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的论观照下武侠小说的英译
——以《雪山飞狐》英译本为例

2013-11-29吴雅莉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3年11期
关键词:英译本金庸英译

吴雅莉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7)

目的论观照下武侠小说的英译
——以《雪山飞狐》英译本为例

吴雅莉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7)

目的论强调“整体的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手段”,在介绍英译武侠小说《雪山飞狐》这一特定的文学体裁时,译者主要诉诸于异化策略,以突出武侠小说的异质特征。在展现金庸的说故事才能时,译者主要采取归化策略,以突出原文的故事性。《雪山飞狐》的英译本满足了翻译纲要的要求,赋予了不了解武侠小说的西方读者一种特殊的阅读体验,并从中获得乐趣,而武侠小说能否成功地进入西方市场还有待东西方文化进一步交融。

目的论;武侠小说;文学流派;故事性

作为新派武侠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人物,金庸以其“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等15部作品享誉文坛,其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远销至东南亚国家。然而,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金庸武侠小说的英译到了90年代才刚刚起步。目前,金庸的武侠小说共有三部英译作品,分别是Fox Volant of the Snowy Mountain《雪山飞狐》,莫慧娴(Olivia Mok)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于1993年出版,1996年再版,2004年再次印刷;The Book and the Sword《书剑恩仇录》,恩沙(Graham Earn Shaw)译,牛津大学出版社于2004年出版;The Deer and the Cauldron 全3册《鹿鼎记》,闵福德(John Minford)译,牛津大学出版社分别于1997、1999、2002年出版。

《雪山飞狐》是金庸的第四部作品,于1959年2月9日到6月18日连载于香港《新晚报》,是金庸武侠作品中争论最多的一部。1972年,Robin Wu的节译本Flying Fox of Snowy Mountain在纽约的Bridge杂志上连载4期。1993年,香港城市大学翻译系副教授莫慧娴女士发表了全译本《雪山飞狐》Fox Volant of the Snowy Mountain。

一 功能目的论下《雪山飞狐》英译的审视

作为20世纪70年代最具影响力的翻译理论,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为译界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其代表人物汉斯·弗米尔(Hans J. Vermeer)认为,决定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Skopos),根据其目的准则,一种翻译行为由行为的目的决定,即目的决定手段。另外,德国功能派还提出了翻译纲要(brief)和合适(adequacy)这对特定术语,用于界定翻译行为是否达到所要服务的交际目的。完整的翻译纲要包括以下信息:译文的预期功能、目标读者、传播媒介、出版时间和地点,必要的话,还包括创作译文或出版译文的动机。而“合适”则用以形容译文对翻译纲要所规定的交际目的而言的合适性,即译文应当适合纲要的要求。《雪山飞狐》的翻译发起者由出版社与译者共同担任,其翻译目的由他们共同决定。

在Strategies of Translating Martial Arts Fiction一文中,莫慧娴表明自己翻译《雪山飞狐》是受两个因素的驱动:翻译武侠小说所面临的挑战和借此呈现中华文化所难以克服的困难。她接着提出了武侠小说翻译的一个比较切实的目的就是让西方读者感受到金庸小说的魅力,为此需要满足以下三个功能:introducing martial arts fiction as a literary genre(介绍武侠小说这一特定的文学流派);introducing Jin Yong as a master storyteller(展现金庸的说故事才能);and presenting genre-specific devices employed in penning a classic work(呈现塑造这种特定文学类型的策略)。

笔者认为武侠小说讲述的主要是以“武”行“侠”的“小说”,即“武+侠+小说”,而这三方面的结合正是武侠小说翻译的核心问题。武侠小说有别于其它文学体裁是由其异质成分:武+侠所决定的,而展现金庸的说故事才能就是增强小说的可读性。因此,只要兼顾以上前两个功能就能达到译文的预期功能:让西方读者感受到金庸小说的魅力。以下笔者将以目的论为指导,分析莫慧娴的Fox Volant of the Snowy Mountain是否达到以上两个功能,即译本相对于翻译纲要是否充分。

二 介绍武侠小说这一特定的文学流派

1.“武”的翻译策略。

Fox Volant of the Snowy Mountain保留了原作中98﹪的功夫,在现有武侠英译本中比例是最高的,可见Olivia Mok在推广中国“武”文化上所下的功夫。当然,相比金庸的其他武侠作品,《雪山飞狐》篇幅短小,打斗场面相对较少,因此可以较完整地保留武打场面描写。而对金庸其它篇幅较长的作品的翻译则可以酌情删减些打斗场面,减轻西方读者的阅读负担。英译《雪山飞狐》中的功夫主要采用了直译法和释义法,如果以归化和异化的视角来看,译者偏向异化。

《雪山飞狐》中的武功术语包括:①功夫类别,如点穴、轻功、擒拿手、内外功等;②功夫流派,如天龙北宗剑术、苗家剑法、胡家刀法等;③武功招式,如云口探爪、腾蛟起凤、提撩剑白鹤舒翅、八方藏刀式等。

其中,武功招式的翻译尤其令译者头疼,虽然这些招式大多是金庸杜撰出来的,但金大侠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恣意的生花妙笔,还是赋予了这些套路招式丰富的文学意象和美的想象空间。因此,翻译武功招式时,直译法是首选,以保留武功招式的形象性和意象性。

如:白虹贯日:Rainbow Piercing the Fireball;流星赶月the Meteor Chasing the Lunar Satellite; 云中探爪Stretching the Claws in the Cloud; 腾蛟起凤Dancing Dragon and Leaping Phoenix;“龙爪擒拿手” 52 Grappling Claws of the Dragon

有时为了更好地传达招术的内容、威力,译者会诉诸于释义法。

如:鸳鸯连环Multiple Encircling;千斤坠Thousand-Catty Counterpoise;铁板桥Maintaining horizontal position

(1)“至于‘展、抹、钩、剁、砍、劈’六字诀,更是变幻莫测。”

“The six movements of Whirling, Swiping, Hooking, Scraping, Hewing and Hacking, being the cardinal rules of wielding a knife, allow martial artists an endless display of moves and movements that are mysteriously unfathomable. ”

(2)“但我爹爹故意变招,先砍上手刀,再砍下手刀。”

“But he suddenly resorted to an expedient and erratic move, smiting first with the offensive stroke, then with the defensive blow.”

武侠小说讲述的是以武行侠的故事,抽取了“武”,武侠小说将不复存在。《雪山飞狐》虽然打斗场面较少,但是其斗法之奇、险绝不亚于金庸的其他作品,莫锦屏完整地复制了这些武打场面,保留了武侠小说这一异质成分,而其英译的武打场面描写能否为西方读者所接受,恐怕还有待市场来考验。

2.“侠”的翻译策略。

“侠”是一种道义信念,一种人格特征,武侠小说中的大侠往往凭借其绝世武艺扶危济困、匡扶正义,撇开“侠义”,武侠小说极易沦为渲染暴力的三流文学。“侠”的概念最早见于韩非子的《五蠹》:“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到了金庸那里,“侠”得到了进一步的阐释:“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金庸在《雪山飞狐》中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但真正称得上“大侠”二字的惟有苗人凤、胡一刀和胡斐。

侠文化是侠和义的统一,《雪山飞狐》主要通过以下四种方式来体现:①称呼方式:如苗大侠、胡大侠;②人际关系:如义兄、义嫂;③行为方式:如行侠仗义、嫉恶如仇;④侠义情怀:如义气、肝胆照人。

(3)“他号称大侠,难道不讲道理?”

“As he is the paragon of all chivalric deeds, he cannot be that unreasonable.”

(4)胡一刀道:“听说金面佛行侠仗义,江湖上都叫他苗大侠……”Gully hesitated before replying, “I have heard that the Gilt-faced Buddha is a true acolyte of chivalry. His code of conduct and sense of chivalry must be remarkably high for him to merit the title Phoenix the Knight-errant among outlaws of the Martial Brotherhood.”

(5)“足见江湖义气。”

“This is a real gesture of sworn Brotherhood, a true testimony of our pledge to uphold the great integrity, high principles and heroic spirits of the Martial Brother.”

(6)江湖上英雄好汉,为了“侠义”二字,替好朋友两肋插刀原非难事……Among the outlawry, fighters quite commonly take up arms for Brothers-at-Arms in the name of Chivalric Code and Righteousness.

从以上例句,我们不难发现莫锦屏主要通过直译法和增译法等异化策略来体现这种侠文化,使西方读者在欣赏译本的同时了解侠文化。值得注意的是,在翻译“行侠仗义”时,莫慧娴译成a true acolyte of chivalry,“acolyte”的字面意思是侍从、助手、追随者,在宗教里面就是正式教士的助手,通常也称作“侍僧”。笔者认为这样译不妥,中国的侠大多来自下层社会,拥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和自由信仰,并且发自内心地追求“信”、“义”,仇视一切不正义,为朋友可以两肋插刀。而acolyte的译法,会让西方读者联想到本国的宗教信仰,认为中国的侠士也信奉基督教,其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上帝服务,而这是以“侠”的本质相背离的,不妨将“行侠仗义”译为fighting evil and doing good.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注意到莫慧娴在介绍“武”和“侠”这两个概念时偏向异化策略,以更好地体现原文的异质特征,有助于介绍武侠小说这一特定的文学流派。

三 展现金庸的说故事才能

金庸的武侠小说之所以阅读面广、经久不衰,很大一部分还是因为其故事说得好,情节跌宕起伏,令读者沉浸其中。《雪山飞狐》就是这方面的典范,虽然全卷不过200多页,但结构紧凑、悬念巧置、人物个性鲜明。因此,《雪山飞狐》的英译也应该体现这方面的特点,突出金庸武侠小说的故事性和可读性。

1.图、表兼用 。

莫慧娴在Fox Volant of the Snowy Mountain前几页中附上清朝时期的中国版图,这有助于不了解中国地理的西方读者摸清楚故事发生的地点。此外,她还附上了书中人物使用的兵器图,共有15种。金庸会根据人物的性格、脾性及武艺高低给他们配备不同的兵器,性格粗暴的往往使用外形怪异、夸张,“杀伤力”强的兵器,如书中饮马川马寨主使用一对链子锤(chained maces)。别说是西方读者了,就是中文读者恐怕也只能根据其字面意思、描述想象其形状及威力了。有了兵器图,西方读者在碰到不熟悉的兵器时,就可以自行进行查找、确认了。而兵器图的后面,更是有创意地附上了人体穴位图,这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注释功夫而且增强了阅读时的趣味。其次,莫慧娴还以简表的形式列出了人名汇编,并按其归属进行了分类,有助于西方读者理清书中人物关系。

2.意译为主。

《雪山飞狐》主要刻画了二十几位人物,在翻译这些人名时,莫锦屏采用了意译加音译的归化策略,如田归农(Pastoral Tian),陶百岁(Century Tao),殷吉(Fortune Yin), 胡一刀(Gully Hu),杜希孟(Wish Du),归化的名字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源语的风貌且更易被西方读者接受,但翻译的准确性是其存在的问题,如莫慧娴将曹云奇译成Curio Cao ,作为天龙门北宗新任掌门人,曹云奇性情鲁莽、霹雳火爆,是个有勇无谋的莽夫,而curio意为珍品、古玩,与人物形象大相径庭。另外,田青文 (Sign Tian) ,熊元献(Prime Xiong)的译法也当属译者的主观创造。

除了人名外,考虑到译语可读性,莫慧娴在许多场合都使用了意译的策略。

(7)“这一男一女哪,打个比方,那就是貂蝉嫁给了张飞。”

“The man was a ferocious warrior and his wife, a kingdom-quelling beauty.”

这个张飞就是胡一刀,据书中描述“这人生得当真凶恶,一张黑漆脸皮,满腮满髯,头发却又不结辫子,蓬蓬松松地堆在头上。”金庸如此浓墨重彩地刻画胡一刀,就是为了突出其粗犷、豪爽的辽东大侠形象。为此,还以第三者(宝树)的眼光将其比作张飞,而胡一刀的妻子容貌甚美,因此宝树将其结合比作“貂蝉嫁给了张飞”。中文读者,不管有没有读过《三国演义》都很熟悉张飞的形象,比起胡一刀的形象有过之而无不及,而貂蝉更被喻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读到这里时,中文读者大概都会会心一笑。而西文读者则没有这方面的文化背景,考虑到这一点,莫慧娴将张飞意译成a ferocious warrior,并把貂蝉意译成a kingdom-quelling beauty,巧妙地传达了这一隐喻。

3.标题。

《雪山飞狐》共有十回,兴许篇幅较短,因此金庸并没有按照惯例给每一章节都起一个标题。莫锦屏在这方面独具创新,分别用一个单词概括了每一章节的主要内容,使读者对于故事的来龙去脉一目了然,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减轻了读者的阅读疲劳。

ChapterOneCasketChapterTwoSummitChapterThreeMyrmidonsChapterFourTrystChapterFiveMessageChapterSixEncounterChapterSevenDeathChapterEightTreasureChapterNineSnareChapterTenDuel

为了展现金庸的说故事才能,译文首先必须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而这就要求译者尽量使自己的译文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在尊重原文宗旨的前提下进行改写。武侠小说的英译尚处于起步阶段,且金庸的武侠小说蕴含着浓厚的中国元素,其作品的英译目前应以归化为主导,以增强故事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四 结语

整体的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手段,在介绍武侠小说这一特定的文学体裁时,莫慧娴者主要诉诸于直译、增译等异化策略,以突出武侠小说的异质特征。在展现金庸的说故事才能时,译者主要采取意译的归化策略,以突出原文的故事性。《雪山飞狐》的英译本满足了翻译纲要的要求,赋予不了解武侠小说的西方读者一种特殊的阅读体验,并从中获得乐趣。因此,该英译本是充分的。当然,武侠小说能否成为东方的《指环王》还有待东西方文化的进一步交融。

[1]Liu Chin-chih Ed. The Question of Reception: Martial Arts Fiction in English Translation [M].Hong Kong. Center for Literature and Translation Lingnan College, 1997.

[2]Mok, Olivia. 2001a. Strategies of Translating Martial Arts Fiction. Babel 1:1-9.

[3]Mok, Olivia. (tr.) Fox Volant of the Snowy Mountain.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2010.

[4]金庸.雪山飞狐[M]. 北京:三联书店,2001.

[5]罗永洲.金庸小说英译研究—兼论中国文学走出去 [J].中国翻译,2011(3):51.

[6]王绍祥,苏毅琳.武侠小说翻译中的故事性与可读性—以《书剑恩仇录》英译本为例 [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9-100.

[7]肖强.武侠小说英译的读者接受概况与译介策略 [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9):63.

ClassNo.:H315.9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OntheTranslationofMartialArtsFictionfromthePerspectiveofSkoposTheory

Wu Yali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007,China)

Skopostheorie advances that it is the end that justifies the means. To present Jin Yong’s Fox Volant of the Snowy Mountain as a specific literary genre, the translator mainly adopts foreignizing method to highlight the alien attributes of martial arts fiction. To demonstrate Jin Yong as a master storyteller, the translator resorts to domestication. The English version of Xue Shan Fei Hu is adequate, which enables western readers to have a glimpse of this genre-specific literature. Martial arts fiction’s further development into western market lies in the further fusion of both cultures.

Skopostheorie;martial arts fiction;literary genre;story-telling

吴雅莉,硕士,福建师范大学。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1672-6758(2013)11-0059-4

H315.9

A

猜你喜欢

英译本金庸英译
摘要英译
基于语料库中英译本译者主体性的对比分析——基于韩国作家韩江的《素食主义者》中英译本平行语料库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瑞典文《红楼梦》译介源流考*——兼驳霍闵英译本转译论
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证
功能对等理论下《醉翁亭记》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为金庸因一错字查证道歉叫好
谁是金庸小说第一情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