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港引航员登离轮水域使用评析
2013-11-14福州港口管理局引航站陈信华
福州港口管理局引航站 陈信华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李道科
交通运输部曾于2007年12月28日颁布了《关于公布全国主要港口引航员登轮点的公告》,福州港(一港四区)共设置了6个引航员登(离)轮点,2个备用引航员登离轮点,2个备用引航员离轮点。上述引航员登离轮点为福州港水域船舶的引航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在使用中也发现了一些不合理之处。为了进一步改善引航员登离轮点设置的合理性,更好地规范船舶引航行为,保障水上交通安全畅通,交通运输部对全国主要港口309个引航员登离轮水域进行了调整和划定,于2012年8月3日颁布了《关于公布全国主要港口引航员登离轮水域的公告》,福州港的引航员登离轮水域也做了较大的调整,增设了平潭港区的引航员登离轮水域。
自新公布的引航员登离轮水域使用一年来,福州港各港区的引航效率和引航安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但随着港口的不断发展和船舶的大型化,登离轮水域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逐渐显现。本文从引航员的角度,总结了各引航员登离轮水域的使用心得,并结合港区规划提出相关建议与安全保障措施,供同人参考。
一、引航员登离轮水域概况
1.罗源湾港区登离轮水域概况
根据《关于公布全国主要港口引航员登离轮水域的公告》,罗源湾港区共设置2个引航员登离轮水域,如图1所示(经纬度略)。其中2号登离轮水域需在风力>7级或浪高>2.5 m时使用,载重吨>5万t级船舶仅供离轮使用。
图1 罗源湾港区引航员登离轮水域示意图
本港区登离轮水域设置在进港主航道上,水域宽阔,导助航设施配备完善,船舶定位方便,水域通航条件良好。但1号登离轮水域处于湾口外位置,受风浪影响较大。
2.闽江口内港区登离轮水域概况
闽江口内港区共设置3个引航员登离轮水域,如图2所示(经纬度略)。其中2号和3号登离轮水域需为船宽35 m,或拖带船舶申请引航时使用。此外,3号登离轮水域还需在风力>7级或浪高>2.5 m时使用。
图2 闽江口内港区引航员登离轮水域示意图
本港区登离轮水域设置在闽江通海航道上,导助航设施配备较为完善,船舶定位方便。但1号登离轮水域所处航段水域较为狭窄,2号登离轮水域的遮蔽条件较差。
3.松下港区登离轮水域概况
松下港区共设置2个引航员登离轮水域,如图3所示(经纬度略)。其中2号登离轮水域需在受台风等因素影响、需紧急疏港时使用,或海事部门指定使用。
图3 松下港区引航员登离轮水域示意图
本港区登离轮水域设置在福清湾进港航道上,导助航设施配备较为完善,船舶定位方便。但1号登离轮水域的遮蔽条件较差。
4.江阴港区登离轮水域概况
江阴港区共设置3个引航员登离轮水域,如图4所示(经纬度略)。其中1号登离轮水域仅限载重吨15万t及以上船舶使用,2号登离轮水域为载重吨15万t以下的船舶使用,3号登离轮水域作为临时登离轮水域,需在风力>7级以上或浪高>2.5 m时使用。
图4 江阴港区引航员登离轮水域示意图
本港区登离轮水域设置在江阴进港航道上,导助航设施配备较为完善,船舶定位方便,水域通航条件较好。但1号登离轮水域的遮蔽条件较差。
5.平潭港区登离轮水域概况
平潭港区设置1个半径0.3 n mile的引航员登离轮水域,如图5所示(经纬度略)。
图5 平潭港区引航员登离轮水域示意图
本港区登离轮水域设置在澳前作业区进港航道的入口处,导助航设施配备较为完善,船舶定位方便,水域通航条件较好。但该登离轮水域受风浪影响较大,遮蔽条件差。
二、登离轮水域存在问题
1.罗源湾港区登离轮水域
罗源湾港区引航员登离轮水域设置在进港主航道上,方便被引船舶在航道上下引航员,且2号登离轮水域设置在掩护条件较好的湾口航道上,也兼顾了南支航道的登离轮使用,因此登离轮水域的设置较为合理,但在使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1号登离轮水域处于湾口外,大风浪天数较多,水域遮蔽条件差,引航员上下被引船舶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2)在罗源湾湾口南锚地抛锚的船舶需舍近求远,先远离湾口方向移至1号登离轮水域范围内,再上引航员。
(3)当风力>7级或浪高>2.5 m时,载重吨>5万t级船舶只能在1号登离轮水域登轮,引航员登轮操作存在一定的风险。
2.闽江口内港区登离轮水域
闽江口内港区引航员登离轮水域设置在闽江通海航道上,方便被引船舶在航道上下引航员,且为船宽35 m的特殊船舶和拖带船舶设置了专用的登离轮水域。登离轮水域的设置较为合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1)闽江通海航道设计为单向航道,由于航道水深条件有限,船舶通常需乘潮进出港,因此,在高平潮前后时段船舶通航密度最大。1号登离轮水域设置在闽江通海航道较为狭窄的马祖印航段,引航员登离轮操作时需占用一定的航道水域,与过往船舶的通航将产生相互的影响,登离轮水域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
(2)规划马尾船政(连江)船舶工业园区位于1号登离轮水域的西北侧,且附近有渔网、渔栅和捕鱼船,无可利用的应急锚地,被引船只能在航行中上、下引航员。由于上下引航员前后船速较慢,受风流的影响较大,被引船在等待引航员上、下时操作困难,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
(3)2号登离轮水域设置在闽江通海航道入口处,水域遮蔽条件较差,引航员上、下被引船舶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4)D21#与D22#灯浮之间的航道宽度较窄,与1号登离轮水域的距离较近,进出港船舶在过马祖印的协调上比较困难,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
(5)登离轮水域附近存在众多小型船舶和渔船无序穿梭航行,对船舶通航安全造成一定影响。
3.松下港区登离轮水域
松下港区引航员登离轮水域设置在福清湾进港航道上,方便被引船舶在航道上下引航员。但由于规划对牛头湾作业区进港航道的平面布置进行了调整,改变了原有进港航道的位置,造成规划防波堤的位置占用了2号登离轮水域,如图6所示。因此,2号登离轮水域的设置与作业区规划产生了矛盾,需重新选址。
图6 2号登离轮水域与规划防波堤示意图
此外,1号登离轮水域设置在海坛海峡北部的大风浪区,大风浪天气对引航员登离轮的影响较大,引航接送船和引航员自身安全均存在较大的安全问题。
4.江阴港区登离轮水域
江阴港区引航员登离轮水域设置在进港主航道上,方便被引船舶在航道上下引航员,且根据船舶载重吨的大小分别设置了1号和2号登离轮水域,并考虑到大风浪条件下的登离轮,设置了3号登离轮水域作为临时使用。总体上,登离轮水域的设置较为合理,但在使用中还存在如下问题:
(1)1号和2号登离轮水域位于兴化湾口附近,受风浪影响较大,大风浪天气对引航员的登离轮安全存在一定的影响。
(2)将来南日水道规划设计为正式航道后,通过南日航道进出江阴港区的船舶缺乏引航员登离轮水域。
5.平潭港区登离轮水域
平潭港区引航员登离轮水域设置在澳前作业区进港航道的入口处,设置合理,满足高速客滚船的通航要求。但该登离轮水域遮蔽条件差,大风浪天气对引航员的登离轮安全存在一定的影响。
三、建议及安全保障措施
(1)建议适时调整松下港区2号登离轮水域的位置,以符合福清湾二期航道规划的要求。
(2)各港区备用引航员登离轮水域的天气要求均为风力>7级或浪高>2.5 m时使用,该使用条件较为苛刻,降低了对引航员登离轮的安全保障。建议修改为风力>6级或浪高>2 m时使用。
(3)建议使用抗风浪等级较高的引航艇接送引航员。建议风力<6级时可使用引航艇接送引航员,风力≥6级时使用拖轮接送引航员。
(4)引航管理部门应加大投入,尽快改善引航员接送及登离轮装备、设施的配备,以保障引航员的登离轮安全。
(5)根据港口发展情况,适时开展辖区引航员登离轮水域评估,做好修改、完善、反馈工作。
(6)引航管理部门应制定恶劣天气下引航员登离轮的安全措施,如大风浪天气造成引航员确实登离轮困难的,应取消引航计划。
(7)通过VTS、AIS和VHF监控等方式,加强对引航行为的安全监督管理,督促引航员在指定登离轮水域登离船舶,督促被引船在指定登离轮水域上下引航员。
(8)通知被引船进港引航员登轮时间时应留有余地,做到人等船而不是船等人;引领被引船出口时应事先交代清楚,在被引船船长明确领会后,在规定的登离轮水域离船。
(9)考虑到将来南日水道规划设计为正式航道,建议在8#灯浮附近航道上设置临时登离轮水域,供通过南日航道进出江阴港区的船舶使用。其位置如图7所示。
图7 建议临时登离轮水域示意图
四、结束语
引航员登离轮水域的设置需综合考虑诸多因素,各港区登离轮水域公布后并不是永久不变的,应根据引航员的实际使用经验不断总结与完善,还应根据港区规划的发展而不断调整登离轮水域的位置及使用条件。本文对福州港引航员登离轮水域使用情况进行评析,旨在抛砖引玉,期望广大引航员同人对各自港口引航员登离轮水域设置和使用提出更多合理化建议,从而不断推动引航安全的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