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黎族历史文化的形成发展及其特点之综论

2013-11-15高泽强德威宏韬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南岛海南岛黎族

高泽强(昂·德威·宏韬)

(琼州学院 海南省民族研究基地,海南 三亚 572022)

一、悠久的海南历史文化

远古的海南岛,丛林莽莽,热带动植物资源丰富,非常适宜生产生活和居住。海南岛的考古资料显示,距今二万年前海南岛便出现了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昌化江支流南阳溪发现的石制品),特别是三亚市落笔洞“三亚人”文化遗址的考古挖崛,直接证明了至少在一万年前远古人类就已在海南岛上生活栖息。新石器时代时期,不同的人类群体又纷纷进入海南岛,经过两三千年的交流融合发展,最终在海南岛出现了独具热带海岛特色的民族——黎族。

(一)海南岛的考古发现

1983年初夏、1992年12月、1993年10月,考古人员对三亚市落笔洞“三亚人”文化遗址进行了三次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考察和考古发掘。考古人员用洞穴中人类食用后遗存的螺壳经常规碳十四法测定,测出无机年龄为距今10890±100年,这是目前海南岛所知最早的一处人类活动遗址。

发掘者经过分析,把落笔洞“三亚人”遗址与华南地区几处有代表性的洞穴遗存如广西柳州的白莲洞遗址和大龙潭鲤鱼咀遗址、广东的阳春独石仔遗址和封开黄岩洞遗址相比较,认为它们在基本文化内涵上十分相近,存在着较多相同或相似的文化因素,当属同一个文化系统,即华南地区砾石石器文化范畴[1]。

2006年6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博物馆等单位组成的海南省大广坝水利工程文物调查组,在昌江黎族自治县七差乡昌化江支流南阳溪第二级阶地里发现石制品,考古人员根据阶地堆积物和器物类型判断,初步得出石制品的时代应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结论,距今为二万年上下[2]。

从落笔洞“三亚人”的遗址的发掘,到昌江南阳溪旧石器的发现,说明了至少在一二万年前海南岛就已有了人类居住,他们与大陆华南一带的远古居民有着密切的联系和文化交流。

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国家有关部门对海南岛进行了多次考古普查,共发现新石器文化遗址和遗物地点200余处。这些遗址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的台地以及海湾的沙丘上。经过对这些遗址遗物的分析,发现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的大港村、石贡、旧具坡等地的遗址,是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遗址,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发现于陵水黎族自治县的古楼坡、文昌市的田坡、定安县的佳龙坡等地的遗址,属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也有五千年上下;而发现于陵水黎族自治县的本号、白沙黎族自治县的邦溪、五指山市的毛道等地发现的遗址,则属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距今在三千年至五千年之间。继新石器时代文化之后,在海南岛上发现的史前文化还有几何印纹陶文化和青铜器文化,这些文化也有三千年左右。[3]

海南岛新石器人类文化遗址和出土文物,经专家研究,都认为与广西、广东西南部、云南东南部、越南北部等地区所发现的原始文化同属一个文化系统。但是海南岛发现的新石器文化、几何印纹陶文化、青铜器文化等,在时间上相对广西、广东、云南、越南等地原始文化而言都稍晚。这反映了文化传播上的先后关系、传承关系,同时也表明了海南岛上的人类主要是来自大陆华南地区,他们来到海南岛后,发展了与华南地区相同的远古文化。

对于南阳溪发现的石制品和“三亚人”文化遗址是否与海南岛新石器时代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址有一定的联系或者有着密不可分的亲缘关系,考古学界或研究者们都比较慎重,没有轻易下结论。这反而给笔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并有些武断地认为:“黎族先民与‘三亚人’没有文化上的传承,但与海南岛新石器文化、印纹陶文化和青铜文化有直接的文化渊源关系,甚至可以说是种群的融合、延续和发展。”[4]笔者的这种认识主要源自黎族的一个民间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先民们曾经消灭过一种个子矮小,相貌丑陋,黎语叫作“族栈”的人类[5]。这个被灭掉的人类,极有可能就是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即“三亚人”的同类。

由此我们可以有理由认为:南阳溪石制品的使用人和“三亚人”属于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在新石器时代人类进入海南岛后,他们受到新石器时代人类的极端挤压或者杀戮,最后消失了。后来,几何印纹陶文化和青铜器文化在海南岛发展起来,但它们应是海南岛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延续,属于同源同种。这些同源同种的远古文化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进入海南岛后,经过几千年的相互接触、交流、传承,最后融合在一起,成为海南岛远古文化的主流,具有热带海岛特点和山地特点的黎族雏形由此奠基。

(二)百越文化在海南岛的传播

百越是古代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的通称。这个称呼的出现与黎族首批先民进入海南岛相比,晚了两三千年的时间。但是由于黎族先民与大陆上百越族的先民都有很多共同的文化渊源关系,所以黎族先民当属百越族的范畴。远古时期百越族分布的范畴极广,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自交趾至七八千里,百粤(越)杂处,各有种姓。”“交趾”为今越南北部,“会稽”为浙江省的温州一带,这说明自浙江至越南的整个东南沿海地区都是百越族所居之地。除此外,在今上海、台湾、海南的全部以及江苏、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和云南等省的一部分,均为百越族所分布的地区。

众多的研究成果、权威的辞典《辞海》以及百度百科、维基百科都认为,百越族文化主要特征体现在水稻种植、树皮布、踞地式纺织、贯头衣、筒裙、犊鼻裈、儋耳、凿齿、断发纹身、椎髻、猎头、契臂为盟、男女混浴、不落夫家、竹排、独木舟、干栏式建筑、鸡卜、占卜、二次葬、蛙蛇鸟等图腾崇拜、善行舟、铸铜器、咀嚼槟榔、食蛇蛤海产、黏着型语言、几何印纹陶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上述百越族文化的特点特征多数都能在黎族社会中得到较好的传承。如下表:

百越文化在海南

所谓百越文化在海南,其实仅限于黎族居住的地区而已,而且主要出现在山区一带,在接受封建文化影响比较深的地区如黎汉杂居区和沿海一带,这些文化的表现已经非常弱,但不论其表现强或弱,总体上都表明了黎族文化的源头来自百越族,或者至少可以说与百越族有共同的源头。

二、黎族与周边诸民族的关系

海南岛虽然远离祖国大陆,孤悬海外,但在地理位置上正是处于华南至东南亚这一广阔地域的中心。因此自古以来,凡在这一区域活动的人类都不可避免地涉足海南岛,海南岛由此也就成为这一广阔地域人类活动的交流之地和文化传播之地。

(一)与南岛语族的关系

南岛语族就是马来波利尼西来语系,是世界上唯一一种主要分布在海岛上的语系,他们懂得独木舟的制作,懂得航海的技术,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的大部分岛屿上,特别是东南亚地工区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更是南岛语族的聚居地,他们有着共同的海洋文化,且语言亲近、文化相似。

民国时期,有一位学者在对东南亚文化的比较研究中就曾断言:“……就文化系统言,黎族系属太平洋四个文化区中之印度尼西亚区……如文身之风俗,语言之构造,婚俗之特征,妇女之装饰,吹筒箭与口琴之使用,织绣之图案,皆不脱印度尼西亚文化区之范围。”[6]这是专家学者第一次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探讨黎族文化与南洋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树皮布向来被看作南岛语族主要的古文化特征之一,而海南岛也发现制作树皮布的石拍,有树皮布文化遗存。近年来,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的专家们对黎族和台湾岛原住民的文化比较和研究中,同样发现琼台两岛的原住民族之间有着太多的相同相似的文化现象。[7]更令人惊讶的是黎族与台湾原住民都处在两个相距很远的海岛上,历史基本没有来往,但在相关专家采集台湾五个少数民族和海南黎族人的血样,通过DNA研究,发现台湾的阿美、泰雅、布农、排湾四个民族男性的主要Y染色体类型,与黎族男性的主要染色体类型完全一致。[8]由此研究者认为黎族和台湾原住民自古以来就是“亲戚”,台湾原住民是五六千前从大陆东南沿海迁移过去的。

为了进一步说明与黎族与南岛语族的关系,笔者在这里引用2007年9月15日发表在《中国热带医学》中一篇研究论文的一段话:“……D-YAP单倍型并没有在黎族中出现,因而‘黑矮人’并没有参与黎族的组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显示,黎族与汉族、苗族、瑶族的遗传关系较远,不支持黎族的皇帝族起源学说。但并不能把黎族与马来族人和起源于骆越的壮族、布依族、水族、侗族的遗传关系分开,因而无法对百越起源和东南亚起源进行判断。从黎族的Y-SNP单倍型结果中我们还可以看出,黎族五个支系有95%以上都属于同一个单倍型O3-175,这一比率远高于其他人群,因而黎族支系间的亲缘关系非常接近,他们有共同起源毋庸置疑。……我们还发现,代表台湾原住民的阿美族、排湾族人群属于O3-175单倍型的比率占100%,这提示,黎族与台湾原住民的起源很亲近,这一点与他们文化、体质的相似以及考古学证据能够相互印证。”[9]这段引文说明了黎族与南岛语族、壮侗语族三者之间密切的遗传关系和亲缘关系,同时也表明了“黑矮人”、汉族、苗族、瑶族等人种与黎族先民在基因上没有遗传关系。

综合上述,东南亚地区大部分的民族,其祖先都应该是数千年前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迁徙过去的。从古老的百越族文化到现代遗传学家基因的研究,都证实了黎族先民和南岛语族先民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关系。所以笔者曾在一篇文章中直言不讳地说:“远古时代的海南岛是属于南岛语族文化影响的范围,或者至少可以说是南岛语族在迁徙过程中进入海南岛后留下来的文化遗存。”[7]

(二)与壮侗语族的关系

壮侗语族又称侗泰语族或侗台语族。国内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的广西、云南、贵州、广东、海南、湖南等地;国外的主要分布于泰国、老挝以及缅甸东北、越南北方、印度的阿萨姆邦等地。

语言既是文化现象又是文化符号,每个民族的语言都会反映每个民族的文化特征。黎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我国的壮语、侗语、布依语、傣语、水语以及海南岛上的临高话、哥隆话都与黎语属于同一个语族。但由于黎语跟同语族分离时间较早,经过几千年独立发展,之间的语音、词汇甚至语法都已经有很大的差别。但在基本词汇方面,黎语跟同语族诸语言仍有相当数量的同源词,而且越常用的基本词相同率越高。在专家选出的500多个常用词基本词中,黎语跟同语族进行比较,同源词和近似词之比表现如下表:

黎语与同语族诸语言比较表[10]p579

至于黎族与同语族分离的大致情况,《黎语调查研究》的作者在用“水田”、“稻草”、“木杵”、“犁”、“糠”“簸箕”、“棉花”、“甘薯”、“芋头”、“小米”、“猪”等词汇进行比较时,发现这些词汇黎语与同语族诸语言都是同源,于是作者得出这样的结论:壮侗语族在尚未分离前就已经从事农业,种植水稻,已“有相当发达的农业”。[10]351可见,黎族、壮族、傣族、侗族等民族的祖先关系密切,彼此有渊源关系。

其实从远古时期看,南岛语族应是壮侗语族的先辈,或者南岛语族和壮侗语族都有共同的文化祖先,都属于百越族的范畴。当今分布于我国的华南、西南以及东南亚、大洋洲这一广阔区域的南岛语、壮侗语各民族(当然包括海南岛上的黎族),都是历史文化渊源关系比较密切的兄弟。

三、黎族与黎族文化的形成

黎族先民进入海南岛后,在这个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下,各部落氏族经过长期的相互交流融合,黎族和黎族文化终于在海南岛这块热土上诞生。

(一)黎族的形成

对于黎族的形成,人们的关注力度似乎太弱。这主要是受到先入为主观念的影响,即以为黎族是在岛外形成之后才进入海南岛的。这样的观念往往造成对黎族的族源、历史、文化等等的认识难于一致,这是多年来黎族研究中的困惑。

20世纪30年代,德国民族学家史图博在其所著的《海南岛民族志》中就指出:“海南岛是被数次民族浪潮——即由本地黎(润)、美孚黎、岐(杞)黎、侾(哈)黎——冲击过来的民族所开发的,这些迁移到海南岛的民族,很明显是由阿乌斯兹罗尼亚(马来亚)和泰族这两种要素组成的。”他认为“海南黎族源于马来人与泰人的结合”的观点是相当具有前瞻性的,它让我们在研究黎族历史还在研究黎族文化,都有种茅塞顿开和视野开阔的感觉。

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际学术交流频繁,我国专家学者研究的视野进一步拓展,在壮侗语族语言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如有的学者明确指出:黎语乃至整个壮侗语族早期可能使用原始马来语,后来由于长时间地、大面积地受到汉语的影响而发生融合同化,完成了“类型转换”,转变为与汉藏语同一体系的孤立型语言。[11]一些学者在研究当中发现,黎语和壮侗语族各语支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所以只能无奈地提出:“在黎语中,原来与这些语言(壮侗语)相同的词很可能有相当一部分消失了,而保留下来的有一些可能在语音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应关系比较复杂,同源或非同源一时难以确定。”[10]570有的学者干脆说“黎语中的一些南岛语词,是独特的,与壮傣、侗水的不同,是黎语的底层词,而不是它们共同的底层词或借词。”[12]学者们的这些认识说明了两问题:一是在汉藏语的长期影响下,一部分南岛语渐渐转化成了壮侗语;二是黎语虽属于壮侗语族,但一些底层词却是属于南岛语的。

据此,我们便可以大胆地作出这样的设想:

第一,在距今五六千年前,居住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操原始南岛语的人群第一次向东向南等方向迁徙。在向南迁移过程中,有一部分踏上了海南岛,这便是第一批黎族先民。自此后,与黎族有渊源关系的先民就源源不断地进入这块热带海岛。

第二,在距今三千年至五千年之间,分布于我国华南一带操原始南岛语的百越族,在强大的汉藏语的影响下,渐渐发展成为了新的语种——壮侗语。

第三,在距今三千年前后,一批批操壮侗语的先民们又先后进入了海南岛。这个时期入岛的先民规模比较大,文化也较先进,他们进入海南岛后便占领了利于耕作的沿海及平原地区。

第四,由于壮侗语和南岛语的族群本来就有密切的文化渊源关系,两大语种在海南岛相遇,经过千百年漫长的交流、融合和发展,渐渐催生了一个民族的形成,黎族终于诞生。

(二)黎族文化的形成

黎族先民到达海南岛后,披荆斩棘,战天斗地,辛勤劳动,建设家园,旷古的海南岛终于出现了沸腾的村庄、忙碌的人群。在作为一个民族的雏形出现后,黎族先民在百越族文化的基础上,在海南岛这个特定的环境条件和历史背景下,经过千百年历史的冲刷、洗礼和积淀,渐渐发展壮大并创造了具有自己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文化,黎族文化由此形成。

黎族传统文化一览表

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表中所展现的黎族传统文化依然在黎族社会中产生影响、发挥作用。如今在政府特别是文化部门的支持下,黎族的这些传统文化大部分都已成为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个别的甚至成为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四、黎族历史文化的特点

远古时代华南和东南沿海地区的原始文化,主要为百越族的壮侗语、南岛语远古祖先的文化。海南岛的原始文化(实为黎族原始文化),实际也就是壮侗语、南岛语文化扩散的结果。自从西汉王朝在海南岛建立郡县后,大陆上壮侗语诸民族文化便再也没有进入海南岛,两地间的相互交流断绝,代之而起的是中原文化(汉文化)的不断入岛。后来,大陆上同语种诸民族的文化不断受到了来自中原文化以及印度文化的强烈影响如壮族文化、侗族文化、傣族文化等,于是黎族文化与同语族文化渐行渐远。虽然中原文化也较早地跟随封建王朝官员进入海南岛,但黎族社会接受封建官府的完全统治则晚且慢,因而在海南岛这块土地上较好地保留了自己原有的文化特色。[13]经过千百年的发展,黎族文化便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点。

根据多年从事黎族历史文化研究的心得和体会,以及已出版和发表过的相关著作和论文的观点,笔者把黎族历史文化的特点总结归纳成为三大部分,即传承性与多样性、萎缩性与融合性、缓慢性与不平衡性。

(一)传承性与多样性

纵观几千年来中国南方古代文化特别史前文化的动态,其迁徙的主流方向都是往南扩展这样的一种态势。我们与其说海南岛的远古文化是受到来自我国南方(华南)和东南亚两地远古文化的深刻影响,不如说是我国南方史前文化在向东南亚地区迁徙过程中停留在海南岛的一小部分。

源远流长、古老深邃的黎族历史文化,对百越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尤为突出。百越族文化正是我国远古时期华南、东南沿海一带的主流文化,而这个主流文化也正是如今壮族语、南岛语诸民族文化的源头。所以就黎族的历史文化来看,不论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反映出与壮族语、南岛语诸民族历史文化很多相同、相似的文化内涵和表现方式,这也正说明了黎族是这种远古主流文化的传承者或者拥有者。

这里所谓的传承性实指黎族历史文化对百越族文化的传承,而多样性则指分布于我国华南地区和东南亚地区的史前文化(壮侗语和南岛语远古文化)在黎族历史文化中的反映。这种反映在今天看来,又使黎族的历史文化体现出这样的两个特点:在国内具有“族际性”,在国际上具有“国际性”。

(二)缓慢性与不平衡性

千百年来,在封建统治阶级实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的影响下,黎族逐渐从岛北部、岛四周不断地向岛南部、岛中部迁移。到明清时期,海南岛的民族分布格局最终完成,即汉族主要分布在岛的北部地区和岛的周边地区,而黎族等少数民族则分布在岛的中部、南部和岛周边的小部。这种人文分布格局,对黎族社会经济和历史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14]

相对汉族而言,黎族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极其缓慢。自明清至民国间,由于居住的地理环境和接受封建王朝统治的程度不同,黎族社会内部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性主要表现于下表中:

黎族社会发展的差异性

一个民族在同一个区域内,同时存在三种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本身就体现出了其社会发展的缓慢性和不平衡性,这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黎族历史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和特征。[15]

(三)萎缩性与融合性

黎族文化的萎缩性与融合性,是随着黎族社会历史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主要表现为在外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即中原文化(汉文化)的不断影响和作用下,通过黎族文化自身的不断吸收、消化、融合而出现的。

在黎族文化中,每一种文化现象的萎缩,其背后几乎都出现融合的现象。未能融合的,则出现不断的被摈弃,直至渐渐消失。黎族文化的这种萎缩性与融合性可见下表:

黎族文化的萎缩性与融合性

纵观黎族文化的发展变迁,每个历史阶段的黎族文化都能反映出每个历史阶段的时代和特点。但在汉文化这种强势文化的影响下,萎缩性与融合性的现象终将是黎族历史文化发展的一种趋势、一种方向。

结 语

为了迎接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周年,海南省委宣传部和海南省社科联,组织了海南学术史上规模最大的专家学者来编撰《海南历史文化大系》(十卷本100个课题)。“大系”自2006年全面启动,笔者有幸参加并承担了《海南黎族研究》一书的撰写任务。但在撰写完成特别本书的出版之后,总感到有些问题仍需要进一步说明,诸如黎族历史文化是如何形成的?黎族跟周边诸民族的关系怎样?为什么黎族文化中会保留着很多南岛语、壮侗语古文化的特点特征?黎族自身的历史文化特点又如何?这一系列问题一直在笔者的脑海里萦绕苦缠、反复出现。于是近年笔者来不断进行探讨,并相继发表一些文章阐述见解,但都是零碎的甚至散乱的,未形成专文。故笔者在此进行重新整理,综合论述,增加新的观点和内容,以作为对《海南黎族研究》一书中未能阐明的一些问题的补充。

[1]郝思德,黄万波.三亚落笔洞遗址[M].海口:南方出版社出版,1998.

[2]李超荣,李钊等.海南省昌江发现旧石器[J].人类学学报,2008(1).

[3]王克荣.海南岛的主要考古发现及其重要价值[J].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博物馆(创刊号),1987.

[4]昂·德威·宏韬.海南岛史前文化猜想[C].刘明哲.拂拭历史尘埃——黎族古籍研究.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

[5]王国全.黎族风情[M].广州:广东省民族研究所编,1985.

[6]刘咸.海南黎族起源之初步探讨[C].西南研究,1940(1).

[7]高泽强.海南岛树皮布历史溯源[J].广西民族研究,2007(2).

[8]史式,黄大受.台湾先住民史[M].北京:九州出版社,1999:258.

[9]孙元田,杨波,区彩莹,陈路,苏振宇,李冬娜.Y-染色体单核苷酸多态性对中国黎族起源的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07(9).

[10]欧阳觉亚,郑贻青.黎语调查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11]罗美珍.试论台语的系属问题[J].民族语文,1983(2);倪大白.中国的壮侗语与南岛语[J].中央民族学学报,1988(3);戴庆厦.从藏缅语看壮侗语与汉语的关系[J].中央民族学学报增刊,1990(11).

[12]吴安其.汉藏语同源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13]高泽强.试论黎族古籍及其社会价值[J].新东方,2010(5).

[14]高泽强.略谈黎族文化发展特点[J].琼州学院学报,2009(1).

[15]海南省地方志办公室编.海南省志·民族志[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6.

猜你喜欢

南岛海南岛黎族
黎族小伙闯“深海”
《黎族母亲》等
高清大图
《黎族元素建筑再生设计方案》
56个民族56枝花 黎族
是海南省还是海南岛?
福建沿海考古与南岛语族起源探秘
关于海南岛战役作战方针的考察
回忆海南岛渡海登陆战役
海南岛战役中的“土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