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审计准则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问题的思考
2013-11-19卞亚芹
卞亚芹
【摘 要】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会计工作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趋势。是我国对会计实务的差异逐步加以限制,并通过一定途径寻求各国认可的一致内容,从而增加其兼容性与包容性。本文通过分析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概念及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进行分析,并针对我国会计准则在趋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进程中积极推进完善我国会计要素的重构工作,使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更加完善。
【关键词】审计准则、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会计核算;国际会计
1.审计准则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概念
随着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蓬勃发展,对国际审计准则和会计准则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以指导会计实务时,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提高各国会计信息的可比性,降低国际资本市场的融资成本和交易成本。2001年4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改组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并在其目标中明确了会计国际趋同的概念,指出要在准则制定的层面实现趋同以达到会计国际协调的状态,即通过一定的途径寻求出共同认可的一致内容,促进国际协调,促使各国会计准则向某套基准会计准则靠拢或与某套基准会计准则相似,建立全球通用的会计准则。
趋同不等于相同,不是全盘接受,是进一步协调。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在经济环境、法律制度和会计人员素质等方面,与其他发达国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在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过程中,我国必须坚持“尽力趋同、允许差异、积极创新”的原则,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准则。
2.国内审计准则和国际审计准则的差异
中国独立审计准则体系包括独立市计基本准则、独立审计具体准则和独立审计实务公告、执业规范指南。从目前来看,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厂独立审计准则体系:在建立独立审计准则体系过程中,独立审计准则可操作性差是一个暂时现象,有一个逐步充实、 完善和细化的过程。但从国内外审计技术来看,独立审计准则中某些内容只能原则性规定,注册会计师执业时更多地需要进行职业判断。有些注册会计师认为,如果能对审计风险、重要性水平等进行量化,独立审计准则的操作性会大大增强。可以省去许多职业判断的麻烦,同时在出现法律诉讼时也有个衡量标准。实际上,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时,一刻也离不开职业判断。因为蚀个审计业务都有不同的特点, 涉及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规模及业务性质、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等诸多因素,用一个不变的数量指标来规范种类繁多的审计业务,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国外会计职业界也存在着这样一种观点,认为独立审计准则应当可操作性强,最好能把某些职业判断转化为定量指标。美国注册会计师职业比较发达,在制定独立审计准则方而积累广大量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美国独立审计准则体系包括公认审计准则 (GAAS)相当于我国的基本准则)、审计准则说明书 (SAS、相当于我国的具体审计准则)及审计准则解释 (对准则有关问题的解答)。从其内容来看,虽然 GAAS和SAS是指导注册会计师执业的权威性标准, 但是,提供的指导却比人们所希望的要少。许多注册会计师认为,审计准则应当对如何决定应收集的审计证据数量,作山史为明确和具体的规定,以减少审计决策的困难,并保护注册会计帅免受审计不当的指责。然而,准则过于具体,将使审计工作由一项专业判断性上作变成一项机械的证据搜集上作。所以,美国市计准则委员会经过研究并权衡利弊后认为,从审计职业和审计服务对象两方面考虑,过于具体的审计准则恐怕比过于抽象的审计准则为害更大。如果注册会计师不顾具体情况。不把握矽计准则的精神实质, 照搬照抄,机械套用,就不能实现审计目标。那么美国泞册会计师协会是如何解决独立审计准则可操作性的呢?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制定审计指南、山版行业山版物。审计指南是公认审计准则和审计准则说 明书的具体化,对注册会计师执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内容比较详细、但权威性较小。白前。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的审计指南有审计抽样、建筑合同的审计、互助基金会的审计、在会计报表市计中对内部控制的考虑等。行业出版物有美国注册会计帅协会出版的审计程序研究、各式各样的技术研究、审计教材以及会计审计杂志。审计准则和审计指南、行业出版物的权威性、可操作性关系如下:
公认审计准则
审计准则说明书
审计指南、行业出版物
权威性下降,操作性增强
如果把中国独立审计准则与美国的相比较,结构比较接近,但地位有所不同。美国审计准则是注册会计师职业规则,其公认性和权威性是随着美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成长和壮大逐渐树立起来的、并最终得到政府和社会公众的承认;中国独立审计准则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拟订,经财政部批准发布施行, 属十部门规章,其权威性和公认性具有法定地位。因为中国独立审计准则属于部门规章,在制定时,内容应当简明扼要,可操作性问题可通过制定审计指南予以解决。
3.我国会计准则在趋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3.1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
(1)我国会计准则在概念框架上与国际会计准则不协调。国际会计准则在制定时,都有一个会计框架作为指导,此概念框架不属于会计准则的内容,不具有会计准则效力。而我国的会计准则有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构成,其中基本准则就相当于国际会计准则的概念框架的地位,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差异。
(2)会计处理与披露存在差异适度运用公允价值。国际会计准则规定,除非企业能提供合理证明,否则必须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而我国充分考虑国内资本市场不发达的状况,只有在充分证明可以用公允价值计量时才适用公允价值。新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定,在以后期间不得转回。这主要针对历年来我国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来调节利润的行为。这也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差异之一。政府补助方面,国际会计准则对政府补助采用全面收益法,规定补助计入损益。我国新会计准则规定,对补助规定会计处理方法按权益处理,没有特殊规定的计入损益。
3.2促进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对策
(1)促进会计准则的国际沟通与交流。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不仅仅是单方面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还需推动IASB在修订完善国际会计准则时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在互动中求趋同。作为准则咨询委员会(SAC)的一员,我国认真关注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并且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进程,向IASB提供有关准则立项及工作轻重缓急等其他的建议,以实现广泛性和各方面代表性的平衡,维护我国的利益。
(2)逐步取消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存的做法。可是,考虑到我国企业数量众多,在规模、所有制结构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我们必须从国情出发,有层次的、逐步的进行替代,切忌搞一刀切,以符合企业组织多元化的特点。
4.结束语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大方向,高质量、全球公认的会计准则体系,不仅对维护与促进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有益,而且对于包括我国在内的每一个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和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也非常重要。但趋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进程中我国应借鉴IFRS的经验,并且紧密结合我国国情,积极推进完善我国会计要素的重构工作,使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更加完善。 [科]
【参考文献】
[1]唐国平,孙贤林.会计要素及清算会计要素.会计研究,1999,3.
[2]李玉敏.会计要素设置的国际比较与启示.商业会计,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