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坐浴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

2013-11-21陈莉杰林爱珍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3年5期
关键词:纱条肛瘘分泌物

陈莉杰 林爱珍

1 湖北中医药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武汉 430065

2 湖北省中医院肛肠科,武汉 430061

肛瘘是指直肠、肛管与周围皮肤相通所形成的异常管道,一般由原发性内口、瘘管、继发性外口三部分组成。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好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尤以男性多见,婴幼儿也时有发生[1],是常见的肛门疾病,在肛门直肠疾病的发病率中仅次于痔。现代医学认为,肛瘘的发病与解剖学因素有很大关系,根据肛门直肠周围解剖特点可知肛瘘延误诊治可使病情加重,并使病情复杂化,因此应尽早行一次性根治术。行一次性根治术固然可以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加重及复杂化,降低术后的复发率,但由于术后创面较大,且肛门周围属有菌区,创口一般敞开引流不予缝合,术后创面的疼痛及伤口的愈合时间过长给患者的工作及生活带来很多不便。2012年2月—2013年4月,本文对100例肛瘘术后患者采用常规换药、中药坐浴方坐浴与常规换药、高锰酸钾溶液坐浴作对照观察,发现中药坐浴在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科收治入院的100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50例,其中男37例,女13例;年龄17~73岁,平均年龄(34.20±10.30)岁;术后创面面积(13.60±0.86)cm2。对照组50例,其中男39例,女11例;年龄20~69岁,平均年龄(35.10±9.60)岁;术后创面面积(14.00±0.94)cm2。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术后创面大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 于术后第2天开始,每日常规消毒加红油膏纱条换药后,每晚睡前用中药坐浴,基本方组成为丹参30g,黄芪30g,苦参20g,黄柏20g,枯矾20g,芒硝30g,野菊花20g,五倍子30g,威灵仙20g,白芷20g,冰片6g(水溶)。上述草药加水至1 500ml,煎至600ml,先熏蒸待水温降至42℃后坐浴10min,每日1次。

1.2.2 对照组 于术后第2天开始,每日常规消毒加红油膏纱条换药,每晚睡前用高锰酸钾溶液(浓度1∶5 000)熏蒸待水温降至42℃后坐浴10min,每日1次。

1.3 创面愈合疗效指标

参考国家药品审批机构规定的有关条例,自拟评分标准。①创面疼痛情况:创面无明显疼痛,记0分;创面稍有疼痛,可以忍受,不影响日常行动及睡眠,记1分;创面疼痛,难以忍受,影响正常行动及睡眠,记2分。②创面分泌物情况:创面鲜红,表面无明显分泌物,创面上红油膏纱条稍有分泌物,计1分;创面上分泌物量少,红油膏纱条渗透,记2分;创面上分泌物量较多,红油膏纱条完全渗透,且敷料上明显有分泌物,记3分。(以上两个指标均于术后第5、14、21天测定平均计分)。③创面愈合时间:创面完全上皮化所需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先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满足要求者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μ检验;不满足正态性及方差齐性的资料用Wilcoxon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创面疼痛积分情况

治疗组在术后第5、14、21天的疼痛平均积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创面疼痛积分比较(n=50,±s)

表1 两组创面疼痛积分比较(n=50,±s)

与对照组比较 * P<0.05

组别 第5天 第14天 第21天1.54 1.15 0.78治疗组 1.03* 0.46* 0.20对照组*

2.2 创面分泌物情况

两组在术后第14天创面分泌物情况平均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21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在创面愈合中期中药坐浴能明显促进创面愈合。见表2。

表2 两组创面分泌物情况比较(n=50,±s)

表2 两组创面分泌物情况比较(n=50,±s)

与对照组比较 * P<0.05

组别 第5天 第14天 第21天1.76 2.10 1.18治疗组 1.90 2.53* 对照组1.20

2.3 创面完全上皮化的时间

治疗组创面完全上皮化的时间为(20.68±2.15)d,对照组为(24.70±2.82)d,治疗组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肛瘘术后由于手术部位的特殊性,伤口血运欠佳,局部组织缺氧,且术后切口为Ⅱ期感染切口,不宜进行缝合,伤口内的瘀血、异物、坏死组织都会妨碍伤口的愈合。健康的肉芽组织对表皮再生十分重要,因为它可以提供上皮再生所需的营养及生长因子。如果肉芽组织长时间不能将伤口填平,则上皮再生将延缓[2]。熏洗疗法是中医学外治法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可借蒸腾的药气熏灼患处,依靠药力和热力的作用,直接接触病变部位,使药力直达病处,荡涤污浊毒邪,使气、血脉通畅,气机调和,腠理疏通而诸症自愈[3]。另外,现代医学认为温热的刺激能降低痛觉神经的兴奋性,减轻炎性水肿,解除局部神经末梢的压力,使组织松弛,而收到明显的消肿止痛的效果。且中药坐浴能够刺激创面新生血管形成,改善创面的血液循环,加速创面的愈合。

创面愈合的初中期,是局部坏死组织及受损细胞脱落过程,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是影响修复的主要细胞,在后期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中成纤维细胞发挥主要作用。丹参外用不仅有促进创面坏死组织清除,减少炎症、水肿的作用,还有促进成纤维细胞和上皮细胞生长,加快创面愈合之作用[4]。黄芪多糖能通过调节巨噬细胞的功能,使受抑制的趋化、吞噬、杀菌和抗原提呈功能适当激活,同时减少过多的细胞因子分泌,阻断创伤感染的病理过程,从而提高免疫力。有资料[5]表明黄芪能使细胞数明显增多,细胞生长旺盛,能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且具有抗缺氧的作用。良好的血供能为创面愈合提供氧和养料,促进细胞增殖和胶原形成,并运走代谢产物,是成功愈合的基础。苦参、黄柏清热燥湿,均入大肠经,为湿热所致皮肤病的常用药,其煎剂对结核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均有抑制作用,且苦参具有抗炎、抗过敏、升高白细胞等作用,苦参碱能明显增加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凋亡数量,降低其增殖活性,促进增生性瘢痕细胞凋亡,使增生性瘢痕尽早地趋于非增生状态。野菊花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力胜,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其水提取物对异性蛋白致炎因子引起的炎症作用较好,能有效抑制粪便中的异性蛋白致炎因子对创面的炎性刺激。芒硝亦入大肠经,取其清热消肿作用,煎汤外洗消肿止痛效佳。五倍子清热杀虫,收湿敛痔,可涩肠、止血、解毒、敛湿,有研究[6]发现,其表面含鞣酸50%~80%,大量的鞣酸对蛋白质有沉淀作用,可使皮肤、黏膜溃疡的蛋白质凝固,形成一层被膜,具有强大的收敛作用。威灵仙不仅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且有宣通经络止痛及软坚作用,能有效软化创面愈合过程中形成的瘢痕。冰片辛苦微寒,消肿止痛,生肌敛疮。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生肌敛疮之功,本方能抑制创面细菌引起的炎症反应,且能明显缓解伤口疼痛,加快术后创面肉芽及上皮的生长,促进伤口愈合,且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1]韩宝,张燕生.中国肛肠病诊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200.

[2]黄玉芳.病理学[M].3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32.

[3]叶玲,黄璇,高尤亮.加味苦参汤熏洗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134-135.

[4]丁玲,陈志维.中药外用促进创面愈合机理的研究进展[J].江苏中医药,2006,27(12):71-72.

[5]高学敏.中药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503.

[6]安平,王素萍.祛毒汤促进肛肠病术后创口愈合的疗效观察[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2,16(2):144-145.

猜你喜欢

纱条肛瘘分泌物
改善纱条卷绕运动以提高纺纱厂的生产率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根系分泌物解铝毒作用研究进展
宫腔纱条填塞法治疗中央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
直肠腔内超声和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花生根系分泌物的鉴定和化感作用研究
转杯纺假捻盘捻陷作用分析
双极电凝联合五黄油纱条鼻腔填塞治疗鼻出血的效果
5种眼角分泌物须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