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剧(西路)保护传承的实践与思考
2013-11-22张志东
■张志东
一.淮剧(西路)的产生和发展
淮剧,又叫江淮戏,淮戏。它起源于清道光至光绪年间,是由苏北民歌、劳动号子、民间说唱及香火戏发展而来,它的存续可分为门叹词、香火戏、徽夹可、江淮戏、新淮戏、淮剧等六个阶段。它产生于两淮(淮阴、淮安),流传于盐阜(盐城、阜宁)、扬泰(扬州、泰州)、沪宁沿线及皖东地区。由于流行的地区绝大部分属当时淮安府管辖,因此1951年始定名淮剧。又由于产生和发展的地区有所差异,故淮剧又有西路(两淮)、东路(盐阜)之分和北派(西路、东路合二为一)、南派(苏沪)之分。淮剧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剧种。
起源于淮安的西路淮剧艺术,历史悠久,唱腔高亢嘹亮,诉说性强,剧目丰富,曲调优美动听,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吸取众多戏曲的营养,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地方剧种,在江苏戏曲发展史上产生了积极影响,并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传统表演艺术中的瑰宝。西路淮剧又以演爱国精神及断案激昂戏为多、文武兼备的戏为多,常演的传统剧目有:《白虎堂》、《十一郎》、《武松》、《包公下陈州》、《穆桂英下洪州》、《秦香莲》、《三请樊梨花》、《白蛇传》等。
淮剧(西路)艺人主要集中在淮安市区及淮安区、涟水县一带。淮剧(西路)的传承,原来主要是以家族关系办小戏班,以血缘关系传承为主,师徒关系传承为辅。到了民国年间,在两淮地区活动的班社有:吴应成班、刘玉琴班、杨洪文班、周茂贵班、石景琪班等。建国后以剧团招收学员培养,及学校或训练班招收学生培养为主。近年,作为西路淮剧保护与传承的代表性剧团——淮安市淮剧团,通过对淮剧(西路)的普查,排查出徐宝凤、周小琴、杨富从等18位老艺人并已列出他们家族的传承谱系。现有的代表性传承人为省级1名(荣光辉),市级8名(周小贵、陈月华、乔艳红、杨小楼、韩丰萍、李凤琴、柏华、李春栋)。
2010年5月,由淮安市淮剧团申报,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和认定,淮剧(西路)已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编码为IV-102,属传统戏剧类。
二.保护传承的现状及困难
近几年,淮安市对淮剧(西路)的保护工作高度重视,于2005年全面启动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随之过渡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市里专门成立了由分管市长挂帅的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了相关同志组成办公室,负责全市项目的普查、申报和保护工作。同时,还聘请本地资深民间文化学者组成专家顾问团队,为淮剧(西路)的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多年来,淮安市各淮剧团先后创作演出了许多新编剧目。如 《新旅战歌》、《关天培》、《充军行》、《吴承恩》、《李毓昌》、《甘罗拜相》、《血洒迎春花》、《孔繁森》、《韩信》、《血战刘老庄》、《闪光的种子》、《鸡村蛋事》、《莲子》等,演出的多部剧目在省级以上重大艺术赛事中获奖。
当下,淮安市在合理用好上级专项补助资金的同时,将非遗保护经费列入政府每年的财政预算,确保专款专用;改善传承人的生活、工作条件,做好淮剧(西路)传承人的申报和命名事宜,对县区淮剧团及业余淮剧团队进行指导和扶持,以形成良好的保护、传承机制。
在取得传承状态良好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发现淮剧(西路)保护传承工作中存在着许多困难。主要有:一是人员青黄不接。多数淮剧老艺人年事已高,有的已相继谢世,而年轻人则怕吃苦、嫌从业待遇低,愿意传承这一戏曲艺术的不多,老的演不了,小的顶不上,新老交替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二是演出市场萎缩。现时,文化娱乐呈现多元化的状态,受经济效益的影响,淮剧的演出市场占有率不高,剧团投入与收益不相适应,农村演出场所移作它用,导致剧团深入基层演出困难,表演和观赏淮剧的人越来越少;三是观众逐步减少。观看淮剧演出的主要对象一般是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不高的群体,这种传统戏剧较难融入到当代年轻人、文化人中去;四是传承经费不足。尽管上级财政、地方财政及剧团自身都出资用于项目保护,但工作起来仍觉得力不从心。因为项目保护的支出和产出难以平衡,如传承基地建设、传承人的培养等保护工作都要花钱;五是传播渠道不畅。如:人们对非遗认知程度不一,少数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也是保护工作中的不利因素。
三.保护传承的目标与路径
传承淮剧(西路)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使之得到全面、系统、科学的保护,从而弘扬地方戏剧艺术,维护地域文化的多样性,满足广大群众对淮剧艺术的文化需求,充分发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作用,具有丰富戏剧文化内涵、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促进“四个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因此,淮剧(西路)保护传承工作总体目标是:在“不变种源的基因传承”和“活态传承”的理论指导下,建立比较完备的淮剧(西路)保护体系和保护机制,使其真实性、整体性、传承性得到科学的、全面的、切实的保护。为此,淮剧(西路)保护传承的路径为:建立三大体系,实施六项工程。三大体系的具体内容是:构建淮剧(西路)保护、传承体系,通过确定传承人、引进培养新人,设立传习所、传承基地、戏曲博物馆淮剧馆,开展传习、展示、培训、传承活动等途径,组织专家学者加强对保护工作的研究,对淮剧(西路)的发源地、分布区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使淮剧(西路)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构建淮剧(西路)传播、推广体系,通过拓展淮剧(西路)的演出市场,扶持相关传承单位和业余剧团,复排传统剧目,编演新创剧目,推动淮剧(西路)进乡村、进校园,举办淮剧(西路)学术研讨会,出版《淮剧(西路)论文集》,摄制淮剧(西路)经典剧目录像,利用“文化遗产日”活动和媒体系统宣传推广淮剧(西路),促使全社会关心重视淮剧(西路)的保护工作;构建淮剧(西路)开发利用体系,在提高淮剧(西路)项目与旅游市场结合度、确保淮剧(西路)原真性的前提下,为淮剧(西路)的资源利用搭建具有持久性的平台,鼓励调动淮剧(西路)艺术表演团体和民间艺人的表演积极性,促使淮剧(西路)拥有更多的表演及观众群,成为百姓喜欢的戏剧剧种之一。与此同时,扎实推进六项工程。
1.实施记忆保存工程。巩固完善此前的普查成果,收集、整理有关西路淮剧的文字(含曲谱、剧本)、图片、音像等珍贵史料,添置淮剧教育教学的伴奏乐器、服装道具以及音像和多媒体制作设备等;对面临失传的“传统剧目”进行抢救性的记录和保存,完成《白虎堂》和《秦香莲》的排练及录制工作;制作出版《淮剧(西路)优秀剧目欣赏》、《淮剧(西路)名人名段》等光碟;借助淮安本地高校和国内、海外的研究力量,继续做好对珍贵的淮剧文献、演出脚本、曲谱、图片等历史资料的挖掘整理及研究工作。
2.实施理论研究工程。成立淮安市淮剧协会;定期召开西路淮剧研讨会,出版《淮剧(西路)记忆》、《淮剧(西路)剧目选》、《淮剧(西路)论文集》等书籍,兴办《中国淮剧论坛》内刊。
3.实施艺术传承工程。命名3—5名省市级新的淮剧(西路)传承人;委培淮剧优秀青年学员或招聘引进艺术类院校毕业生(含编、导、演、音乐、舞美等专业)补充剧团队伍;复排传统剧目培养青年演员的表演技能和艺德;组织青年演员拜师学艺,选派张雪(市团)拜施燕萍为师,糜利利(市团)拜陈澄为师,选派李春栋(市团)、柏华(市团)、呼来且(市团)去上海或北京进修培训、学习交流,韩婷婷(涟水团)、李爽(涟水团)拜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裔小萍为师,选派魏玉宝(二团)、马广超(二团)、王大成(二团)拜王志豪为师;推荐李如艺(二团)、李美萍(二团)、时新华(二团)拜筱美秋为师;组织年轻演员积极参加省戏剧“红梅奖”等大赛,推出6-8名淮剧新秀。
4.实施场所建设工程。积极建设西路淮剧成立馆或淮安淮剧艺术传习所。争取多元投入、开掘淮剧产业、服务保护事业,力争建设一个以淮剧经典剧目展演为特色的非遗保护、传承和展示的综合基地。
5.实施项目传播工程。继续在淮安市中小学开展淮剧进校园演出活动;开设淮安淮剧网,建立数据库,进入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继续举办“梨园荟萃”、“月月戏相逢”和文化惠民等演出活动,每年商业性演出和“送戏下乡”等演出120场以上,坚持淮剧进校园,开展优秀唱段教唱活动;在媒体(报社、电台、电视台)开辟淮剧(西路)专栏,宣传推介淮剧,在传承基地或传习所开展“淮剧大舞台,想唱你就来”活动,面向大众传播淮剧;继续打造“江苏淮剧(西路)之乡”,不断推进“中国淮剧(西路)之乡”建设,适时申报“中国淮剧(西路)之乡”;承办中国淮剧艺术节,中国淮剧艺术节由文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淮安市人民政府承办,淮安市作为固定承办城市,三年一届;结合淮安旅游开发,制作包装淮剧(西路)中有代表性的剧目碟片,推出文化旅游产品;加强国内和国际间的淮剧艺术交流,与省内外戏曲院团和演出机构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探索和实践新的演出、经营机制,集中优势力量,真正实现资源、效益共享。
6.实施精品打造工程。积极编排新剧目参加中国戏剧节、省戏剧节、省淮剧节等重大艺术赛事;编演打造新剧目,争取列入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和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