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需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动力
2013-04-09邓姗,吴远
邓 姗, 吴 远
(河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本质上是大众内在价值秩序重组与建构的过程,其效果既取决于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魅力,也依赖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大众现实需要的内在契合程度。大众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推进,都必须充分尊重大众作为历史主体的出场者地位,以满足大众现实需要为价值诉求和实践旨归,才能获得大众的认同并内化为实现个人价值升华的思想力量。马克思对人的需要问题有着深刻的理性思考,用马克思需要理论引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积极回应大众的合理需要,将为进一步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路径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
一、人的需要: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切实关怀
马克思始终关注人类真实的生存和发展状况,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最高理想,人的全面发展的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人的需要问题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研究的出发点。马克思对需要的动力作用、需要的种类与层次、需要具有社会历史性等问题的论述,为认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大众的需要心理提供了理论指导。
马克思从实践的角度来理解人的需要,认为人的需要是人自身的规定性,是人类行为活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首先,满足需要是人类一切行为活动的动力。马克思认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342、514页,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需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342、514页,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人们总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现实需要而从事各种实践活动,需要构成了人们实践活动的内在动力,规定着实践活动的目的、内容与手段。其次,需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的需要构成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矛盾及其运动的内在根据。人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在这种矛盾关系中开展能动的劳动并解决这种矛盾,在实践过程中使需要得到实现和满足进而产生新的需要,生产力由此而不断发展,进而推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由此可见,人的需要是生产力这一人类历史发展根本动力的最终动因。
马克思认为需要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的特点。首先,需要的种类是复杂多样的。从产生原因的角度,马克思将需要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他认为人满足自然需要的方式使需要成了“社会化”了的自然需要,因此人没有纯粹的自然需要。社会需要的概念较为复杂,是既不同于自然需要也不同于个人需要的概念。从对象的角度,马克思将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物质需要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是人最根本的需要,在基本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人们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精神需要以物质需要的满足为基础但又超越了物质需要,是人类特有的、具有自由自觉性的需要,也是衡量人的全面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其次,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马克思将需要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及发展需要三个层次。生存需要的满足是其他一切需要得以满足的前提和基础,是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源动力。享受需要是在基本生存需要得以满足之后,进一步优化生存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马克思从人性的角度肯定了享受需要的合理性,并强调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享受需要的内容也会越来越丰富。发展需要是指人类发展生命力、体力和智力以及其他各种能力,完善自我,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马克思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发展需要将成为最主要的需要。
马克思强调需要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首先,需要具有社会性。需要的主体即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需要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条件,需要的内容和满足方式也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因此,需要并不是纯粹的人与物之间的关系,需要在本质上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其满足必须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得以实现,不存在脱离社会关系的抽象的需要。其次,需要具有历史性。需要的历史性与需要的社会性密切相关。一方面,需要及其满足取决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需要是人对特定历史条件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生活条件依赖关系的自觉反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需要的内容、层次和实现途径都是不同的,因而需要及其满足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另一方面,需要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发展而不断地发生变化。马克思指出:“需求的产生,也像它们的满足一样,本身是一个历史过程。”[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23页,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人的需要并非静止停留在一个水平,而是随着生产力水平和历史发展而不断由低级向高级、由单一性向全面性发展,具有历史发展性。
在人的需要问题的研究中,必然要考察的就是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need-hierarchy theory)。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以一种层次的和发展的方式,以一种强度和先后的秩序,彼此关联起来。……一个基本需要的满足,就会出现另一个‘更高级’需要占统治地位的意识”。他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将人的基本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注](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第137-138页,李文湉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无论是马克思的需要理论或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都肯定了需要的动力作用,认为需要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需要及其满足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然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人的需要及其结构的考察是局限在个人心理层面的,单纯从人的生物本性视角来探讨需要问题,忽略了诸如生产力水平、社会条件、历史背景等一系列客观性因素在需要产生及其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因此,马斯洛这种脱离社会整体系统而孤立探讨抽象的个人需要的观点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唯心主义的困境。与马斯洛的理论不同,马克思从宏观的历史唯物论角度来研究需要问题,在社会整体系统的语境下对需要的性质、分类、结构以及影响需要产生和发展的因素进行了科学论述,他的理论反映了人的需要发展的一般规律,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指导性。
二、面向大众需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
透过马克思关于需要问题的论述可以看出,人的思想、行为的形成与发展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基础,这个基础就是人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否被大众接受认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理论本身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反映及表达大众的需要,取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大众现实需要的内在契合状况,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大众需要之间有何关联,就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首先需要回答的理论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为大众提供实现个人价值升华的信仰体系。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帮助人们塑造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人格塑造需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南,马克思主义理论秉承实践理性的精神意旨,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能够帮助人们把握、规范和指导生活,引导人们追求奋发向上的理想境界。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为大众提供价值判断的思想工具。人类的认识活动不仅要做“是”与“不是”的事实判断,也要做“应该”与“不应该”的价值判断。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与价值取向为大众的价值判断提供了理论导向,同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导的意识形态教育环境也在内隐性地影响着大众的社会心理,引导着价值判断的标准和方向,为大众提供分析社会历史和日常生活的方法论原则,进而为化解现实生活世界的矛盾和脱离现代社会发展的困境提供价值选择标准。此外,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为大众提供理解生活终极意义的信仰体系。当今世界,与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和科学技术空前发展相伴而来的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空虚和对生命意义的迷茫。马克思主义对日常生活世界的真切关照以及对人类生存意义的深刻探讨,有助于指引大众找到自身生存发展的方向与路径,厘清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构建大众的精神世界与实现个体精神依归提供信仰体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为大众提供反思批判现实生活的哲学思维。陈先达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理论。”[注]陈先达:《陈先达文集》,第三卷,第38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这种革命性和科学性来源于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来源于对于现实问题的理性考量和辩证扬弃,体现出哲学固有的批判性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异质于传统形而上学的地方在于,它不是既定的知识、现成的结论、实例的解说和枯燥的原理,而是追寻生活信念赖以确立的前提,探寻经验常识的根据,反思历史进步的尺度,[注]黄明理、赵政委、戴锐:《论马克思主义的魅力与其大众化的内在逻辑》,载《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年第3期。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为大众提供反思社会、反思自我的哲学智慧。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引导大众理性反思批判社会现象。马克思主义是以反思的方式把握世界的,其批判性精神体现在对不合理社会现象的反思。当代中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急剧转型过程中,传统社会遗留的社会特征和现代化建设带来的新的社会现象同时并存,使中国社会在经济日益繁荣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现实问题,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革命的辩证的批判精神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刻反思,从而实现用哲学智慧引领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引导大众反思个人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的物化倾向。“人们自己的生活”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创立的基础,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反思与超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属性的根本要求。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逐步成为人们日常行为的基本逻辑,对物质利益的无止境追求削弱了探索追求精神世界和价值理想的能力,人们需要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式的关注,对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提供深刻批判与正确引导,完善日常生活的价值支柱,提高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克服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物化倾向,为当代市场经济背景下人们的生存发展提供智慧支持。
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为大众提供认识和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理论指导。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帮助人们了解和认识经济生活本身。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对经济生活的物质生产过程和人类本质关系进行深刻剖析,揭示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对商品经济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概括,揭示了现代社会生产力内部深层次存在的矛盾关系;对商品货币关系现象下所内隐的社会经济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解释,证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这些理论内容能够指导人们深刻全面地认识社会经济现象,避免思想认识的肤浅和偏差。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引导大众认识个人在经济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作为市场经济的主要参与者,大众自觉遵守经济活动规则和社会责任是市场经济建立和有序运行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体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引导大众培育适合现代经济生活要求的权责意识具有指导意义。[注]杨晓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本体论研究特征及当代价值》,载《教学与研究》2006 年第12期。
三、需要的差异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直面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性与价值性的辩证统一,能够满足大众需要,指导大众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然而人的需要具有历史发展性、多样性和层次性,如果以静态、单一的视角看待需要,对大众的现实需要及其满足缺少相应的理论回应和制度引导,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度就有可能因理论与生活的脱节而逐步弱化。
大众的需要因时代的发展而呈现出差异性。马克思强调人的需要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变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关注和满足大众需要的过程。中国社会之所以选择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契合了当时中国社会救亡图存、富国强民的实践需要,深刻回应了大众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中国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提供了最坚实的制度保障。面对人民大众对满足物质需要和生存需要的迫切期待,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构建了民生建设的宏伟目标和发展战略,开创并指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而夯实了中国人民多样性需要赖以实现的物质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大众的需要也不断由低级向高级、由单一性向全面性发展。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走进大众生活,研究关系到大众生存和发展的实际问题,解决和融通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物质利益矛盾;同时,人们的主体性不断增强、自主意识日益提高、价值判断标准更加多元化,人们有了更多的精神需要,渴望理解生活的终极意义,为不断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矛盾问题提供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引导和智慧支持。面对新形势下大众的现实需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如果不能积极地予以思考和回应,在理论层面上缺少深刻解读和引导,在实践层面上不能有效给予满足,在人民大众生存发展需要和利益诉求的现实空间“不在场”,[注]刘勇:《关切民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生活回归》,载《社会科学》2012 年第5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就可能被遮蔽,进而影响其对现实的有效指导。
大众的需要因群体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性。在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需要也会受到文化背景、经济条件、政治地位、道德素质等因素的限制和影响而表现出差异性。有的人物质财富需要强烈、有的人注重精神诉求需要、有的人社会认同需要突出、有的人关注自我定位需要,需要的差异会使个体对马克思主义有不同的理论兴趣,对同一理论内容也会有不同层次的认识理解和价值评价,进而影响个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心程度和接受程度,同时需要的满足程度也会影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和接受效果。在大众需要日益多样化的社会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推进应以满足不同群体的差异性需要为突破口,选择与需要内容和特点相符合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法模式具有差异性和针对性。如果忽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大众在日常生活中的差异性需要,缺少针对大众不同需要进行的差异性宣传教育,就有可能因为远离大众而影响教育的实际效果。
四、与大众需要相契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诉求
大众的需要是其能否接受并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驱动力。真理性和价值性辩证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满足大众需要,成为大众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思想武器。然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大众内在价值体系重构的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大众的需要也是复杂多样、不断变化发展的,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在了解大众需要的基础上,不断与大众需要相契合,在不断满足大众需要的过程中获得根本的动力支持。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满足大众的物质需要。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187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尊重和理解人对物质需要的追求,思考当代中国人民大众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矛盾,解决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和利益问题,对就业、教育、医疗服务、收入分配不公,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大众关心的社会问题进行理论解读,使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推进理论创新;在实践层面,努力满足大众的合理需要,用大众熟悉的话语体系来谈论与其物质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现实问题,使大众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方法论能够为这些矛盾和问题的解决提供智慧支持。只有积极观照大众合理的物质需要,引导大众正确追求和实现自己的合理性需要,解决和融通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涌现的各类问题和矛盾,使大众感受到理论反映的是自己的心声、满足的是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获得大众的认同和拥护。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关注大众的精神需要。大众对精神安抚、精神归宿和精神提升的需要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力量,是引导人们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基本动力。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要关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需要,为大众在物质性的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为大众提供价值判断的理论指导、理性反思与批判的哲学智慧以及实现个人精神依归的信仰体系,通过理论创新和教育模式的创新来不断满足大众日益发展的精神需要,不断引导大众实现内心的净化和精神世界的升华,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引导大众的高层次需要。人的需要及其满足是一个不断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动态过程。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31页。需要的发展是由社会实践特别是生产实践的发展决定的。随着物质生活水平和人们实践能力的发展,在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人们有可能会追求新的更高层次的需要,但是低层次需要的满足并不必然引起高层次需要的产生,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不断满足大众基本物质需要的基础上,要引导大众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发展需要是对个人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追求,是对基本生存需要进行提升和超越的一种更高层次的需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最高理想。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应引导大众重视精神家园建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指导下,不断拓展理论视野、提高科学思维水平和思想文化素质,追求崇高的理想信仰,不断追求和满足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要。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将社会需要转化为个体需要。马克思从需要产生原因的角度将需要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是辩证统一的,社会需要是从个人需要中产生和抽象出的,反映了社会大多数成员的个人需要,同时,社会需要不是个人需要的简单相加,而是个人需要中具有根本性、共同性的需要,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的满足并不是完全同步的,因此两者之间会有差异和矛盾。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要促使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之间的矛盾转化,既要坚持主导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为社会发展服务,也要立足于个人的现实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导大众将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统一起来,将社会对大众思想行为的要求与个人的内在需要结合起来,着眼于大众的现实需要,贴近大众生活与实际,引导大众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内化为约束自身行为规范的指导思想并外化为自觉自愿的实践行为,将个人的生存与发展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在满足个人需要的同时满足社会需要,实现两者的和谐发展和辩证统一。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满足需要是大众自觉选择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教育者应该认识到需要在这一过程中的动力和源泉的起点位置,更加深入地分析、了解大众的需要,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方法与大众的内在需要相结合,才会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加具有针对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