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学”“者”说学者的使命

2013-11-26潘淋青

学理论·中 2013年10期
关键词:使命社会性学者

潘淋青

摘 要:对学者身份的解读一直是个宽泛的题目,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出现了一些学者职业道德、社会价值沦丧的可悲事件。主要从学者身份谈及学者使命,从本质上浅析学者的社会角色和社会价值。从“学”和“者”两方面入手,结合学者“人”的生理本质、无法否定的“社会性”的确凿存在,得出观点:不断自我完善、完善社会、完善别人就是包括学者在内的人的使命。

关键词:学者;使命;社会性

中图分类号:I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191-02

学者的使命是个太宽泛的题目,不过想要讨论它的话,开篇必然回避不了对学者的定义。

三四十年前,我们是不说学者的,知识分子才是最通用的词汇。其实,学者和知识分子还是有很大区别。通俗来说,知识分子是掌握知识的人。一个人读了大学,甚至是读了研究生,就能算是知识分子或高级知识分子。但是学者则是专注于某一学科或某些学科做学问的知识分子。

以上只是笔者个人的粗浅认识。就这个问题,斯蒂夫·富勒(Steve Fuller)在《知识分子》(The Intellectual)一书中说“完整的真理极少在任何时代完整地传递下来……知识分子追求的就是完整的真理,而学者满足于掌握单一的真理。”。阿尔伯尔、伊拉斯谟、伽利略、伏尔泰、左拉都是伟大的知识分子,他们追求的是真的真理,对万事万物有自己的明确立场。富勒认为有无立场是知识分子和学者的最大区别。针对富勒的这一观点,笔者有些不同看法。按他的说法,学者似乎是无政治立场的,只知研究自己领域的书呆子。然而,我们今天讨论学者的使命,如果学者只是知识的奴隶,那这个话题也没有我们置喙的余地了。

到底什么样的人叫学者呢?

一、学无止

浅显地从字面上看,“学者”包含两字,前为“学”,后为“者”。把“学”字放在前面,自是道出了定义学者中最重要的一点。

1.学者最根本的仍然是要做学问

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知识才是真正的美德”。费希特把人类社会的所有知识分为三类:“第一类知识是根据纯粹理性原则提出的,是哲学的;第二类知识有部分建立在经验基础上,因而是历史哲学的,这种知识应当有益于社会,但是这类知识只是人们凭借以往的经验来推断人类发展的进程、人类要达到的发展水平、需要经历的哪些阶段等,不能指出人类在一定时代中实际所处的阶段;第三类知识是哲学的眼光研究人类历史,以史为镜,来推断人类在现处的文化发展阶段、社会发展阶段中的各种事情。这类知识是纯粹历史的。

费希特认为学者研究的就是这三种知识结合起来的学问。很明显,费希特和富勒的观点不同。笔者更倾向费希特的看法。学者阶层从这三个知识方面去掌握全部人类知识,但各人有各人的研究领域,否则贪多不求精,只会一事无成。所以并不像富勒所批评的那样,“学者只满足于掌握单一的真理”。

2.学者“学什么”只是“学”字的一个方面,接下来要讨论的应是“怎么学”的问题

各个学科的研究方法倒也不同,笔者也没有什么资格来评论学者大师的研究方法。但是做研究讲究深入细致、踏踏实实地治学,这一点却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时下学术界却出现了一些怪现象,仔细看看各大高校、各大研究点,浮躁之风盛行,学术道德败坏的事件层出不穷。真正做学问的人反而成了少数。学术垃圾比比皆是,学术抄袭事件屡屡曝光。经济的过快发展导致人的冒进浮躁风气滋生,学术界也不再是一片净土。费希特在《论学者的使命》中着重提到“学者的使命是高度注视人类一般的实际发展进程、并经常促进这种发展进程。”科学人文发展正是人类发展的基础。因此,当人类发展的时候,科学人文不能有所偏颇,它们的每一分支都要得到发展;反过来,科学人文的发展才保证了人类自身的发展。身为一名学者,在各自的学科里的首要任务就是推动该学科的发展,而不是为了某些名利或者为了完成指标而制造学术垃圾。有人可能要说,不可能人人都能成为牛顿、普希金。费希特也承认“不是说每个学者都应当使自己的学科真的有所发展;要是做不到这一点,他(学者)就应当尽力而为,发展他的学科;他不应当休息,在他(学者)未能使自己的学科有所进展以前,他不应当认为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职责……学者要忘记他刚刚做了什么,要经常想到他还应当做些什么。”

上文说到,学者的使命是注重和促进人类的发展进程,其中最基本的就是促进科学人文的发展。除此之外呢?

3.“学”字的第三层含义:学以致用、学以推广,由己及人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己”讲的是“学以致用”。《大学》中有所阐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格物致知只是第一步,之后还需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都是知识的用处。学者应该把自己在社会中获得的知识再造福社会。

学以推广、由己及人讲的是“为人”。现代作家曹聚仁先生说得更具体:“学者是青年们的慈母,慈母是兼有饲育和扶持两种责任的。第一,他运用精利的工具,辟出新境域给人们享受;第二,他站在前面,指引途径,使人们随着在轨道上走。”学者是知识的先锋,也担负着传播知识的使命。但是还要注意知识的挑选,坏的、过时的知识没有传播的必要;经过阐明、检验和澄清的真理才有传承的必要。

二、者有德

“学者”中的第二个字:“者”就是人的意思。人从众,人是社会中的人。学者除了“学”这一最重要的特点之外,作为一个人,他还应具有一切独立人、社会人的特性。学者的使命里还包含了人的使命。

论及本质,学者首先是“人”,做人才是基础。学者也要先做好人,基础扎实,学术才能硬。

如何“做人”,向来是古今学者讨论的话题。孔子说仁者要做到五点:“恭、宽、信、敏、惠。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这五种品德是仁者应当具备的道德修养。看上去似乎简单,然而真的细数起来能够做到的又有几人?且不说国外,单是国内,甚至有些知名大学里都会发生学术造假事件、诓骗研究经费。这已经不仅仅是学术能力的问题,而是作为人本身的道德修养极度欠缺,在名利诱惑下不恭不诚不敏。除了儒家这种博爱意识,道家秉持着“无为而为”的信念宣扬惩恶扬善,佛家以慈悲为怀、普渡众生、劝人向善。虽然儒道佛提出的具体要求各有不同,目标却是一致的:臻于至善。

然而实际的问题是:一方面人有天资上的区别,就像五根手指,长短不一。所以虽然人的最高目标可以是成为至善之人,但结果却不尽相同。因而人的使命只能是在不断进步和完善自我中来臻于至善。另一方面,至善的境界是极度理想化的,而且人们评价至善的要求也在历史的洪流中不断发展。因此人的使命并不是要达到这个最高目标,而是无限接近它。举个浅显的例子:运动项目的世界纪录一般每三到四年就会更新一次。随着人对自我的发掘认识,人的潜力也在发展。运动的极限可能永远也无法达到。至善也是这样,人的真正使命只能是无限完善。学者作为孤立的个人,也要不断完善自我的德行修养,在学术上不断追求更高点。

如果仔细地思考一下,我们会发现以上这些都是对自身的要求,即对人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时的要求。“但实际上我们并不是离群索居的……如果从社会方面来看人,人的生存目的还在于把人周围的一切弄得更合乎道德,从而使人本身日益幸福。”所以从社会的人这方面来看,人的使命更多。朱熹在《近思录》中写道:人要“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即起居端庄、做事谨慎认真、和人交往忠实有诚意。毋庸置疑,最后一点说的就是社会人的行事准则。但是朱老夫子没有切中要害。人注定是社会的,社会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契机,而人也应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虽然大部分情况下是无意识的)。正如人有无限完善自身的使命一样,人还有完善社会的使命。学者作为精英知识分子,更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先锋队。

不仅如此,作为社会的人,还必须与其他人交际,在交际中人与人会互相影响、互通有无,彼此推动(有时也会近墨者黑)。这时候,人在社会中的另一使命也出现了:追求个性,与其他社会成员相异。否则,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差异性,从达尔文进化论的角度看,这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必将被淘汰;从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这属于静止状态,不符合发展的规律。异也是一种美。那么具体到学者身上,他的使命就是走自己的科研路,不拘一格开拓创新。

学者的使命包含了“学”的使命和“人”的使命,但却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这般简单的事。学的使命和孤立的人、社会的人的使命互相渗透,但究其根本,还在“臻”字上。臻,不断趋近。不断自我完善、完善社会、完善别人就是包括学者在内的人的使命。

参考文献:

[1]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M].梁志学,沈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朱熹.近思录新解[M].安平,编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

[4]大学中庸[M].王国轩,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5]杨家友.学者的使命[N].光明日报,2006-08-24.

猜你喜欢

使命社会性学者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社会性死亡
the Walking Dead
孤独会造成实质性伤害
新形势下做好基层党校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论川端康成作品中的民俗美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
程门立雪
大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