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经贸俄语类课程设置,培养应用型商务俄语人才
2013-11-26王婷
王婷
摘 要:中俄经贸的迅速发展态势下,我国经贸俄语人才的培养不尽如人意,目前各高校的经贸俄语课程教材选择、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加以完善,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改善教学方法、探求高效率的学习方法,更科学的考核方式,以实现俄语教学现代化、信息化,培养出高质量、高层次的俄语人才。
关键词:经贸俄语;问题;教材;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304-02
21世纪以来,随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确立和巩固和俄罗斯经济的复苏,社会对俄语人才的需要又多起来。正如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王铭玉所说的那样,伴随着(中俄)两国经贸、科技往来的逐渐正规化,以及双向需求的旺盛,第三次俄语热潮正在到来。这次俄语热是一次理智的回归,它不会像20世纪90年代那样几年即逝,而将是长期的、稳定的。为了适应市场对俄语人才的需要,发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外语和经济学的优势,突出办学特色,我们创办了商务方向的俄语专业,从2009年开始招收俄语专业本科生,专业基本学制为4年,实行弹性学制3-6年。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除了专业基础课外在专业核心课方面我们围绕经贸开设了经贸俄语、俄语函电、商务谈判、国际贸易课程,这些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为所用,学能所用,缩短学与用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岗位竞争能力。
一、经贸俄语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高校“经贸俄语”课程的开设存在以下难点。
一是无章可循,此课程虽然已经在高校中开设有20年,但至今在全国性的专业俄语教学大纲中并没有设置有关该课程的内容,并且大纲也是多少年前制定的,各校只是按照“地方性法规”行事。
二是缺乏课外实践平台。“经贸俄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离不开课外的实践活动。而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只有在黑龙江、吉林、新疆、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的俄语学生这种机会相对多一些,其它地区俄语学生的实践机会很少甚至完全没有。学生有种“英雄无用武之地”感觉。
三是,“经贸俄语”课程学时偏少甚至致使课程教学任务无法完成。
四是,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以及教学方法不能完全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现有的经贸俄语专业的教师可以分为3类,即纯俄语语言类教师、经贸俄语类教师、经济贸易类教师。俄语专业教学在我国有着很久的历史和较扎实的基础,对于经贸俄语来说,有充足的师资来完成俄语语言教学。现今绝大多数的经贸俄语专业教学也都是由从事俄语语言教学的教师来完成的,他们都具备较高的俄语语言知识,但国际贸易知识却相对薄弱,因此造成重俄语轻经贸的现象。有些教师通常只是进修相关的几门经贸课程,并不具备系统的国际贸易知识。他们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普通的俄语教学方法一样,基本上以教师为中心,进行机械地讲解,以传授语言知识为重点,过分强调单词讲解和语法分析。还有有些教师并不清楚学生的未来工作需要什么样的语言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学往往具有盲目性。
针对以上的问题,笔者认为经贸俄语类课程的设置首先应从社会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工作岗位需求出发,从学生就业的现实状况出发,与市场经济的需要接轨,与当今科技发展的趋势相适应,本着实用性原则。其次课程设置上应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安排。让学生学得扎扎实实,打好基础,为学生以后可持续性学习做好铺垫,进而避免有太大压力而产生厌学情绪。应本着渐进性原则。
本着实用性和渐进性的原则,我院在经贸俄语课程设置上的顺序是国际贸易实务(第四学期开设,32学时,周2学时)——经贸俄语(一)(第五学期开设,32学时,周2学时)、俄语商务函电(第五学期开设,32学时,周2学时)、俄汉笔译(第五学期开设,32学时,周2学时)---经贸俄语(二)(第六学期开设,32学时,周2学时)、俄语商务谈判(第六学期开设,32学时,周2学时)、俄汉口译(第六学期开设,32学时,周2学时)。
学院于第四学期开设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由国贸系资深教师来讲授,教师本人有着丰富的实际贸易工作经验,课上除了理论知识传授外,侧重实践经验的讲解和技能的培养。经贸俄语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学生应掌握必要的国际经贸知识。说到这里,就“必要的国际经贸知识”加以说明,“经贸俄语”课程所传授的经贸知识应当凸显基础性、系统性及实用性,“经贸知识”应以国际贸易知识为主,同时辅之以少量的国际经济知识。与此同时,“经贸俄语”教学中所传授的国际贸易知识又应该是经过科学的选择,应该是最基本的、浓缩性的,是从事国际贸易业务所必备的,而且应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相对的完整性;应基本涵盖国际贸易的主要环节和整个流程,而不宜“零打碎敲”;应当最大限度地与外贸业务相结合,使学生能学以致用。
俄汉笔译和俄汉口译侧重的经贸方面的翻译,除了完成必要的翻译知识、理论讲授外,侧重于经贸俄语的翻译。因为经贸俄语有其自身的语体特点,所用词汇多为中态词汇和书面语词汇,句子结构相对比较完整,很少使用带用感情表现力的色彩的词汇手段以及简化结构句等。
二、教材的选择
要想实现学生的经贸知识与俄语能力的有效复合,需要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有一部好的教材,二是要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三是建立并充分利用好课外实践平台。教材是教学之本。如同浙大陆国栋老师所讲,教材使用上有三点很重要:用“好教材”。选择国家级规划教材或者省部级优秀教材,这是解决“用什么”的问题。“用好”教材。有了好的教材,就要用心研究它,好在哪里,有哪些东西值得我们借鉴,如何让教材中的重点、精华能最大限度地传授给学生。跳出教材。这是教材使用的最高境界。在追求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就提高了自身。
现在出版的经贸俄语教材一般有三种:经贸文选类:选取很多当今俄语报刊杂志上的原版经贸方面的文章,文后有一定的注释,注重可读性、趣味性和广泛性。经贸应用文类:主要列举了一些常用的外贸信函、各类合同等,有一定注释,注重实用性和全面性。外贸谈判类:选取不同经贸领域和专业,以对话谈判的形式展示合同和协议商谈和签订的过程,每个会话后配有一些积极常用的句子,注重情境性和实用性。第一种教材全原文对学生来说较吃力,学习积极性差、基础差的学生预习的话,查找单词就会费去很多时间和精力。由于很多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工作经验和知识,兴趣和求知欲望的培养尤其重要。第二种各种文体聚集,对很多学生来说有一种重复的疲劳感。第三种谈判虽内容不同,各有侧重,但形式单一,容易变成识记课。
从本人的实际工作和教授商务俄语的经验认为商务俄语的教材编写应结合上述三种教程,教师可以把一部分经贸会谈做成便于在课堂上选取放映的光盘或视频,真实的场景和人物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效果会比较好。对于个别外贸术语和例子最好选取原文加以阐释,加深学生的记忆。选用以外贸谈判为主的教材时,可以再参考其他教材,取长补短,科学设计教学步骤,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目前我们采用的经贸俄语一、二的教材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经贸俄语》,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此教材的1-11课由俄语外教讲解,32学时,2课时∕周,在第四学期开设,其中有些内容与基础俄语相重,外教侧重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课上检查学生的口语对话组织能力。12-34课(其中第22、23课为经贸函电内容,不做为此课授课内容)由中国老师讲解,在第五学期、第六学期开设,共64学时,2课时∕周。我们选择此教材的是因为精选了贸易活动中常见的33个专题,涵盖了各专题的基本语言材料、言语练习,其经贸词汇非常丰富、覆盖面广,实用,能够基本满足常项商务活动中的词汇要求,同时适合我院学生的实际水平,受到学生们的喜欢,教学效果较好。
三、教师的选择
经贸俄语这门课的教学也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师首先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才能以身说法,讲解才会生动具体。学生几乎都是没有什么实践经验的,起初他们只是感觉商务俄语与日常所学俄语不太一样,生词繁多、冗长,句型也复杂。而目前商务俄语教学最大的问题是很多很有水平的老师没做过外贸工作,无实际工作经验,这无异于隔山打牛,而做外贸的又没做过老师,处于有理讲不清的阶段,因此,实际操作过外贸的学历较高的俄语老师是商务俄语课程教学者更好的选择。
除此之外也可以采取教师以“走出去”即到企业学习俄语,到企业收集俄语行业术语的方式,适应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的需求;或者以“请进来”即请企业优秀人才到学院合作开发设计基于工作导向的教学内容,强化实际能力,进一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工学结合。强化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交际能力,实现语言和文化及经贸技能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商务俄语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可以探索“语言运用能力,经济实践能力,俄语文化体验”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院采取了可以聘请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走进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给学生创造接授职场切身经验与分享体会的机会。为学生以后顶岗实习和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招聘来自企业的专职教师,在师资引进方面学院十分重视教师的企业工作经验。既懂教学又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将优先考虑。借鉴于例如首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吉林俄语学院俄语实训课程的教学经验,结合来自于俄华人商会和俄企业对俄语人才的需要情况、人才目前存在问题,制定出具有我院本科特色的俄语实训课程,作为我院小学期教学内容。
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应用型俄语人才需要我们俄语教育工作者不断的努力,还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改善教学方法、探求高效率的学习方法,更科学的考核方式,以实现俄语教学现代化、信息化,培养出高质量、高层次的俄语人才。
参考文献:
[1]连娟,兰宜生.中俄贸易发展的新问题及贸易政策的调整——中国进入贸易大国行列(2000年)后对中俄贸易的透视[J].西伯利亚研究,2005,(1).
[2]张娜.依托学校特色和优势,培养复合型俄语人才[J].中国俄语教学,2007,(26).
[3]孙丽珍.中俄联合办学条件下复合型俄语人才的培养思路[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责任编辑:宋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