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正交测试实验法的钼丝振动研究
2013-11-15张世凭唐先春姜自莲
张世凭,程 明,唐先春,杨 琳,姜自莲
(成都工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1000)
0 引 言
往复走丝数控线切割机床加工中,其钼丝与工件表面之间的间距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零件加工质量。机床工作时,钼丝因其挠性及其他因素影响而时常处于振动状态,降低了零件的加工质量。为提高机床加工精度,须削弱甚至消除该振动。为此,需要清楚钼丝振动的影响因素,才能在此基础上采取措施改善加工质量。
本文首先建立了钼丝振动模型,分析导致钼丝振动的主要因素。然后按照正交测试实验法,在有限的试验次数中,确定各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对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为采取工艺措施拟制钼丝振动创造条件。
1 线切割机床工作原理
如图1所示,在加工过程中,工件和电极丝分别接通脉冲电源的正负极,电极丝与工件之间保持微小间隙,形成间隙放电条件,产生放电腐蚀蚀除工件表面材料,达到设计要求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电极丝一般为钼丝,在丝筒带动下,通过上下导轮在加工区域不断作往复运动,以保持放电条件[1]。
图1 机床工作原理图
2 钼丝数学模型
由线切割机床的工作原理可知,工作时,钼丝主要承受张力、阻尼力及其他受力[2]。
(1)张力。主要来源于运丝系统中如丝筒、导轮等固定零部件的约束力,初始张力则为工人安装钼丝时人为施加的“张丝预紧力”。
(2)工作液及电蚀物的阻尼力。在加工过程中,具有一定粘度的工作液不断地冲击加工区域,对钼丝的轴向运动会产生阻滞作用。同时,在加工区,放电腐蚀掉的零件表面微细颗粒混杂在工作液中,也会增加对钼丝的阻滞作用。
(3)其他受力。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时伴随着电化学和热力学等方面的复杂现象,因此钼丝在运行时还会受到下列作用力:由于放电腐蚀产生放电压力、钼丝与工件之间建立起来的电场所产生的库仑力、放电点金属受热熔化和气化喷爆时的冲击力。
由此可知图1中上下丝架间钼丝的受力情况如图2所示。若不考虑换向过程,在一定时间内,钼丝可视为两固定点之间匀速运动的运动弦。图中L为上下导轮A、B之间的距离(m),即钼丝工作时的跨距,ν为钼丝运行速度(m/s),P(z,t)为钼丝横向外载荷(N)[3]。
如图3所示,取其中一微段做分析。工作中,钼丝运行速度一般大于6 m/s,此时可忽略工作液的阻滞和其他受力作用。设ρ、T、θ分别为钼丝单位长度质量(kg/m)、钼丝张力(N)及其与Z轴的夹角,根据力学定律可得[4]:
图2 运动弦模型
图3 一微段钼丝受力图
式中:a2=T/ρ,a——弹性横波纵向传播速度。
其边界与初始条件为
由此解式(2),得到该运动弦的第n阶固有频率为
3 计算仿真
由式(3)知,钼丝第n阶固有频率fn由运动速度ν、张力T、单位长度质量ρ、长度L决定。对于某种给定的钼丝,其fn与L成反比,但和ν、T的关系不直观,比较复杂。为直观地了解fn与L、ν、T的关系,项目组根据式(3)进行了fn的计算仿真[6]。
在生产实际中,使用比较多的钼丝直径为0.14mm,其密度ρ=1.66kg/m,故仿真时取ρ=1.66kg/m。根据工作条件,各取值范围为L∈{0.20,0.80},ν∈{6,12},T∈{4,12}。仿真中取n=2(工作时,钼丝大部分时间与工件表面处于接触-放电-离开-接触-放电-离开的循环中,根据运动弦的有关理论,此种情况下,运动弦系统的一阶固有模态受到很大抑制,钼丝反映的主要模态应该是运动弦系统二阶或以上的固有模态),为分析L、ν、T 3个因素对fn的影响,分析任意因素时,分别固定其他两个因素,研究fn在该因素在取值范围内变化时的情况,图4、图5、图6为仿真的部分结果。
实践表明,钼丝的高频振动对机床加工精度的影响较小,在高频区段,钼丝振动频率越高越有利。从图4、图5、图6可以看出:
(1)频率的增加与张力的增加基本成正比。在许可的范围内,张力越大,钼丝振动频率越高,对提高加工精度越有利。在实际加工中,操作者一般也是按照这样的原则工作的,当钼丝工作一段时间后,张力减小,操作者就会通过“紧丝”等手段来提高张力值。但张力值的增大会加剧钼丝的损耗,降低钼丝寿命,从而增加加工成本。
图4 L=0.4m,v=8m/s和L=0.6m,v=10m/s时,振动频率随钼丝张力变化情况图
图5 T=8N,v=8m/s和T=10N,v=10m/s时,振动频率随钼丝上下丝架距离(跨距)变化情况图
图6 T=8N,L=0.4m和T=10N,L=0.6m时,振动频率随钼丝速度变化情况图
(2)钼丝位于上下线架之间的距离即跨距越小,频率越高,即越有利。尤其是跨距低于400mm时,钼丝的振动频率稳定地高于450Hz,对提高加工精度很有利。实际工作中,线切割机床的经济加工高度一般低于400mm,高于400mm的工件用线切割机床加工时,其精度难以保证。
(3)丝速对钼丝振动频率的影响很小,在本文研究的取值范围内,丝速变化与频率的关系图几乎是一条直线。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变频手段可以改变加工中的丝速,主要用以获得不同的加工效率,而不是提高加工精度。
4 正交测试实验
为验证上述模型,分析在实际生产中的适用性、正确性,课题组在DK7735型往复走丝数控线切割机床上进行了试验。该机床的工作行程X×Y为350mm×420 mm;加工工件高度为20~800 mm。实验中采用了DWS测振仪、泰克TDS2012B示波器、Schmidt TS1-5000-232张力测试仪以及用于控制运丝速度的变频器。
同时考察L、ν、T对钼丝振动的影响,这是一个典型的多因素试验,同时每一因素理论上又有无穷多个不同的取值,即使按照一定的步长对3个因素取值,组合下来的试验次数也会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例如,若对L、ν、T分别在取值区间各取9个值,组合下来的试验次数为93即729次,这将会付出非常高的实验成本及很长的实验时间。为科学合理地安排多因素试验,课题组采用高效率的正交实验法来设计试验[7]。
实践表明,钼丝的低频振幅较大,对钼丝与工件之间相对位置关系的正确度影响很大,并导致放电条件不稳定。而钼丝的高频振动只要不是共振,一般是微幅,对工件加工精度的不良影响基本可以忽略。因此,本试验的考察指标定为钼丝的振动频率,频率越高,指标越好。在其他加工参数,如脉冲、进给量、工件材料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加工中的钼丝L、ν、T,测量不同参数条件下的钼丝振动频率值。
(1)因素的选择和影响水平的确定[8]
本试验的目的是寻找导致钼丝振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其各自的不良作用水平,进而为采取措施抑制钼丝振动提供依据。试验的考察指标是钼丝振动频率(越高越好)。
根据经验,确定各因素的水平,如表1所示。
表1 因素水平表
(2)基于正交试验表的实验方案与测试结果
本试验有3个因素,每个因素各有3个水平,采用L9(34)表很合适,式中的L代表正交表,小标“9”表示该表有9个横行,即要做9次试验;括号内的上标“4”表示有4个纵列,即可以安排4个因素的试验;底数3表示每个因素可以有3种水平。
选好正交表后,把各因素依次放在正交表的表头对应列上,见表2。因素按表头设计格式填写,水平按“因素水平表”对号填写,其中的1、2、3分别代表实际水平参数。
表2 试验方案及结果表
将3个因素依次放在L9表的第1、2、3列中,就得到相应的9次实验条件。第4列空缺,可以略去。
按照实验方案,测得各个条件下钼丝的振动频率值,并填入表中第4列。
为考察跨距L、张力T、运丝速度ν对振动频率的影响力,根据表2分析计算出了它们各自在3个水平下的平均频率,结果为
将计算结果列入表3。
极差值的大小表征该因素对振动值的影响力,极差值越大,影响力越高,反之亦然。从表3可以看出,钼丝跨距变化对其振动的影响最大,张力变化其次,运丝速度变化影响最小。跨距的极差值797远大于丝速的极差值78,后者约为前者的9.8%,这与前面仿真计算得到的分析结果非常相近,即和跨距对振动的影响相比,丝速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在图6中表现出来几乎是一条直线。
表3 各因素对频率的影响结果分析表
在生产实际中,工件越厚,要求的钼丝跨距就越大,加工精度就会越低。一般超过500mm的工件,在线切割加工工艺中,就会被视为大厚度工件,需要在设置包括电参数在内的工艺参数值时花不少精力。因此,试验结果与生产实际中情况是一致的。
同时,以钼丝振动频率最大作为择优条件可以看出,跨距在水平1(0.2 m)时最好,张力在水平3(10 N)时最好,丝速在水平 3(12 m/s)时最好。因此,从控制钼丝振动对加工精度影响的角度,好的参数条件是:L=0.2m,T=10N,ν=12m/s。
5 结束语
对比理论模型的仿真计算结果和试验结论,找到了导致钼丝振动的主要因素即跨距、张力和丝速对振动的影响力排序,并且两个途径反映出的趋势是一致的;同时该趋势也与线切割机床实际加工情况相符合,说明将钼丝视为振动弦的假设是成立的,正交试验法在该课题中的应用是成功的。
正交实验法用于钼丝振动试验研究,大大减少了试验次数,缩短了试验周期,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本实验中,通过有限的9次实验,找到了3个因素对钼丝振动的影响力排序,并且得到了最优工作条件组合,为下一步采取针对性改进措施指明了方向。
[1]郭洁民.模具电火花线切割技术问答[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1-3.
[2]陈剑,滕向阳,贾志新.电火花线切割恒张力控制系统的研究[J].电加工与模具,2007(1):61-63.
[3]韩福柱,陶春生.慢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精度的仿真研究[C]∥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重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2005.
[4]李惠彬.振动理论与工程应用[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97-100.
[5]李崇豪,朱金山.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电极丝受力及振动分析[J].江苏工学院学报,1990(4):1-6.
[6]刘瑞江,张业旺.正交试验设计和分析方法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9):52-55.
[7]张为人,张玉环.正交试验设计法在火焰原子吸收操作条件选择中的应用[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4,24(6):34-36.
[8]王艳,张爱珍,任春生.正交试验设计与优化理论基础与应用进展[J].分析实验室,2008,27(12):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