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变法 好个江天
2013-12-04徐盛桓
徐盛桓
(河南大学,开封,475000)
1.“白首变法”的心路历程
1938年岁次戊寅,农历七月初四日辰时我降临到人世,到今天已届七十有五载了。时至鲐背苍耈之年,我的生活还仍粗简,常有劳作,也许这就是子贡所描说的“抱瓮灌园”的拙陋淳朴的生活吧?古语有云,“士当身名俱泰,何至瓮牗哉?”然抱瓮灌园的生活正是蟒蛇蜕皮,苦乐自知。
日前,我填有《沁园春·七五自述》小词一阕云:
沁园春 七五自述
流光递换,賔鸿南北,暮年未倦。
偶蓦然回首,早杖于国;忽漫沉吟,入豫多年。
笑看浮名,苍狗而矣,岁过古稀甚未见?
天有情,赐我精卫,年填数篇。
亟敞寒牗陋户,引心智哲学肩并肩。
纵未国未省,不著一字;非特非二,更戏长川。
白首变法,飒爽眉宇,上下驰骋好江天。
携此笔,傍汴河珠水,再写十年。
词中提到了我白首变法,引心智哲学研究成果用于语言学研究一事,是我于2010年在学习了齐白石年近花甲时作出“衰年变法”的决策精神鼓舞下,经过慎重考虑而做出的选择。因为那时我已年逾古稀,能不慎重?考虑包括既有我自己力能不能逮的问题,也有对象是否可为的问题,后者就是心智哲学的理论、观念、概念是否适合用于语言研究的问题。考虑的结果就是如现在我的所为。
我说是受齐白石“衰年变法”的深刻影响,但不敢借名人的名字以自饰,只是用齐白石的精神和毅力以自励自策。齐白石说:书画之事不要满足于一日之成就,要一变百变才能独具一格,“不计一时之利,求万世之功”。我不敢说自己的研究能有什么独具的风格,更不敢奢望有什么成就,只是想多少能按陈寅恪的“四不讲”的精神要求自己。陈寅恪说:“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我按照这“四不讲”的精神要求自己,希望自己视研究为工作,而不是借研究之名以沽名钓誉或虚度时光。齐白石在开始变法后说:人欲骂之,余自听也;人欲誉之,余勿喜也。齐白石对“骂”与“誉”要“听”和“勿喜”的教诲,一直鞭策着督促着我。齐白石在1919年时已56岁,在当时著名画家陈师曾的劝说、鼓励和支持下开始毅然“变法”,并因有陈师曾的评点曾初露头角;然而,1923年陈师曾去世,当时的世人并不识齐白石的画法,齐白石受到冷落。但齐白石不改初衷,不计较一时之得失,正如他自己说的,“扫除凡格总难能,十载关门始变更”。变法用了十多年,终于使齐白石的画风独具一格,他笔下的红花墨叶成为世界画坛不朽的瑰宝名作,而他的“衰年变法”的精神更是激励我们后人奋发图强、创新图变的强大精神支柱。
登泰山入口处有清人嘉靖年间树立的一碑,刻有“登高必自”四字,文史家云,该碑是谐音表示“登高必自卑”,意谓“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自:从……起;迩:近处],辟如登高必自卑[从低矮处起]”(《礼记·中庸》)。我私下对“登高必自卑”还有这样解读:对“自卑”可理解为“自我感到卑怯”。面对名人,自我感到卑怯,就更要谦恭谨慎。这是我自己开始白首变法时的心态。
2.心智哲学视域下的语言研究
心智哲学的理论、观念、概念为什么可以用于语言学研究,这是由心智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智所决定的,因为语言活动必定是一项涉及心智的活动。
心智哲学研究人的心智是同心理学、认知科学等研究人的心智是不同的。前者是这些方面的形而上的研究;后者则是寻求对心智活动的具体的科学知识的解释。心理学、认知科学等这些以世界事物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具体学科,可能是研究世界的某一个方面、某一个项目,总之,是研究世界事物的本身。心智哲学作为哲学的一个门类,它不以世界事物的具体运作作为研究的对象,而是以具体科学研究所提供的对世界图景的认识进行反思。就心智而言,“心之官则思”,心理学、认知科学具体研究“心”是如何“思”的许多实在的过程和结果,包括思辨的推论和实验的考察;而关于心智哲学的研究,则离不开恩格斯关于哲学的总体性理解的一句话:“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恩格斯在这里提示我们,作为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不是止于单独研究“思维”或“存在”的实在情况,获得关于思维或存在的具体知识;而是要反思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为“全部哲学”一个门类的心智哲学应用于语言研究,当然要关心“思维”是如何反映“存在”的知识层面上的种种问题,但更要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进行哲学反思,并将反思得来的认识用于研究语言。
值得注意的是,“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是指在心智哲学视域下的语言研究,它的本身不是哲学研究。因此,这里有三个方面的情况,并涉及不同学科的研究:一、“思维”和“存在”的物理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具体学科的研究;二、思维和存在之间的关系问题的哲学研究;三、把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认识用于语言研究的语言学的研究。前两个方面不是“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主要内容,但我们要了解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应用前人在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的精华,把它转化为语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在说明了心智哲学视域下的语言研究不是进行哲学研究以及不是进行心理学、认知科学研究之后,还要说明认知科学和心智哲学对心智研究的侧重点问题。
认知科学和心智哲学的核心是研究心智的本性,有学者甚至认为,“或许认知科学的一个更恰当的名称应该是心智科学(mind science)”。认知科学和心智哲学探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即心智是如何认识事物的。当然,如前所言,二者研究的性质、研究所在的层次、所总结的规律是不同的,但都直接或间接同认识有关。为了不拉扯得太远,这里回归到语言研究范畴,从认知语言学同心智哲学视域下语言研究所分别关注的重点作为现象说一说,因而也就涉及认知语言学和心智哲学视域下语言研究所涉及的基本概念的重大不同(深入论证从略)。
认知语言学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认知科学,更具体地说是在认知心理学的催生下诞生的。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创建、学习和运用都需要并可能通过人类的认知而加以解释,因为认知能力是人类知识包括语言知识的根本。认知能力常常涉及一些不能只从外部观察的内部机制和过程,如大脑对记忆的存储、加工、提取,因此认知语言学首先体现为一门研究语言背后之心智处理过程的语言学,包括语言过程中的感觉、思维、推理及所涉及的动机、情感的语言科学。认知语言学所处理的感觉、思维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把握住人对事物的感觉,尤其是视觉感觉。所以,对认知语言学的说明有人是从“注意(attention)/突出(salience)”开始的。有“注意”就会有选择、比较、突出-背景(figure-ground)、判断等,从而就可能归结为范畴、概念、视域(perspective)、框架、域、空间等等,并可在这些基础上构建起认知语法就是“语法是概念化(grammar is conceptualization)的理念和其他语言观察和分析、识解(construal)模型(参看Croft & Cruse 2004:7-69)”。心智哲学视域下的语言研究却有不同的情境。根据当代心智哲学研究的中心内容,心智哲学视域下的语言研究把重点放在意识(consciousness)上,以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形成研究语言运用的理论框架。人从生下来开始到因身体功能的原因失去意识为止,意识是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除了在无梦入睡、昏倒失去知觉、成为植物人等情况之外,每个人都会时时刻刻地有运用意识的经验;当然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够描写自己运用意识的情况,说出这些经验,甚至可能不一定会明确地意识到自己是在运用意识,因为体验和认识意识并非易事。这就是认知语言学同心智哲学视域下的语言研究的研究路子和所建构的理论体系和概念网络的不同:前者围绕感觉发生后通过动态注意所引发出显映(profile)、认知参照点(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等的概念,构建起认知语言学的识解框架;后者围绕意识的发展——从原初意识发展为反思意识——构建起分析语言的理论模型。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认知科学的研究很大一部分是从人工智能发展起来的,而人工智能是没有意识的;同时,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即使是七八十年代“认知革命”已经发生了,意识研究仍然受到忽视,被认为是“民众心理学”(folk psychology)的产物而难登大雅之堂,所以认知语言学没有注意到意识的问题;而事实上,从20世纪上半叶到20世纪90年代,意识研究几乎不进入认知研究者的视野。例如,据不完全统计,在1987年问世的Ronald Langacker所著的一千多页的两卷本认知语言学奠基之作FoundationsofCognitiveGrammar(Vols 1 & 2)(Langacker 1987),卷1没有提到consciousness,卷2只有五处提及。到了90年代,随着脑科学研究的兴起,特别是高科技实验技术的发展,如ERP和fMRI的技术在大脑研究的应用,意识的研究才又引起了学界的注意,并且很快成为心理学、脑科学、心智哲学的又一显学。这些不同的学科以不同的关注焦点揭示了意识在了解人类的心智和认知的重要性。2005年,美国的《科学》(Science)创刊125周年,曾经刊登一文,开列了当代亟待研究的125个最具挑战性的科学前沿的问题,其中位列第二的问题是:“意识的生物学基础是什么?”可见意识问题何等重要。心智哲学视域下的语言研究从心智哲学对意识的研究中汲取了大量的学术营养来构建语言研究的框架。这样说并不是比较二者的长短优劣。以什么学术资源用于语言研究都可能有其长处,只要能够有助于深入探讨语言问题。
尽管许多语言研究者不一定是研究意识方面的行家,但思维、意识这些现象是我们成年人熟悉的。是我们天天运用的,是我们自小就经验过的,现在把这些熟悉的东西唤醒,来作为研究语言的工具,把我们自己的经验加进去,就易于驾轻就熟。
3.主要的理论和概念
我们的团队开展“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已有数年,现将各人研究的成果做一些归纳,对一些理论思考做些小结。所提及的各点都曾有论文涉及,小结只提纲挈领式地提及,详见有关论文。
3.1 语言的基本性质
(1) 语言最基本的性质是:语言是基于心智的。
(2) 感觉信息的表达是语言运用的基础。
(3) 语言表征的是心理表征。
3.2 对语言的分析是一种计算解释
心智是一个信息处理系统,思维过程是一个计算过程。就一个心智系统而言,知觉过程就是变换、选择、识别环境信息和重组信息间的关系的过程。信息变换体现为:把感觉到的客观外界物理信息映射为心智系统所能处理的信息,即输入的物理信息同输出到心智系统的经大脑神经映射后获得的信息的重组。因此,心智哲学研究把“计算”看作是心智的一种能力、一项特性;人类的心智在计算上是普适的。在这个意义上说,一种语言学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要对语言表达所涉及的事件的组元在心智系统里进行计算,包括对其识别、选择、变换、重组,从而对在大脑里形成语言表达作出说明。这个过程可以分解为五个步骤:
(1) 在语言运用中,感觉和知觉的过程是从什么开始的?
(2) 在这过程中哪些主要的变量在语言表达中起作用?
(3) 这些变量如何组合成为计算模型?
(4) 计算过程和结果是如何在大脑进行表征的?
(5) 大脑的表征又是如何被语言表征的?
3.3 语言过程与意识
心智哲学研究意识是形而上的研究。心智哲学视域下的语言研究把心智哲学研究意识的成果转化为语言研究的工具,可以归结成几对相关的概念:事件-用例-事件(event-usage-event),感觉-感受(perception-feeling),物理属性-心理属性(physical property-mental property),原初意识-反思意识(primary consciousness-reflective consciousness)。这几对概念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不同的深度说明同语言活动有关的意识活动。事件是语言运用主体想要表达的事件,主体通过眼耳鼻舌身的感官感觉这一事件的物理属性,这就是进行原初意识活动;经过思维的计算,通过大脑神经的活动,把感觉到的信息映射成为主体的感受,这就是反思,即以即时的印象和/或以往的记忆为基础,将感觉到的信息在大脑里进行格式塔转换,实现联想和想象,发展为反思意识。这时的事件就不再是“自在的事件”(event of itself),而是已改造为能为主体的表达服务的“自为事件”(event for oneself),成为能表达出主体对该事件的感受的一个用例。语言表达是人们通过意识活动把客观存在的事件的有关信息,经过同上述几对概念提到的有关心智活动形成意象(image),映射为显现在大脑里的用例事件而形成的。
3.4 语言过程与意向性
心智哲学研究认为,从方法论来说,对现象作出解释主要有三种立场:物理立场(physical stance)、设计立场(design stance)和意向立场(intentional stance)。“意向立场”是把对象当作一个有理性的主体,因而认定这个理性主体应当能体现理性的信念和愿望,这就可以据此进行简单的推理:这样的信念和愿望在多数情况下会导致这位主体怎样做;也就是说,人们可以预言这位主体会怎样做。据此可整理出一个认知主体实施意向立场的“意向性框架”(intentional frame)。主体的意向性包括两个维度:意向内容和意向态度,即意识到和呈现出什么内容和如何意识和呈现。意向性没有所指向的意向内容则空,意向性不选择一定的指向内容时的态度则泛。“意向性框架”如下:
3.5 语言过程与涌现
在心智哲学以及生命科学、脑科学、系统科学里,“涌现”(emergence)是这些学科的一个核心概念,用以说明在这些学科的研究中,复杂系统、复杂模式是如何从相对较为简单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出来的。“涌现”指在复杂系统的自组织过程中,新的有内聚力的结构、模式或性质的出现。映射就是这样的一个新结构、新模式出现的过程。一个语言结构就是这样性质的一个结构、模式。这个过程是一个心理过程:感觉器官对事件物理属性的感觉映射为一种新的有内聚力的模式,成为主体的感受,以意象(image)的形式在大脑里呈现。
3.6 语言过程的拓扑性质
语言活动的意识过程,即从对要表达的外界的感觉摄入到成为主体对此的感受并以意象的形式在大脑里加以呈现的过程,具有拓扑性质。拓扑性质指拓扑学所说的平面几何图形双方一对一连续变换下保持不变这一性质。例如,用一根铁线弯曲成一个圆形,并把图形作连续变换,圆形会变得不那么圆直至近似方形、三角形、其他多边形或不规则图形,但在拓扑变换下,只要不中断、不重叠、不加其他内容,它们都是等价的,它们的拓扑结构是完全一样的。再如看见天上飞着一只风筝,它不断地变换位置,甚至翻跟斗,这时它的位置、看见的形状和由于远近变化而导致它的大小都发生了变化,也就是发生了拓扑变换,但不管它处在观察者视觉范围内的何种位置,人们仍能认出它就是那只风筝。这种认识的整体性、拓扑性,反映了视知觉系统具有特征性结构。语言表达所涉及的事件和用例事件,从本质来说,就是这样的拓扑变换,例如说一个人很瘦,说他“骨瘦如柴”,就把这个“人”转换为“柴”,也就是二者有“连通性”(connectivity),二者被称为是同胚(homomorphism)的。把“人杀鸡”表达为(1)John kills chickens easily或(2)Chickens kill easily,从句法来说都是可以的,二者所发生的变换就是拓扑变换,它们之间的语法关系是不一样的:(1a)John (SUB) kills (VERB) a chicken (OBJ) easily (ADV)、(2a)Chickens (SUB) kill (VERB) easily (ADV),但它们的逻辑式是相通的:(1b)[KILL(John,chicken)](easily)、(2b)[KILL(Ø,chicken)](easily)。粗略地说,这种变换就像如下的变换:用铁丝勾勒出一个人拿着刀杀鸡的外围不中断不重叠的轮廓图形,然后把它拉成看不见杀鸡者的轮廓图形。这些变换的形式,大体是按德国数学家克莱因(F.Klein)提出的爱兰根纲领(Erlangen Program)中说的按欧几里得几何变换、仿射几何变换、射影几何变换、拓扑几何变换的这几种变换形式发生的。
3.7 五个观点
以上的说明归结起来涉及五个观点:计算观、意识观、意向观、涌现观、拓扑观。心智哲学视域下的语言研究就是企图主要用这五个观点来构建分析语言的理论和框架。这些观点综合起来的大意是:心智是一个计算系统,心智运作的方式可以隐喻地说成是“计算”;语言活动表现为意识活动,因此语言活动的过程就是一个心智计算的过程;作为语言运用的意识活动起始于意向性,意向性贯穿语言活动的始终,最后涌现为大脑里的意象,成为语言表达式的用例事件。在这个过程,从事件变换为用例事件是拓扑变换。
心智哲学的研究成果为语言研究带来了新思路,有效拓展了语言研究的空间。
4.方法论原则
心智哲学视域下的语言研究的方法论原则有三:
一、 选择原则。语言研究与心智哲学理论的关系可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易者而用之”的原则,不参与哲学的讨论。
二、 重点原则。研究内容包括实在存在(real existence)和虚拟存在(virtual existence),以后者为研究的重点。
三、 顺序原则。按“反溯推理”的顺序,即语言进行就是以有关的语言现象为果,运用反溯推理,从“果”反溯出语言现象的“因”,完成研究任务。
5.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前瞻
问题主要有:
(1) 心智哲学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着的研究领域,国内外还有不少新问题、新理论、新发展,目前还没有纳入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的研究视野。
(2) 对已经在关注的视野下的那些理论如何更多地、更充分地转化为语言研究可用的理论、观点、概念、框架,还需要挖掘;有些问题还有待进行辨析、质疑,有些理论需要进一步概括、充实。
(3) 对已经被运用的理论、概念、框架的建构还比较粗糙,需要细化、精密化。
(4) 目前的研究只停留在思辨、理论上的推理阶段,还缺乏脑科学的高科技手段的实证研究。
(5) 借用其他相关学科如数学、逻辑学、人类学、人工智能等的研究手段比较少。
我们进行心智哲学视域下的语言研究只有三年多。展望今后,我希望吸引更多人关心这一研究,壮大研究队伍;我自己同研究学者都要加强心智哲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钻研,认真读好一些经典和最新的文献和参考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深入思考,细致分析,同行们多交流,多比较,做到“博闻而体要,广见且善择”;在参加者的队伍中逐步形成有研究者自己的特点、专长和风格,做着今天的研究、怀着明天研究的题目、想着后天研究的内容、谋划着一段时期研究蓝图,以期个人的研究专长和风格得以实现。我们都要有长远目标,忌跟风追求一时功利;在一定目标指引下踏实做好当前的研究,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设想要追求的目标,以国内外高水平的现状为目标谋划可能的发展,以学科发展的趋势谋划自己在学科的创新。在参与者当中,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和看看人家研究的情况分分工,有人可较多关照理论阐释和概念建构,有人可多做语言现象的分析以期检验理论和框架的可行性,有人可较多关照实证检验;有人可多关照这一点的理论,有人可多关照那一点的理论;各人可分别关照语篇、句法、语义、文学作品、翻译或语言教学等语言现象,使“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在未来的发展中有所进步。
我在变法时虽然已是白首,但希望还能飒爽眉宇,上下驰骋,迎来一个好江天。写过“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名句的王勃,写过更有名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联。如果说“落霞与孤鹜齐飞”曾经是伴着渔舟唱晚的一道风景,那么现在已经不是孤鹜。“东隅虽已逝,桑榆并非晚”可期乎?
Croft, W.& D.A.Cruse.2004.CognitiveLinguistic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angacker, R.1987.FoundationsofCognitiveGrammar[M].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恩格斯.1997.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北京: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