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青少年灵性健康比较研究
——以广州市和高雄市中学生为例
2013-11-20张玉燕张敏强倪雨菡
张玉燕, 张敏强, 王 怡, 倪雨菡
(1.华南师范大学 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心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2. 台湾美和科技大学,台湾 屏东)
一、引 言
20世纪初期,IQ是一项重大议题,人类通过思考或理性智力来解决诸多问题。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Goleman推广出情绪智商(EQ),认为EQ与IQ同等重要。如今出现第三个“Q”——灵性智商(SQ,Spiritual Intelligence)[1],SQ是评估人类行为或生命之路是否具有意义的智慧。
灵性源于拉丁字根spiritus,是生命的必须要素。多数学者认为灵性是基本的人性需求。许金生指出灵性是追求、表达、实现自我,终极关切的一种能力[2]。Catanzaro等人认为灵性可以定义各种道德规范或宗教传统,透过个人与他人、宇宙的互动以及超越的力量,让个人可以获得自我实现的成就及达到和谐的状态[3]。灵性健康(Spiritual Health)是灵性的延伸,是指灵性的健康状态。Fisher等人指出灵性健康是人们所有的健康与幸福的根本层,用以整合其他健康的层面,如生理、心理、情绪、社会及职业的层面[4]。Ellison指出灵性健康是个体拥有发展灵性本质的一种潜能,能确认自己人生目的与生命意义及学习,好好地活在当下,可以感受爱、喜悦、平静与成就感,也可以成就他人与自己,并与自我、他人与外在环境建立互动关系的核心,形成一种强烈稳固的价值与信念系统[5]。
世界上很多先进国家早已注意到灵性健康的重要性,大多有建构完善的教育体系与具体的执行策略,有关于青少年灵性健康的议题,更常在期刊及研讨会中被热烈讨论。海峡两岸已将灵性健康课程融入到中小学“生命教育”及高中、中职的“健康与护理”课程中。虽然两岸人民同种同族分隔两地,但是无论在经济上、政治上还是在学术上的交流都日益密切。灵性健康是否因教育与文化上的差异而有所不同,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然而两岸关于灵性健康的量表并不多,因此,本研究目的有二:一是编制青少年灵性健康量表,形成能够有效测评青少年灵性健康的工具;二是采用该量表探讨以及比较海峡两岸青少年的灵性健康状况,弥补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同时也为青少年的灵性健康发展和培养提供新的参考。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广州市与高雄市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预测时各抽取四所学校(高中2所、中职2所)共600名被试,广州、高雄各300人。正式样本于两地各抽取四所学校共1000名被试,所有对象均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
(二)研究工具
该研究在编制量表时以灵性健康的测量为方向,参考萧雅竹等人的灵性健康量表[6]、张淑美等人的灵性健康量表[7]、Howden的灵性评估量表(SAS)[8]、Hungelmann等人编制的心灵安宁量表(JAREL Spiritual Well-Being Scale)[9]以及Fisher等人的灵性健康量表(SH4DI )[4]。经由归纳整理并征询学者专家意见后,建构灵性健康结构,自编成青少年灵性健康量表。量表采用李克特(Likert)五点量表方式作答,被试量表总分越高,代表灵性健康状态越好。
(三)数据处理
采用SPSS18.0、LATENTGOLD4.5、LISREL 8.7进行统计分析。对灵性健康量表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及验证性因素分析;对海峡两岸青少年的灵性健康进行t检验以及多样本的潜在剖面分析。
三、问卷编制结果分析
(一)效度检验
两次施测后,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问卷主要由五个维度构成,即:(1)超越困境:遭遇挫折时,内心拥有应变力,以平和、正向、接纳的态度寻求协助;(2)信仰力量:超自然力量或宗教信仰的认同与仰赖;(3)关怀自然:个人与所有生命体乃至宇宙有和谐关系或连接感觉;(4)人际和谐:认同他人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并致力于人际关系的营造;(5)活出意义:自己存在的目的、意义与价值等。 每个维度均有7道题,每个维度项目的因素负荷都在0.46-0.89之间,效果较好。
(二)信度分析
采用克伦巴赫α系数作为信度指标,结果见表1。总量表克伦巴赫α系数> 0.8,各维度克伦巴赫α系数虽低于总量表,但也已具有相当程度的信度。因此,总体上量表有较高的信度。
表1 青少年灵性健康正式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α系数
(三)验证性因素分析
灵性健康量表的CFA分析结果见表2,结果表明测量数据与假设模型之间存在很好的拟合。说明量表结构清晰,并得到测量数据的支持。
表2 青少年灵性健康量表验证性因子分析拟合指数
四、两岸青少年灵性健康比较
在量表编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广州市、高雄市两地青少年的灵性健康现况进行考察与比较。
(一)海峡两岸青少年灵性健康的分数差异
使用t检验进行灵性健康及其各个维度两岸比较,结果见表3。在整体灵性健康上,两岸并无显著差异。在灵性健康的五个维度中,超越困境维度大陆青少年显著高于台湾青少年,人际和谐以及信仰力量维度台湾青少年高于大陆青少年,两岸青少年在活出意义和关怀自然维度并无显著差异。对维度进行排序及比较,发现大陆排序与台湾排序呈一致性,依次为:人际和谐、活出意义、关怀自然、超越困境、信仰力量。
表3 大陆与台湾两地青少年灵性
注:*表示在0.05水平上显著,**表示在0.01水平上显著,***表示在0.001水平上显著。
(二)海峡两岸青少年灵性健康的类别比较
目前潜在剖面分析(Latent Profile Analysis,LPA)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的类型划分研究,是目前对异质群体进行分类研究中最有发展前途的方法。它可以对异质性较大的群体进行区分以得到不同特质类型,使得组内方差最小化,而组间方差最大化。我们以五个维度为外显指标,对两岸的数据进行多样本的潜在剖面分析(即两个剖面模型同步进行参数估计),分析两岸青少年在灵性健康上的结构差异。
首先对问卷在传统模型下确定潜在类别数目,以形成最佳的基模型(见表4),各信息指标都随着类别数目的增加不断减小。从图1可以发现,BIC的下降在3-Cluster时开始减缓。并且,4-Cluster模型仅在三类模型基础下增加第四个类型,第四类只占2.3%,考虑模型的简洁性,可以忽略。
表4 传统LPA的模型适配表
图1 各信息指标值随类别数目的变化图
潜在剖面分析结果显示,总体上,两地学生灵性类型相似(见图2、图3),都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因为在三种类别下,各个维度上的得分都较高,我们以分数3作为基准进行比较命名。
类别一(C2):在“活出意义”、“超越困境”、“人际和谐”和“关怀自然”四个维度上得分都很高,在“信仰力量”维度上得分略低,命名为“高灵性健康信仰力量滞后型”。
类别二(C1):在“活出意义”、“超越困境”、“人际和谐”和“关怀自然”四个维度上得分都较高,在“信仰力量”维度上得分略低。与类别一相比较整体水平稍低,将其命名为“中度灵性健康信仰力量滞后型”。
类别三(C3):若以3分为基准,则这一类别的学生在各个维度上的得分都较低,但发展比较一致。将其命名为“低灵性健康型均衡发展型”。
其中,C2处于最高水平,C1其次,C3最低。但三种类型具有相似的剖面结构,“人际和谐”得分最高,“信仰力量”得分最低,其他三维度水平相当。三类在“信仰力量”维度的差异相对较小,且都处于相对低的水平。Wald检验发现,在“超越困境”、“关怀自然”和“信仰力量”维度上,台湾学生与大陆学生在各潜在类别的均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在“超越困境”和“关怀自然”两个维度上,台湾各类学生的得分低于大陆学生(wald=29.481,p<0.001;wald=5.059,p=0.025),而台湾各类学生在“信仰力量”上得分高于大陆的各类学生(wald=37.61,p<0.001),其他类型的均分不存在显着的两地差异(wald均小于2,p均大于0.10)。
图2 台湾青少年灵性健康潜在剖面图
图3 大陆青少年灵性健康潜在剖面图
潜在类别概率主要反映各类别的人数比例分布,如表5所示,台湾学生和大陆学生都以C1和C2类型为主,C3占一定比例。两地的潜在类别概率也存在显着差异(wald=6.845,p=0.033),C1在台湾地区所占比例更高,而C3在大陆地区所占比例高于台湾地区。
表5 两地区在各潜在类别上的概率
五、讨 论
(一)青少年灵性健康量表编制
McSherry和Ross指出在1990年之后关于灵性的研究如雨后春笋开始增加,其受到重视的原因包括:专业团体将灵性健康列入职业准则与信条的规范、教育体系将其融入课程规范[10]。Cottrell,Girvan与McKenzie认为灵性健康可以带动社交的健康、身体的健康、情绪的健康和智力的健康,而且彼此之间也会互相影响[11],因此若不重视灵性的层面,就无法构成完整的健康层面。青少年的认知和思考能力有限,当面临强大压力事件时,如考试失利、父母离异等挫败,经常直接以身体或情绪等反应行为去调适压力。很容易因适应及调适不良而出现情绪障碍、偏差行为或身体症状。因此我们编制适宜海峡两岸青少年的灵性健康量表,并且周全考虑其目的性、适用性以及发展性。
1992年Howden发展的灵性评估量表(Spirituality Assessment Scale; SAS)有四个维度,期望能涵盖所有灵性健康的特性,并兼顾没有宗教信仰的研究对象,这四个维度分别为:生命的目的和意义、内心的应变力、天地万物的一体感以及超越性。2000年Fisher,Francis与Johnson发展的灵性量表(Spiritual Health Four Domains Index,SH4DI)将灵性分类为个人的幸福、社群的幸福、环境的幸福以及超越的幸福等四个层面。我们编制的青少年灵性健康量表以前人编制的灵性量表为基础,予以删减与增编,用于评价青少年灵性健康状态,符合研究的趋势及时代的需要。
该量表为Likert5点量表,经第一次抽样的信效度检验,删除建构效度不佳的题目,最终确定35道题目,包括活出意义、超越困境、关怀自然、人际和谐及信仰力量等五个维度。分别抽取台湾、大陆的青少年进行研究,计算克伦巴赫α系数,显示总量表及各维度均具有良好的信度,结果稳定且可靠,未因调查对象的不同而产生显著误差。再经第二次问卷抽样验证分析,显示因素结构仍保持高度的稳定程度,未因调查对象和调查时间的不同而改变。因此,可以认为该研究所发展出的量表是一个具有信度及效度的量表,能够较好地测量青少年的灵性健康状况。
(二)两岸灵性健康研究比较
两岸青少年灵性健康总体得分没有显著性差异,大陆与台湾两地灵性健康各维度排序顺位完全一致,可能是两岸有共通的民族性,文化背景比较相似,加上两岸交流频繁,造就灵性健康状态相似。
在灵性健康各个维度的比较中发现,大陆在超越困境维度上显著高于台湾,因为大陆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可能会让大众觉得父母过度宠爱孩子,造成抗压性低。然而大陆人口较多,来自升学、社会各方面的竞争压力会造就青少年克服挫折的能力。而台湾方面因为经济起飞较早,家长对孩子百般呵护,来自各方的压力也小,青少年克服挫折的能力略弱。在人际和谐和信仰力量两个维度上,台湾显著高于大陆。两岸青少年人际和谐平均得分均最高,表示青少年普遍重视他人存在,并致力于人际关系的营造。一方面可能是两岸都深受儒释道思想影响,注重人际交往;另一方面可能是青少年时期与父母价值观有冲突,于是青少年多从同辈处寻求认同,因此同侪成为重要的支持系统。而台湾之所以显著高于大陆,可能是台湾社会教育比较重视社会关系,学校教育也将人际关系课程融入各科目中。大陆方面则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家将重心置于社会与学习的激烈竞争中,最终造成人际关系的淡漠。两岸在信仰力量维度上的均分都不高,表示青少年对于宗教认同、信赖的程度普遍偏低。台湾由于宗教单位林立,大学里也有各种宗教社团,并且对于台湾人来说,灵性的需求常寄托于宗教,是社会的重要结构之一。瞿海源在台湾地区社会变迁基本调查的问卷资料中,曾对台湾地区的民众在宗教信仰类别与宗教态度方面加以分析。据估计,台湾地区二十岁以上以及七十岁以下的人口中,有65%可认定为民间信仰的信徒,11%为佛教徒,9%为无宗教信仰者,7%为道教徒,5%为基督徒,3%为其他宗教的信徒[12]。依据黄德祥的研究,青少年参与宗教活动最大的影响力是父母亲的参与情形[13]。因此台湾青少年会对宗教有更大的接触面。大陆青少年对宗教的接触并不多,有的甚至对宗教持保留态度。两岸青少年在活出意义和关怀自然两维度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且得分较高。表明青少年普遍能够了解自己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也能够尊重宇宙万物及关怀大自然环境。可能是因为近年来,两岸都有应用各种方法推动生命教育,加上两岸交流频繁,信息畅通,因此差异不明显。并且,随着人文教育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全球环保意识增强,影响青少年关怀自然。
(三)潜在剖面结果分析
潜在剖面分析显示,两岸青少年灵性健康类型类似,都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高灵性健康信仰力量滞后型”、“中度灵性健康信仰力量滞后型”和“低灵性健康型均衡发展型”。两岸学生都以“高灵性健康信仰力量滞后型”和“中度灵性健康信仰力量滞后型”为主,“低灵性健康型均衡发展型”占一定比例。说明总体来说,两岸青少年的灵性健康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并且,台湾青少年在“高灵性健康信仰力量滞后型”分布比大陆多,大陆青少年在“低灵性健康型均衡发展型”分布比台湾多。从这个方面看来,台湾的青少年灵性健康发展要优于大陆。
(四)研究贡献与局限
本研究编制的量表,融合了个体生命意义以及自然环境,由活出意义、超越困境、人际和谐、信仰力量和关怀自然五个维度组成,共35道题。通过对海峡两岸的青少年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青少年的灵性健康状况,符合研究的趋势以及时代的要求。
根据研究结果,两岸青少年的灵性健康既有相似部分,亦存在差异部分,能够为两岸对青少年灵性健康的培养提供参考,并供国内外学者进行深入的研究。然而,灵性健康本身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它可能会受到个人、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有必要在以后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后续的研究。同时,本研究未能提供该量表的常模,后续的研究可以在这一部分弥补本研究的不足,有助于更为科学地解释量表分数。
六、结 论
(一)该研究编制的灵性健康量表由活出意义、超越困境、人际和谐、信仰力量和关怀自然五个维度组成,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量表适应青少年灵性成长的环境,结构清晣,操作方便,是适用于青少年的有效的灵性健康测评工具。
(二)灵性健康分数差异:两岸青少年在灵性健康总分上无显著差异。在超越困境维度大陆青少年显著高于台湾青少年,在人际和谐以及信仰力量维度台湾青少年高于大陆青少年,两岸青少年在活出意义和关怀自然维度并无显著差异。这表明两岸大学生总体的灵性健康现状基本相同,但在具体的维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三)灵性健康的类型比较:根据潜在剖面分析的结果,大陆学生和台湾学生的灵性健康类型相似,均可以分为“高灵性健康信仰力量滞后型”、“中度灵性健康信仰力量滞后型”和“低灵性健康型均衡发展型”三种。两岸大学生都以“高灵性健康信仰力量滞后型”和“中度灵性健康信仰力量滞后型”为主,“低灵性健康型均衡发展型”较少。但是两岸的潜在类别概率具有显著差异。在“超越困境”和“关怀自然”两个维度上,台湾各类学生的得分低于大陆学生,说明在这两个维度上台湾青少年分布少于大陆青少年。而台湾各类学生在“信仰力量”上得分高于大陆的各类学生,说明在该维度上台湾青少年分布多于大陆青少年,其他类型的均分不存在显著的两地差异。
参考文献:
[1] D.Zohar. Spiritual Intelligence. Great Britain:Clays Ltd,St Ives plc,2001.
[2] 许金生.唤醒大我.北京: 中国工人出版社,2007.
[3] A.M.Catanzaro,K.A.McMullen.IncreasingNursingStudents,SpiritualSensitivity. Nurse Educator,2001,26(5):221-226.
[4] J.W.Fisher, L.J.Francis, P.Johnson.AssessingSpiritualHealthViaFourDomainsofSpiritualWell-being:TheSH4DI. Pastoral Psychology, 2000,49(2): 133-145.
[5] C.E.Ellison.SpiritualWell-being:ConceptualizationandMeasurement. Journal of Psychology & Theology, 1983, 11(4): 330-340.
[6] 萧雅竹,黄松元. 灵性健康量表之建构及信、效度考验——以护理学生为题.实证护理,2005,1(6):218-227.
[7] 张淑美,陈慧姿. 癌症病人生命意义与灵性关怀之探讨.成人及终身教育学刊,2007,7:1-20.
[8] J.W.Howden.DevelopmentandPsychometricCharacteristicsoftheSpiritualityAssessmentScal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exas Woman’s University, Texas,1992.
[9] J.Hungelmann, E.Kenkel-Rossl, L.Klassen, et al.FocusonSpiritualWell-being:HarmoniousInterconnectednessofMind-body-spirit——UseoftheJARELSpiritualWell-beingScale. Geriatric Nursing, 1996, 17(6): 262-266.
[10]W.McSherry, L.Ross.DilemmasofSpiritualAssessment:ConsiderationsforNursingPractice.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02,38(5): 479-488.
[11]R.R.Cottrell, J. T.Girvan, J. F. McKenzie. Principles and Foundations of Health Promotion and Education. Boston: Alley & Bacon,1999.
[12]瞿海源.现代人的宗教行为与态度.中华文化复兴月刊,1986,19(1):68-82.
[13]黄德祥.青少年发展与辅导.台北:五南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