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学者发表诊断性试验系统评价现状分析
2013-11-21徐俊峰李雅睿石新彤周为文刘银春田金徽
徐俊峰 葛 龙 安 妮 李雅睿 石新彤 周为文 刘银春 田金徽
近年来随着中国循证医学的迅速发展,发表在各专业期刊上的诊断性试验系统评价/Meta分析数量日益增长,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因此本文拟通过全面收集中国学者发表的诊断性试验系统评价/Meta分析文献,对其发表数量、期刊分布、涉及病种以及诊断方法等进行汇总分析,了解现状,为今后的诊断性试验研究提供参考。
1 方法
1.1 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①诊断性试验的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②文献第一作者为中国大陆,但不限于通讯作者是否为中国大陆;③文献语种为中文和英文;④重复发表的文献,纳入最近发表者;⑤排除诊断学试验原始研究、系统评价评述性文献、单纯文献质量评价、方法学文献、回顾性研究/综述类文献、系统评价的摘要或译文。
1.2 资料来源和检索策略 以(“系统评价”OR“系统综述”OR“Meta分析”OR“荟萃分析”)AND(“诊断”OR“特异度”OR“敏感度”)为检索式,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获取中文文献。以 s ystematic reviews、systematic review、meta analysis、meta analyses、meta-analysis、metaanalyses、sensitivity、specificity、China、Chinese 等为检索词检索 P 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knowledge 等数据库,获取英文文献。检索式根据不同数据库进行调整,PubMed的 检 索 式 如 下 :(“systematic reviews”[Title/Abstract] OR “systematic review”[Title/Abstract] OR“meta-analyses”[Title/Abstract]OR“meta-analysis”[Title/Abstract] O R “ meta analyses”[Title/Abstract] O R “ meta analysis” [Title/Abstract]) AND (“ s 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MeSHTerms] O R(“sensitivity”[All Fields]AND “specificity”[AllFields])OR “sensitivityand specificity”[All Fields])AND(China OR Chinese)。检索截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1年12月31日。
1.3 文献筛选 徐俊峰和葛龙通过阅读文题、摘要和全文,独立筛选文献,之后交叉核对,如遇分歧讨论解决。
1.4 资料提取、定义及分析 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提取表,提取文章数据:①发表时间;②发表杂志;③发表语种:中文和英文;④作者数量;⑤作者单位性质和数量:单位性质分为医院和大学两类;⑥录用周期:指作者投稿至录用的时间,发表周期:指作者投稿至正式发表的时间;⑦纳入原始研究数量;⑧金标准:指诊断试验采用的金标准方法;⑨诊断试验方法:指采用诊断试验的具体方法,如影像学、病理和实验室指标等;⑩疾病分类:按照WHO 2006年修订的《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1]进行疾病分类; 质量评价标准:纳入文献对原始诊断性试验的质量评价方法,如QUADAS量表等。对上述指标以频数和百分比进行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情况 共检索到3 214篇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文献312篇,中文235篇,英文77篇,文献筛选流程见图1。
2.2 发表年代分布2001年中国发表了首篇诊断性试验系统评价,2002至2006年分别发表 1 、3、9、11和 1 0篇;之后呈迅速上升的趋势,2007至2010年分别发表25、35、53和73篇,2011年发表了92篇诊断性试验系统评价/Meta分析,占总数的29.5%。
2.3 发表杂志情况312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分布在174种期刊上,其中发表在《中国循证医学杂志》31篇(9.9%),《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3篇(4.2%)和《循证医学》12篇(3.8%)。SCI收录74篇(23.7%),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134篇(42.9%)。
2.4 作者情况 每篇文献的中国大陆作者1~12人,境外作者1~5人,平均作者数量为4人,作者数量≥3人的文献275篇(88.1%)。
纳入文献中由中国大陆作者独立完成302篇(96.8%),境内外作者合作完成10篇(3.2%)。
作者单位数量>1个文献有150篇(48.1%)。单位性质为大学25篇(8.0%),为医院182篇(58.3%),由大学和医院合作完成105篇(33.6%)。中国大陆单位独立完成的文献305篇(97.8%),境内外单位合作完成7篇(2.2%)。
2.5 基金资助情况 报道了基金资助的文献90篇(28.8%),资金来源均为政府。
2.6 纳入原始研究数量情况312篇文献中有2篇(0.6%)文献未报道纳入原始研究数量,余310篇文献中,纳入原始研究最多的为219篇,最少的为1篇。纳入文献数量:1~5篇6.7%,~10篇占28.2%,~15篇占25.6%,~20篇占13.8%,≥21篇25.0%。纳入原始研究均来自境外 113/310篇(36.4%),均来自国内 42/310篇(13.6%),同时纳入境内外原始研究155/310篇(50.0%)。
2.7 质量评价标准使用情况312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中有83篇(26.6%)未报道质量评价标准。余文献中使用QUADAS量表165篇(52.9%),自己制定的评价标准22篇(7.0%),诊断准确性写作规范(STARD)21篇(6.7%);联合使用QUADAS和STARD的文献17篇(5.5%)。
2.8 纳入系统评价/Meta分析疾病分类(表1) 以ICD-10对纳入文献研究领域进行分类,共涉及15个病种,以肿瘤疾病最多(132篇,42.3%),依次为消化系统疾病、某些传染性疾病和寄生虫、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等。
2.9 金标准使用情况及种类 表1显示,63篇(20.2%)文献未报道金标准。其余249篇文献中,单纯病理诊断方法作为金标准的文献66篇(26.5%)。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图
表1 纳入系统评价/Meta分析疾病分类、金标准使用情况和诊断试验使用情况
2.10 诊断试验使用情况 表1显示,诊断试验的诊断方法,以实验室诊断与影像学诊断使用频率最高。
2.11 不同年份研究的疾病分布情况2001年只有1篇关于肿瘤的诊断性试验系统评价。2003年除了肿瘤疾病外新增了血液和造血器官、循环系统疾病的系统评价。2004年又新增了消化系统疾病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系统评价,其中发表文献最多的是泌尿生殖器官疾病,共有3/9篇(33.3%)。2005年疾病的种类增加到5类,新增了特定感染症及寄生虫疾病、眼睛和附属器官的疾病的系统评价,研究肿瘤类疾病的文献数最多(5/11篇,45.5%)。2006年新增了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的系统评价,其中消化系统疾病的文献数最多(4/10篇,40.0%)。2007至2011年疾病种类迅速增加,分别为10类(新增呼吸系统
疾病,妊娠、生产及产褥期),7类(新增先天畸形变形及染色体异常),12类(新增外伤、中毒和其他外因所造成的特定影响和起源围生期的某些情况),12类,12类(新增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不可归类在他处者)。2007至2011年肿瘤类疾病的文献数最多,分别为7篇(28.0%)、11 篇(31.4%)、23(43.4%)篇、39(53.4%)篇、41(44.6%)篇。
2.12 SCI收录系统评价/Meta分析信息 在发表年代趋势方面,本文纳入的74篇(23.7%)SCI论文从2005年的1篇(1.4%)增加至2011年的44篇(59.5%)。在研究领域方面,74篇文献涉及9个疾病,最常见的为肿瘤(35篇,47.3%)、呼吸系统疾病(15篇,20.3%)和某些传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8篇,10.8%)。在诊断试验使用情况方面以影像学诊断为主(42篇,56.8%)。
3 讨论
3.1 纳入文献基本情况 本文数据显示,2001年首篇诊断性试验系统评价/Meta分析发表以来,发文数量呈迅速上升趋势,特别是2006年以后的这种增长趋势更为明显,一方面考虑与循证医学的理念和方法学在中国的快速普及,使更多的研究者掌握了制作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有关,也可能与2007发表了诊断性试验质量评价工具QUADAS量表,使该领域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定有了较为成熟的方法学有关。
本文纳入系统评价/Meta分析中文文献235篇,英文文献77篇,说明中国研究人员已不再是局限在以中文形式发表,而倾向于撰写英文论文更便于国际交流。同时,发表的英文文献数量和比例逐年增加,其中2011年所发表的英文文献44篇,占该年所有发表文献总数的47.8%。中文文献被CSCD收录134篇(57.0%),英文文献被SCI收录74篇(96.1%),提示多数系统评价/Meta分析论文刊登在本领域最受关注的期刊上,其影响力和学术作用以及受重视程度较高。SCI论文中,以 Zhong等[2]和 W ang 等[3]发表期刊的影响因子最高,分别发表在Hepatology(2011年影响因子11.665)和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2011年影响因子11.462)。同时英文文献发表周期短于中文文献,也提示了较快的传播速度。
纳入系统评价/Meta分析中作者数量≥3人占88.1%,说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趋向于合作,这种发展趋势有利于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规范化与持续性发展,也满足Cochrane系统评价对参加撰写者数量的最低要求(3人)。51.9%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仅1个单位完成,这可能会影响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28.8%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有基金资助,提示该领域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但值得关注的是这些资助均来自于政府。52.9%的文献采用了目前较为公认的QUADAS量表评价原始研究的质量,特别是2007年之后,提示系统评价的制定更趋于规范化。7.0%采用了自制的标准,缺乏与QUADAS量表的客观比较,应当说明的是STARD是诊断准确性研究的写作规范,不适合用于质量评价,但仍有6.7%的研究使用STARD作为质量评价标准。
3.2 纳入文献的诊断相关信息 表1显示,纳入系统评价/Meta分析涉及15个疾病种类,以肿瘤最多,其次为消化系统疾病和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肿瘤的诊断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从各疾病年份分布情况来看,某些疾病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其研究数量逐年递增,如肿瘤和消化系统疾病等。某些疾病属于研究人员最新关注的,其研究数量很少,发展势头还需几年后再做观察,如先天畸形变形及染色体异常、外伤、中毒和其他外因所造成的特定影响等。纳入系统评价/Meta分析涉及的金标准大多数为病理诊断和影像学诊断,也有许多文献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诊断方法作为金标准,可增加金标准的准确性,以减少误差。诊断性试验绝大多数为实验室诊断和影像学诊断,而涉及其他诊断方法的文献只占3.8% ,可能是由于实验室诊断或影像学诊断大部分有定量的指标,诊断阈值较易确定。目前病理诊断仍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实验室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提高了疾病的诊断水平,是未来诊断技术的趋势。医学影像学对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很大的科学和直观的依据,为最终准确诊断病情起到重要作用,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诊断性试验中。值得注意的是有20.2%文献未使用金标准做参照。尽管现实中“金标准”往往很难获得,或许由于具有较大的创伤性等原因而不被接受[4]。
[1]董景五.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Lin ZH, Xin YN, Dong QJ, et al.Performance of the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to-platelet ratio index for the staging of hepatitis C-related fibrosis:an updated meta-analysis.Hepatology,2011, 53(3):726-736
[3]Wang WH, Huang JQ, Zheng GF, et al.Is proton pump inhibitor testing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diagnose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noncardiac chest pain?:a meta-analysis.Arch Intern Med,2005, 165(11):1222-1228
[4]An JB(安金兵),Cao B,Wang Q.无金标准条件下的诊断试验一致性检验.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Statistics(中国卫生统计),2007,24(1):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