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戈铁马”战沃野
2013-11-14张磊宜丰县委宣传部
◇文/张磊(宜丰县委宣传部)
近几年,就是这样一个“先天不足”的山区乡镇——宜丰天宝乡,却发展起6家农机专业合作社,拥有各类农机1885台,农机总动力达1.45万千瓦,今年的农业综合机械化更是攀升至86%。
霜降至,稻金黄;铁牛动,收割忙。今年秋收时节,宜丰县天宝乡辛会农机专业合作社进入繁忙季节,在大片的田地里,数台收割机马达轰鸣,穿梭于田间,卷起阵阵稻浪。合作社社员兼农机手邹倩华没像往年一样请亲朋好友赶着天时帮打禾,自己仅花了半天时间,操作着小型收割机就将自家全部50亩晚稻颗粒归仓了。
天宝乡地处九岭山脉南缘,七山半水半分田的地貌让当地的农业生产面临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的困境。就是这样一个“先天不足”的山区乡镇近几年却发展起6家农机专业合作社,拥有各类农机1885台,农机总动力达1.45万千瓦,今年的农业综合机械化更是攀升至86%。该乡乡长李国样告诉笔者,乡里引导种田能手扩大承租面积,拓宽农业机械施展空间;培育机插秧、病虫害防治等覆盖农业生产各环节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对农业生产进行精细化的社会化分工;适时组建农机合作联社,使农机合作社走上资源整合、规范运营、规模发展的快车道。
农机合作社助农增收
10月24日,一台台农用机械在辛会村种粮大户刘清泉的千亩稻田里往来穿梭。刘清泉通过土地流转租种下1300亩田地后,推塍去埂,对部分田块高低补平、大小补均。土地的集中连片,加上纵横相通的机耕道,让刘清泉对组建自己的“机械化兵团”信心十足,他先后投资120余万元,购置整耕机、插秧机、收割机、烘干机等各类农机83台。实践证明,农机耕作地点的集中,大幅降低了机械化耕作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今秋,刘清泉收获 300亩晚稻仅花费2天,亩均收割成本60元,比传统方式节支32%。像刘清泉一样,该乡发展起种植100亩以上的大户13户,500亩以上的4户,耕种面积占到了全乡耕地总面积的近20%。
依托这些种粮大户,天宝乡一家家特色鲜明、分工协作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蓬勃兴起:机插秧合作社、病虫害防治合作社、机收割合作社……组成了一套完整的机械化、社会化农业生产链,普通农户也可通过购买各环节的商品化服务尝到农业机械化的便利。种田和打工是长桥村李仁芳一家的主要生活来源,受务工企业生产的季节性限制,每年的秋收时分恰是厂里最忙、自己工资最高的时候。一边是一年的丰收,一边是可观的薪资,李仁芳却不为取舍犯愁,他和一家机收割合作社签下每亩100元的委托割禾合同,下班回到家中已是稻谷满仓。
“抱团”发展力求整体提升
订单的增多也给农机合作社带来“美丽的烦恼”。“张家也要收,李家也要收,恨不得能有分身术。”兰家店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朱美如说,“每临‘双抢’,我都为先去哪家打禾头疼不已,为抢农时各家还闹出不少矛盾。”有限的农机和农机手在农忙期间如何服务好千家万户?一种创新农业管理模式的有益尝试正在进行,天宝乡拟将全乡6家农机专业合作社“捆绑”在一起,以乡农技推广中心作为指导单位,通过资本、技术、业务等方式进行联合,建立农机合作联社。合作联社成立后可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整合、机械共用和信息共享,服务范围将覆盖全乡19个村,服务农户数约1200户,作业面积达3.5万亩。
乡农技站站长徐拜年表示,农机专业合作联社的群团优势还有利于更好地推广新机具、新技术。如动辄几十万元的农机补贴后价格,让单个农机合作社敬而远之,联社的成立将有效降低当地推广大型高科技农机的资金风险。此外,联合社从厂家直接采购生产资料,减少了种地成本;指导农民参与农产品销售,减少了中间环节,从而实现了采购“省钱”、销售“赚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