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脐血干细胞移植对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体液因子及运动耐量的影响

2013-11-20郑琼莉程振业武汉市第一医院心内科湖北武汉430022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23期
关键词:耗氧量脐带血心衰

祝 炜 郑琼莉 周 军 程振业(武汉市第一医院心内科,湖北 武汉 430022)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为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1〕。而且是一种进行性病变,一旦起始,即使没有新的心肌损害,临床亦处于稳定阶段,仍可自身不断发展〔2〕。抑制心室重塑,改善心衰患者预后,已成为各国医学专家及学者的研究热点。本文选择反复多次住院治疗的顽固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取得一定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9月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18例,年龄55~82〔平均(71±2.1)〕岁;其中男10例,女8例;缺血性心脏病9例,高血压性心脏病7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按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级,心功能Ⅲ级5例,心功能Ⅳ级13例。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律失常、休克、造血系统疾病;②中度以上肝肾功能损害者;③>85岁者;④既往有肿瘤病史或直系亲属曾患肿瘤相关疾病者;⑤艾滋病、乙肝、梅毒等血清学检查阳性者;⑥高度过敏体质或者有严重过敏史者;⑦不配合或不同意接受干细胞治疗者,极个别期望值过高或者不切合实际的要求者。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以休息、限盐、针对心衰病因及诱因治疗,并根据病情需要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拮抗剂、利尿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洋地黄、硝酸酯类药物等。在此基础上,完善相关检查(胸片、心脏彩超、腹部肝胆胰脾彩超、肿瘤标志物筛查、肝炎全套/艾滋/梅毒等血清学检查),选择合适脐血行脐血干细胞分离,经外周静脉注入。

1.2.2 脐血干细胞分离方法 应用骨髓、脐带血干细胞分离试剂盒(加拿大威尔森公司研制,中国宁夏中联达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将含有肝素抗凝的脐带血(80~150 ml)先后加入试剂盒A液、B液后静置,取上清液2 500 r/min,4℃,离心5 min,弃上清液,每管先后3次加注射用生理盐水2~3 ml混匀,收集离心管底部的细胞,总体积40~50 ml并为一管;所得细胞悬液以鸡尾酒加法缓缓加入到装有C液的离心管中,1 200~2 000 r/min离心30 min;取中间云雾状的薄层经3次洗涤后,按临床需求将细胞溶解在5 ml细胞转移管中(一般加1~5 ml盐水),充分混匀后,备用。

1.3 观察指标 治后3个月分别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左心功能测定、心肌耗氧量及6 min步行距离测定。空腹采静脉血检测血浆 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治疗前后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及一般性安全检测,如血、尿、粪常规和肝、肾功能等。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0.0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均数比较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心肌耗氧量及运动耐量比较 治疗前后心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有改善(P <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心肌耗氧量及运动耐量比较(n=18,s)

表1 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心肌耗氧量及运动耐量比较(n=18,s)

与治疗前比较:1)P<0.05,2)P<0.01;下表同

组别 NYHA分级(n)Ⅱ级 Ⅲ级 Ⅳ级心率(次/min)LVEF(%)心肌耗氧量(次·mmHg·s)6 min步行距离(m)0 5 13 88±21 38±6 103.34±13.96 301.2±55.2治疗后 6 9 3 81±161)42±71)100.53±14.23 384.7±46.52)治疗前

2.2 治疗前后神经体液因子的比较 治疗前后Nt-proBNP、TNF-α、IL-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神经体液因子比较(n=18,s)

表2 治疗前后神经体液因子比较(n=18,s)

组别 Nt-proBNP(ng/L)TNF-α(pg/ml)IL-6(pg/ml)1 903.34±113.96 18.42±1.26 10.2±0.55治疗后 1 263.53±122.682)10.80±1.132) 6.6±1.212)治疗前

2.3 安全性指标 治疗过程中所有均未出现发热、心慌、胃肠道反应及口干、头晕等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查三大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P>0.05)。

3 讨论

心肌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是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机制,而神经激素-细胞因子系统的激活对心肌重塑起重要的触发作用,心肌损伤的加重又进一步激活神经激素-细胞因子,形成恶性循环〔3,4〕。如何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尤其是终末期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一直是各国心血管专家关注的热点,心室辅助装置、心脏移植等治疗方法由于技术条件、经济因素及供体不足等因素难以普及〔5〕。脐血中含有丰富的造血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脐带血干细胞是近年发现的一类具有与骨髓干细胞、外周血干细胞相同的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祖细胞〔6〕。近几年的研究发现,脐带血干细胞在特定因素影响或诱导下,可向各种细胞或组织分化,成为临床细胞移植中良好的种子细胞。基础研究显示移植的干细胞不仅起到心肌再生、稳定心肌组织结构的作用,还可通过细胞因子分泌促进梗死心肌的血管再生,改善心功能,减轻氧自由基对心肌的损伤,缩小心肌梗死面积〔7〕。

脑钠肽(BNP)具有利钠、利尿、扩张血管和抑制肾素分泌和醛固酮生成的作用,在心室压力负荷和容量负荷增高时分泌增加以反映心室过劳〔8〕。血浆Nt-proBNP是在蛋白酶作用下与BNP一起生成的,与BNP相比,其半衰期长,血中浓度稳定,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其浓度越高,则心力衰竭越严重。TNF-α能够直接损伤心肌纤维,使细胞间质分裂,重新分布和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造成心肌水肿,导致心肌收缩功能的减退,与心室功能不全、肺水肿、左室重塑、心肌纤维化和瘢痕形成等密切相关;IL-6则通过影响细胞内钙平衡和(或)诱发一氧化碳产生,促进心肌细胞肥大和加重心肌重构,抑制心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从而导致心肌收缩力降低。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炎所致的心力衰竭患者,其血浆中的TNF-α、IL-6水平升高,并且随着心功能不全的加重而逐渐增高〔9〕。本研究结果提示脐血干细胞治疗能抑制神经细胞因子的过度激活,从而延缓心衰进展。

1 孙 影,刘淑荣,张晓华.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规范治疗〔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7):1237-8.

2 刘国良,朱恒泉.缺血性心力衰竭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6例临床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11;18(10):20.

3 段 伟.干细胞对心力衰竭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0;16(24):3686-90.

4 肖 红,龚苏苏,黄琼芳.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急性左心衰一例的临床特征及护理〔J〕.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1):2182-3.

5 郭继鸿.干细胞移植治疗心力衰竭〔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9;14(5):391-3.

6 贺 芳.干细胞移植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荟萃〔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9;24(2):7-8.

7 陈振云,刘祖秋,熊海刚.自身干细胞移植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10;8(9):672-4.

8 王冬梅,乔云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5例心率震荡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2):1738-9.

9 徐爱萍.血浆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0):4043-4.

猜你喜欢

耗氧量脐带血心衰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工厂化养殖红罗非鱼摄食耗氧规律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脐带血是否值得花钱保存?
基于氧化石墨烯—纳米镍修饰电极的化学耗氧量即时检测系统
影响饮用水水质耗氧量检测的因素探讨
误区!花钱自存脐带血
脐带血要保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