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各主要区域重金属污染比较研究
2013-11-20罗娇赢
罗 娇 赢
(鸡西大学 安全与环境工程系,黑龙江 鸡西 158100)
0 引言
土壤作为环境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接受工业生产与生活污水、固体废弃物、农药化肥残余物及酸雨、大气降尘等各方面约90%的污染物[1]。土壤处在自然环境的中心位置,是三废污染物的重要接收地,所以土壤环境质量是环境问题的重中之重。
土壤重金属污染由于其发展过程缓慢,感觉器官察觉辨识十分困难,只有通过食物进入人体,达到身体承受阈值时才能反映出来[2]。
从重金属在土壤中积累到土壤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这一过程十分缓慢,但是由于重金属很难降解,土壤一旦受到重金属污染则很难恢复,即使恢复也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3]。
因此,及时了解、分析土壤环境质量的最新发展方向,注重环境监测功能的发挥,才可以及时掌控土壤理化性质,降低重金属污染的环境风险,同时也可以为污染土壤修复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方法,更好地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鸡西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处东经130°23′~133°56′,北纬44°51′~46°36′之间。年有效积温2 550℃,无霜期平均139d,年降水量533mm,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总面积2.25万km2,总人口200万,是一座综合性工业城市。是国家重要的煤炭工业生产基地,煤炭地质储量65亿吨,石墨储量居亚洲之首。经过长期开发建设,鸡西市构建了煤炭、冶金、机械、发电、建材、食品、医药等七大支柱产业。
1 样品的采集、处理与分析
1.1 采样点的设置
于2012年6月进行采样,采样地点设在鸡西市所辖的鸡东县、滴道区、恒山区。以上三个区域是鸡西市主要产煤基地。由于长期进行矿业开采,煤矸石山堆放、酸性涌水、废弃的矿渣都可能是造成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因此可能存在潜在的污染风险,是重金属污染相对典型区域。
1.2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首先,在有代表性的地段设置采样点,由于采样区域地形规整,所以按照网格法对0~20 cm表层土壤进行采样,样品采集过程中注意将石块、植物根系等外源物质挑出。将样品按照编号顺序依次摆放在通风避光处自然阴干。阴干过程中手动捏碎大块土壤,以免板结不利于后续研磨。阴干后对土壤进行研磨,使土壤全部通过200目筛子,装入带有标号的储存袋,用来待测定重金属总量。
1.3 样品的测定
土壤重金属总量的测定方法为火焰原子分光光度法。
2 鸡西市主要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评价
2.1 评价方法
(1)单因子指数法。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4]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计算公式如下:
Pi=Ci/Si
公式中,Pi为土壤污染物i的环境质量指数;Ci为土壤污染物i的实测值,单位是mg/kg;Si为土壤污染物i的标准值,单位是mg/kg。
(2)内梅罗综合因子指数法。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计算公式如下:
2.2 评价标准
表1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mg/kg)
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5]中的二级标准作为限值进行污染现状评价。见表1。
2.3 土壤重金属污染指数分级
(1)单因子污染指数分级。如Pi<1表示土壤未污染,Pi>1表示土壤已污染,Pi值越大则表示受到的重金属污染越严重[6]。
(2)内梅罗综合因子污染指数分级标准。见表2。
表2 土壤重金属污染分级标准
3 结果与分析
3.1 样地土壤重金属含量
用原子吸收法对鸡东县20个采样点的土壤重金属的含量进行测定,得到结果见表3。
表3 鸡东县重金属总量统计表
用原子吸收法对滴道区20个采样点的土壤重金属的含量进行测定,得到结果见表4。
表4 滴道区重金属总量统计表
用原子吸收法对恒山区20个采样点的土壤重金属的含量进行测定,得到结果见表5。
表5 重金属总量统计表
从以上三个表格数据统计可知Cd的变异范围较大,其余指标变异范围较小,说明Cd的数据离散程度较大,数据分布范围较宽,可间接表明在以上三个区域土壤中Cd的含量主要是受随机因素影响,主要与农用塑料薄膜的使用、塑料制品的焚化有关。
3.2 鸡西市各主要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
3.2.1 单因子指数法评价结果
表6 鸡东县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指数
表7 滴道区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指数
表8 恒山区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指数
由表6、表7、表8可知,三个区域重金属污染指数都低于1,土壤尚未受到重金属污染。
3.2.2 内梅罗综合因子指数法评价结果
表9 综合因子指数法评价统计表
4 结论
(1)鸡西市主要区域通过单因子指数评价结果显示,污染指数值均低于1,土壤尚未受到重金属污染。
(2)鸡西市各主要区域土壤通过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土壤处于清洁状态,滴道区综合评价指数高于其他两个区域,与滴道区存在热电厂有较大关联性。
参考文献:
[1]邢光熹,朱建国.土壤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2~13.
[2]周艺敏,张金盛,任顺荣,等.天津市园田土壤和几种蔬菜中重金属含量状况的调查研究[J].农业环境保护,1990,(6):30~34.
[3]任旭喜.土壤重金属污染及防治对策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1999,25(6):31~33.
[4]奚旦立,孙裕生,刘秀英.环境监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4.
[5]叶文虎,栾胜基.环境质量评价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23~45.
[6]刘凤枝.农业环境监测手册[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