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隐喻基本运作方式的再解读
——基于“外延内涵传承说”

2013-12-04张春楠

当代外语研究 2013年6期
关键词:喻体外延范畴

张春楠

(江西师范大学,南昌,330022)

1.引言

对隐喻的研究,从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开始,已经持续了两千多年。莱考夫和约翰逊(Lakoff & Johnson 2004:3)指出,“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讲是隐喻的。”

对隐喻的研究已经涉及到各个领域。在理论探讨方面,束定芳(2000)指出,“总的来说,都是理论探讨的概括性评述,特别是在‘隐喻的工作机制’‘隐喻的理解’这两个方面概述各种解释和假说,理论味更浓。”理论探讨目前仍然是隐喻研究的热点。一方面是纯理论探索,例如对戴维森(Davidson)的隐喻理论,对古德曼(Goodman)象征理论的思考;从康德的观点出发,研究隐喻和类比;探讨康德、布鲁门伯格(Blumenberg)、怀恩里希(Weinrich)对隐喻认知理论的贡献,等等。另一方面是对概念隐喻和概念合成(conceptual blending)①进行研究,这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目前学术界的焦点(林书武 2002)。

目前对隐喻的工作机制研究,比较有影响力的理论有理查兹(Richards 1965)和布莱克(Black 1962)所提出的“互动理论”(Interaction Theory),莱考夫等人(Lakoff 1987)提出的“映射理论”(Mapping Theory),还有弗科尼亚等人(Fauconnier 1997)提出的“合成理论”(Blending Theory)。这三个理论都说明了隐喻的运作方式,都是对隐喻意义的推理,但是并没有说明为什么可以那样运作?笔者认为,对一个事物的研究与理解当从它的本质开始,理解了其思维本质后,便能更好地了解其运作中的特点。本文试图结合“外延内涵传承说”的相关理论对这三个运作方式运作的本质做一个说明,并且解释隐喻生成的丰富性。

2.范畴理论与认知

范畴化(Categorization)是人类的一种高级认知活动,人类在千差万别的世界中看到相似性,并据此对世界进行分类,进而形成概念,这样的过程就是范畴化(钱冠连2001)。每个范畴都是依据其家族相似性建立起来的,相似性越高就越居于范畴的中心位置,越容易被辨认。而相似性越低,就越居于范畴的边缘位置,越难以被辨认。根据心理学家Rosch对焦点色以及其他诸如鸟、水果、交通工具等10个范畴进行的实验表明,大多数的范畴不可能制定出必要和充分的标准。范畴的边界是开放的,模糊的(Ungerer & Schmid 2008:19)。例如在Labov(1973)的杯子试验中,有“茶杯,碗,带柄啤酒杯和花瓶”四个范畴,让被试者对看见的物品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这几个范畴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或者说,界限是很模糊的,在有情境的情况下,他们的区分对于语境的依赖性很强,相邻的范畴并不是被严格的界限划分为一个个孤立的范畴,相反,他们是相互融合的。

在对事物进行分类时,完型感知(Gestalt perception)扮演了着重要的角色。完型感知是通过事物的邻近性、相似性、相近性和连续性对事物的整体加以感知,然后把物体分解成各种属性。认知科学发现,人的大脑首先是在基本范畴上开始认识事物的。基本层次范畴具有范畴里最典型的属性特征,提供了与各类事物最大相关的、可被认识的信息量。

对于范畴的层级划分,根据其类型进行划分命名的是类型层级(type-of hierarchy),这个强调的是类似概念的集合(Ungerer & Schmid 2008:64),而根据空间上共现或组合(co-present or assemble)又可分为部分-整体层级(part-whole hierarchy)。范畴不仅是人类通过对客观世界进行分类所获得的各种范畴标记的意义,而且也是人类认知和思考的根本方式(吴世雄、陈维振2004)。范畴是人类认知和思考的根本方式,范畴又可被分为类型层级和部分-整体层级,可见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是在这样的两个层级上进行的。例如:

对于“厨房”的认识,如果我们从“部分-整体”层级出发,它是“房子”的一部分,如果我们从“类型”层级出发,它是房间的一种。对事物进行的这两种层级的划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事物。

3.外延内涵传承说

Leech(1974/1981)在其Semantics一书中划分了七种意义,其概念意义(亦作外延意义)指的是与其所指称事物之间的关系,也被称为指称论。内涵意义,在哲学上被认为是一个词所表示的实物的特征。例如,“human”的外延意义指的可能是任何的一个人,而其内涵意义是“两足的”、“无羽的”、“理性的”。内涵指的是一个实体的抽象特征,外延指的是有这些特征的具体的事物(胡壮麟2006:108)。

隐喻表达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本体即喻体”。为什么能用喻体的特征来表达本体的特征,是因为喻体和本体之间发生了外延和内涵的传承。范畴不仅是获得各种范畴标记的意义,也是人类认知和思考的基本方式,而范畴的类型层级和部分-整体层级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以网状的形式存在,所有的事物都在这样的网中被分类与认知,也同时与网中的其他事物发生联系。

分类类层级结构是同类事物形成的结构,下位层级的事物是上位层级的事物的外延,如“脊椎类动物”、“灵长类动物”等是“动物”的外延,他们也传承了“动物”的关键性原特征(安军、郭贵春2007)。如上文中提到的“厨房”是“房间”的一种,同样属于“房间”的还有如“书房”、“卧室”等,它们都是“房间”的外延,也传承了“房间”的主要特征。“整体-部分类层级结构”是单体或类的不同性质的组成部分的集结,如上位仍为“动物”,则由其下位单体如身体外表肢体和内部器官等构成(徐盛桓2008b)。Ricoeur对隐喻有一段描述:“将‘种’的名称赋予‘属’或用例如第二项的名称来指称平列的第四项或反过来”(Ricoeur 1977:22)。Ricoeur所说的种、属,就是这里所说的类层级结构中上下层级的关系;第二项指称平列的第四项或反过来,就是同一层级中不同单体的关系。下位层级的单体是上位层级的外延,而上一层级的单体或类的属性、特征也就是其内涵会由处在其下位层级相关的单体所继承,那么就可以说,上下相邻层级的类与相关的单体之间就有外延与内涵的传承关系(徐盛桓2008b)。

隐喻表达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本体即喻体”(“x是y”),用“外延内涵传承说”来解释就是“本体”和“喻体”本来就分别有它们自己的一个上位层级(分别是X和Y),它们就是这个上位层级的外延,同时又具有上位层级的一些内涵。当表达“本体即喻体”时,喻体当中的一些内涵特征会激活本体中的一些原本不被注意的特征,这两类特征在一起又构成了一个以这个特征为主的新的上类层级(W),在这个新的层级关系中,本体和喻体都继承这个新的上位层级的一些特点,从而可以对本体和喻体加以解释。这个关系图示如下(徐盛桓2008b):

4.隐喻运作的基本方式

4.1 互动理论(Interaction Theory)

Richards(1965)最早提出“互相作用”这一概念。他就是依据“互相作用”这一标准对隐喻进行定义的。“要判断某词是否用作隐喻可通过它是否提供了一个本体和一个喻体并共同作用产生了一种包容性意义。如果我们无法分辨本体和喻体,我们就可以暂时认为该词用的是原义,如果我们分出至少两种互相作用的意义,那我们就说它是隐喻。”(Richards 1965)

理查兹的“互动理论”认为在“喻体”中有一个“隐含复合体”,这个“隐含复合体”其实就是“喻体”的内涵内容。我们对隐喻的理解首先是发现两者的相异,然后寻找“喻体”中的“隐含复合体”,从这个“隐含复合体”中找出与本体中相对应的部分,再确定哪些可作为本体的“可能陈述”,即本体中可能与喻体相对应的内涵部分。喻体的“隐含复合体”其实也就是继承了其对应的上位层级的内涵内容,根据语境,这部分内涵内容中被语境突显的部分就激活了本体中的相对应的属性。本体中这个属性之前可能是未被感知的,是喻体把这个相关的属性传给了本体。而基于喻体和本体的这些属性,又可以建立起一个新的以这些属性为原型特征的上位层级。这上位层级的特征在原型特征的基础上又会有很多的扩展,这是由范畴的模糊性决定的,这内涵意义扩展后的上位层级,其实也就是Richards互动理论中的本体和喻体相互作用后产生的“包容性意义”,本体和喻体从而可以在这一新的层级里进行类比。

4.2 映射(Mapping)

莱考夫和约翰逊(Lakoff & Johnson 2004:5)指出隐喻的本质在于用一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事物,被体验的事物往往是人们所不熟悉的。另外隐喻就是从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目标域由于不为人们所熟悉或者很抽象,往往需要借助于源域的特征。这就形成了他们理论“单向性”的特点。源域的拓扑结构(topology structure)到达目标域后并不改变,即相关的系统和结构并不改变,但是并不是源域的所有结构和特征都会传达到目标域。陈嘉映(2006)在《语言哲学》中指出,“喻体中只有一些成分为隐喻所利用,有夹生的想法,但没有煮熟的想法”。

“外延内涵传承说”理论刚好能够很好地解释映射理论及陈嘉映所说的隐喻夹生的原因。如上文所示,当本体是人脑中已经有所认识的或者具有典型印象的事物时,通过在以喻体被语境所凸显的特征为原型的基础上新建的上一类层级的内涵外延意义传承,本体可以获得更加丰富的意义。而如果本体是不被人们所熟悉的事物时,以喻体被语境激发的属性所建立的上一个层级可以赋予本体在这一语境中的意义。

(1) An atom is a tiny solar system.(转引自徐盛桓2008b)

原子是粒子的外延,而太阳系又是天体中的一类,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部分,将银河系中同太阳系类似的天体统称为太阳系,人类所处的太阳系是太阳系中的一个,是其外延,同时又具有其属性。太阳系是由若干物质围着它运转的,这些物质的运动是中心力场引发的引力、斥力、转力三种力场相互作用形成的。这样,太阳系又可以归属于以“中心力场物”为原型的上位层级。这样就向人们解释了不为他们所熟悉的原子的特征。而在这样的一个层级里,我们也可以产生新的更易识辨的隐喻。如“原子是漩涡”。漩涡的运动是由中心立场引起的,这样我们也就知道原子的运动原理及其特征了。

4.3 合成(Blending)

弗科尼亚等人在1997年提出“合成空间“(Blended Space)理论。合成空间理论认为意义在创生的过程中要经历四个心理空间,分别是类空间(Generic Space)、输入空间1(Input Space1)、输入空间2(Input Space2)、合成空间(Blend Space)。输入空间1和输入空间2的共有结构和信息会投射到类属空间,类空间是一个上位概念,反映了两个输入空间共同拥有的一些抽象的结构和组织,起一个连接作用,制约并且影响语句的意义构建。当这些信息投射到合成空间后,在合成空间里形成层创结构。在隐喻的理解中,这样的一个层创结构就为出现在一起的输入空间1和输入空间2的信息提供了一个意义的解读。

弗科尼亚指出,所谓心理空间是指“我们思维和说话时不断延伸、扩展的概念构成,这种构成不具有全面性,允许话语和知识构成分成不同的部分”(转引自张巨文2008)。

在弗科尼亚(Fauconnier 1994,转引自刘正光2002)看来,只有研究语义的构建过程才能真正了解语言的生成性和语言运用中的认知过程。语言是隐喻的,作为对隐喻运作基本方式的一种理论解说,“合成空间”理论有很大的进步。思维空间的运作揭示了意义建构的一些基本原则。但是“合成空间”理论也有它的缺陷,也面临着学者的质疑。如刘正光(2002:10)指出,“心理空间”理论的缺陷是它只揭示了意义构建的一些基本原则。其内在联系、系统的工作机制等宏观理论意义问题还未来得及深入探索。对于“合成空间”理论中的类空间,刘正光(2002:12)指出,“类空间一直是模糊的,似乎可有可无。类空间中的背景知识怎样参与映射,怎样参与选择来自输入空间的信息,怎样参与合成空间的理解,都未作清晰的讨论。它更多的是个摆设”。

针对这些质疑,本文作者认为,“外延内涵传承说”其实与“合成空间”理论有很多相通之处。换句话说,“外延内涵传承说”可以说是“合成空间”的简略版,甚至在系统的工作机制上比“合成空间”理论有更强的说服力。我们会从“类空间”和理论系统的工作机制上进行解说。

4.3.1 类空间

在“合成空间”理论中,“类空间”反映了两个输入空间的共有的抽象结构和信息,制约并影响语句的意义构建,起一个连接作用。在对“合成空间”理论的介绍时,很少有对“类空间”的作用以及如何运作做说明。在意义的建构过程中,强调的都是输入空间1和输入空间2的内容如何投射到合成空间并且在合成空间生成意义。我们认为,“类空间”并不是个似乎可有可无的摆设。输入空间1与输入空间2的内容多而复杂,这样复杂的内容投射到合成空间中如何进行筛选配对与联系?“类空间”相当于一些基本的心理图式或者是知识草案,在这个过程中,起了个很重要的过滤作用,扮演了一个认知语境的作用。

“外延内涵传承说”理论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类空间”这个概念,但是在对这个理论运作的解读后发现,当表达“本体即喻体”时,喻体当中的一些经语境凸显的内涵特征会激活本体中的一些原本不被注意的特征,这个过程中的语境就相当于“合成空间”中的“类空间”,是一种隐性的关系,为喻体的内涵激活本体中有相应关系的特征提供了可能和选择。熊学亮教授(转引自李勇忠、李春华2001)指出,“语用者对语言的信息超载部分的推导,并不一定要依赖具体的语境,这是因为语用者已经通过经验把有关的具体语境内在化、认知化了”。这种内在化认知化了的语境就是认知语境。因此在确定喻体的哪些内涵特征传给本体时,认知语境起着关键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对“外延内涵传承说”理论的解读可以很好地解释“合成空间”理论中的“类空间”的概念和作用。

4.3.2 运作机制

在“合成空间”理论中,输入空间1和输入空间2的信息和结构投射到合成空间,在合成空间中形成层创结构,从而生成话语意义。隐喻的一大特征就是“本体即喻体”,本体往往是人们所不熟悉的事物,或者本体中的某一特征是发话者想要向受话者凸显的。在不熟悉的情况下,受话者如何能够知道本体的一些特征并且同时将本体和喻体的特征投射到合成空间呢?我们认为,“外延内涵传承说”理论能够更清晰更科学地阐释这个问题。

在“外延内涵传承说”中,事物的外延与内涵所构成的层级网络结构能够帮助人们定位“本体”和“喻体”在层级结构中的位置,通过外延与内涵的传承来认识“本体”和“喻体”原本的一些特征。而在隐喻式“本体即喻体”中,喻体通过传承其上位层级的内涵所得到的一些特征经语境凸显激活本体中原本不被注意的相关的特征。以这些内涵为核心,又可以建立一个新的上位层级,即上文中给出的关系图中的W层级,在这个层级内,受话者可以理解隐喻意义。这里的W层级就相当于“合成空间”理论中的“合成空间”,最后所形成的隐喻意即其层创结构。只不过在“外延内涵传承说”中没有为最后的意义生成的阶段命名。

5.隐喻生成的丰富性

徐盛桓(2008b)构建了一个外延内涵传承框架。y是Y的外延,同时传承了Y的基本内涵,在特定语境下,这一内涵激活X中未被感知的内涵x,这个x和y一起构成一个新的层级W。他们同时又是W的外延,传承了W的内涵,在层级结构中,W又有其外延与承继的内涵特征,这样W的内涵已经超出了x、y的内涵,形成了一个新的范畴W,所以当x、y在进行类比的时候,就可以产生很丰富的意义,这也是隐喻的语义张力和隐喻生成的丰富性所在。

事物是处于一个以层级为形式所构成的网络中。人们对事物的规约性认识可以体现为对事物以相邻和/或相似这两个维度所建立起来的概念层级结构(type hierarchy structure)的把握(徐盛桓2008a)。而事物总是处于这样的一个层级之中形成相互的联系。通过“外延内涵传承说”我们可以对隐喻生成的丰富性进行解释。如在上面提到的新的层级W中,W的内涵超出x、y的内涵,它可能有和它的基本内涵相符的x2和y2,这样,x、y、x2、y2同处于一个以W为上位层级的范畴内,他们之间可以进行类比,我们可以根据“x是y”产生如“x是y2”,“x2是y”和“x2是y2”等隐喻式,如下图所示。

(2) “外科医生(x)是屠夫(y)”

由例(2)可以看出,由喻体所产生的内涵有很多方面,如工作地点,工作方式,工作性质等等,而这些内涵中如果围绕着“野蛮、危险、杀生”这样的内涵可以建立起新的层级W,W内又有与这类内涵相符合的如“强盗、杀手”,那么我们可以生成如“外科医生(x)是杀手(y2)”,“外科医生(x)是强盗(y3)”等隐喻了。而交通工具除了人们了解的便捷性之外,也具有危险性。由此,我们会产生如“那辆摩托车(x2)简直是屠夫(y)”和“那辆摩托车(x2)是马路杀手(y2)”等隐喻。

根据层级网络中事物所处的位置以及对他们内涵与外延的划分,我们还会有许多的诸如x3、x4、xn和y3、y4、yn等,如“My husband is a teddy bear.”teddy bear继承了毛绒玩具的内涵,如柔软、温暖、可爱等。而husband是“家人”的外延,承继了“家人”的内涵,如体贴人、照顾人。这个上位层级是以“惹人喜爱”为其基本原型的。这样一来,在这个新的层级里面,我们又可以产生很多的隐喻,如喜欢兔子的人可能会说“My husband is my little rabbit”。而在其他的语境中,teddy bear的另一些内涵可能被激发,同上过程形成一个新的W层级,如“矮小脆弱”层级,从而本体与喻体进行对比,这又可以产生很多的隐喻,这为隐喻的丰富性提供了很好的说明。

6.结语

本文通过范畴化与认知的关系,提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存在于一个类层级结构中的观点。通过引用徐盛桓在多篇文章中论述的“外延内涵传承说”对隐喻运作的基本方式进行阐释,以加深对隐喻运作方式的理解。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发现“外延内涵传承说”能够很好地解释隐喻生成的丰富性这一特征。我们认为,借助这一理论,人们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隐喻的本质,进而更有效地解读隐喻的运作机理。

附注

① 亦作bind,integration,有些研究者译作“交织、整合”。

Blank, M.1962.ModelsandMetaphor[M].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Fauconnier, G.1997.MappingsinThoughtandLanguage[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abov, W.1973.The boundaries of word and their meaning [A].In C.N.Bailey & R.W.Shuy (eds.).NewWaysofAnalysingVariationinEnglish[C].Washington: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340-73.

Lakoff, G.1987.Women,FireandDangerousThings:WhatCategoriesRevealabouttheMind[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koff, G.& M.Johnson.2004.MetaphorsWeLiveby[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eech, G.1974/1981.Semantics:TheStudyofMeaning[M].Harmondsworth: Penguin.

Richards, A.1965.ThePhilosophyofRhetoric[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icoeur, P.1977.TheRuleofMetaphor:Multi-disciplinaryStudiesoftheCreationofMeaninginLanguage(R.Czermy trans.) [M].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Ungerer, F.& H.J.Schmid.2001.AnIntroductiontoCognitiveLinguistic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安军、郭贵春.2007.隐喻的逻辑特征[J].科学哲学(2):100-06.

陈嘉映.2006.语言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胡壮麟.2006.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林书武.2002.隐喻研究的基本现状、焦点及趋势[J].外国语(1):38-45.

刘正光.2002.Fauconnier的概念合成理论:阐释与质疑[J].外语与外语教学(10):8-12.

李勇忠、李春华.2001.认知语境与概念隐喻[J].外语与外语教学(6):26-28.

钱冠连.2001.有理据的范畴化过程——语言理论研究中的原创性[J].外语与外语教学(10):7-10,62.

束定芳.2000.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吴世雄、陈维振.2004.范畴理论的发展及其对认知语言学的贡献[J].外国语(4):34-40.

徐盛桓.2008a.转喻与分类逻辑[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93-99.

徐盛桓.2008b.隐喻为什么可能[J].外语教学(3):1-7.

张巨文.2008.合成理论视角下的意义建构[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150-53.

猜你喜欢

喻体外延范畴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红楼梦》比喻的喻体类型研究
关于工资内涵和外延界定的再认识
入坑
爱情的内涵和外延(短篇小说)
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和芯片产业化
从喻体选择对比哈萨克语和汉语比喻的民族差异
喜马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