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制度设计 培育科技创新文化

2013-12-05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员会

北京观察 2013年3期
关键词:科研活动科研人员管理制度

文/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员会

我们企盼在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出发点设计的制度的支持下,一种具有生命活力的科技创新文化可以尽快在中华大地形成、生根和繁茂,滋养我国科技工作者可以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和科技创新潜力,以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新的辉煌。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共十八大报告中已将增强文化软实力明确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意味着我国不仅要成为经济强国,更要成为文化强国。同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显示出国家对科技创新引领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寄予的深切厚望。在科技领域,科技创新文化也越来越成为影响我国创新活力关键因素,没有好的创新文化就不可能有科技创新的成果和效益。

我国的科学技术曾经经历过缺乏先进设备、资金和人才的极其艰苦的阶段,然而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以及30多年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在过去10年中,我国科技资源总量得到快速增加,目前我国科技投入总量和科技人员规模数年前就已居世界前列,论文产出也得到快速增长。然而,在科技创新文化建设方面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科技能否担负起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任令人堪忧。

北京是我国政治文化中心,也是我国的科技创新中心,提升北京科技创新文化软实力应成为重要责任和目标。在制度上如何保证北京在文化和科技方面相匹配的地位和作用?北京作为全国著名的“智力、人才密集区”以及“中央资源富集区”,在人才、经费、设备等方面更是不缺乏,那么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和发展,我们到底缺什么呢?

我们认为破解北京科技创新驱动难题的关键是推动原始创新。因为没有大量的原始创新产生,科技就不可能成为支持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力,北京也不可能在世界上产生真正的影响力。原始创新哪里来,来自培育其的土壤——良好的科技创新文化。

只有倡导并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避免不好的文化倾向,才能发挥出人的聪明才智,推动源源不断的原始创新,持续支撑首都经济的发展。因此,破解北京科技创新驱动难题的密钥是培育健康的科技创新文化。

在中学推广科技创新活动

培育北京科技创新文化应从改变制度设计出发点入手。即:应尽快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制度设计上落到实处,设计以科研主体(科技工作者)为中心、按科学规律办事的制度。

当前政府最可行的做法是:在重视大的社会文化环境影响下,通过建立好的制度来逐步扭转不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倾向,并引导逐步形成新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我们建议北京进行大胆的科技制度改革的试点创新,从顶层来改变制度设计,即改变制度设计的出发点。

第一,从根本上改变组织科研活动的中心。应以科研活动的特点为中心设计经费分配、科研活动评价体系。科研计划管理部门、财政部门要将其工作方式调整为适应科研活动特点的周期和程序。在科研单位逐步推动建立以科研活动和科研人员为中心的文化氛围。以科技人员的科研活动为中心设计科研管理体制,行政工作应尽可能少地占用科研活动时间,并形成行政系统为科研人员服务的理念,必须淡化科研单位行政人员的级别及权力。

对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领导成员的考核不再以领导成员自己担负的课题、取得的成果为标准,而要以研究院(所)、校整体承担的课题、取得的成果和培养的人才为标准,逐步改变课题(经费)分配与行政职务相关连的倾向。

第二,构建与国内情况相适应的科研工作评价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实际上起到了“指挥棒”的作用,对科研人员的影响力量超出任何其他制度。以SCI为代表的量化的考核指标可以作为参考,但作为唯一考核指标的评价体系则应尽快终止,扭转其对创新文化已经造成的极坏影响。

对科研人员应更加偏重采取信用和名誉的柔性管理制度,重视和尊重对科研人员的初期聘用考察。如果确认所聘用的科研、教学人员是最优秀的,那就给予充分的信任和尊重,经常性地进行考核显然没有存在的必要。

第三,经费管理应借鉴采取信用和名誉的柔性管理制度。科研、创新应当允许失败,但我们现实的经费管理制度却容不得科研活动有失败,我们要营造宽容失败的氛围,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不能以牺牲对科研人员的信任为代价。培养科研部门和科研人员的信誉体系应重于刚性的管理。因此我们建议对于项目经费管理制度应借鉴采取信用和名誉的柔性管理制度,项目结题重视对研究过程认真程度的考察,对结果则采取宽容的态度。

第四,设计提倡学术争鸣的制度。只有争鸣,才能激发批判思维的产生,批判思维是一种独立思考精神,不迷信任何权威,只尊重真理和规律;不盲目接受任何一种观念和经验,而是经过认真的比较和分析,根据当时与当地的实际,取其有用成分,除其过时或不适宜的部分。批判思维是创造的基础,没有批判,不可能有创造。

一种好的科技创新文化的形成需要时日,因此我们必须尽快行动。制度应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我们企盼在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出发点设计的制度的支持下,一种具有生命活力的科技创新文化可以尽快在中华大地形成、生根和繁茂,滋养我国科技工作者可以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和科技创新潜力,以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新的辉煌。

猜你喜欢

科研活动科研人员管理制度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制度与规范:近现代设计管理制度研究
科研人员揭示油桃果实表皮不长毛的奥秘
计算机学科科研活动行为规范建议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企业科研人员激励问题及对策研究
机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体系建设研究
依托科研实践促进大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