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绒毛用羊产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2013-11-30马章全陈小强马欣荣

家畜生态学报 2013年7期
关键词:山羊绒细毛羊品种

马章全,陈小强,马欣荣,元 冬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动物科技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2.白水县同羊原种场,陕西 白水 715600)

绒、毛羊系指以生产各种绒毛和羊毛为主要方向的家养及野生绵、山羊品种、遗传资源、类群等,也涉猎一些虽不以此生产为主,但其绒、毛及毛皮具有某些独特性能的绵、山羊。

1 发展简史

国外绒、毛羊产业最早渊源于公元起始前后的西班牙,当时繁育细毛羊和发展呢绒制造业成了西班牙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国外细毛羊的发展多与西班牙美利奴羊有关,早在16世纪前的千余年间,西班牙美利奴羊严禁出口国外;从16世纪中叶开始,国王开禁,将美利奴羊首先运抵英国,17世纪运到北欧的瑞典,18世纪推广到欧洲大陆的奥地利、法国、意大利、荷兰等国,18世纪末叶分别推广到澳大利亚和美国,19世纪初推广到俄国和南非等国。各国先后又以不同繁育方法育成了本国各种细毛羊品种[1]。我国最早于1892年从国外引进美利奴羊6只,在前察哈尔、山西省进行改良试验,后在建国前的50年间,曾先后从美国、前苏联等国引入少量细毛羊品种,大量的细毛羊品种是在建国后开始引进,并育成了现今所有的15个细毛羊新品种[2]。

国外半细毛羊品种培育开始于18世纪,普遍育成于19世纪,发展于20世纪。我国除古老的地方半细毛羊品种如同羊、大尾寒羊和汉中绵羊外,现有5个培育品种均育成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

国内外绒山羊除多为地方品种外,培育品种育成于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我国绒、毛羊羊发展较快时期是在新中国建国后的半个多世纪,《中国畜禽遗传资料志·羊志》中公布绒山羊培育品种3个[2];2011年10月19日,农业部1662号公告晋岚绒山羊为育成新品种。

2 发展特点

2.1 总体发展较稳定

绒、毛羊产业历来是养羊业较发达国家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产业部门之一,也是出口换汇的重要产品,羊只数量约占世界绵、山羊总数的近半数[1]。近世纪以来,尽管受到肉羊产业和羊肉市场发展的影响,但亦然以其独有的优势(如优良的适应性,较细及超细的绒、毛和兼有的肉用性能等)保持其生产潜力,以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

2.2 原产地与分布区

世界绒、毛羊始终繁育于世界南、北两半球的中纬度地带,即以南、北纬30°~60°为主地域[3]。而就东、西两半球而言,以东半球的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的大部地区为主要产地与分布区;西半球的北美洲和拉丁美洲次之,而北美洲却优于拉丁美洲,如羊只数量、品种多寡及其毛、绒产量均多于后者。世界绒、毛羊品种数量统计见表1所示[4-8,11]。

2.3 自然生态分布特点

绒、毛羊多分布于全球半干旱和干旱地区,次为半湿润偏旱区和亚湿润区,湿润区(如英国东南部和新西兰等部分地区)和极端干旱区很少(见表2)[4,7-8,11]。

绒、毛羊品种主要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区(含半湿润偏旱区),占统计数88.4%,而极端干旱、干旱、半干旱区占70.1%,湿润区极少。绵羊占统计数76.8%。绒、毛羊品种主要分布于亚、欧两大洲(占86%)。

表1 世界各大洲绒、毛羊主要品种数量统计Table 1 Statistics on cashmere goat breeds in the world

表2 国内外绒、毛羊主要品种数量生态区分布Table 2 Ecotope distribution of cashmere goat breeds is dometic and abroad

2.4 绒毛用羊主产区分布

山羊绒产区以亚洲地区为主(我国最多),次为欧洲,其他洲分布更次;绵、山羊毛以大洋洲的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亚洲的中国和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五国及俄罗斯亚洲部分、非洲的南非、欧洲的俄罗斯、英国、法国、西班牙、外高加索的阿拜尔赛疆、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三国及北美洲的美国、拉丁美洲的阿根廷、乌拉圭等国为主。

2.5 绒毛用羊品质的分区特点

同质的细毛和半细毛以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中国及英国等为多;异质的毯料毛(包括地毯、壁挂毯、毛毯等)主产于亚洲和非洲部分国家,毛皮(包括羔皮与裘皮)羊所产的异质毛(可织毡、毯等)主产于亚洲的中国和欧洲的俄罗斯、东欧诸国。

2.6 当前发展水平

2.6.1 世界绒毛用羊生产水平在稳定羊只数量的前提下不断提高 截止目前,绵羊毛的个体单产原毛量最高纪录为31.7千克(俄罗斯阿斯卡尼细毛羊),山羊绒的个体单产原绒量,国外最高纪录是2100克(俄罗斯顿河山羊),我国最高纪录是2180克(辽宁绒山羊)[10]。

2.6.2 绒、毛综合品质不断提高 在努力提高绒、毛净毛(绒)率、长度、强度、伸度、弹性、光泽及密度的同时,努力改善绒(毛)细度,以向细型和超细型发展,并增加白色绒、毛比重,以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山羊绒细度以15 μm以下,绵羊毛以19 μm以下为宜。我国和世界绒、毛羊产业发达国家正向此目标迈进。

2.6.3 国外绒、毛品质现状 山羊绒细度、匀度和长度较好的国家为中国(产量也居世界首位)、印度(最细的山羊绒为切古山羊11.8 μm)和蒙古等;绵羊毛综合品质(以细、匀、长、强伸度、光泽和净毛率为主体性状)较好的首推澳大利亚,其次为英国、新西兰、阿根廷、俄罗斯、美国、中国、乌拉圭、南非等国。

2.6.4 绒、毛产量前五位国家 山羊绒产量最多的前五位国家是:中国、蒙古、阿富汗、伊朗和俄罗斯;绵羊毛产量前五位国家是:澳大利亚、中国、俄罗斯、新西兰和乌拉圭。

2.6.5 生产管理水平 绒、毛羊生产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是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美国、中国、阿根廷和南非等国,其他国家管理水平较粗放,一些国家羊只疫病危害是较大威胁。

2.7 绒、毛需求市场预测

世界绒、毛羊生产多种多样,国内外市场面向消费需求对象千差万别,超前预测全球和不同地区各类人群对绒、毛加工产品的需求数量与质量,就显得极为重要。而最基本的还是要做好源头生产产品的质量保证,其次才是按需生产不同产品,质量标准安全是第一位。纵观国内外不少地区的粗劣绒、毛产品并不鲜见,这是形成绒、毛市场在某些方面疲软的主要原因之一,需要人们从各方面未雨绸缪的研究与探索,以有效的指导与安排好生产。

2.8 发展很不平衡

由上可见,世界范围绒、毛羊产业数百年来,无论从起步早晚、发展速度、羊种结构、品种特性、种用价值、利用方向、立地条件、生产方式、效益水平和市场需求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它受原产地与分布地区或国家的具体繁育条件、经济发达水平、羊的遗传基础及人类生产和生活不断发展变化的供求程度影响较大。说明不同地域或国家绒、毛羊的今后发展与提高潜力仍有较大差别。

3 发展趋势

3.1 绒毛用羊数量及其产量将趋于稳定

尽管以我国为主体的山羊绒产业从全国来看仍存在多数羊绒单产较低、羊绒细度尚难在短期内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经营较粗放、价格不稳和人为造成污染在一些地区还较严重等,影响着羊绒质量和市场的健康发展,但人们对高质量的羊绒及其产品需求有增无减且供不应求,羊绒价格总体还较平稳。以澳大利亚、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及外高加索三国等为主体的绵羊毛产业,近年来由于羊毛质量、消费者需求和市场变化等不相适应,产业生产及其产量与商品率出现低迷,而有些国家却有增长,关键在于羊毛品质、价格和瞄准变化的市场需求。

3.2 绒、毛品质仍以细度为重点

由于毛纺工业先进工艺技术的不断提升和人们消费理念变化,要求绒、毛产品向贴身、舒服、吸湿、保暖、透气、轻薄、美观方向发展,需要生产山羊绒细度15 μm与绵羊毛19 μm以下,并有较好长度、强伸度、光泽和白色的产品,而细型和超细型毛、绒则是发展的重点。我国也有此类细度的毛、绒生产(国外许多产品偏粗),但大多达不到要求[10-11]。

3.3 绒、毛生产质量管理与强化市场流通机制

绒、毛生产质量管理应坚持通过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系统质量安全检测和监控,实行标准化的绒、毛生产,建立良种羊繁育体系和基地,推行工牧直交,切实保证绒、毛质量,进而使优质名牌产品占领国内外市场,在市场流通机制上,可参照国际市场模式,建立和健全国内完整的健康市场体系,在国家主导下,严格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制定全国统一的绒、毛分级、整理、包装、标准,实现优质优价拍卖制,营造公平、公正和公开透明的交易环境与竞争机制,规范市场行为,建立以市场为纽带并兼顾生产者与加工者双赢的运行模式,利于激发双方生产积极性,增加养殖者收益与促进生产的持续发展。

3.4 建立和完善绒、毛羊生产者联合组织或专业协会势在必行

此类组织应与相关的科技推广部门、笼头企业或加工厂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完善组织,协调生产,以利持久共图发展。

3.5 实现绒、毛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才是可持续稳定、高产、优质生产的重要保证

在我国一定要加强天然草场的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刈草调制、计划轮牧与休牧等),人工草地的建设与管理,饲草料的多样化科学调配利用,提高粗饲料质量的消化利用,以粗代精,尽力减少精饲料用量、实行低碳、无污染的绒、毛羊繁育配套技术,增强产品的卫生安全指标和减低生产成本及投资等,最大限度地提高绒、毛羊养殖者的经济效益和地域生态效益,当是长期不断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赵有璋.羊生产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 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羊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3] 范 毅,周 敏.世界地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5.

[4] 威尼阿明诺夫A A.世界绵羊品种[M].李志农,译.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

[5] 葛尔著 C.山羊生产[M].吕效吾,译.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

[6] 蒋 英,陶 雍.中国山羊[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7] 马章全.世界旱区养羊业[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4.

[8] 刘明光.中国自然地理图集[M].3版.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0.

[9] 张世伟,宋先忱,朱延旭,等.辽宁绒山羊生产实用技术[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

[10] 马 宁,王立阁,王向军.蒙古国的绒山羊业[J].中国草食动物,2008(S):79.

[11] 马章全,张德鹏,冯忠义.国内外主要绒用山羊品种资源及其评价[J].中国草食动物,2008(S):12.15.

猜你喜欢

山羊绒细毛羊品种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山羊绒针织品》新旧标准对比
妊娠后期云南半细毛羊维持蛋白质需要量研究
哪些土鸡品种长得快来钱快
2020年度河北省分梳山羊绒质量分析报告
品种选育彩版
凉山半细毛羊肺炎支原体病的病原分离及生化鉴定
彭波半细毛羊公羔在放牧条件下产肉性能研究
中纤局举办2015年山羊绒检验技术交流比对活动
试论肃南县细毛羊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