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小剂量罗红霉素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3-11-15曾瑜林健濂黎俏琴
曾瑜 林健濂 黎俏琴
COPD疾病为一种慢性气道炎症疾病,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基于该疾病的病理特点, 作者为详细了解分析长期小剂量罗红霉素对稳定期COPD的临床价值, 特选取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在2011年12月~2012年11月诊治的74例稳定期COPD门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 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1年12月~2012年11月诊治的74例稳定期COPD门诊患者, 其中, 男48例, 女26例;患者年龄为60~75岁, 平均年龄为(67.52±1.04)岁;患者病程为14~27年, 平均病程为(20.51±1.03)年;并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为37例, 对比两组患者之间的年龄、性别及病程等基本资料,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吸氧、口服或者是吸入支气管扩张剂等常规临床治疗方法治疗, 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 即150mg的罗红霉素进行治疗, 1次/d, 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6个月的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 FEV1%、痰量、生活质量评分、呼吸困难评分及急性发作频率[2]。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 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状况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状况,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显著优于治疗前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值见下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状况(±s)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状况(±s)
组别 时间 FEV1% 痰量 生活质量评分 呼吸困难评分治疗组 治疗前 40.66±10.32 31.16±5.21 67.41±9.14 3.94±1.53治疗后 45.57±11.48 25.37±4.95 61.93±8.33 2.81±1.38对照组 治疗前 40.12±10.08 30.76±5.41 67.49±9.33 3.91±1.52治疗后 45.24±12.12 28.35±5.17 62.41±8.26 3.03±1.39
2.2 对比两组患者急性发作频率 治疗组患者中, 总急性发作人数为11例, 占29.73%(11/37), 6例患者出现发作两次或者是两次之上, 占16.22%(6/37), 3例患者因急性加重住院治疗, 占8.11%(3/37);对照组患者中, 总急性发作人数为20例, 占54.04%(20/37), 14例患者出现发作两次或者是两次之上, 占37.84%(14/37), 10例患者因急性加重住院治疗, 占27.02%(10/37)。对比两组患者急性发作频率, 治疗组患者总急性发作人数、出现发作两次或者是两次之上分数、因急性加重住院治疗患者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COPD为一种较为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该种疾病的患者例数较多, 且病死率较高。基于该疾病具有病情发展缓慢的特点, 因此该疾病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及工作[3]。当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后, 其临床症状得到相应缓解, 但患者肺功能没有得到改善, 甚至出现加重现象[4]。同时, 基于患者自身免疫功能、防御功能降低, 加上外界有害因素产生的影响, 因此患者极易出现反复发作的特点, 并出现各种心肺并发症[5]。在对其进行治疗时, 治疗方法主要为心理治疗、营养支持、抑制全身炎症、氧疗及康复锻炼等多种方法, 这些治疗方法可有效延缓患者病情,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6]。罗红霉素为一种大环内酯类药物, 其独特的免疫调节及抗炎作用, 对COPD疾病具有显著效果。该种药物主要通过对炎症细胞活化及聚集的抑制以及对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的出现及释放进行较好的抑制, 从而有效治疗COPD疾病[7]。COPD疾病的急性发作同患者上呼吸道定植菌数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罗红霉素大环内酯类药物在患者细胞内浓度显著高于血浆的, 其对多种非典型致病菌具有显著的杀灭作用,因此, 可有效减少患者上呼吸道定植菌数量, 进而有效降低患者出现急性发作的发生率。研究结果显示, 长期小剂量罗红霉素在治疗稳定期COPD疾病临床上效果显著, 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如采用长期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的治疗组患者, 其各项指标均优于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的对照组患者, 其急性发作频率显著低于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的对照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 长期小剂量罗红霉素值得在治疗稳定期COPD疾病临床上推广应用。
[1]白新会.长期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稳定期COPD临床研究.临床肺科杂志, 2011,14(10):520-521.
[2]郑小珍,刘积锋,钟蔚,等.小剂量罗红霉素对舒利迭治疗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影响.临床肺科杂志, 2010,11(02):1326-1327.
[3]周伟雄,许婷,吴北林.长期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06(20):503-504.
[4]董菊,严锦兰,朱琼.长期小剂量罗红霉素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疾病的疗效观察.当代医学, 2013,10(17):172-173.
[5]甘秀勤,凌文峰,冯刚松.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4例疗效观察.海南医学, 2009,04(09):104-105.
[6]程蓬江.小剂量茶碱短期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的抗炎疗效及安全性评估.临床肺科杂志, 2013,18(05):884-885.
[7]吴心宏,樊昊.长期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稳定期COPD的临床疗效观察.临床肺科杂志, 2013,18(04):64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