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视•撒谎儿、撒谎吊猴

2013-11-16董晓葵

海燕 2013年8期
关键词:老张东北方言

□董晓葵

耳视

耳视,是理会的意思。在大连人的日常生活中,“耳视”常被这样使用,“张三成天五马六混,我让你不要跟他来往,你耳视吗?你连耳视都不耳视?怎么样,栽进去了吧?”“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父母都磨破嘴皮子了,你也不耳视,早晚要摔跟头的。”

“不耳视”,即不理会、置若罔闻。

大多数的大连方言是口耳相传,只是一个发音,并无确切的汉字,只有少数的大连方言能找到比较贴切的汉字来表述。比如“轧乎”,是指人与人之间相处、交往。据《现代汉语词典》,“轧”有“结交”的义项,“乎”乃动词后缀。显然,“轧乎”是一条字义堪经推敲的大连方言。多数大连方言是以语焉不详的字来代替。相比之下,“耳视”这一条也颇值玩味。耳,即耳闻;视,即看见。不听你不看你,不就是不理会、不搭理吗?

与“耳视”近义的大连话是“坤”。“坤”也是不理会、不搭理的意思。为了表明对某人的彻底否定或厌恶,大连人通常会说“我根本不稀坤他”、“我连坤也不坤他”。大连人说这几句话时,洋溢着一股子强烈的精神快感。

“坤”是江湖用语。在江湖上,每个人价值取向不同,性格脾气不同,各有各的道路,各有各的坚守,“坤”与“不坤”只是一个表情符号,却饱含着丰富的深层内在信息。相声演员郭德纲风头很健,在江湖上多敌多友,面对江湖纷争与恩怨,他秉持“万事留一线,江湖好相见”的原则。“不坤”表情甩得频密,一种可能是对方实在太不堪,一种可能是自己心胸太狭隘。

“耳视”多用在家庭领域,孩子“不耳视”父母教诲,令父母伤心失望,产生恨铁不成钢的无奈之情;夫妻之间也存在“不耳视”的情况,可能是审美疲劳,也可能是精神冷战。

丈夫应酬多酒局缠身,妻子沦为“应酬寡妇”,免不了对丈夫软硬兼施地耳提面命,“要少喝酒多吃菜,酒能喝就喝,不能喝就赖,赖不了就找人代。”“喝醉了就别回来,大马路等你睡!”人生难得几回醉,喝酒一定要到位;宁可胃上烂个洞,不叫感情裂条缝……男人一肚子酒谣,根本“不耳视”女人的叮嘱与威胁。大连男人老张购置一套高尚住宅,喜迁新居之际,妻子下达一条死令:坚决不许醉卧小区花丛中。老张酗酒成性,一日不喝手脚乱颤,根本“不耳视”妻子的话,新房住上第二天,便给了物业公司书写事迹的机会。那夜凌晨时分,几位保安轮流扛着老张转遍九九八十一栋楼,找到了老张的家。妻子顿觉颜面丧失,居然将不省人事的老张胖揍了一顿。第二天老张清醒过来,只见一头女藏獒围着酒后呆滞的老张左右狂吠。老张知道自己醉后就是一头死猪,并无妻子所陈述的累累丑态,不反驳不道歉不保证。妻子面对他的“三不”主义,且复重申,以观后效。至于老张耳视与否,且听下回分解吧。

不被耳视的话,大多是絮叨之语;不被耳视的人,大多是与自己最亲密的人,只有最亲的人才可以无所谓地怠慢。

凡事太耳视,被别人的思想所左右,所牵制,没有自己的主张与规划,不仅心灵受累,也容易失去自我。

对东北人的言说能力有两种评价:一说东北人少言寡语,口齿拙笨,少说多干,沉默是金;一说东北人能说会道,巧舌如簧,靠一张嘴皮子谋稻粱谋自行车。赵本山影视剧及小品将东北人“大白呼”、“大忽悠”的头衔推广全国。在炒作意识大行其道、谄媚之声聒耳不绝的当下,懂得保持必要的沉默,愿意发自内心倾听别人,视听别人,实为难能可贵。

倾听,诉说,沉默,人生在世无非这三种表情。侧耳聆听是人与人之间交往最受用的姿态。我们很憷那些不愿倾听、不给别人讲话机会的人,总以为自己的观点是独家高见,闪烁着令人钦佩的思想光芒,越讲越兴奋,口吐白沫简直像打了鸡血似的,毫不耳视别人的看法。也许,他们的话不乏真知灼见,却因密不透风的语速和庞杂不经提纯的信息量而令人疲惫窒息。

不耳视,是一种漫不经心,是一种傲慢。多倾听别人的意见,兼听则明,胸中有谱,才能出手不凡。在喧嚣的网络时代,人们都热衷于做“意见分子”。“意见分子”这个概念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它是开放、多元化社会的必然产物,是思想得到更大解放的表现形式。140字的微博,不能叙事,只能表达观点。因为不够权威,不够深刻,有些人的“意见”我们根本不耳视。我们关注各领域的大V,其微博粉丝数以万计,远远超越了弱势纸媒的读者量。他们是大鳄,是翘楚,是精英,已突破圈层及行业在泱泱中国发挥着个人影响力,他们的片言只语都被世人关注着、转发着,他们被人耳视率极高。

撒谎儿、撒谎吊猴

掰扯大连话,趣味性极强。大连话蕴含着大连人的市井生活、折射着大连人的性格脾气。品读大连话,也是品读大连人,品读大连生活。

大连话有一种诙谐感、幽默气,比如“撒谎儿”,就是一条掰扯开来令人发笑的大连话。“撒谎儿”是一句话的缩写:我所说的是真实的,如果我跟你撒谎,我就是你儿子!

“撒谎儿”集中体现了大连话的四大特性:土气;发狠;简洁;诙谐。众所周知,大连话的声调以四声居多,缺少南方话的婉转柔软。四声调的大连话显得掷地有声,比如“撒谎儿”的“儿”,很斩钉截铁,很齐呲咔嚓,很果断干脆地为一句话收梢,像树木的断口。“撒谎儿”的亮点全在这个“儿”字上,而这个“儿”字的亮点全在四声调上。

是怎样蹊巧的灵感,使大连人创作了“撒谎儿”这条方言呢?

东北被称为共和国的长子,曾是全国工业化、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在计划经济年代,东北的大米高梁大豆甜菜,东北的木材煤炭钢铁石油,东北的机床电器汽车火车轮船飞机,批量式以低廉价格甚至无偿地运往全国各地。东北还是出口创汇的大户。那个年代讲究的是全国“一盘棋”,东北是这盘棋的中流砥柱,是扛梁长子。为了国家利益,咱大东北不计较本地区的得失利弊,倾情奉献,无怨无悔。

东北人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养身子,但是,当网络上有人诋毁东北经济欠发达、思想落伍,东北人拿着微薄的工资、穷得丁当响却不思进取时,东北人按捺不住“老子心态”,“老子当年如何如何……”“如果没有老子,你们如何如何……”与“老子”相对应的是“儿子”,给没有血脉之染的人当儿子,不是大爱,就是奇辱。

值得分析的是,当对方使出“撒谎儿”这一句时,其所言往往是真谎,或者蓄有大量水分。真话与真相不需要“撒谎儿”的承诺。

“撒谎儿”,不矫揉造作,不转弯抹角,因糙感十足而直白而热辣而豪气,也充满趣味性与幽默感。

“撒谎吊猴”才是撒谎的意思。小学期末考试结束,学生还要到校三两天,有一天暴雨倾盆,交通受阻,家长们纷纷给孩子请假。家长会上,班主任老师点评了此事:“咱们家长请假有两种请法,一种是‘老师,俺今天不去了啊!’理直气壮地像领导似的。还有的家长跟我撒谎吊猴,你莫不如跟我实话实说,下雨天懒得送孩子上学,我抹不开面子,能不给你假吗?你跟我撒谎吊猴,不就是跟你孩子撒谎吊猴吗?”

家长会结束后,只见一男家长冲上讲台,扎撒着双手急赤白脸地跟老师说:“老师啊,我真的没跟你撒谎,我撒谎儿!”老师风趣地回应:“你撒谎儿,那么,你家许沛文叫我什么?”一屋子家长哄堂大笑,没笑的肯定不是大连人。

大连方言的基因是山东方言。由于迁徙杂居、经贸往来、战争及文化交流等历史原因,大连方言吸纳了大量的山东方言、满语、日俄两国语言的借用词。有学者称,山东方言体系比较庞杂,有几十个品种,差别大的品种之间人们交流起来也难听懂。今天的大连方言既烙印着山东方言的原始基因,又各具特色。

为追本溯源,我与青岛作家连谏在网上交流大连话,互动大连话。连谏说:“撒谎儿”是典型的山东话,意思是“骗你我就是你儿子”、“儿子才撒谎呢”。“撒谎吊猴”的山东版本是“撒谎调皮儿”,含义相同的还有“一个屁三个谎”、“胡诌”、“晕”。

大连话是咱们的嗑儿,是咱们的家产。任何时候说起来,都充满了喜乐诙谐,回味无穷啊。

猜你喜欢

老张东北方言
方严的方言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方言
感谢老张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老张的猪会听锣
大东北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