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粗隆间骨折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3-11-18顾寒
顾 寒
(郸城县人民医院骨科 河南周口 477150)
老年人是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常见人群,现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人口不断老龄化,使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生率明显增高。对患者进行传统非手术治疗的卧床时间比较长,容易发生很多并发症,比如说褥疮、坠积性肺炎、深静脉栓塞、尿路感染等,为了让患者尽快康复,减少死亡率、并发症的发生率,需尽快手术治疗。本文选取商丘市中心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4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对其进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取得不错的疗效,具体内容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文研究的4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58~87岁,11例伤在右侧,10例在左侧,9例患者因车祸而骨折,12例因跌伤,4例患者的AO分型是A1型,14例A2型,3例A3型;观察组:男性14例,女性7例,年龄60~85岁,9例伤在右侧,12例在左侧,7例患者因车祸骨折,14例因跌伤,3例患者的AO分型是A1型,15例A2型,3例A3型。所有患者都是闭合性的骨折,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骨折原因、AO分型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21例患者非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的骨折移位、骨折类型进行牵引复位。观察组: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麻醉,让患者取仰卧体位,纠正患者骨折移位,让患肢内收和躯干的角度呈10°~15°,屈髋是10°~15°,将患者下肢固定在牵引床上[1],在大粗隆上3~5 cm的地方切一纵形切口,然后将导针置入,沿着导针扩大股骨近端入口,在股骨近端髓腔里将PFNA主钉插入。在X线机的透视下,将PFNA的主钉前倾角、深度调整好,在股骨颈的方向将一枚导针钻入,沿着导针把股骨外侧皮质扩孔,把PFNA的螺旋刀片敲进。将螺旋刀片锁定,然后根据情况进行远侧静态锁定或是动态锁定,保证骨折内固定、复位位置准确以后,使用盐水进行冲洗,观察有没有活动性出血,然后逐层的将切口关闭。术后处理:给予患者2~4 d抗生素,对患者的原有内科疾病进行治疗[2],预防形成深静脉血栓,在麻醉以后进行关节、肱四头肌锻炼,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负重锻炼,让患者使用地扶助行器行走。患者手术后3 d内进行X线片复查,然后定期复查,通常是1个月1次,直至患者骨折愈合。
1.3 数据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42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t检验计量资料,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据Harris评分,对照组有11例优,6例良,治疗优良率是80.95%;观察组有16例优,4例良,治疗优良率是95.24%,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观察组手术时间1~2.5 h,失血量150~300 ml等,骨折愈合时间在12~17周。没有患者形成深静脉血栓、尿路感染、褥疮。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负重患者进行手术内固定治疗时,PFN、DCS、DHS这几种是常用治疗方法。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手术存在创伤比较大[3],术中出血比较多,术后容易发生头切割、螺钉松动等问题;股骨近端内钉具有创伤小、稳定性好、抗剪切力强等优点,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也有很多不足地方,比如说拉力螺钉松动,股骨颈内骨质的丢失比较多或是螺钉锚合力不佳等。PFNA是经过改进而设计的,明显简化了手术操作过程及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让手术更加方便[4],能够根据患者不同需要和骨质类型进行静态或是动态交换。骨质疏松患者进行PFNA的稳定性比较高,抗切割能力也比较强;PFNA的螺旋刀片是螺旋十字的,打入的时候可以嵌压周围的骨质,获得的锚合力比较理想,预防发生髋内翻;PFNA的主钉空心设计可以让髋内钉沿着导针更好的插刀髓腔。PFNA时患肢内收,可以方便打入髓内钉,患者髓腔较窄时,PFNA选择小一号的[5],如果选择的型号比较大,就会致使医源性骨折或是复位丢失。在本文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以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喻单根,李宏杰,张建河,等.吕飞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时对小粗隆的处理[J].实用骨科杂志,2011,17(12):154-159.
[2]冯森平,杨锋,袁焕林,等.彭明东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5):47-52.
[3]李文谦.动力髋螺钉联合拉力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22例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2):69-74.
[4]骆浩,陈友浩,张友,等.刘忠厚加长柄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结合钛捆绑带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2,18(6):104-108.
[5]瓦庆德,张天宏.吕国庆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两种手术方式临床效果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4):234-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