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自由贸易港区与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2013-11-14大连海事大学港口与航运研究所孙光圻

世界海运 2013年11期
关键词:国际航运保税港区

大连海事大学港口与航运研究所 孙光圻

一、引言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时指出:“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并满怀豪情壮志地说,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对天津来讲,就是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背景下,实现天津的伟大复兴——天津梦。

从中国航海史考察,天津之名(天子津渡)虽始于明永乐初,但早在汉唐时期,天津就是我国东部沿海,特别是北方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唐代,位于海河下游入海口的军粮城,就是转运北方各地军粮,具有泊船、装卸、中转和仓储等功能的最早港城。金、元、明、清时期,天津(又称直沽)一直是沟通南北的交通枢纽和京都门户。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天津被辟为北方重要的通商口岸,在包括民国时期在内的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航海地位。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全市人民努力奋斗下,天津已发展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2012年,天津港完成货物吞吐量4.77亿t,世界排名第四位;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230万标准箱,世界排名第10位。因此,可以充满信心地说,在深厚的历史积淀、快速的经济发展和伟大的时代呼唤下,天津的未来之路一定会更加美好,天津的宏伟梦想一定会实现。

那么,什么是“天津梦”呢?笔者认为,就是要遵循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城市的发展规划,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成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

二、国际航运中心与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内涵

(一)两者关系:内涵统一,相辅相成,互为因果

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两者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就是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反之亦是如此。两者在概念内涵上互相统一,在功能上相辅相成,在关系上互为因果。

(二)什么是国际航运中心

国际航运中心的定义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这方面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国际航运中心就是指在某一个国际性区域范围内,取得众所公认的国际航运中心枢纽地位,并以国际航运为核心纽带,带动所在和相关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促进相关产业合理布局,实现相关资源最佳配置的港口城市。

(三)什么是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

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就是在某一个国际区域性范围内,以港口为核心平台,以国际航运为经济纽带,以临港工业为主要布局,带动本地与整个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三、国际航运中心与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核心关联要素

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与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应以第四代港口为依托,以国际航运要素集聚为核心,以相关产业服务链为协同,以自由贸易港区政策为保障。

1.以第四代港口为依托

从港口发展的现状看,天津港目前应处于第三代港口的调整和完善阶段。第四代港口则是其发展方向。有关第四代港口的概念,国内外有不同的观点,包括 “组合型港口”“敏捷化港口”“柔性化港口”诸说。笔者在2004年接受《中国交通报》记者采访时,在国内首次谈及第四代港口问题;2005年,又在《中国港口》上发表专文,论析第四代港口的概念及其特征。港口代际划分的标准是港口功能,因而第四代港口应该是具有广阔的陆向腹地、港口与城市合为一体、能主动组织国际区域范围内经贸与物流活动的“前方调度总站”。第四代港口相对于第三代港口而言,主要的功能变化是:从被动转向主动,从服务转向组织,从后方转向前方。从这个角度考察,天津港完全有希望发展成为这样的新一代现代化港口。港口代际发展历程如表1所示。

表1 港口代际发展历程

2.以国际航运要素为核心

国际航运要素就是国际航运活动赖以形成与运行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其构成见图1。

3.以相关产业链为协同

以航运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链,应以“服务方向”为区分和连接上、中、下产业的纽带。为航运服务的产业为上游产业,与航运相互服务的产业为中游产业,而被航运服务的产业为下游产业。

据此,可列出航运产业链如图2所示。

4.以自由贸易港区政策为保障

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必须有与国际航运惯例全面接轨的政策体系作为保障。政策是一种调整各攸关方利益的杠杆,要有效集聚国际航运要素,必须提供一个开放、便捷、透明、优惠的政策环境,否则只能是缘木求鱼、镜中看花。

四、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重要意义

(一)落实国家地缘经济发展的战略需要(参与东北亚自贸区竞争与合作)

包括中、韩、日、蒙和俄在内的东北亚是当今世界经济最富于发展活力与增长潜力的国际区域。未来5年,中、日、韩、俄的GDP总量将占全球的四分之一。建立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进程正在加快之中。

2011年5月22日,在日本东京发布的《第四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宣言》中指出,要加快三国自由贸易区的联合研究,并采取积极的后续步骤。2012年三国启动自由贸易区谈判。今年习主席首次出国即访问俄罗斯,韩国新总统也已来访我国,中日虽因钓鱼岛主权问题在外交与军事关系上有所冲突,但在加强与推进双边经贸关系的主轴上并无矛盾。因此,建立东北亚自贸区是我国地缘经济的重大战略部署。

天津作为我国北方重要港口,其积极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港口城市的努力,无疑会增强我国在东北亚经济圈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有利于落实我国的地缘经济发展战略,有利于优化东北亚地区在经济领域中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二)振兴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经济的需要

天津自古以来就是首都的门户和主要出海口,河北省也是其主要的经济腹地。天津发展的好坏与快慢,将直接影响京冀地区的经济发展态势。同时,从我国优先发展的几大经济区来说,广州、深圳在珠三角经济区中占核心地位,上海在长三角经济区中占核心地位,而天津特别是滨海新区在环渤海经济区中也占有重要的核心地位。因此,如果天津建成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港口城市,将对环渤海经济区的生产、贸易、物流等要素的集聚与协配,推动环渤海经济区的共同繁荣,产生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三)拉动西部大开发与中部崛起的需要

为全面振兴国家经济,国家制定了促进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的战略部署。天津是与华北、华中、西北等内陆地区距离最短的港口城市,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系统可以把天津港城的物流优势辐射到整个中西部地区;特别是通过天津与华中、华北、西北共建海陆港口联运物流系统,还可以把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的政策功能延伸出去,有效地改善和提升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实现国家东南西北中全面发展的经济振兴战略。

(四)推动天津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需要

对天津本身的发展而言,其也面临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与布局、提升就业比例、集聚人才优势、突破发展瓶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及改善民生水平和提升幸福指数等一系列重要课题。因此,加快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港口城市,将有利于包括资本、物流、技术、人力诸要素在内的各类软硬件要素的集中与互动,有利于快速提高天津在国内外的竞争力、辐射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推动天津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早日成为我国高水平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研发转化基地,成为国际航运与物流中心。

五、建设自由贸易港区是助推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当务之急与根本保障

(一)建设自由贸易港区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目前,天津要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港口城市的主要问题和关键矛盾是什么?笔者认为,就是要争取实现从保税港区到自由贸易港区的转型。为什么这么说,这可以从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港口城市软硬实力的内外环境去观察和分析。

1.硬实力基本适应

天津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是世界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港,拥有集装箱、矿石、煤炭、原油及制品、钢材、大型设备、滚装汽车、散粮、国际邮轮等各类泊位总159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02个。目前主航道水深已达-21.0 m,30万t级船舶可乘潮进出港。天津港集装箱吞吐量和货物吞吐量目前均排于世界前十位。2012年港口集装箱、货物吞吐量国际排名见表2、表3。

表2 2012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国际排名

同时,天津港的临港产业也已有相当规模,正在形成装备制造、粮油、物流三大产业板块和造修船、海上工程、重型装备、绿色动力、粮油加工、生态化工六大产业。应该说,天津建设国际中心在硬实力方面与国内外先进港城相比差距不大,虽有不足,但完全可以迎头赶上。

表3 2012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国际排名

2.软实力相对不足

软实力的核心问题是政策环境,因为人、财、物等各类生产要素的运动都是由政策驱动和制约的。应该说,在中央的支持和天津的努力下,天津特别是东疆的政策氛围总体上是走在全国前列的。从2007年启动保税港区至今,在东疆已建成具有10 km2面积的我国最大的保税港区,并享有先行先试的政策优惠。但从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角度看,还存在诸多挑战:

一是目前实行的保税港区政策,并不是人们常说的“境内关外”,而正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泊溪研究员一针见血指出的仍然是“境内关内”,理论上或者说意念上的“一线开放”,仍然是“纸上谈兵”。

二是由于涉及保税港区的有关各部门、各地区的功能与利益相互矛盾,难以协调,导致一些好的政策设计与规划无法“先行先试”。

三是本身的思想不够解放,缺乏创新,在获得国家授权的“先行先试”的基点上,依然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怕出问题,怕犯错误,怕担风险。“先行先试”只是诉诸口头,无法操作。因此,从软实力建设的政策环境看,天津与国内外其他先进港口城市相比,尚处于相对后进的阶段。

从国外看,与天津同处东北亚地区的韩国釜山、光阳以及日本的神户、东京、大阪都建有这样或那样的自由贸易港区,开放与便捷的程度远胜天津。即使从国内看(暂不提香港与高雄的自由港政策),上海也已走在天津的前面。

上海市是国内最先获得保税港区政策的城市,现已建成外高桥、洋山与浦东国际机场三个保税港区。但上海市并非停滞于此,而是依据国家对其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主动积极筹划将上述三个保税港区整合起来,争取建设更高一层的“自由贸易园区”。去年12月21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第37次会议表决通过《上海市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已于今年1月1日起施行,首次提出要在上海“探索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自由贸易园区”。9月27日,国务院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运行。

今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视察上海时指出:“我们要用开放扩大内需,用开放形成倒逼机制,用开放形成新一轮改革。”这里的“开放倒逼改革”,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创新思维,就是说,不能坐而论道,要起而行道。这是对“先行先试”改革开放政策的重要诠释和推进。

因此,从国内外改革开放的态势看,可以说是形势逼人,挑战严峻,竞争激烈。凡行事者,先行受益,后行受累,不行受损。天津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港口城市,必须要在建设自由贸易港区上急起直追,迎头赶上。只有这样,天津才能在与国内乃至国际周边港城竞争中脱颖而出。否则,就将失去原先的比较优势和“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

(二)天津建设自由贸易港区的可行性

其实,天津是国内具备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条件的为数不多的港城之一,完全具备建设自由贸易港区的可行性。

(1)天津港是拥有背靠华北、华中、西北广大腹地的现代化一流港口。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孙春兰在今年3月31日视察天津港时所说的,“港口资源是天津的核心战略资源和最大优势”。

(2)国家对天津城市与港口的发展一直非常关注并给予相当大的政策支持。早在2006年建设天津滨海新区时国家就赋予“先行试验一些重大改革开放措施”的政策环境。2010年3月30日,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出了《关于在天津市开展融资租赁船舶出口退税试点的通知》。2011年5月10日,国务院又批复同意国家发改委《关于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的请示》,明确了“依托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通过推进东疆保税港区船舶登记、国际航运税收、航运金融和租赁业务试点,深化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步伐”的政策导向。2013年5月18日,国家交通运输部又批准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创新试点方案。因此,总的来说,天津创建自由贸易港区是具备基础且完全可行的。

六、自由贸易港区的定义、内涵与政策特征

(一)基本定义

国际上有关自由贸易区FTZ(free trade zone)的定义主要有两个:

一是1973年国际海关理事会签订的《京都公约》对自由贸易区下的定义:“一国的部分领土,在这部分领土内运入的任何货物就进口关税和其他各税而言,被认为在关境以外,并免于实施惯常的海关监管制度。”

二是美国关税委员会给自由贸易区下的定义:自由贸易区多用于再出口的商品在豁免关税方面有别于一般关税地区是一个只要进口商品不流入国内市场可免课关税的独立封锁地区。

现今国家或地区之间签署的FTA(Free Trade Agreement)则是自由贸易协定,意指同意消除关税、贸易配额和优先级别的一些国家的组合(东盟自贸区等)。但有时FTA也用来形容一国国内,一个和多个消除了关税和贸易配额,并且对经济的行政干预较小的区域。我们这里所说的自由贸易园区,就是属于《京都公约》所定义的FTZ,也即在国内划出某一特定园区或港区,实行自由港政策的特殊海关监管区域。

(二)主要内涵

建设自由贸易港区,只有明确它的主要内涵,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加以设计、规划和建设。根据《京都公约》的FTZ定义,参考国外一些知名且成功的自由贸易区的通行惯例,自由贸易区的主要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各类生产要素依法自由流动

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宗旨,是为了吸引国内外各类生产要素在自由贸易区内得以自由和便捷地集聚与流通,从而对本国以及相关国际区域的经济发展带来利益。因此,诸如香港、新加坡、釜山、鹿特丹、汉堡等自由港区均采取特别立法与特殊政策,允许资本、企业、船舶、货物、人员等生产要素尽可能自由和快速地进出自由贸易区。例如香港地区规定,任何国家与地区的船舶均可自由进出港口,无须报关,只要提前24 h电告港口控制中心即可;进出各类货物的通关手续也十分简便,除烟、酒、化妆品等少量货物外,均免税免检放行。又如韩国釜山港,只要符合其优先招商的“核心事业”(以航运贸易为主)的境外企业与资本均可自由进入,建立商业存在。再如新加坡,凡在自由贸易区内工作的人员即可办理永久通行证自由进出,而临时需进出自贸区的人员,也只要出示本人合法身份证明,即可换取临时通行证。世界上知名自由贸易区主要政策如表4所示。

表4 世界上知名的自由贸易区主要政策一览表

当然,这种“自由进出”并不是绝对的,而且,各国与各地自贸区的自由松紧度也不完全一致,但这里有两个共同点:一是制定相关特别法案,依法执行;二是尽可能开放,提供方便。

2.各类税收优惠

低廉优惠的税收,是吸引各类生产要素进出自贸区的主要因素。因此,现有自贸区都建有一套减免税收的优惠制度。一般而论,凡从境外入区的货物绝大部分都可以免税或仅课极低的(如新加坡3%)的进口服务税;而对于某些特殊货品也只征收低廉的关税,如新加坡只有5%。对国内货物入区,则视同出口,可办理退税。

对于自由贸易区内的企业,在各类税收上也大幅优惠。如韩国釜山自贸区对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可减免法人税、取得税、登记税、财产税、综合土地税等直接税;香港地区对企业仅收一种17%的纯利所得税;新加坡的企业所得税也只有20%,且对引导性产业的“先锋企业”还有10至20年减免所得税至5%的奖励。

对于从国内输入原材料在自贸区内加工的企业,其制成品再次输入国内时,可在缴纳进口关税时扣除原材料部分,如釜山港就是这样。

(三)政策特征

从上述自由贸易区的主要内涵可以看出其政策特征:

1.真正的“境内关外”,一线放开,二线管住

从本质上看,我国现行的包括保税港区在内特殊海关监管区实行的仍是“境内关内”的政策,而国际通行的自由贸易园区则实行的是真正的“境内关外”政策,即开放一线(国境线),管住二线(与非自由贸易区的连接线),区内免除通常的监管。

从“境内关内”走向“境内关外”,需要实现贸易、投资、金融和运输、人员五方面的自由与开放,这需要有重大的政策突破。当然,“一线开放”也并不是指绝对的、无限的开放,一些程序与手续上的报备还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境内关外”的自贸区毕竟不是当年鲁滨逊漂流到达的无人荒岛。同时,对一些非法经营的企业,重污染企业,超过自贸区港口安全接待能力的船舶,境外非法人员和危害公共利益、安全、健康的货物如毒品、爆炸物等,也不能无条件开放入境,而是应予必要管控的。“二线管住”就是说对于进出境内非自由贸易区的各种生产要素,则仍应按国家现有法规管理,该控制的控制,该征税的征税。

2.地理空间的局限性、规范性

一个国家或地区境内所设立的自贸区是有一定地理范围限制的,一些地域较大的国家和地区都是这样,当然,也有一些如新加坡、中国香港这样的地域狭小的国家或地区是全境开放作为自由贸易区的。我国试行开放的自贸区也必然会有地理空间的局限,并根据一定规范进行管理。比如上海,即使将洋山、外高桥、浦东机场三个保税港区综合在一起,地域面积也只有约28 km2。因此,自贸区可以理解为一国境内在一定地理范围内实施自由港政策的海关特殊监管区。

3.参照自由港模式,与国际惯例接轨

在自贸区内,相关的经济惯例、贸易惯例、海事惯例、人员惯例都要和国际惯例全面深度接轨,而不是强调搞本国或本地的特色。在这里,外汇金融政策要首先开放,具有“离岸”意涵;同时税收政策也要具有国际竞争力,以便吸收和集聚各类生产要素。

4.部分国内法可能不适用

在“一线开放”的自贸区内,部分国内法可能不适用,需要试行新的自贸区管理法规,现行的外汇、企业、船舶、关税等规定都要作出相应的调整。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中关于船龄、船员等条款,就不适用于自贸港区的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再如,如果天津东疆建立自由贸易港区,其与上海自贸园区之间的海上直达运输就可能被视同为“境外航线”,《海商法》所制定的沿海运输权等相关法规是否适应也有待研究。

(四)自贸港区与保税港区的差别

(1)监管理念,要从货物管理转为企业管理。主要是要对企业入区登记、经营是否符合自贸港区的规定进行管理,实施风险、分类管理,引导和培养一批合法、规范的自贸港区企业。而货物运输则“一线开放”,由企业按自贸港区的规定进行,货物管理着眼于随机抽样检查,鼓励诚信企业,重课违法企业。

(2)贸易开放度,要建立与国际惯例全面接轨的多元贸易模式。例如,开展进出口货物的贸易,不是在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直接进行,而是通过第三国转手进行的国际转口贸易;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在区内无须支付任何税收,只缴纳年度管理费的离岸贸易等。

(3)政策开放度,要以外汇与税收政策为核心开放,特别是外汇政策要率先开放,税收和扶持政策要有国际竞争力。这将成为我国处理国际经济、贸易、物流、航运的重大政策突破,有利于我国国际竞争地位的提升。

七、天津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与国际港口城市的顶层设计

(一)指导思想

以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指导,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追求,以实现国务院为天津市确立的发展定位为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依托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和东疆自由贸易港区的建设,使天津早日成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港口城市。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原则

坚持充分利用天津产业基础雄厚的有利条件,发挥比较优势,推进产业的优化升级,特别是推进国际航运物流、国际金融、海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繁荣。

2.坚持市场导向、减少行政干预的原则

坚持按市场规律办事,推动体制机制创新,营造有利的营运氛围。全面履行国际惯例,尽可能减少或免除政府干预。

3.坚持先行先试、创新政策的原则

坚持解放思想,敢涉改革深水区,敢为天下开放先。在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中,只要不是牟取私人或小集体利益,就要允许大胆试,允许犯错误,允许总结经验教训继续前进。

4.坚持合作共赢、协同发展的原则

坚持发挥天津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集聚作用,加强彼此的优势互补和战略合作,形成分工合理、扬长避短、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共赢局面,促进整个环渤海经济区的和谐和繁荣。

(三)政策要点

作为中国内地从事国际贸易政策环境最为开放区域之一的天津东疆保税港区,要努力借鉴新加坡、韩国以及我国香港和台湾等发达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经验,缩小差距,创新政策,尽快实现从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港区的过渡。

1.允许资本自由流动

要允许在东疆自由贸易港区内设立国际金融、离岸金融等机构,并开展相关的符合国际惯例的业务;要放宽人民币汇率管制,开放外汇政策,吸引和带动国内外特别是国际非居民资本在区内的流动。

2.允许企业自由设立

要精心制定在自贸港区设立的引导、鼓励、优惠的核心产业目录,允许国内外各类大型生产商、贸易商、运输商、服务商自由设立商业存在。

3.允许船舶自由进出

要借鉴香港、新加坡、釜山、汉堡等自由港区的成功经验,允许外国船舶在告知的前提下自由进出自贸港区,并提供优质的海事服务。

4.允许货物自由出入

要按国际通行惯例,允许除禁运货品外的外国货物免税进口,取消对进口货物的配额和许可证管制。

5.人员自由进出

自贸港区内各类符合国际惯例的产业与企业的管理、经营和技术活动,都需要相应的人才予以支持和保证,因此,吸引和集聚合适的优秀人才是关键。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为需要长期居住或临时进出自由港区的国内外合法人员提供自由和便捷进出、工作和活动环境。

(四)建设路径(十大中心)

天津东疆自由港区的建设,将是一个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创新系统工程。我认为,就其主要设计层面而言,需要以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港口城市建设为目标,筹建以下十大中心。

1.天津国际航运服务与交易中心

建设与国际航运有关的船舶、货盘、舱位、指数、期货、航线、咨询、研究、外代、外理等服务与交易中心(如上海的航交所、航运综合服务中心以及伦敦波罗的海航交所等)。

2.天津国际物流服务中心

以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现代物流供应链为方向,开展储运、堆存、分发、配送、中转、检验、仓装、加工等物流作业。

如鹿特丹港,Eemhaven物流中心主要提供大宗产品如木材、钢材等储存和配送服务,Botlek物流中心是石油、化工产品专业配送中心。在入海口处建立的Maasvlaskte物流园区作为港区扩展需要,采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提供增值服务以及海关现场办公服务,保证物流服务中心的顺利运行。

3.天津国际海事服务中心

建立天津国际船舶登记制度与检验制度。这里的国际船舶包括中资国际船舶、中资外籍船舶、外资外籍船舶、保税在建船舶、相关的国际船舶设备与零部件等。

国际船舶登记制度(或称第二船舶登记或离岸登记制度)是国际上区别于严格的国内船舶登记和宽松的方便旗船舶登记的一种新的船舶登记制度。这一制度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北欧国家率先启动以来,至今已成为航运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普遍采取的模式。在船舶海事与技术检验和船级入籍方面,应以IMO国际公约、港口国监督组织和国际船籍社协会的相关规定和规范为原则。

4.天津国际保税租赁中心

保税租赁的业务范围应包括各类生产设施、设备、地产、交通工具、原材料、人力资源、燃物料、能源等。

要进一步利用保税租赁在金融领域中的影响和相关带动作用,吸引一些银行、保险、信托、证券、拍卖等机构在东疆开展保税租赁创新,逐步把服务项目延伸到贸易、航运和物流领域,培育具有国际航运中心特征的保税租赁中心,向符合国际惯例的自由贸易港区逐步转型。

5.天津国际金融中心

国际金融中心可从事投融资、货币兑汇与买卖、借贷、抵押、担保、理赔、期货交易、财会代理与结算等业务。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提出来,就是要尽早开展离岸金融业务。

所谓离岸金融,指设在某国境内但与该国金融制度无关,且不受该国金融法规管制的金融机构所进行的资金融通活动。从严格意义上讲,离岸金融就是不受国内银行法管制的资金融通,无论这些活动是发生在境内还是境外。但离岸金融只准与境外银行或机构往来,不允许在国内市场经营。这项业务国外在上世纪60年代已发端,七八十年代已通行,我国在新世纪以来也已开始在招商银行、广发银行及深圳前海特区试点。

6.国际法律咨询服务中心

包括海事调查、仲裁、审判、让渡、理赔、咨询、律师、培训等多种服务。

7.天津国际生产贸易服务中心

从事各类生产、加工、组装、研发、进出口贸易、会展、博览、现期货交易等业务。

8.天津国际企业服务中心

自贸港区相对保税港区而言,由物流运营管理转向企业经营管理是一个重要变化,因此,设立为生产商、贸易商、物流商等提供全方位服务的综合性机构就非常重要。服务内容可包括企业设立、变更、清盘、上市、资产评估、管理、代理、人力招募与培训、财务等。

9.国际航海文化博览中心

航海文化是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底蕴,要用多种渠道和模式开展中外航海文化的展示、博览、研发、多媒体制作、报刊与多媒体出版发行等活动。

10.天津社会生活综合服务中心

自贸港区的建设与繁荣,必须能吸引人、留住人,让在区内工作的人员生活便利、丰富多彩、流连忘返。因此必须突破陈例,引进和设立各类免税商店、餐饮、宾馆、学校、医院、社区、休闲娱乐、超市、名品专卖等服务机构入区经营。比如上海就规划在自贸园区内设立消费中心和免税购物店等。

八、助推建设天津自贸港区的若干建议

(一)加快推进天津自由贸易港区的立项进程

(1)充分协调和发挥天津市和中央直属部门的积极性,认真调研,制订规划,申报方案,早日争取国家的认可与立项。

目前,上海与深圳在这方面已经走在前面。上海市自去年就规划建设自贸区方案上报国家,今年3月获得认可,6月正式立项,9月挂牌运行。深圳前海作为特区中的特区,正在充分利用经济区的立法权,利用港深合作地缘优势,在税制改革中先行先试,打造以高端人才与创新技术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服务业。沪深两地这些重大的战略规划和政策诉求都制定在上报中央的城市发展规划文件之中,一旦中央核准,立项下文,就可以付诸实施。

(2)由于自贸港区的创设会牵涉中央与地方、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权益博弈,因此必须树立协调共赢的观点。从发展角度看,彼此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天津的发展与繁荣将有利于整个国家的发展与繁荣,而国家经济实力与竞争能力的增加,也会更有力地推进天津的发展登上新台阶。因此,在推进天津自由贸易港区建设之时,应加强天津市相关部门,特别是东疆保税港区与中央驻津的各类机构(如海事、海关、质检、船检、税务、银行、边防等)的合作,共同研讨、共同规划、共同申报、共同建设。

(3)为推进规划与建设进程,要统一领导和协调各方的力量与资源。可以借鉴上海自贸园区管委会的做法,由市长兼任天津自贸港区管委会主任,成员可包括天津市政府相关部门和中直驻津机构的主要领导。

(二)从硬件与软件两方面进行研发与规划

1.硬件建设方面

一是要考虑到提升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布局,特别是根据国际航运综合服务与临港产业的发展需要,是否可以考虑将开发区和保税港区整合在一起,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增强天津自贸港区未来的发展空间,成为国内最大的自贸港区。

二是要在区内分设各类功能园区,如产业园区、物流园区、金融园区、海事园区、科技园区、管理园区、商业园区、展示园区、生活园区等,并用内外便捷顺畅的交通路线、工具与设备将之连接为一个和谐的整体。

2.软件建设方面

一是要以政策的创新和改革为核心,全面落实国务院与中央部委赋予天津的各项先行先试政策,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创新。例如,尽早试行天津海事局与东疆保税港区等研制的关于国际船舶登记制度、融资租赁、船舶退税等制度。

二是要先行先试国际金融服务,特别是试点离岸金融的模式创新,争取作为国家外汇政策改革的突破口,引进和研发符合国际惯例的各类金融产品,制定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集聚的政策。

三是税收政策要有国际竞争力。要在现行保税港区免征企业营业税的基础上,进行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方面优惠减免的政策试点。

四是要制定对国际航运相关人才的培训、使用和管理的优惠政策,联合国内知名航海高等学府,共同开发西部与国内的各类交通人才、组织人才中心。

五是要提升航海文化氛围,与国内外相关航运文化的行业与学术团体联手,举办大型国际性航海文化博览总汇,使之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城市名片。

(三)从物流链与产业链角度,加强与周边省市地区的协同与合作

一是要发挥天津在华北与华中地区靠近国际主航线的区位优势以及在工业基础、人才资源、商务环境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从建设大物流链和大产业链的角度,以国际航运及相关服务为核心,大力发展船舶交易、船舶管理、航运经纪、航运咨询等各类业务,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与集聚功能,特别是要注意在华北、华中、西北地区建设以天津港为物流枢纽的海陆港体系,争取将天津自贸港区的政策功能通过封闭的监管交通体系延伸扩至内陆无水港和主要物流节点,使天津与中西地区形成一个巨大、便捷、顺畅的保税物流网络,实现自贸港区功能共享。

二是要以临港产业为核心,全面推动与周边地区的产业协同与链接,甚至可以按照跨国公司的运行模式,在全球组织生产、贸易和服务,就如同落户天津的诺基亚、摩托罗拉等世界著名品牌公司一样。

(四)加快现代化、大型化、专业化港口与集疏运体系的建设

1.航道、泊位要适应船舶大型化的新发展

天津建设自贸港区,尽快推进港口的现代化、大型化和专业化是关键。虽然天津港已经是世界大港之一,但从港口强国角度衡量,尚存有薄弱环节,例如,缺乏能适应超大型船舶安全通过和靠泊的深水航道和泊位。目前,18000标箱集装箱吃水为18 m,40万t干散货船吃水为23 m,45万t原油船吃水为24.5 m,而天津港现有航道与泊位的技术结构难以适应这一现状和发展趋势。而周边的大连港和青岛董家口港都已具备接纳新一代超大型船舶的能力。故而天津要成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应按照“双城双港”的发展宏图作出新的努力。

2.强化集疏运运输体系的建设

天津市委书记孙春兰在视察天津新港北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时指出,要按照“港城分离、客货分流”的目标,完善提升规划,加快铁路建设,提高铁路运力,增强天津港集疏运功能。以港兴市,以铁兴港,这是被历史和现实所证明的强港之路。从天津十二五口岸发展规划观察,有关“海铁换装”等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已有规划,这将对提升天津港口的运输与物流功能提供有力的支撑。

猜你喜欢

国际航运保税港区
伊斯兰金融:面向“一带一路”国际航运融资模式探讨
商务部:加快保税维修再制造先行先试 促进边境贸易创新发展
西海岸新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验收
青岛汽车口岸进入“保税时代”
港区使命
开放的港区赢得转型期待
港区文化牌
港区故事
国际集装箱市场变化及带来的潜在挑战
亚洲区域内集装箱运输贸易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