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骨窗开颅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2013-11-16吴俊武

中国医学创新 2013年32期
关键词:基底节开颅血肿

吴俊武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等特点[1],此病以中老年人群多发,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高血压脑出血部位多以基底节区出血常见,其病死率高达40%~70%,生存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2]。因此,如何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致残率及致死率已成为临床工作的重点课题。笔者近年来采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临床上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本科接受治疗的6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均为中等量(出血量30~60 mL)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在出血后6~72 h内进行手术治疗,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均>6分。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48~79岁,平均(58.52±8.21)岁。对照组31例,男16例,女15例;年龄47~79岁,平均(58.43±8.32)岁。本次研究均排除脑干出血、颅脑外伤出血、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抗感染、降低颅内高压、脱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1)对照组给予颞叶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根据CT检查显示的血肿面进行三维定位,确定手术钻孔的位置并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对未凝固或已液化的血液进行抽吸,然后进行冲洗,直至冲洗颜色变淡,将引流管置入,之后将尿激酶(4万U尿激酶加入4 mL生理盐水中稀释)经引流管注入血肿腔内,并在2 h后引流,2次/d,根据患者CT检查结果确定拔出引流管时间。(2)观察组均给予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在头皮做4~5 cm半弧形手术切口,用铣刀形成直径约3 cm的骨窗,将硬脑膜十字剪开,用脑针穿刺,找出血肿位置,脑针沿穿刺道进入血肿腔,将血肿彻底清除后电凝止血,并留置血肿腔引流管,缝合硬脑膜。两组患者麻醉方式均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均给予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术后当天进行头颅CT复查,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血肿清除率;(2)观察两组患者再出血、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及死亡等情况;(3)两组患者均随访3个月以上,并在术后3个月时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根据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疗效评定,评定标准参照宋瑞琢等[3]研究标准,治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以上,残疾程度0级;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残疾程度1~3级;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在18%以下或未减少或增加或死亡。总有效=治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字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肿清除率比较 观察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96.361,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肿清除率比较 例(%)

2.2 两组并发症及死亡率比较 两组术后各并发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及死亡率比较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42%(字2=5.216,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脑实质性出血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其中以脑基底节区出血最为常见[4]。由于高血压脑出血后多数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这给患者术后的生活或生存质量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应在清除血肿的同时降低颅内高压,防止血肿进一步对脑组织造成损伤[5]。

手术仍是目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主导方案,其治疗目的是清除血肿、降低颅内高压、减少血肿对脑组织的损伤[6]。传统大骨瓣开颅术虽可清除血肿,但手术创伤较大、术中出血量多、脑组织反应较重,不利于患者康复。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是通过脑回的缝隙进入血肿腔内进行血肿清除的一种新型手术方案,它较传统开颅手术具有创伤小、脑组织损伤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7],但对术者手术技巧及熟练程度要求较高。颞叶微创穿刺引流术是近年来新型的一种微创治疗手段,它较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创伤更小,手术对血肿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患者有很好的耐受性,但此种方法不易一次性将颅内血肿清除彻底,降压效果欠佳,且往往由于穿刺针穿破血肿壁而诱发新的出血点[8]。因此,在采用颞叶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时,应避开血管及功能区,抽吸过程中尽量不要转动过快,吸引力度要适中,术后应密切观察血肿腔引流情况。对于上述两种手术方案,临床研究较多,但所得结论尽不相同,杨光等[9]观察了小骨窗微创开颅术与颞叶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小骨窗微创开颅术在血肿清除率及术后功能恢复方面均优于颞叶微创穿刺引流术。而陈卉等[10]研究显示,小骨窗开颅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与微创穿刺血肿粉碎清除术相当,但在并发症方面优于微创穿刺血肿粉碎清除术。笔者通过分组对比的方法观察两种手术方案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在血肿清除率及近期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术后并发症及死亡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疗效优于颞叶微创穿刺引流术,且不会增加其手术并发症。对于两组患者的远期疗效,由于本次研究随访时间较短,未能对两组患者的长期生存及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小骨窗开颅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血肿清除彻底等优点,可作为目前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首选治疗方案。

[1]黄永谊.显微镜下微创小骨窗法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0,16(31):113-114.

[2]张献科,熊立芳,江云辉,等.微创术在47例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与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4):124-125.

[3]宋瑞琢,张久伟,李柯新.高血压脑出血常规开颅减压术与小骨窗血肿消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J].四川医学,2009,30(4):569-570.

[4]黄华东,黄海能,邓元央,等.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微创医学,2011,6(2):118-121.

[5]王文学,汪军,翟德忠,等.微创穿刺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9,14(12):728-731.

[6]李恩,崔丙周.外科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56例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7):63-64.

[7]司东明,刘献志.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新进展[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77-79.

[8]盖延廷,贾丕丰,贺子建,等.小骨窗血肿清除术与微创血肿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0,4(5):21-24.

[9]杨光.小骨窗微创开颅术与颞叶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对比[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5):85-86.

[10]陈卉.小骨窗开颅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J].四川医学,2012,33(11):1950-1951.

猜你喜欢

基底节开颅血肿
小骨窗开颅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12例的临床体会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效果
下肢平滑肌肉瘤误为慢性血肿1例
开颅手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
保守与微创穿刺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