,自此,天津始有阴把枪传承至今。习武于风云老会,50年代移居内蒙古并与阴把枪第五代传人吴桐、刘恩绶过从甚密的廉万春,发现从其师傅黄振明处学得的阴把枪与漠南传承的阴把枪并不完全一致。风云老会传承的阴把枪虽也以两人缠枪为主,注重实战交手,但仅以“劈、崩、盖、滑、□”五字为枪决,被视为阴把枪实用枪术最核心的缠枪技术以换艺的形式传播天津,足见换艺过程中阴把枪传承主体并没有主观保守的思维动机,很可能是因为时间的紧迫导致所传武艺的不完整。

2.3 恋土定居:阴把枪武术文化传播的藩篱

在中国的乡土社会里,“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徙是变态,”[20]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一部分人不得不选择迁徙保证生命和文化的绵续。人作为文化的创造实体和传承载体,人的流动致使其所携带的文化产生流动和传播,而且在只有通过人的移动实现信息传递的传统农耕时代,移民运动成为传播任何一种文化的最基本、最主要方式。对阴把枪而言由山东传入漠南缘因移民,由漠南再传天津同样是因为人的短期客居。因此,武术作为特殊的身体文化形式更加离不开人的主体而独立存在,移民携技也成为传统农耕社会里武术文化传统传播的最主要方式。

审视阴把枪技术自身的传播过程,不难发现其作为文化的横向传播仅有两次,其一是由山东传入漠南,其二则是自漠南传入天津,在其因移民携技传入漠南后的150年时间内,仅有与天津换艺这一次横向传播,且是因文化载体的短时间“准移民”。正是因为阴把枪在漠南土默川根植之后,由于习武主体“恋土”情结形成长期定居的社会现实,杜绝了阴把枪主体通过移民继续传播武术文化的可能,导致了阴把枪只能是在漠南有限的范围内传承。也就是说,恋土定居的阴把枪文化载体在移民成为文化传播最主要方式的社会背景之下,因为其没有再移民而导致了这种实用武技文化的横向传播不盛。

3 结语

阴把枪技术传入漠南土默川是清末移民携技的文化传播现象,在其本土传承和跨地域传播的过程中,始终以人际传播为基本路径,并伴有群体传播和官方主导的组织传播为辅助方式。相对于略显单薄的横向传播而言,其本土传承相对丰满,从滥觞至今的150年时间内,师徒传承了六代,其间因绥远省国术馆的官方组织路径主导,空前繁盛。漠南阴把枪地域乡土的传承中,套路的诞生是阴把枪自身发展完善的文化创造,是其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适应武术融入体育教育变迁的文化调试结果。阴把枪的两次地域性传播都是因为人的流动而实现的,在其植根于漠南土默川以后,习武载体的定居生活成为了阴把枪文化广泛传播的藩篱。

[1]张树培.萨拉齐县志·艺文·剿匪功德碑[M].厚和大小铅印局,1943.

[2]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卷五奏议五·请变通边缺摺[M].北京:中国书店,1990.

[3]吴殳.手臂录[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卷一).

[4]刘恩绶.阴把枪[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2.

[5]土默特右旗志编纂委员会编.土默特右旗志[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

[6]王月珽.宋景诗隐身遂西考索[J].内蒙古大学学报,1997(2):58-67.

[7]肖焕禹.体育传播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32.

[8]郭玉成.中国武术传播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9]金其铭.中国人文地理概论[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41-42.

[10]陈达.人口问题[M].上海:上海书店,1989:347.

[11]绥远通知馆编纂.绥远通志稿·移民[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55-56.

[12]绥远通知馆编纂.绥远通志稿·人物[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329.

[13]陈白尘撰述.宋景诗历史调查记[M].人民出版社1957:265-266

[14][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M].北京:三联书店,1999:193.

[15]吴秉孝,吴敬贤.阴把枪[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2.

[16]王月珽.宋景诗塞上活动考证[J].内蒙古大学学报,1998(3):41-48.

[17]张文元.阴把枪技法[J].武林,1987(6):32-36;1987(7):37-39.

[18]邢野.阴把枪[J].武林,1984(9):47.

[19]吴秉孝.百年武术传承的回顾[J].内蒙古穆斯林,2005(3):42-47.

[20]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三联书店1985:3.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武术移民文化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移民火星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谁远谁近?
内陆移民(外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