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玉雕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2013-11-16

克拉玛依学刊 2013年2期
关键词:和田玉玉雕玉石

夏 侠

(新疆艺术学院美术系,新疆乌鲁木齐830049)

新疆自古盛产宝玉石,尤以和田美玉蜚声中外。由于历史原因,过去和田玉多以原料形式供应内地加工,本地玉雕业相对落后。尽管新疆玉雕厂早在60年代初就已建立,但在多种因素的制约下,本土玉雕行业发展缓慢,在规模和影响力方面与河南、江苏、上海等省市相比有着明显差距。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与文化水平的提升,玉器市场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和田玉产业格局已悄然发生变化,一些优秀的新疆玉雕企业通过多年的积累与开拓,积极把握机遇,实现自身实力提升,多位本土玉雕师及其作品在全国性的评比中获得肯定。整体工艺水平的提高与对外交流的增多,促使新疆玉雕行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一、新疆玉雕行业的蓬勃发展

20世纪60—70年代,国家相继在北京、扬州、苏州、上海及乌鲁木齐等地新建和扩建了一批国有玉雕企业,主要目的是生产外销品为国家换取外汇。1964年新疆玉雕厂的成立,标志着新疆本土玉雕企业正式走上历史舞台。建厂之初的援建技术人员多来自于北京,这些玉雕师从业经验丰富,工艺水平高,为新疆玉雕厂培养出一批基础扎实的技术带头人才,除了负责日常生产之外,第一批本土玉雕师也承担起带徒任务。在此后的80年代,新疆玉雕厂规模得到扩大,一些青年骨干获得了更多学习机会,比如参加疆内高校组织的文化理论课程培训,以及赴扬州、上海、北京等地的玉雕企业进修或交流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有企业的经营模式逐渐无法适应市场变化,新疆玉雕厂的许多技术精英纷纷下海成立了自己的玉雕作坊,并在新疆玉雕厂和地矿局附近形成了店面集聚区。尽管在2000年以前行业一直不景气,但历经多年磨炼和坚守,一些出类拔萃的本土玉雕师最终脱颖而出,并已成为当前推动新疆玉雕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从2005年开始,新疆宝玉石协会开始从玉雕艺人中评选“玉雕大师”和“玉雕工艺师”,并据此向中国宝玉石协会推荐“中国玉石雕刻大师”人选。截至2012年,新疆已有中国玉雕大师8人、新疆玉雕大师28人、玉雕工艺师61人。为督促获得荣誉称号的从业人员不断上进,新疆宝玉石协会要求在每年的和田玉玉雕精品展示会上,玉雕师必须有作品参展,3次无作品参展者将有可能被降级。行业协会组织的评选工作不仅是对新疆玉雕骨干人才的一种肯定,同时也能在整个业界形成一种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除此之外,2010年8月新疆玉雕界还举行了“新疆玉雕技艺传承人认定暨拜师大会”,根据技艺传习情况,三代新疆玉雕师正式明确师承序册,并举行了集体拜师仪式,共有52位玉雕技艺传承人获颁证书。由新疆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新疆工艺美术协会、新疆工商业联合会珠宝商会共同组织的这项活动,旨在搭建传承发展新疆玉雕新平台,弘扬新疆玉雕工艺与文化,通过师徒相传的传统规范促进青年人才的成长,进而提高地区玉雕行业整体技术素质。建立完整而系统化的行业体系,是确保传统手工艺产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前提。玉雕人才队伍的不断扩大和青年一代玉雕师技艺水平的快速提高,改变了新疆过去“有玉无雕”的局面,现在新疆不仅是和田玉的原料产地,也正在逐渐成为国内玉器成品的重要集散地。

二、新疆玉雕产业的发展环境

产业环境的优化有利于新疆玉雕行业长期健康的发展。根据调查显示,新疆目前有玉石加工企业100多家、玉雕大师工作室50多个、玉雕艺人2600多人,年生产销售额约28亿元。决定新疆玉雕产业发展环境状况的因素包括:玉文化的普及与深入、比赛与展会交流、政府的支持与规划、商贸条件的改善等方面。

1.玉文化的普及与深入

在新疆玉石经济和收藏热的带动下,社会不同层次的文化研讨和交流活动增多,信息传播途径逐渐丰富。除了由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定期主办的“中国和田玉研讨会”之外,各级政府和民间机构组织的学术活动也很活跃,比如由和田玉文化艺术研究院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主办的“新疆和田玉文化艺术研讨会”也获得业界的积极响应。本土学者与业内资深人士编写的玉石文化和玉器鉴赏方面的著作陆续问世,同类出版物市场销售情况良好。以《新疆都市消费晨报》为代表的报纸媒体长期关注新疆玉石行业新闻,同时还以精品赏析和名人访谈的形式向大众介绍相关知识;另外,一些有实力的新疆玉雕企业充分利用覆盖面广、交互性强的互联网平台,建立了中国和田玉网、和田玉鉴赏网、和田玉论坛等网站,增强了信息传播和沟通的便捷性,收到了很好的推广效果。

2.比赛与展会交流

近年来疆内外工艺品展览与比赛的增多,为新疆玉雕师提供了很好的拓宽视野和自我展现的机会。在全国性的天工奖、百花玉缘杯、中华龙奖等评比中,新疆玉雕师的作品屡获佳绩,成绩提高显著,其中的精品已能代表全国玉雕行业质量和工艺的最高水准;在新疆范围内,由行业协会牵头举办的各种研讨、展览和赛事也得到了积极响应,一些优秀的青年玉雕人才有了更多的机会崭露头角;与此同时,近年来新疆玉雕行业活动的举办也不再局限在乌鲁木齐市,针对南北疆不同产地玉石特色开展的行业交流逐年增多。

3.政府的支持与规划

除了行业协会组织的各种展会之外,以“和田玉石文化旅游节”为代表的玉石产地主办的活动也是一种重要形式。这种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展会面向的参与群体更为广泛,玉石主题能够带动多种产业共同发展,旅游与玉雕产业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非常显著。

在对口援建和田地区的北京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和田玉石文化旅游节”每年定期在该区下辖各县市轮流举办,正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品牌效应。当地玉雕企业面向的消费群体不断扩大,同时还得到了政府专项资金支持。在和田玉石经济的启发和带动下,新疆其他玉石产地也不甘落后,克拉玛依、玛纳斯、且末、阿勒泰等地政府也在积极组织各项活动,努力宣传当地玉石品种并推进玉雕产业园区建设,一些与内地企业合作的项目已初见成效。

4.商贸条件的改善

随着新疆玉石经济的繁荣,企业商贸方面的便利条件开始增多。为规范和田玉籽料市场,使原料交易有价可循,新疆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新疆岩矿宝玉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新疆玉石雕刻有限公司和田玉交易中心4家单位联手创建成立了参考价信息平台,通过共同调研、采集、分类、汇总后,以月为周期,向社会公布新疆和田玉原料等级分类情况及市场交易行情。消费者可通过新疆和田玉交易中心电子屏、中国和田玉网等渠道获悉。此外,个别商业银行针对国家和省级玉雕大师开辟了特别的信用贷款通道,比如凭借玉雕大师身份不用任何担保就可以从乌鲁木齐商业银行申请50万元的贷款额度,其利率可以依照相关规定,双方商议而定。对于一般的玉器行业从业人员,可将玉石做质押,贷款最高额度可达千万元,这些措施有助于玉器经营者解决流动资金问题。

三、新疆玉雕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1.扩大产业规模

目前新疆玉雕从业人员多是分散的小作坊形式,尚处于自产自销状态,还未形成产业化集群。由于产品的批量化生产能力不足,新疆玉器市场上每年销售的玉器仅不到30%是在新疆本土加工的,剩下70%多都是在河南、苏州、上海等地加工后附加15%左右的加工成本返销新疆市场。每年仍有数百吨和田玉原料被送出疆外雕琢,可以说未来的拓展空间还很大。

在河南镇平县、广东揭阳市等国内玉雕产业规模化运作比较成功的城市,无论是玉雕从业人员,还是玉雕产业的收益,对当地经济的发展都是举足轻重的。吸取内地的先进经验对于振兴新疆地方经济有着重要意义,产业的发展取决于整体的规划,这不仅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制定经济战略部署,更重要的是民营企业以长远眼光把握资源、产品、质量、销售规模,以市场需求统筹配置资源,把几个环节有机结合,协调统一,逐步升级为行业龙头。

2.探索本土化玉雕艺术风格

对于地处西部的新疆来讲,完全照搬内地常见的玉雕风格很难突出自身优势,探索符合地域文化特色的雕刻风格是十分必要的。长期以来,国内玉雕行业形成了“北派”、“海派”等工艺流派,新疆玉雕行业由于起步较晚,在开始阶段主要是学习各流派的精华,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主题为创作基础。随着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品牌意识的加强,新疆玉雕界这些年提出了依托西域风土人情和文化底蕴、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的目标。“西域派”的实现可能需要几代玉雕人的共同努力创造,这也是整个行业向更高层次攀登的必经之路。

地域风格的形成需要更多创新型玉雕人才的参与作为基础,企业与高校合作培养高素质人才将是未来的趋势。自2004年开始,新疆职业大学、新疆艺术学院等高校已相继开展这方面的尝试,以校企合作的模式建设玉雕工艺与设计专业。传统手工艺与现代高等教育的结合,将为新疆玉雕行业培养更多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同时也为本土玉雕艺术风格的形成提供强大推动力。

新疆玉雕艺术的繁荣不仅事关一个行业的进步,同时也是新疆文化产业整体发展中重要的一个部分。为实现新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专门针对实施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做了部署,把培育和扶持新疆特色文化产业作为长期任务,新推出的一系列鼓励政策与玉雕文化产业的发展特点相符合。随着行业体系的健全和环境的完善,本土玉雕产业已进入向更大规模和更高层次快速升级的阶段。与内地传统玉器加工地区相比,新疆现代玉雕行业尽管只有五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但本土深厚而独特的文化资源是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的财富。在各方面条件具备的前提下,只要明确产业发展方向,通过设计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打造品牌来提升产业基地的核心竞争力,新疆玉雕必将在中国玉器加工领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1]孙江红.新疆又增两位国家级玉雕师[N].新疆都市消费晨报,2012—1—11(D3).

[2]孙江红.新疆玉雕业有了传承人[N].新疆都市消费晨报,2010—8—10(D6).

[3][5]王爱华.新疆和田玉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9,(2):2-3.

[4]苑晓军.新疆乌鲁木齐市和田玉市场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3):146.

猜你喜欢

和田玉玉雕玉石
传统的玉雕与玉雕的传统
玉,石之美
和田玉子料特征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
世界上最会摇摆的天然玉石
璀璨玉雕 美在装饰
春秋时期玉石器
玉雕创意设计断想
玉雕器皿价值低估受关注
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