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隐喻的级转移向度及呈现方式
2013-11-19何清顺
何清顺
(西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重庆 400715)
引 言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人类的经验现象在语义层按照复杂程度分为三个等级,即言辞列(sequence)、言 辞 (figure)和 成 分 (element)[1]48。这三个语义等级在词汇语法层的无标记性体现形式分别是小句复合体、小句和词组。如果这种体现关系发生错位,造成级转移,就会产生语法隐喻。这时体现言辞列的小句复合体级转移为小句,体现言辞的小句级转移为名词词组,而体现成分的词组范畴转移为其他类型的词组。但是,这种对应关系至少可能引起三个方面的误解。其一,承认了小句复合体是位于小句之上的级阶单位;其二,构成小句的词组之间可以发生范畴转移;其三,人际隐喻和语篇隐喻也是级转移的结果。本文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级阶理论,分析产生语法隐喻的级转移类型,并按照语法隐喻的识别标准探讨语法隐喻的呈现方式及体现类别。
一、语法隐喻的识别标准
(一)级转移
Halldiay[2]193[3]216把词汇语法单位在级阶上划分为小句复合体、小句、词组/短语、词和词素等五个等级。然而,他后来又把小句复合体排除在了级阶之外[4]71-72,这是因为小句复合体不是词汇语法单位,四个级阶单位都有可能形成复合体[5]44[6]9。
既然小句是级阶的最高单位,那么体现言辞列的小句就不是小句复合体级转移的结果。如:
(1)a.If such a hearing happens,then justice will be miscarried.
b.Such a hearing is likely to lead to a miscarriage of justice.
例(1a)中构成小句复合体的两个小句都级转移为名词词组,成了过程的参与者,体现小句间逻辑关系的连接词if…then转移为动词词组,承担过程的功能。因此,从小句复合体到小句的转移仍然发生在小句级,级转移之后形成的小句是由小句复合体的连接词动词化来实现的。
(二)范畴转移
动词的名词化是语法隐喻产生的主要原因,在名词化的过程中,其他成分也随之发生相应的范畴转移。因此,语法隐喻是范畴转移的结果[1]242。Martin & Rose[7]104提出了在名词化过程中范畴转移的两个原则:一、过程和性质转移为事物;二、过程和过程的性质转移为事物的性质。如图(1):
图1 名词化过程中的范畴转移
但是,Martin & Rose[7]是从功能的角度来标示范畴转移的,从词汇语法层面上来看,这些范畴转移并不是词组之间的转移,而是词之间的转移。按照这种观点,动词的名词化即可以被看作是级转移,也可以被看作是范畴转移。
(三)双重语义特征
级转移并不必然产生语法隐喻[1]249。语法隐喻产生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语义发生的过程[1](259)。这 种 语 义 发 生 的 过 程 称 为 “语 义 叠合”[1]243,语义叠合是语法隐喻产生的根源[8]。比如,动词名词化以后在语义层仍然体现过程,只是被构建为事物,这样就同时具备了过程和事物的双重语义特征。因此,双重语义特征是语法隐喻的辨认标准[9]。
Martin & Rose[7]140通过例(1)来说明体现逻辑语义关系的连词在动词化过程中发生的意义变化。体现言辞列的小句复合体(1a)转移为小句(1b),小句连接词If…then所表示的因果关系被级转移为过程is likely to lead。这种隐喻化的关系小句不只表示结果,因为结果在情态可能性(probability)方面是有等级的,is likely to高于will possibly,但低于will certainly,在情态必要性(necessity)方 面 也 是 有 等 级 的,lead to 强 于associated with,但弱于result in。在这种情况下,隐喻式的使用体现了说话者对事件的参与及评价。
(四)存在的问题
语法隐喻的识别标准是具有语义发生过程的级转移或范畴转移,但是这一识别标准存在一定的模糊 性。Halliday & Matthiessen[1]246-248概 括 了13种共24项语法隐喻。这些语法隐喻种类中除了两种动词的名词化之外,其余11种都不是由小句到词组的级转移或者词组之间的范畴转移,而是词语之间的转移。Halliday & Mathessien[1]246也提到了这些语法隐喻的转移表现为词类的转移和功能的转移,但是他们没有进一步阐述词类转移的向度问题,因而导致其语法隐喻种类十分复杂,难以把握。有些语法隐喻虽然可以在一致式和隐喻式之间建立联系,但很难识别哪一个是一致式,哪一个是隐喻式。比如,在介词(短语)转移为动词词组一类(第8种第1页)中,他们认为(go)across→traverse产生语法隐喻,但是,仅从traverse这一动词很难判断它是(go)across的隐喻式。朱永生[10]提出了语法隐喻研究的三点不足,第一点就是对语法隐喻条件的论述不够清楚。
二、语法隐喻的级转移向度
(一)词类之间的级转移
在构成小句的词组当中,动词词组是小句的核心成分,它确立了小句的级阶地位,因此动词词组在级阶上高于名词词组和副词词组。动词词组的名词化是由代表小句核心成分的动词词组级转移为名词词组。构成词组的词类之间也存在着等级关系。在构成名词词组的词语当中,名词是名词词组的核心成分,它确立了名词词组的级阶地位,其他的成分都对这个名词起着修饰限定的作用,在级阶上低于名词。体现中心语的名词可以级转移为体现修饰语的限定词,由此产生语法隐喻。比如,小句the government decided级转移为名词词组the decision by the government时,名词词组the government级转移为名词词组the decision的限定词。另外,体现事物的名词转移为体现指示语的所有格(如the government’s decision)或体现类别语的形容词(如the governmental decision)也是词类之间级转移的结果。
动词词组的核心成分是限定动词,它确立了动词词组的级阶地位。以has been eating为例,has是限定动词,been和eating都是非限定性动词,在级阶上低于限定动词。限定动词级转移为非限定动词可以产生语法隐喻。动名词、现在分词、过去分词和不定式等四种非限定动词形式都是限定动词级转移为非限定动词的结果。如:
(2)a.Jack likes reading.
b.Jack stood overthere readinga novel.
c.Jack tried hard to breakthe door.
d.The door is broken.
例(2a)中非限定动词reading是动词的名词化,在心理过程中体现现象的参与者角色。例(2b)中reading a novel是限定动词级转移为非限定动词,形成一个体现详述关系的非限定从属小句。例(2c)中的不定式to break也是一个非限定小句。例(2d)中的过去分词broken是动词的形容词化,在属性类的关系小句中体现属性的功能。
副词词组的构成成分全部是副词,体现中心语的副词不能体现修饰语,因此不会产生语法隐喻。但是在小句级转移为名词词组时,体现环境成分的副词词组也随之级转移为形容词,进入名词词组,体现修饰语功能,产生语法隐喻。
(二)级转移的单向性
根据Halliday的级阶理论,任何一个级阶单位都由一个或几个下一级单位组成,不同的级阶之间可以发生级转移,但级转移只能是级下降,不能是级上升[11]124。动词可以名词化,但名词不能动词化。名词词组和副词词组之间不会发生级转移,因为它们在级阶上是相等的,都低于动词词组。比如,Tomorrow is the national day和The national day is coming tomorrow中,第一个tomorrow是名词词组,体现参与者,第二个是副词词组,体现环境成分,但不能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语法隐喻。
从小句到名词词组经历了级转移,并伴随着其他成分之间地位的转移,这些成分共同构成了语法隐喻结构[1]250。如:
(3)a.She writes totally differently.
b.Her writing is totally different.
例(3b)中有四个语法隐喻成分,一个是动词的名词化writing,其他三个是在动词名词化过程中引起的词类之间的级转移。在write名词化为writing时,名词词组she也级转移为形容词her,成了writing的指示语,体现环境成分的副词differently也级转移为体现名词属性的形容词different,副词的加强型修饰语totally也级转移为形容词的修饰语totally。
即使没有动词的名词化,一个成分从词组级转移为词级也可以产生语法隐喻。如名词词组his book中,his是he的隐喻式;名词词组his book也可以被认为是小句he has the book的名词化。在小句the accused appeared to be innocent级转移为名词词组the apparent innocence of the accused的过程中,一致式中的the accused是名词词组,体现事物,在隐喻式中变成了限定词,体现事物的修饰语,属于级下降,产生了语法隐喻。但是,这里的形容词innocent转移为名词innocence并不符合级转移的单向性原则。对此,我们有必要区分体现修饰语的形容词和体现属性的形容词。如:
(4)a.Jill is beautiful.
b.Jill is a beautiful girl.
这两句话都是属性类的关系小句。例(4a)中的beautiful和例(4b)中的a beautiful girl都是Jill的属性,但例(4a)中体现属性的beautiful在级阶上显然比例(4b)中体现修饰语的beautiful高。例(4a)可以级转移为名词词组Jill’s beauty,在这一级转移过程中,体现属性的beautiful被名词化为beauty,体现事物。体现事物的名词级转移为体现修饰语的形容词是发生在词组级,而体现属性的形容词级转移为体现事物的名词是发生在小句级。这样便有效地解释了 Halliday & Matthiessen[1]246-248提出的形容词转移为名词(第1种)和名词转移为形容词(第13种第1项)这两种看似矛盾的语法隐喻类型。由介词或介词短语转移为动词词组而产生的语法隐喻(第8种)也可以作同样的解释,即(go)across级转移为traverse而产生的语法隐喻。
根据级转移的单向性原则,我们可以对Hallliday[3]讨论过的一个语法隐喻例子重新进行分析:
(5)a.Mary saw something wonderful.
b.Mary came upon a wonderful sight
c.A wonderful sight met Mary’s eyes.
根据 Hallliday[3],这三句话都表达“玛丽看到某种东西”这一概念意义。例(5a)是一个表达感觉的心理过程,采取“感觉者+过程+现象”的结构形式,是一致式。在例(5b)和(5c)中,心理过程变成了物质过程,分别由came upon和met得以实现,体现过程的感觉动词saw在例(5b)中也级转移为体现参与者的名词词组a sight,在例(5c)中被分裂为行为者a sight,物质过程meet和目标eyes,而感觉者Mary则变成了目标的所有者。因此,例(5b)和(5c)是例(5a)的隐喻式。例(5)显示,一个过程转移为另一个过程便产生语法隐喻[3]343。
然而,语法隐喻的产生是在词汇语法层发生级转移的结果,而过程是语义层面上的概念,过程与过程之间的范畴转移不是在词汇语法层进行的,而是在语义层的及物性系统中选择的结果,不可能产生语法隐喻。这是因为,语法隐喻落实在名词化和动词化等形式手段的使用上[10]。这样,例(5b)和例(5c)中的物质过程就不是(5a)中感觉过程范畴转移的结果。例(5b)和例(5c)是例(5a)的语法隐喻,原因是例(5b)中有一个动词的名词化sight,例(5c)中有两个语法隐喻标记,一个是名词化sight,另一个是名词的所有格Mary’s。
三、语法隐喻的呈现方式
级转移可以产生语法隐喻,但并不是所有的语法隐喻都是级转移的结果。McGregor[12]认为级阶的解释力仅限于经验元功能。换言之,级阶理论对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是没有解释力的,因此,不能从人际隐喻和语篇隐喻中寻求级转移解释。
Saussure[13]把语言的呈现方式分为横组合和纵聚合。横组合体现语言结构,纵聚合体现选择网络。Halliday & Matthiessen[1]249根据语言的呈现方式,把语法隐喻分为横组合型语法隐喻和纵聚合型语法隐喻。
(一)横组合型语法隐喻
横组合型语法隐喻产生于语篇内部语法结构的调整。如图(2):
横组合型语法隐喻的特征是经过级转移以后,句法结构被重新组合,隐喻成分扮演了新角色,但还保留旧角色,此时新角色发挥句法作用,旧角色不发挥句法作用。概念隐喻的产生是语义层在词汇语法层的重新排列[14]192,属于横组合型语法隐喻。
图2 横组合型语法隐喻
根据双重语义特征的识别标准,我们可以对例(6)中的横组合型语法隐喻进行分析。
(6)a.They arrived at the summit on the fifth day.
b.The fifth day saw their arrival at the summit.
例(6b)中的感觉过程要求其感觉者是生命体,但the fifth day不是生命体,在这里和感觉过程saw搭配,被隐喻化为生命体,但这种隐喻属于词汇隐喻的范畴。实际上,例(6b)中的语法隐喻是例(6a)中的动词词组arrived名词化为arrival而产生的,在名词化的过程中体现参与者的名词词组they也级转移为体现指示语的形容词their,其他成分并没有发生级转移。例(6a)中的名词词组the fifth day体现环境成分,在例(6b)中体现感觉者,没有发生语法隐喻所要求的级转移。
(二)纵聚合型语法隐喻
纵聚合型语法隐喻产生于语篇内语义范畴与语篇外语义范畴的联系。这一范畴之间的联系可以被认为是某种心理表征[8]。如图(3):
图3 纵聚合型语法隐喻
纵聚合型语法隐喻的特征是不经过级转移,句法结构不经历重新组合,隐喻成分还扮演旧角色,但同时被赋予了新角色,新旧角色同时发挥作用。人际隐喻的产生是人的社会关系的重新组合[15],也属于纵聚合型语法隐喻。人际隐喻包括情态隐喻和语气隐喻,情态隐喻产生于情态化成分从隐性主观到显性客观的范畴转移,语气隐喻产生于陈述、疑问和祈使等语气形式之间的范畴转移。
语篇隐喻是语篇层面的重新组织,由于连接者是处于级阶之外的[5]79,去掉显性连接者标记并没有改变小句的结构,没有发生概念隐喻所需要的级转移,也没有发生人际隐喻所需要的范畴转移,只具有语篇功能,体现为某种心理表征,属于纵聚合型的语法隐喻。如图(3)中的连接词while连接的是一个增强型非限定小句,省略连接词仍然体现增强关系,通过语义关系的心理表征建立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在纵聚合型语法隐喻方面,应该把双重语义特征与歧义区分开来。根据 Halliday & Matthiessen[1]231,低级阶上的表达式包含较少的信息。这意味着,语法隐喻产生的过程不但是一个语义发生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信息减少的过程。由于信息量的减少,语法隐喻会造成多重解读空间。如隐喻式reduced loading caused engine failure可以有以下解读:
可以看出,多种解读是语法隐喻产生的结果,而不是语法隐喻产生的条件。换句话说,多种解读可以造成歧义,但不会产生语法隐喻。如:
Lassen[8]认为例(7a)有例(7b)和(7c)两种可能的解读,因此属于纵聚合型语法隐喻。然而,语法隐喻是一个意义有两种或多种语法形式来体现,并且导致语义的发生,而例(7a)是一种语法形式有两种可能的意义,因此不属于语法隐喻的范畴。
四、结论
Halliday提出的语法隐喻复杂而难以把握,一致式和隐喻式之间没有一个明确的判断标准。根据级阶理论,级转移只能发生在从上一级到下一级的级下降,但不能发生在从下一级到上一级的级上升。每一个级阶单位中都有一个代表这一级阶的核心成分,组成该级阶单位的其他成分在级阶上低于该核心成分。这样,Halliday提出的许多语法隐喻类型都可以得到较好的解释。小句复合体不是级阶单位,因此不会级转移为小句,体现言辞列的小句复合体转移为体现言辞列的小句不是级转移,而是处于级阶之外的连接者动词化的结果。根据语言的呈现方式,语法隐喻可以分为横组合型和纵聚合型两种,概念隐喻体现为横组合型的级转移,人际隐喻体现为纵聚合型的范畴转移,语篇隐喻则体现为纵聚合型的心理表征。语法隐喻的共同识别标准是双重语义特征。语法隐喻的产生即是一个语义发生的过程,也是一个信息减少的过程。
[1] Halliday,M.A.K.&C.M.I.M.Matthiessen.Construing Experience through Meaning:A Language-based Approach to Cognition[M].London and New York:Cassell,1999.
[2] 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85.
[3] 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94.
[4] Matthiessen,C.M.I.M.& M.A.K.Halliday.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a First Step into the Theory[M].Sydney:Macquarie University/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1997/2009.
[5] 杨炳钧.英语非限定小句之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6] Halliday,M.A.K.&C.M.I.M.Matthiessen.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3rd edition)[M].London:Edward Arnold,2004.
[7] Martin,J.R.&D.Rose.Working with Discourse:Meaning beyond the Clause[M].Continuum,2003.
[8] Lassen,I.Accessibility and Acceptability in Technical Manuals:A Survey of Style and Grammatical Metaphor [M ]. Philadelphia/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03.
[9] 范文芳.试论语法隐喻的综合模式[J].外语教学,2007(4):12-15.
[10] 朱永生.名词化、动词化与语法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2):83-90.
[11] Halliday,M.A.K.The Concept of Rank:a Reply[A].In J.Webster (ed.).On Grammar [C].London & New York:Continuum,1966/2002:118-126.
[12] McGregor,W.The Concept of Rank in Systemic Linguistics[A].In E.Ventola(ed.).Functional and Systemic Linguistics:Approaches and Uses[C].Berlin & 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1991:121-38.
[13] Saussure,F.de.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ed.J. Culler, trans. W. Baskin). London:Fontana,1974.
[14] Halliday,M.A.K.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M].London:Edward Arnold,1978.
[15] Ravelli,L.J.Renewal of Connection:Integr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in an Understanding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A].In A-M.Simon-Vandenbergen,M.Taverniers & L.J.Ravelli(eds). Grammatical Metaphor: Views from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C].Philadelphia/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