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产后出血的有效预防与护理体会

2013-11-17陈尚轩

中国医学创新 2013年1期
关键词:娩出产程胎盘

陈尚轩

产后出血即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超过500 ml者,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近年来,随着临床对产后出血症状的进一步认识和现代护理学的不断发展,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也被认为是此类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有文献报道指出,系统的综合护理措施对于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有着积极意义[2]。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产妇进行了系统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21~34岁,平均(25.62±4.32)岁,孕龄37~42周,均为单胎、头位、无严重妊娠并发症,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产妇年龄、孕次、妊娠周数、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指导,即在分娩前后接受健康教育,助产士按常规观察及护理,出现异常报告医生。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以下措施进行护理干预。

1.2.1 产前预防和护理 孕妇入院后进行产前检查时,护理人员要评估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凡高危评分5分以上及有1项危险因素的孕妇列入专案管理[3]、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预防产后出血。对有凝血功能障碍的原发性血液系统疾病以及并发妊娠高血压、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疾病的患者,也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给予产前心理护理,告知其疼痛是必然的也是暂时的,一般都能忍受,现代医疗手段日益发达,不必担心异常情况得不到及时发现、处理的情况,从而保证产妇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及加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

1.2.2 产时预防和护理 第1产程时密切观察产妇的一般状况和产程进展情况,尽量保证产妇休息,避免产妇衰竭状态,及时排空大小便,用产程图监测产程进展,及时发现和处理产程延缓和停滞。第2产程要注意胎心变化,注意保护会阴部,阴道检查的各种操作应动作轻柔规范;指导产妇适时、正确使用腹压,避免胎儿过快娩出,防止软产道损伤;同时充分给予产妇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告知胎儿和产妇一切正常;对存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宫口开全后常规采用套管针建立静脉通路,并做好急救准备。第3产程时密切观察胎盘剥离征象,避免过早牵拉脐带,胎儿娩出后可等待15 min;若有流血,应立即查明原因,若胎盘未娩出而阴道出血超过200 ml或30 min胎盘未下,应行人工剥离胎盘术,胎盘娩出后,仔细检查胎盘、胎膜、软产道有无缺损;不断地按摩子宫,促使子宫收缩,子宫收缩乏力者立即应用宫缩剂;第3产程期间产妇情绪容易激动而影响子宫收缩,导致宫缩乏力而大出血[4],因此应对产妇进行安慰,嘱其不要过分激动,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

1.2.3 产后预防和护理 产后督促产妇及时排空膀胱,继续在产房观察2 h,因产后出血约80%发生在产后2 h内,因而这2 h也被称为第四产程而被视为护理的关键时刻[5]。每30分钟定时观察产妇的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子宫收缩、阴道出血等情况,尤其对经产妇,要预防延迟性产后出血的可能,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送产妇回病房时向产妇交待注意事项,并警惕持续、中小量出血。

1.3 观察指标 应用容积法和称重法观察产后2 h、产后24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6]。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字2检验,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产后出血1例,产后出血率为2.5%;对照组出现产后出血4例,产后出血率为10.0%,两组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比较

3 护理体会

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是影响产程的主要因素,任何相关因素发生异常都会使分娩受到阻碍,导致子宫收缩减弱、产程延长,从而使产后出血发生率增加[7]。这就要求医护人员认真仔细做好围产期各项护理工作,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本院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40例产妇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入院孕妇进行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评估,高度重视高危因素者,做好产前、产时、产后的监测,正确处理各产程,加强产后子宫收缩的观察和出血量的监测,及时采取预防、治疗措施,通过给予这样的综合预防、护理措施,观察组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产后出血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加强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对于产妇的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1] 江秀敏,罗丹丹,张玲玲,等.实施临床干预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2):146-147.

[2] 周赞华,黄丽丽,金卓杏.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研究[J].浙江预防医学,2005,13(3):9.

[3] 胡静.产后大出血伴休克急性抢救中的护理配合[J].现代护理,2007,4(18):87.

[4] 潘燕英.205例产妇产时心理状态与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0,7(4):85-86.

[5] 陈晓菲,张小芬,虞慧君.护理干预对助产质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27):40-41.

[6] 左海英.护理干预预防初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2,25(2A):110-111.

[7] 章福珍.应对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构建和谐护患环境[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6):100-101.

猜你喜欢

娩出产程胎盘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猪胎盘蛋白的分离鉴定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磁共振诊断价值
臀位剖宫产改良式臀牵引术的应用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控制胎头娩出速度助产法减少产妇会阴裂伤的临床观察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130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