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风通窍汤治疗肺卫气虚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
2013-11-14提桂香钟润琪
提桂香 钟润琪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干部门诊,北京 100053)
变应性鼻炎是特应性个体接触变应原后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介质(主要是组胺)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1]。临床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鼻塞及鼻流清涕等为主要症状。根据发病时间,可分为季节性和常年性。近年来,随着社会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环境污染的加剧,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治疗,西药治疗初发者短期疗效尚可,但易复发,病程长者效果差。中药治疗具有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少及远期疗效稳定的特点。2009-04—2011-04,我们采用祛风通窍汤治疗肺卫气虚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35例,并与氯雷他定治疗34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69例均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耳鼻喉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男16例,女19例;年龄18~60岁,平均(39.11±10.43)岁;病程1~5年12例,5~20年18例,≥20年5例。对照组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21~57岁,平均(35.86±9.99)岁;病程1~5年15例,5~20年17例,≥20年2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 依据“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1]确诊。①常年性发病,具有打喷嚏(3个/次以上)、流鼻涕和鼻黏膜肿胀3个主要临床表现,1年内发病日数累计超过6个月,1日内发病时间累计超过30 min,病程至少1年;②有明确吸入变应原史;③有个人和(或)家族过敏性疾病史;④变应原皮肤试验阳性反应,至少1种为(++)或(++)以上。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予祛风通窍汤。药物组成:生黄芪、炙黄芪各15~30 g,党参10~20 g,金银花炭15~30 g,当归炭10~15 g,荆芥炭10~15 g,防风炭10~15 g,生黄芪15~30 g,紫草10~15 g。每日1剂,水煎取汁400 mL,分早、晚2次服。
1.3.2 对照组 予氯雷他定片(开瑞坦,上海仙灵葆雅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70410)10 mg,每日1次口服。
1.3.3 疗程 2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统计疗效。服药期间,停止其他一切治疗。
1.4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变化。主症包括喷嚏、流涕、鼻塞、鼻痒,记分标准[1]见表1;次症包括恶风、常自汗、易感冒、易疲乏,记分标准[3]见表2。体征记分标准[1]:鼻甲轻度肿胀,鼻中隔、中鼻甲尚可见,记1分;下鼻甲与鼻中隔(或鼻底)紧靠,下鼻甲与鼻底(或鼻中隔)之间尚有小缝隙,记2分;下鼻甲与鼻底、鼻中隔紧靠,见不到中鼻甲,或中鼻甲黏膜息肉样变、息肉形成,记3分。随访1年,观察2组有效病例复发情况。
表1 主症记分标准
*每次连续喷嚏个数,△每日擤涕次数
表2 次症记分标准
1.5 疗效标准 根据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记分评定疗效。疗效指数(%)=(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 /治疗前总分×100%。疗效指数 ≥66%为显效,65%~26%为有效,≤25%为无效[1]。
2 结 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35例,显效20例,有效14例,无效1例,显效率57.1%,总有效率97.1%;对照组34例,显效7例,有效22例,无效5例,显效率20.6%,总有效率85.3%。2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2.2 2组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积分比较 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积分比较 分,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
由表3可见,2组治疗后各症状及体征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治疗前后喷嚏、流涕、鼻塞、鼻痒、恶风、常自汗、易感冒及易疲乏症状积分差值较对照组高(P<0.01)。
2.3 2组复发率比较 治疗组有效34例,复发8例,复发率23.5%;对照组有效29例,复发24例,复发率82.8%。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低于对照组。
2.4 不良反应 2组在治疗及随访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3 讨 论
现代医学认为,变应性鼻炎属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是由全身多种炎症介质、细胞因子和免疫细胞参与的与鼻黏膜局部血管、神经和腺体功能紊乱相关的疾病[4],是多因素参与、多环节多步骤的级链反应,受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西医治疗主要包括避免接触变应原、药物疗法、免疫疗法及手术疗法,其中药物疗法包括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肥大细胞膜稳定剂、抗胆碱药及减充血药等。氯雷他定属于第二代抗组胺药,其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短期效果尚可,远期效果差,复发率高。
变应性鼻炎属中医学鼻鼽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发生的内因多为脏腑功能失调,外因多为感受风寒,邪气侵袭鼻窍而致。脏腑功能失调以肺、脾、肾虚损为主,其病主要在肺,与脾、肾关系密切。病机为肺气虚寒,卫表不固;脾气虚弱,清阳不升;肾阳不足,温煦失职;或肺经伏热,上犯鼻窍[5]。我们通过多年临床实践认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基本病机是正气不足,外邪入侵,邪伏血分。变应性鼻炎作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一种,肺卫气虚在其发病中起关键作用。肺气虚弱,卫表不固,则腠理疏松,风寒邪气乘虚而入,邪聚鼻窍,邪正相搏,肺气不宣,津液停聚,遂致喷嚏、流清涕、鼻塞等,发为鼻鼽。气虚祛邪无力,久则邪入血分,与血搏结,瘀滞气血,缠绵不愈,反复发作。病机为肺、脾、肾气虚,甚则阳虚,风邪外袭,内伏血分,风血搏结,久则夹湿夹瘀。故治以益气活血祛风为主,辅以健中补肺、温阳利湿等。祛风通窍汤即以此为治疗原则组方,方中以炭类药为主,取其直入血分;其中金银花祛风力强,且有收涩止涕之效;再根据辨证,用生黄芪、炙黄芪补益肺卫之气;党参补益肺脾之气;荆芥、防风祛风止痒;当归、紫草活血祛瘀。全方配合,扶正而不留邪,祛瘀而不伤正,使气足表固,营卫协调,共奏益气祛风、通窍活血、利湿止痒、扶正祛邪之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祛风通窍汤治疗肺卫气虚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近期疗效确切,复发率低。由此可见,中医药从整体出发,以辨证论治为核心,标本兼顾,疗效持久,有效降低复发率,乃求本之治,值得临床推广。
[1]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2004年,兰州)[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40(3):166-167.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24.
[3]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90-392.
[4] 余亚斌,黄平,马兆鑫.截敏祛风2号方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组胺的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7):97-99.
[5] 阮岩.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