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蜜蜡的收藏

2013-12-05撰文王琦

西藏人文地理 2013年2期
关键词:蜜蜡琥珀原料

撰文/王琦

清代藏传蜜蜡珠串。(藏品提供/吉如朵藏地美珠汇 摄影/云飞)

蜜蜡佛珠(藏品提供/吉如朵藏地美珠汇 摄影/云飞)

蜜蜡和琥珀外观的区别,乃因不同种类针叶树分泌的树脂不同所至,但在传统的珠宝行当里面,也有千年琥珀万年蜜蜡的说法

蜜蜡深受藏地贵族、收藏家、百姓的钟爱。它不仅被当作手饰、颈饰、头饰等装饰品,是西藏传统服饰中最为重要的装饰物之一,能够欣赏、佩戴、装饰、收藏,更因为被认为具有神秘的力量和灵性而获得推崇。它是历代高僧大德、信徒所采用的佩戴饰物与宗教加持圣物,按藏族百姓的说法蜜蜡可令佩戴者得到无比的幸运和财富,念数传承下来的蜜蜡佛串,有灵性修行之功效,能使人进入神圣喜悦之境地,达到生命升华之境界,可谓一种美丽和珍贵的珠宝。

提起蜜蜡,就不得不说琥珀。作为琥珀的一个品种,蜜蜡有特殊的颜色、光泽,还有半透明的感觉,使之显得颇有神秘感,特别是它具有上万年的使用历史,又是佛教“七宝”之一。在世界储量产量最大,开采时间最长,使用历史最悠久的波罗的海的琥珀矿藏里面,琥珀和蜜蜡是一起伴生的。在外观上两者最大的不同就是琥珀比较清澈透明,蜜蜡则比较温润不透明。如果按照透明度来划分,可以将琥珀分为透明的琥珀和不透明的琥珀,不透明的琥珀一般以蜜糖的黄色为主,具有蜡状的光泽和质感,因此被称为蜜蜡。还有一种琥珀外观上既有透明的部分又有不透明的部分,在传统上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名字叫金绞蜜,因为琥珀中最为人重视的种类是金珀,这名字取其同时具有琥珀和蜜蜡两种特征的意思。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蜜蜡应该是属于琥珀里面的一个种类,在西方直到现在蜜蜡和琥珀在单词拼写上并没有区别。中国把蜜蜡和琥珀从名称上开始区分开来也是明代以后的事情。

自古以来,蜜蜡深受世界各民族的钟爱。从远古以来蜜蜡就被作为很珍贵的装饰品材质使用,蜜蜡的质感和色彩魅力,是其他宝石无法替代的。在西方早在一万年前,就开始了在海边收集和利用被称为海珀的琥珀蜜蜡原料,并因为从北欧向南欧贩运琥珀原料的原因形成了著名的琥珀之路。在古代欧洲,蜜蜡曾经作为珍宝用来交换远方的商品甚至奴隶,因此也得到了“北方之金”的名字。

琥珀在古代有虎魄、江珠、育沛顿牟等不同的叫法和名称。琥珀的成因也有虎目之精魄入地化成、龙血入地化成、松脂入地化成等各种说法。这些传说都反映了古人对琥珀所蕴含的一种揣测心理,认为这种神秘物质可镇灾化吉, 起到辟邪的作用

大量的琥珀原料通过当时东西方贸易的通道从欧洲经过西亚到达遥远的东方。从历史记载来说,早在汉代官方的史书就对这样的贸易行为有着详细的记载:大秦多金银、珍珠、琥珀、琉璃。大秦(当时对罗马的称呼)的很多特产是通过与安息国(现在的西亚地区)的贸易再经过身毒(现在的印度)经海路转卖到中国。或者是沿着当时的丝绸之路从西亚经过现在的中亚地区从西北方向进入中国。文献里记载的琥珀应该就是源于波罗的海的琥珀蜜蜡原料。这些琥珀蜜蜡原料交易的道路虽然由于战乱时有阻隔,但是还是一直延续下来。

根据史料记载,辽代时契丹人由于占据了东西方贸易的交通要道并且国力强盛,使得西北成为琥珀蜜蜡贸易与国礼进贡的渠道。契丹国志里面有过明确记载:高昌国、龟兹国、于阗国、大食国、小食国、甘州、沙州、凉州以上诸国,三年一次遣使,约四百余人,至契丹贡献玉、珠、犀,乳香、琥珀、玛瑙器。元代也有从西亚经海路购买琥珀蜜蜡原料的记载。在明代郑和下西洋时也从当时被称为忽鲁姆斯(今伊朗)一带采购包括琥珀蜜蜡的各类特产。清代随着远洋贸易的发达,欧洲商人也开始加入了向中国直接输出琥珀蜜蜡原料的行列:有确切史料记载的包括荷兰、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尤其是荷兰曾经于顺治十三年一次进贡琥珀蜜蜡原料五十斤,珠二斤,还有珠串若干的记录。

古代中国由于琥珀的珍贵性,在琥珀的来源和名称上也被赋予了很多神话的意义。现有中国最早使用琥珀的实物记录是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广汉三星堆文化出土的琥珀雕件。在汉代,琥珀被大量使用,主要是用于制作琥珀的辟邪项饰和珠饰,所制作的物品尺寸一般比较小,极难见到稍大的物品。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隋唐时期。

清中期以后蜜蜡雕件的工艺水平开始走下坡路,同时蜜蜡雕件的题材也更加民间化,蜜蜡雕件也由当年为富贵之家所用的珍稀之物,逐渐变为民间也相对常见的东西了

辽代时由于契丹人对蜜蜡材质的热爱以及国家位于当时东西方贸易道路沿线的便利,使得辽代的蜜蜡雕刻不论是在品种数量还是在工艺上都达到了非常高的地位。特别是近代发掘的很多辽代高级贵族墓葬里的蜜蜡雕件更加给人以直观的认识。在出土的辽代琥珀蜜蜡雕件的用料上来说可以比较明显地看出当时使用的原料以蜜蜡占绝大多数,有一小部分是金绞蜜的原料。透明的琥珀原料几乎见不到,说明当时已经开始有目的地进行原料的选择了。契丹人选择使用不透明的琥珀——蜜蜡,而不是比较透明的琥珀,是受了当时处于主流文化圈的中原王朝的影响,与当时中原王朝更喜欢玉而不是完全透明的水晶制品的现象有异曲同工之处,也可能和当时契丹人建立的辽国深受中原儒家“中庸”和“内敛”思想的影响有关,它的美就在于那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感。

欧洲古董蜜蜡项链。

明代时的蜜蜡雕刻制品,由于绝大部分是波罗的海的蜜蜡原料只能通过海外贸易的方式取得,其材质的珍贵被当时所重视,因此明代蜜蜡雕件不论镶嵌件还是圆雕件,都以随形雕刻为主,题材主要有瑞兽,花鸟也有一些人物。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当时能够雕刻蜜蜡制品的工匠皆为能工巧匠,所制造的蜜蜡雕件不论从选料,整体的设计和细部加工的技艺上无一不是匠心独具的精品。

清代的蜜蜡雕刻制品在品种和工艺上比明代又有发展。品种上包括首饰,服饰,器皿,陈设以及配件等等。清中早期的蜜蜡雕刻制品部分的延续了明代的工艺和品种。但是蜜蜡原料的珍稀和难以取得的情况并没有很大改观。在清中期以后蜜蜡雕件的工艺水平开始走下坡路,同时蜜蜡雕件的题材也更加民间化,随着时代的变化增加了五福捧寿、双喜临门等民间常用的纹饰。蜜蜡雕件也由当年为富贵之家所用的珍稀之物逐渐变为民间也相对常见的东西了。

藏传蜜蜡项链。(藏品提供/吉如朵藏地美珠汇 摄影/云飞)

欧洲古董蜜蜡项链。(藏品提供/吉如朵藏地美珠汇 摄影/云飞)

蜜蜡作为传统上的珍贵材质,与珊瑚、松石等其他珍贵材质一样是藏族喜爱的饰物之一。即使是生活条件不好的人,如果有能力了也会买一些蜜蜡作为首饰佩戴

作为佛教七宝之一的蜜蜡在西藏传统首饰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藏七宝中,蜜蜡琥珀具有驱邪定魂的能力,由于常年累月供奉佛前,受到香油、灯火的热能影响,而产生不同变化。如玉般美丽,宝石样闪光。因此,随身佩戴有辟邪护身、安神定惊、护佑平安的功效,又因其象征意味,高僧大德的胸前,也总挂着一串高贵的蜜蜡念珠,以示尊严。

现在在西藏能够找到的老蜜蜡按照原材料的来源来说,应该是波罗的海地区的,后来通过中原或者西亚的贸易通道进入了西藏。简单来说是进口原料,本地制造。西藏传统首饰的表现形式,取决于藏民族的思想观念、社会形态,以及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尤其是传统的游牧生活,更需要将全家,甚至几代人所积累的财产转化为珠宝首饰满身披挂,而四处搬迁去寻找水草丰盛之地,既安全又方便。如果遇上自然灾害的话,这些珠宝会具有很好的变现能力,可以渡过难关。所以藏民族所穿戴披挂的不仅是服装饰件,而且是一笔巨大的财产,显示的不仅是美,而且象征着豪华与富有,其绚丽与贵重令人眼花缭乱。蜜蜡作为传统上的珍贵材质更与珊瑚松石等其他珍贵材质一样是藏族喜爱的饰物之一,即使生活条件不好的人如果有能力也会买一些作为首饰佩戴。在康巴牧区的节日盛装上,更是使用大量的蜜蜡作为首饰。西藏民间佩戴使用蜜蜡主要以简单加工的珠子和片状头饰为主,通常喜欢鲜黄色,因此经常会把得到的带有深色氧化层的蜜蜡外表抛光以露出鲜黄色。据说在藏药里面也有用蜜蜡作为重要的配药成分的。

而在拉萨,服装与珠饰更多的还与等级、阶层、财富等等有关,显然含有社会学的内涵。比如贵族或官员的装束有着相当讲究、相当细致的差别和规格,从头到脚,从里到外,不论是颜色还是样式,甚至何种发式及配饰都有着甚为严格的规定,不得越雷池半步,不得有半分差池。早在吐蕃时期据说松赞干布的大臣们穿戴的宝饰服上就有大量蜜蜡圆珠组成的项链,直到20世纪50年代的老照片上,还能看见西藏的旧贵族们在新年期间穿戴宝饰服的照片。这样的宝饰服在西藏博物馆还有展出过。

藏传老蜜蜡吊坠。(藏品提供/吉如朵藏地美珠汇 摄影/云飞)

从清代开始,每年作为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进贡的丹书克中,蜜蜡数珠是必不可少的贡品之一。直到现在故宫保存的档案和实物都有详细的记载。在民族文化宫举办过的展览,还曾经展出过当年达赖喇嘛向毛主席敬献的蜜蜡珠串。这从侧面也反映出当时藏族贵族对蜜蜡的珍视。西藏贵族与平民使用蜜蜡方面最大的区别就是不会以鲜黄色为美,能够保留自然形成的深色氧化层。并且除了作为饰品之外,很多大个头的蜜蜡珠子是作为供佛之用的。在西藏的一些寺庙里面也偶尔能见到用蜜蜡雕刻的佛像。

在现实生活中欧洲人不止把蜜蜡用于珠宝首饰方面,实际上人们都承认蜜蜡琥珀确实存在的治疗作用,中国的中医理论中也认为蜜蜡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琥珀蜜蜡对皮肤有好处,可以治疗皮肤病和促进伤口的愈合。 戴琥珀蜜蜡项链可以对咽喉有好处,治疗咽喉炎,对呼吸道有利,减少哮喘。对胃、脾、肾和减少痛经也有作用。小孩接触琥珀、蜜蜡,能帮助出牙,减少疼痛。戴上琥珀蜜蜡,使人有安静、舒适、温暖的感觉,减少紧张和恐惧,使人产生希望,变得乐观 。

蜜蜡可以帮助人们集中注意力,提神,缓解眼睛的疲劳,也可以减少人们在紧张时呈现身体的反应,蜜蜡可以帮助你镇定心神,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作为宝石收藏、佩戴的蜜蜡,对人体某些病症具有一定的治疗和保健功效。蜜蜡所含元素可加速新陈代谢,清除体内毒素,提高细胞抗病力及抗衰老,有助畅通气血。佩戴或用来按摩患处,可改善风湿疼痛、腰酸背痛、四肢麻痹、肩周炎等,对肿瘤、骨质疏松有一定预防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欧洲人不止把蜜蜡用于珠宝首饰方面,实际上人们都承认蜜蜡琥珀确实存在的治疗作用。总之,欧洲人相信,蜜蜡琥珀能给人带来爱、力量、幸运和幸福,有治疗、保护和让人安静的功能。

中国的中医理论中也认为蜜蜡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主要的功效是安五脏,镇静安神,活血散瘀,利尿通淋。佩戴在身上可以缓解风湿骨痛,胃痛,高血压等病症。蜜蜡的药用功效在很多古代中医书籍里都有记载。在历史上还曾经出现过古代的帝王在出征前夕当众打碎琥珀蜜蜡的饰件,用于给出征的将士调配药物而收买人心的故事。《玉楸药解》记录:蜜蜡凉肺清肝,磨障翳,止惊悸,除遗精白浊,下死胎胞衣,敷疔拔毒,止渴除烦,滑胎催生。《本草拾遗》记录:蜜蜡石止血生肌,合金疮。《珍珠囊》记录:蜜蜡石利小便,清肺。 《本草正》记录:蜜蜡石清心肺,消瘀血,痰涎。《日华子本草》记录:蜜蜡石壮心,明目磨翳,止心痛、癫邪,破结症。《别录》记录:蜜蜡石主安五脏,定魂魄,消瘀血,通五淋。《药性论》记录:蜜蜡石治产后血瘀痛。《本草别说》记录:蜜蜡石治荣而安心利水。

现在由于蜜蜡作为珍贵材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也经常会出现一些以假充真或者以次充好的事情。

前几年流行过一段所谓的“雪山蜜蜡”其实只是化学合成的物质。与传统上的蜜蜡并无关系。

现在比较常见的作假方法是用蜜蜡碎料熔融后再加以加工,这样的再生过的产品外表很美也没有杂质,但是却缺少了自然形成的蜜蜡所特有的特点。这样的产品以珠子为主。但是价格比用天然原料制作的产品价格要低廉得多。

要区别蜜蜡器物的新老主要是从氧化层和开片上来鉴定。老的蜜蜡器物会随着时间的变久在外表形成深色的氧化层。开片则是由于气温的变化而形成的大小不一的开片。根据氧化层的深浅和开片的形状能够为判定蜜蜡器物的新老提供相对可靠的依据。虽然现在有通过烤色的方法来给新的蜜蜡珠子增加氧化层颜色和通过加热后降温的方法来制造开片,但是仔细看的话还是能够比较容易的辨认出新老的。

猜你喜欢

蜜蜡琥珀原料
能浮在水上的琥珀是天然琥珀吗
蜜蜡如意
琥珀凝光
情厚重斟琥珀杯 琥珀的前世今生
造血原料缺乏引起的贫血
严把原料采购关,才是对养殖负责
琥珀诞生记
经过时光雕琢和沉淀的宝贝古董蜜蜡:且藏且珍惜
烘焙原料简易“识”
以铁泥为原料合成Fe2O3 并制备LiFePO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