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2013-11-26张秀亮李丽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畜牧兽医局261100山东省莱阳市沐浴店兽医站

山东畜牧兽医 2013年1期
关键词:二甲苯石蜡耳病

张秀亮 李丽(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畜牧兽医局 261100 山东省莱阳市沐浴店兽医站)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张秀亮①李丽②(①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畜牧兽医局 261100 ②山东省莱阳市沐浴店兽医站)

采集具有典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变特征的心、肝、脾、肺、肾、小肠和淋巴结等制作成石蜡切片,经H.E染色后观察,显示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减少、肾脏局部出血、肾小球见有萎缩;肺的病例变化差异较大,可见到肺气肿、出血、肺泡壁增厚、单核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渗出和肺泡内充满纤维素样蛋白渗出物等;肝脏见液化性坏死灶、肝小叶间结缔组织增生;脾脏的动脉鞘部位淋巴细胞减少,噬酸性粒细胞浸润,脾小体周围出血;淋巴结中见有合胞体等。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组织病理学 研究

2001年7月开始,在浙江省和周边地区大面积爆发了一种主要表现为病猪持续高温、皮肤发红、食欲废绝、呼吸综合症为主要特征的猪病,有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给养殖业带来了极大的破坏。2006年南方多省均有发生,目前该疾病已成为影响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给养殖业带来了极大地损失。余旭平等[1]对浙江省几个不同规模、不同发病情况的猪场的空气细菌含量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该病的严重程度与猪舍内空气的细菌含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朱军莉等[2]设计了3条引物进行PCV-1和PCV-2的检测,结果表明,PCV-2的阳性率为36.17%,PCV-1单独感染阳性率为34.04%。张秀亮等[3]针对猪链球菌的谷氨酸脱氢酶基因设计了分型PCR的引物,对常见血清型的猪链球菌进行鉴定。袁佳杰等[4]从患病猪中分离到了多种细菌。农业部于2007年5月研制成功疫苗并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不错的免疫效果。本试验采集具有典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变特征的心、肝、脾、肺、肾、小肠和淋巴结等制作成石蜡切片,观察其病理变化特点。

1 材料与试剂

1.1 病料 选取具有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典型症状的病猪,采集心、肝、脾、肺、肾、小肠和淋巴结等组织,取材部位为病灶与正常组织的结合部位。

1.2 主要试剂 10%甲醛溶液、50%酒精、70%酒精、80%酒精、90%酒精、95%酒精、100%酒精、酒精二甲苯、二甲苯石蜡、石蜡I、石蜡II、苏木精染色液、伊红染色液。

2 试验方法

2.1 组织固定 小块病料采集后迅速放入10%甲醇溶液中进行固定,固定时间在24h以上。

2.2 水洗 固定好的组织块用流水冲洗12~24h,把福尔马林清洗出来,防止福尔马林残留于组织中影响切片。

2.3 脱水 采用逐级提高酒精浓度进行脱水。脱水在室温下进行,顺序为30%酒精(1h)→50%酒精(1h)→70%酒精(2h)→80%酒精(2h)→90%酒精(2h)→95%酒精过夜→100%酒精I(1.5h)→100%酒精II(1.5h)。

2.4 透明 采用二甲苯在室温下进行透明组织块。过程是二甲苯酒精(15min)→二甲苯I(10min)→二甲苯II(15min),使组织达到透明。

2.5 浸蜡 此步骤是在温箱内进行,温度调至58℃左右,使它恰好熔化石蜡。浸蜡过程为:二甲苯石蜡(1:1) (15min)→石蜡I(30min)→石蜡II(1h-2h)。

2.6 包埋、修块 包埋盒用光亮且厚的纸折叠成纸盒并进行编号。采用的石蜡熔点为54~56℃。包埋方法是把预热的包埋盒放平,将温箱中熔化好的石蜡倒进包埋盒内,迅速用预热的镊子轻轻将组织放人包埋盒内,将要切的面朝下摆正位置,等到石蜡表面凝固之后,将包埋盒轻轻放人冷水内,经30min后取出,剥开包埋盒,取出蜡块,把组织蜡块的上下两端修平。

2.7 切片、贴片 将烧热的解剖刀平烙蜡块底面,迅速粘贴在一个小方形的木块上,然后将其固定在切片机上。装上锋利的切片刀(刀的斜度为15°),调整蜡块切面使之与刀口平行。把厚度调节器调在5mm左右。左手平持毛笔,右手旋动切片机把,切片带出来之后,用毛笔轻轻托起,切片切取一定长度之后,用毛笔或镊子轻轻取出至40~45℃的恒温水箱中展片。等切片展开后用清洁的载玻片从水中捞出,拨正位置;把贴好切片的载玻片放在染色架上竖立排水,然后烤片。

2.8 烤片 把贴有切片的载玻片直立放在烤片架上,送入45℃左右的温箱中烘烤2~4h,直到蜡片成半透明状。

2.9 染色 采用苏木精(Hematoxylin)和伊红(曙红,Eosin)染色法(H.E染色法)。具体步骤为:脱蜡[二甲苯I(15min)→二甲苯II(15min)→酒精二甲苯(2min)],入水[100%酒精(2min)→100%酒精(2min)→95%酒精(2min)→90%酒精(2min)→80%酒精(2min)→70%酒精(2min)→50%酒精(2min)→蒸馏水水洗(2min)],染色[苏木精(10min)→水洗(2min)→1%盐酸(2min)→水洗(2min)→50%酒精(2min)→70%酒精(2min)→80%酒精(2min)→90%酒精(2min)→95%酒精(2min)→1%伊红酒精(5min)→95%酒精(2min)→100%酒精(2min)→100%酒精(2min)],透明[酒精二甲苯(2min)→二甲苯I(2min)→二甲苯II(2min)]。

2.10 封片 由二甲苯中取出切片,辨别正反面,用纱布迅速擦净组织周围多余的二甲苯,在组织上面滴加适量(1~2滴)中性树胶,再将洁净盖玻片倾斜放下,封片后即制成永久性玻片标本。

3 结果

采集的临床典型病例的病料,经切片观察,显示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减少、肾脏局部出血、肾小球见有萎缩;肺的病例变化差异较大,可见到肺气肿、出血、肺泡壁增厚、单核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渗出和肺泡内充满纤维素样蛋白渗出物等;肝脏见液化性坏死灶、肝小叶间结缔组织增生;脾脏的动脉鞘部位淋巴细胞减少,噬酸性粒细胞浸润,脾小体周围出血;淋巴结中见有合胞体等。

3.1 肺脏的病理组织学变化 肺脏切片可见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可见红细胞;见肺泡破裂,见肺气肿表现(图1)。还见到肺泡红色浆液渗出,淤血、水肿,间质增生性肺炎(图2)。

图1 肺脏切片(HE, ×640)

图2 肺脏切片(HE, ×640)

3.2 肾脏的病理组织学变化 肾脏切片可见肾小球萎缩,肾小管变性坏死(图3)。肾脏出血,肾小管破裂,表现慢性间质性肾炎(图4)

图3 肾脏切片(HE,×640)

图4 肾脏切片(HE,×640)

3.3 淋巴结的病理组织学变化 淋巴结中出现合胞体(图5)。

图5 淋巴结切片(HE,×400)

3.4 脾脏的病理组织学变化 脾小体周围出血(图6)。脾脏动脉鞘缺少淋巴细胞,噬酸性粒细胞浸润(图7)。

图6 脾脏切片(HE,×160)

图7 脾脏切片(HE,×400)

3.5 肝脏的病理组织学变化 肝脏中可见肝小叶间结缔组织增生(图8),还可见肝脏的液化性坏死灶(图9)。

图8 肝脏切片(HE,×160)

图9 肝脏切片(HE,×400)

4 结论

结果发现,病猪的肺脏组织病理学变化非常明显,可见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有的肺泡破裂,见肺气肿表现。还见到肺泡红色浆液渗出、淤血、水肿,间质增生性肺炎。肾脏在该病中的眼观病变同样非常明显,可见肾小球萎缩,肾小管变性坏死,肾脏出血,肾小管破裂,表现慢性间质性肾炎。

[1] 余旭平, 何世成, 吴海波等. 猪场空气细菌数量与猪高热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5, 31(1): 102-108.

[2] 朱军莉, 余旭平, 时晗等. 猪圆环病毒复合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 中国兽医科技.2004(2): 38-42.

[3] 张秀亮, 沈琴芳, 郑新添等. 猪链球菌的鉴定及其PCR分型方法的建立[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5(9): 86-87.

[4] 袁佳杰, 张秀亮, 胡涵奎等. 猪高热综合症的细菌分离鉴定[J]. 浙江农业学报, 2008, 20(6): 475-479.

(2012–10–23)

S852.16+6

A

1007-1733(2013)01-0016-02

猜你喜欢

二甲苯石蜡耳病
体积占比不同的组合式石蜡相变传热数值模拟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芳烃抽提二甲苯白土塔活化流程改进技术分析
二元低共熔相变石蜡的制备及热性能研究
世界石蜡市场供需现状及预测
空间大载荷石蜡驱动器研制
经溶剂回收仪再生的二甲苯在快速冷冻病理中的染色效果研究
硬脂酸替代二甲苯透明应注意的常见问题分析
猪蓝耳病的防控
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