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殖民主义角度剖析《黎明之屋》

2013-11-15沈国荣

小说评论 2013年1期
关键词:安吉拉殖民主义印第安

沈国荣

1、简介

N.斯科特.莫马迪的小说《黎明之屋》于1969年获得了普利策奖,这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轰动,它正式拉开了美国本土文艺复兴的序幕。小说讲述了主人公亚伯在美国白人文化和美国本土文化夹缝中挣扎,努力寻求自我的故事。

N.斯科特.莫马迪小时候居住在美国本土居留地,作为置身于双重文化背景的土著美国作家,她非常了解美国本土文化。她注重个人身份,认为环境决定一个人的定位。因此,人们不能离开自己的故土,否则很容易导致错位,尤其是精神上的错位,这就是《黎明之屋》的主人公亚伯努力恢复个人身份认同和回归原有文化的原因。.

这部小说帮助美国本土文化汇入到美国白人文化的主流。学者和评论家们开始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它。然而,几乎没人从后殖民角度来研读。这并非由于他们不知道后殖民理论,而是因为当时关于印第安大地是否属于殖民地存在争议,此外,后殖民主义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也是一大原因。

本文认为,既然当时印第安文化依然处于美国白人文化统治之下,这部小说就适用于后殖民主义。因此,本论文用后殖民理论来解析主角亚伯印第安人身份的恢复。通过美国本土文化经历的不同阶段的划分,亚伯失去身份和最终身份恢复的画面便生动地展现了出来。除了简介和总结,本文公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总述后殖民主义。第二部分讲述亚伯和美国本土文化联系的中断。第三部分描述白人文化控制下的美国本土文化被歧视的处境。第四部分讲述亚伯从白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2、后殖民主义概述

后殖民主义出现于1970年西方学术领域,它描述的是以前的被殖民国家和殖民者之间的关系。它是一个关于帝国主义文化遗产的后现代知识性论述。它包含了一系列的理论,例如宗教,哲学,政治学,文学,神学研究等等。

2.1 背景

后殖民主义在1970年出现有几个原因。二战后,很多被殖民国家都已经获得了政治独立并摆脱了殖民者的直接控制。然而,他们却难以根除殖民者在文化,思维和思想上的影响。要消除殖民者显性的和隐形的影响并非易事,这正是后殖民主义关注点。后殖民理论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让曾经微弱的声音被听到。很多过着东方生活,受着东方教育的东方知识分子参与到西方学术领域,他们向主导文化发出挑战,渐渐地使人们明白边缘文化应该大声呐喊,应该去反对西方文化的控制。此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对发展中国家对民族文化独立的追求也是促使后殖民主义产生的一个原因。

2.2 后殖民主义的主要观念

后殖民主义汲取了非洲反殖民主义,卡尔.马克思的帝国主义理论,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和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的内容。

后殖民主义最重要的观念就是文化霸权。殖民者努力使他们对被指迷你国家的统治合法化。正如爱德华赛义德所说,“知识和权力是不可分割的。西方对东方知识的所有权给了西方指挥和控制东方的权利”(赛义德201)。殖民者制定的很多文化政策实质上是为了巩固他们的“上等”文化控制,贬低本土文化。

身份定位是后殖民主义另一个主要观念。简单地说,就是指一个处于一定社会和文化背景的人询问自己是谁。赛义德认为身份认同成了被殖民者确认身份和存在方式的一种途径。

2.3 后殖民时期本土文化的复兴阶段

弗朗茨.发农在《本土文化》中指出后殖民期间,本土文化复兴经历了三个显而易见的阶段。

第一阶段,“本土知识分子发农给出自己吸收了占领者文化的证据......他的灵感来自欧洲人,我们很自然地会将这些作品和祖国文化的发展趋势联系起来。这是绝对的同化时期”(发农178-179)。第二阶段是“本土文化觉醒”时期。第三阶段是“斗争阶段”(发农179),人们想起自己的本土文化,他们发出自己的心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3、和本土文化联系的中断

为了消除文化差异,从根本上解决思想冲突,美国政府采取了一些列措施,即“全面同化政策”。这些政策本质上是文化侵略政策,这最终引起了美国土著人民的身份认同危机。

3.1 同化政策对亚伯的影响。

为了问过政府采取了大量措施来确保同化政策的贯彻。他们教化土著居民,意在提高后者的文化水平并使之从“蛮夷”向“文明者”转化。然而,在此期间,土著居民被置于白人控制文化的文化背景,他们的传统文化和很多习俗都遭到白人的禁止。土著居民和本土文化的联系处于一定程度上的中端。

在小说《黎明之屋》中,主人公亚伯也有同样的经历。在战争中服役的那些年,他不得不接受白人灌输给他的观念,他经常遭到蔑视。同化政策使他产生了与本土文化和习俗的疏离感。因此,他想摆脱白人的控制。亚伯杀死阿尔比诺的理由表明他想消除白人在他心中留下的阴影,彻底摆脱白人的控制。

3.2 文化迷茫和身份危机

为了推行同化政策,美国政府一方面在土著人的居留地建立公共学校,教印第安儿童“文明”文化和艺术,另一方面,他们竭力禁止土著文化的习俗,迫使他们一网自己的传统,贬低自己的文化。

1887年,美国政府通过了道威斯一般配法,这彻底颠覆了土著们传统的组织方式。大量的土著印第安人被卷入白人社会,然而,白人的生活方式和他们的迥然不同,因而他们茫然失措,迷失在白人社会中,遭到白人的鄙视。

正如小说中描述的那样,战争归来后,亚伯极度绝望。他在战争中的经历让他明白了白人和印第安人间不存在真正的友谊,因为前者从来都看不起后者。在活被白人控制的社会中生存,亚伯意识到恢复身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小说中的很多土著美国人都经历了身份危机。小说中的传道士托萨马西受过白人文化教育后,成了双重身份的典型代表。他嘲笑土著文化的落后,然而有深深为白人文化入侵感到痛苦。

卷入白人文化之后,本对白人文化失去抵抗力,最终放弃努力,不再反抗。虽然置身于白人控制化的环境中,亚伯依然持有很强的恢复身份冲动。

4、白人控制文化下的歧视

七年后,“受益于”归位政策,亚伯出狱了,重新回到白人社会。然而,由于犯罪记录和土著血统,他受到强烈的歧视。在白人控制的社会中,他的本土文化处于绝对的边缘境地。当他受到白人马迪尼斯的威胁时,他的反抗几乎让他付出生命的代价。

4.1 文化殖民主义和边缘力量

白人控制期间,土著印第安人的作品和小说必须经过白人的允许才能出版。否则,作品就是不合法的。此外,白人教土著居民先进的文化和技术,竭力贬低印第安本土文化。这进一步加强了白人固有的观点,即认为土著印第安是一个危险的民族,他们既落后又野蛮。土著文化逐渐被殖民者文化取代,土著居民不断被洗脑,被灌输白人文化。

美国政府针对印第安的文化政策把本土文化推向了边缘化。此外,土著们的暴力和贫穷也导致了自身遭排挤的命运。莫马迪在小说中生动地为我们展现了这些力量。

马迪尼斯从亚伯和本那里掠去钱财的场景充分阐释了土著们暴力倾向的问题体制和两者间文化的不平等。小说中的场景如下所示。

“你好,比那里”他说,听起来很温柔随和。我看不到他的脸,但我知道他正一如往常的笑着,是那种知道别人害怕而特有的笑......“比那里,看看你的手”......他拿着手电,你知道的,他打开了它。“比那里,你的双手在颤抖,他说道,表现出惊讶并担心的样子……我把所有剩下的钱都给了他。他盯着这些钱看了好长时间,好像嫌少……他向前走了一些,把光转向自己的脸……(莫马迪153)

事实上,马迪尼斯并非为了亚伯和比那里的那点钱,而是为了羞辱他俩。这个场面实则为了阐释白人文化对土著美国文化的控制。这是出现歧视土著美国文化的缘由。

然而,我们设想如果亚伯和比那里联合起来反抗,他们可能会打败马迪尼斯。至少他们在数量上是占优势的。可是,他们不敢这么做,尽管只有马迪尼斯一个人,但他代表者美国政府和社会体制。而这些才是美国印第安人受压迫的根本原因。

小说中也有对美国导致贫困的问题体制的批判。像很多其他年轻的印第安人一样,亚伯受到美国政府的诱惑,从本土流往城市,费力地寻找一个生活于白人社会的安身之所。他们被告知城市里有体面工作和带薪休假,而事实却是他们只能住陋室,做低薪的没技术含量的工作。他们发现进城后的生活质量比在居留地的还要低。“很多小伙子都生病了,那里经常有发酸难闻的气味。(莫马迪135)

总之,文化殖民主义和社会中的问题体制导致了本土文化的边缘化。

4.2 反抗、斗争

美国政府针对印第安人制定的政策对土著居民及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些本地印第安语种遗失,很多土著人在白人社会中迷失了自我。因此,他们努力回归身份。小说中的亚伯是这类人的一个代表,他对白人文化的抵制抗争贯穿了小说整个过程。

杀死阿尔比诺和反抗马迪尼斯是亚伯抵制白人文化的典型事件。

圣地亚哥狂欢庆典中,阿尔比诺把亚伯选为殴打目标。按照惯例,在这个古老的仪式上,献祭雄鸡前,献鸡者要随意挑选一个殴打对象。然而,随后亚伯在一个酒吧遇到阿尔比诺时直接将后者杀掉了。

事实上,莫马迪笔下的阿尔比诺并不是真正的白人,而是一个白种印第安人,一位白化病患者,正如劳伦斯提出的观点,“更确切的说,亚伯杀死的白人实质上是一个患了白化病的白肤色印第安人。他是印第安血种的白人,亚伯心里可能也明白这点”(曾经220)

因此,亚伯杀死阿尔比诺的原因很简单,他认为后者是白人,他想要彻彻底底地消除白人对自己的影响。

几年后,亚伯再次跻身白人社会。这一次他受制于白人马迪尼斯,如前所述,马迪尼斯对待亚伯极其残忍冷酷,亚伯对他的行为忍无可忍,所以向他复仇。结果,亚伯几乎被打死,他的反抗再次以失败告终。

同样的努力也可以在另一位美国印第安作家的著作中找到。小说《爱之药》的人物之一亨利从战争归来后变得很不一样。他变了,完全变了,再也不能悠然自得地坐下来,而是经常站起来来回走动(厄德瑞奇187)。他像亚伯一样讨厌战争中的经历,他用力咬唇,好像能通过这种方式排出白人的影响。这是亨利的反抗方式。然而,亨利和亚伯的的抗争都失败了。斯图亚特王室认为,他们努力的动力来自于回归身份,回到原来环境中的极度渴望”(王室58)。这个观点可用来解释亚伯和亨利痛苦和奇异举止。事实上,白人文化占据支配地位的情况下,边缘文化很难找到立身之地,土著居民很难和白人文化抗衡。

尽管他们的努力失败了,但按照弗兰茨.发农的划分标准,他们已经跨过了“本土文化觉醒”阶段,向着“斗争阶段”迈进。可能他们离最终的本土文化和身份回归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但我们能看到其间蕴含的希望。

5、走出白人阴影

亚伯试图向马迪尼斯复仇之后的第三天,他几乎被殴打致死。比那里在医院里给安吉拉打电话,希望她能有益于亚伯的康复。她来后给亚伯讲了熊的故事,亚伯竟然奇迹般的站了起来。他决定返回故乡沃拉塔瓦。亚伯从他外祖父的遗言中获得了巨大的力量并最终回归了身份。由此可见安吉拉的故事对亚伯是至关重要的,从某种程度上讲,亚伯的最终回归仍没脱离白人文化。

5.1 回归过程

安吉拉的熊故事对亚伯的最后回归过程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此外,本的夜晚圣歌和外祖父弗朗西斯科的遗言对亚伯的回归也是至关重要的。这些要素带给了亚伯康复的力量。无论如何,如果没有安吉拉的故事,就没有亚伯的最终回归。

在1945年,安吉拉是不能理解美国本土文化和亚伯的行为的。但是,她似乎能够将本土美国人心中的神兽熊和獾与亚伯和她自己联系起来。安吉拉眼中的亚伯是下面这样的:

安吉拉贴着他,感觉到他的强健、坚强和活力,他黑色的皮肤温暖、湿润,因兴奋而紧绷。在那一了瞬间她又想到了蓝黑色的移动着的水里的獾和伟大的熊。(莫马迪57,58)

这描绘出了安吉拉眼中的亚伯熊一般健壮的体格这种联想让安吉拉产生了兴趣,这种兴趣包含了部分对异性的兴趣。对安吉拉而言,美国本土文化是费解的,很多本土传奇故事和习俗她都无法理解。她想当然的认为自己比印第安人高等。像其他拥有权力并想运用它的人一样,安吉拉将自己的权力运用到亚伯身上。当她遭到亚伯的拒绝时,她产生了控制亚伯的强烈欲望。“她无法忍受他的保留。她想把他扔出去,恐吓他,向他表示出厌恶。”(莫马迪31)

1945年的安吉拉和马迪尼斯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他们都鄙视并压迫土著居民。二者唯一的区别在于前者通过精神的力量实施权力,而后者以武力显示。

七年后,安吉拉对印第安本土文化的态度有所改变。讲故事时,她把熊想象成积极向上,富于人性,强大而富有冒险精神的个体。她自己也成了亚伯的治愈者。

1945年和1952年对熊理解的不同表明安吉拉对美国本土文化态度的转变。七年前,她不理解本土文化并轻视这种文化:但七年后她公平地对待这种文化。正是这一转变让亚伯迅速振作了起来,因为他看到了复兴本土文化和回归身份的希望。

安吉拉转变对美国印第安文化的七年历程证明了这两种文化间的差异很难消除,任何有希望的转变都要经过长时间的挣扎,这就是莫马迪想要高诉我们的。

5.2 回归本土文化

听完安吉拉熊的故事,亚伯振作起来,他返回故乡沃拉塔瓦,在那里他见到了外祖父最后一面。外祖父的话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准备重新接受自己的本土文化。听到本的圣歌,亚伯开始在平原上奔跑。迎着清晨的第一束光,他飞奔在黎明的天空下,,他跑进了故土的怀抱。这象征着亚伯最终的本土文化回归和身份认可。

亚伯回归本土文化的斗争经历了很多次失败。很多次他都上丧失了希望,我们可以想象他从战场归来时是多么的失望,因为他所有的理想都化为乌有。当他第二次被丢进白人社会时,他没有任何反抗问题体制的机会。安吉拉熊的故事对亚伯最终回归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亚伯醒悟过来,重新燃起希望并象征性地恢复了身份认同。回顾亚伯的整个回归历程,我们可以看到道路是极其曲折的。安吉拉态度的转变暗示了白人对美国本土文化态度的不同。尽管这些变化缓慢而模糊,但它们却是亚伯最渴望的,他从变化中看到了希望和成功的可能。

清晨的第一束光可理解为必将到来的美好未来。美丽的阳光驱散黑夜之后,本土文化的恢复终会到来。尽管如七年历程预示的那样,土著居民的身份回归和文化复苏是一个艰难漫长的过程,但一定会取得最后胜利。

正如小说结尾所述,“他奔跑着,无声地欢唱着,他发不出声音,只有歌词在心间萦绕。他边跑边唱。《花粉之屋》,《黎明之屋》。”(莫马迪508)小说最后描绘的场景很美,相信美国本土文化的恢复一定是一个充满奋斗和希望的过程。

6、总结

莫马迪的《黎明之屋》对美国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拉开了随后历时十五年的美国本土文化复兴的序幕,让美国本土文学在多元文化的美国社会得到关注。

通过亚伯在不同文化间的挣扎和试图回归身份的努力,莫马迪向我们揭示了美国本土文化在美国社会中处于边缘化境地的原因和产生身份危机的根源。本论文认为,既然印第安文化依然处于白人文化控制之下,它就可以划分为后殖民理论。后殖民主义认为白人文化的渗透和入侵威胁到了印第安本土文化。同化政策及其他文化殖民政策导致了印第安本土文化的“失语症”。生活于文化被白人控制的社会中,亚伯的回归过程相当困难和复杂;他意识到自己身份的确立和印第安本土文化的回归密切相关。尽管亚伯最终的回归依然受到了白人文化的影响,美国本土文化的复苏还是有可能的,它将是一个充满奋斗和希望的过程。

注释:

①Erdrich,Louise.Love Medicine.New York: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Inc.,1993.

②Ever,Lawrence J.“Words and Place:A reading of House Made of Dawn.”Critical Essays on American Literature.Ed.Andrew Wiget.Boston:G.K.Hall& Co,1985.

③Fanon,Frantz.The Wretched of the Earth.Trans.Constance Farrington.New York:Grove,1963.

④Hall,Stuart.“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Identity and difference.Ed.Kathryn Woodward.London:The Open U,1997.

⑤Momaday,N.Scott.House Made of Dawn.New York:Harper& Row,1968.

⑥Said,Edward.Orientalism.New York:Vintage Books,1979.

⑦爱德华·赛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

⑧喻冰峰.美国政府对印第安人的“全面同化”政策述论.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124-127.

⑨王家湘.莫马迪与《黎明之屋》.外国文学,1996(6):26-27.

⑩曾令富.多元文化大合唱中的响亮声音——美国印第安文学的复兴及其发展现状.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1):41-56.

[11]张立波.后殖民主义的历史背景、思想资源与理论特征.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4(3):38-43.

猜你喜欢

安吉拉殖民主义印第安
幸福的方法
试论早期美国印第安口头文学的特征
大团团和小圆圆(上)
论勒克莱齐奥探索异域文明的积极意义
后殖民主义视域下的《鲁滨逊漂流记》解读
民族主义、现代性、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
——晚近西方学术语境中的韩朝历史编纂学
小安吉拉的追问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
Ten Little Indian Boys十个印第安小男孩
后殖民主义翻译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