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龙江冰雪旅游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2013-11-24赵美嘉蔡德发
赵美嘉 蔡德发
(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150028)
一、黑龙江省冰雪旅游文化产业现状
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方式多种多样,冰雪旅游资源与冰雪艺术、民俗文化、体育文化、地域文化等文化资源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因此,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是打造自身特色、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黑龙江省冰雪资源丰富,冰雪期长、雪量大、雪质好,降雪期长达4 个多月,在国内冰雪资源优势得天独厚。目前,黑龙江省有高、中、初级滑雪场百余家,雪道180 多条,总长度近18 万延长米,基本实现了滑雪产业的规模化经营。
2012 年黑龙江省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0443.4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8.8%;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091.5 亿元,增长23.5%。其中,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0236.9 万人次,增长28.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031.9 亿元,增长24.1%;接待国际旅游人数206.5 万人次,增长19.8%,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9.2 亿美元,增长20.3%。
黑龙江省冰雪艺术文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1985年1 月5 日第一届哈尔滨国际冰雪节至今已举办29 届,吸引无数海内外游客,规模也是逐年扩大。哈尔滨国际冰雕比赛也已经举办了27 届,吸引了俄罗斯、法国、蒙古等国家派队参加。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等城市几乎每年都举办冰雕表演、冰雪摄影展、冰雪散文大奖赛、冰雪笔会和冰雪电影艺术节等文化活动,以及冬泳比赛、冰球赛、雪地足球赛、高山滑雪邀请赛、冰上速滑赛等冰雪体育活动。哈尔滨冰雪节与加拿大的魁北克雪节、日本札幌雪节、挪威的雪节一起,并称世界四大冰雪盛会。
多年来,贯穿冰雪产业链的冰雪艺术、冰雪体育、冰雪文化、冰雪经贸、冰雪旅游等活动的广泛开展,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见表1)。
表1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人数及收入情况
二、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 财政投入相对不足
2011 年黑龙江省地方财政支出793.5 亿元,其中文化事业经费4.3 亿,占0.5%;2012 年黑龙江省公共财政支出790.6 亿元,其中文化事业经费5.1 亿元,仅占0.6%。可见,冰雪产业的财政投入所占的比重显然太少。相对于近年来黑龙江省冰雪的蓬勃发展,显然地方财政的投资力度太小,不利于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没有体现出政府对该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虽然政府财政投入逐年增多,但是仍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冰雪旅游文化事业的发展要求。
(二) 融资渠道较狭窄
现有金融产品主要是针对传统产业开发的,缺少对冰雪产业专属定制的金融业务;大多重视企业的有形资产,而文化企业资产多以无形资产形式存在,无法达到贷款对于资产抵押和风险控制的要求。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相比,专业性极强的冰雪旅游文化产业很难在资本市场进行股票、债券等融资,而且受发展规模的制约,相对于资本市场的增长水平并不相称,很难达到资本市场要求的准入条件,因此大多数冰雪旅游企业达不到要求,无法有效进行融资。
(三) 人力资源缺乏
目前在黑龙江省冰雪旅游行业中,从事管理服务的人才较少,一方面,由于季节性原因,单一从事冰雪旅游的人工作收入无法满足自身的生活需求;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尚不完善,无论事业单位或者冰雪旅游企业都缺乏发展空间,也缺乏为员工进行职业培训、职业策划、晋升及奖励机制的规划,导致业内人才严重外流。
(四) 产业融合存在障碍
无论是何种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与其他产业的相互关联和互补,冰雪旅游文化产业更是如此,需要产业间相互渗透和融合来推动产业发展。通过产业间互补和延伸,往往赋予原有产业新的附加功能和更强的竞争力,形成融合型的产业新体系。目前,促进产业融合的政策正在逐步实施,单独依靠产业的竞争力是有限的;各部门的协调和沟通上存在政策性的障碍,政府引导、技术支持、实践带动较少;缺少能够融合并且促进产业间合作的项目和活动,如举办冰雪旅游文化促进交流会、滑冰滑雪运动比赛等。
(五) 缺少冰雪旅游品牌
黑龙江省冰雪旅游文化品牌力较弱,缺乏品牌推广意识,没有把黑龙江省冰雪旅游文化提升到地方发展战略的高度来组织和推进,相关部门缺乏对冰雪旅游文化品牌的构想和规划,缺少文化含量高、有特色、科学技术成分高的冰雪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不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因此,文化品牌薄弱是冰雪旅游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主要障碍。
三、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对策
(一) 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
1. 扩大财政资金投入
中央和地方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每年增加幅度不应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通过中央财政专项补助的方式,减少地区间文化事业投入的差距。增加国债资金用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中央政府每年在国债项目资金中支出5%以上的份额作为引导性资金,带动社会资本,加快冰雪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2. 设立专项产业发展基金
政府有必要设立冰雪旅游文化发展专项基金支持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应每年增加投入鼓励其他企业及机构共同加入基金,进行管理,在组织或者参加各类活动时,为各投资企业提供优先权利,宣传企业。
3. 加强税收优惠政策支持
制定《冰雪旅游文化企业管理办法》,采取与高新技术企业相似的各类税收和奖励政策。可开展地区试点,使从事冰雪旅游文化产品运营、衍生品生产的企业能够享受税收优惠,鼓励冰雪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见表2)。
表2 黑龙江省冰雪旅游文化产业税收优惠措施(建议)
(二) 加快产业融合
1. 优化产业结构
黑龙江省政府应设立统一的冰雪旅游文化管理部门,对全省冰雪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进行科学分析、整合资源、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并衔接经济、文化、交通等产业同步发展。
2. 延伸产业链条
充分发挥政府指导、引导和倡导作用,加快产业链体系建设,实施协作发展战略。不应该仅仅将目光停留在滑雪文化、冰雪雕塑文化,需要建立黑龙江省冰雪旅游文化产业群和产业链,实现资源共享,贯穿产业链的冰雪艺术、冰雪体育、冰雪文化、冰雪经贸、冰雪旅游等,吸收黑龙江历史文化资源,集民族性、地区性文化性于一体,延伸并进一步完善冰雪旅游文化产业链条。
3. 不断创新文化产品
黑龙江省将冰雪旅游资源与其他资源整合成冰雪旅游特色文化产品推向市场,把冰雪旅游优势转化为文化产品优势,才能突出黑龙江省的文化特色。黑龙江省目前的观光滑雪套餐,将黑龙江省冰雪背景、冰雪观光、冰雪艺术、冰雪产品、冰雪体育和冰雪教育等进行有机的整合,提供了多元化的复合型冰雪旅游文化产品,在注重冰雪旅游产品多元化建设的同时,还应深入挖掘冰雪旅游文化产品潜力,加大产品创新力度,促进黑龙江省冰雪旅游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4. 强化国际交流合作
国外对冰雪旅游文化的研究始于20 世纪70 年代,其后产生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促进了冰雪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欧洲和北美以及亚洲的部分国家,已形成巨大冰雪旅游文化产业的市场,冰雪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很多发达国家的重要产业。所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是促进我省冰雪旅游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必要途径。
(三)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1. 高校增设冰雪文化专业
为加快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应在高校增设冰雪文化,设立冰雪文化教育,冰雪体育,冰雪艺术设计,冰雕雪雕等研究方向,培养旅游文化复合型优秀人才;鼓励现有从业人员继续深造,设置冰雪旅游文化硕博专业,健全冰雪旅游文化教育理论体系与实践环节,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冰雪旅游从业队伍。
2. 增设旅游文化艺术基地
应采取政府引导、教育部门、文化部门与高校合作建设一批冰雪旅游文化艺术基地,将黑龙江历史文化、民族民俗、美术艺术等元素融入其中,定期组织作家、书画家、摄影家、艺术家,运动员、高校学生到艺术基地体验锻炼,增强知识沉淀,培养创作灵感,为黑龙江省冰雪文化艺术家和专业人士提供软硬件支持。
3. 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和技术
为弥补国内冰雪旅游文化人才的不足,应该加强从业队伍建设,制定人才引进政策。既要引进理论与实践经验丰富的管理人才,也要通过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方法,完善多元化的服务体系,不断提升黑龙江省冰雪旅游文化产业的管理水平和国际化水平。
(四) 强化金融支持
1. 创新金融产品
一是进行多元化的信贷产品开发和创新,推出涵盖知识产权、并购贷款、理财、现金管理的金融产品,开发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满足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二是推进直接投资股权、债权,完善风险保障工作;三是发展支持文化企业成长的保险产品,以进一步完善冰雪旅游服务内容。
2. 拓宽融资渠道
一是建立冰雪旅游文化产业促进基金,运用资本手段,探索构建属于黑龙江省投资与运营平台;二是支持冰雪旅游文化企业通过债市融资,如利用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集合债、集合票据等方式;三是建立冰雪旅游文化产权交易市场,为文化企业开辟投融资多元化新渠道,并为资本的退出开辟新通道。
3. 鼓励社会投资
支持社会资本以参股、兼并、收购、承包、租赁、托管等形式,积极参与冰雪旅游文化产业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资本投资兴建各类冰雪旅游文化基础设施。应从政策上倡导企业有承担社会责任的义务,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投资冰雪旅游可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4. 加强配套金融服务
构建冰雪旅游文化产业投融资中介服务体系。建立专门的冰雪文化资产价值评估机构,建立冰雪旅游文化资产的交易平台。当文化企业无法及时偿还贷款时,银行可以对其质押的文化资产进行交易,从而解决质押贷款业务时产生的问题。建立国家政策性的文化产业融资担保基金,分散文化企业贷款的风险,从而提高银行向文化企业放贷的积极性。
[1]张欣,董欣,朱红. 黑龙江冰雪旅游文化内涵的深开发[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2(2).
[2]朱红彦,韦文杰. 金融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J].新闻研究导刊,2012(1) :40.
[3]王冰,孟范香. 发展龙江文化产业促进和谐产业体系建设[J].对外经贸,2011(11) :11.
[4]付瑞红.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路径[J].经济师,2012(9) :16.
[5]张艳. 黑龙江省冰雪文化产业开发的策略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2) :141.
[6]卢巧云. 文化产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税收政策研究[J].财经界( 学术版) ,2011(1) :28.
[7]杨园争. 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研究[J].企业导报,2012(19) :80.
[8]李良胤. 黑龙江省冰雪体育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经济师,2012(8) :187.
[9]李村. 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与国外冰雪旅游发展之比较[J].科技创新导报,2011(13) :145.
[10]金承哲,李爱晨. 构建吉林省冰雪文化特色及相关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2(10) :6.
[11]吴鹤,于晓红,徐芳奕. 解决我国文化产业融资难问题的策略[J].经济纵横,2013(1) :105.
[12]段敏.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浅议[J]. 时代金融,2013(2) :140.
[13]杨忠华. 文化产业融资体系建设分析[J]. 价格月刊,2013(3)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