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居民社保档案的作用及管理问题

2013-12-04宝杭

办公室业务 2013年6期
关键词: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养老保险

文/宝杭

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质量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社会养老已经成为重大的社会难题。对于城乡居民来说,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也成为他们养老的重要保障。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档案管理工作重如泰山,这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必须做好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

一、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的构成与特征分析

我国近些年社会保险事业飞速发展,所谓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是指城乡居民在办理养老保险的过程中,形成的有关文字资料,图表声像等信息,这些信息中包含了他们的个人信息和社会保险的相关内容,具有真实性、复杂性和易露性的特点。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档案是居民养老保险的凭证,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养老保险的档案是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全过程监控和记录,具有指导作用、监督作用和维权作用。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具有以下特征:

(一)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与城乡居民个人、家庭、社会保险的办理机构及政府的财务管理部门都有着直接的关系,凡是与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相关的资料、数据、文件等都归为档案管理的范畴。

(二)管理信息化要求较高。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效的做事效率已经成为政府的必然要求。目前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要求社会养老保险的业务处理要高效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高度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题中之义。

(三)存储和保存的期限较长。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业务一般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只要居民存在养老保险的业务办理,就会有相关信息的保留和存储,这些就是档案管理的内容。参保居民只要没有停止养老保险的办理,那对相关信息的采集、数据的存储都要继续,所以养老保险档案的管理工作是一个时间跨度很大,保存期限很长的工作过程。

(四)安全系数要求很高。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内容繁杂,需要记录的信息很多,这些信息对居民的切身利益有着极大的影响。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的形式有纸质的,也有电子版式的,有些档案记录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比如个人手册等,有些档案具有隐私性,这些都要求在居民的档案管理上要做到高精准,重安全,确保档案安全妥善管理,严禁信息的外漏、篡改等其它威胁档案安全管理的情况发生。

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作用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是开展养老保险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是处理养老保险工作的凭证,同时也是城乡居民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有力证据;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是养老保险工作和服务的延伸,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好坏影响着养老保险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具有隐性的价值和意义;具有统筹全局,提高统筹层次的作用,由于以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不完善,工作体系不健全,导致区域化差异较大,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信息不畅,资源封闭性严重,而养老保险档案的建议可以大大促进信息共享,提高统筹的层次和服务的水平;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的管理可以大大促进社保工作档案的信息化,是整合社保档案的必要条件,我国养老保险的层次较多,内容不一,管理部门也是不一样,要想优化我国的社保系统,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社保体系,提高档案的管理水准已经是我国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的需要和要求。

三、优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策略探究

(一)提高档案管理意识,强化档案基础管理。就目前来说,虽然我国对社会保险的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人们对社会保险的认识还不到位,在从业人员中,消极怠工现象时存在,对档案管理的意识还没有提升到与社会保险发展所适应的程度。现在的从业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不认真,认为档案管理不重要,这些思想对其工作质量有着巨大的阻碍作用,导致档案管理工作杂乱无章,没有发挥档案在社会养老保险中应有的作用,严重损害了老百姓的利益。为此,必须提高从业人员的思想意识,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强化思想教育,让其重视档案管理工作。

(二)对档案科学分类,进行有序整理。对于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险工作来说,工作难度较大,内容较多。为此,要想优化档案管理工作,就必须分门别类,把养老保险的档案进行有差异的归档,并有序地整理和管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分类对档案管理的重要内容和程序,对这个档案管理来说起着主导作用。对于档案的分类,必须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分类标准,做到繁而不乱,井然有序。一般来说,对于政策性文件档案的管理,一般都是按照文件的出处、类型、文号及时间来分类归档;对于经办机构在养老保险的记录管理中,可以按照部门、时间等要素进行分类;对于城乡居民个人来说,比如保险手册、账户等情况就行分类;对这些档案的整理必须有序进行,不可杂乱无章。对于档案的有序整理,需要做到编号使用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把握保险业务发展的规律,另外还要做好动态管理,做好常态下的工作。

(三)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对于档案管理来说,需要一定的制度支撑,对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也是如此,需要规范档案管理的流程,明确从业人员的职责,对养老保险的档案建立、查阅、维护、保存等都要实现制度化的管理规范。对于纸质的档案要排列有序,做好保存和维护工作,对于极为重要的档案资料还要备份,对于电子版的档案要注意网络安全。对于从业人员,要求掌握基本的档案备份、记录、查阅、保存等知识,要维护好档案资料,确保档案管理的安全性。档案从业人员要提高自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本职工作。

(四)与时俱进,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及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为了满足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需要,提高自身工作水平,借助科学技术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档案信息化的建设需要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还要采取高端的硬件设备,借助档案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实现档案的大储存、易检索、快传输、高安全和群共享,这样会极大地促进我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养老保险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风险的对策分析
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社会保险稽核现状及对策
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江苏“聚焦富民”大打城乡居民增收主攻仗
缴纳两份社保可同时享受两份养老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