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干预

2013-11-13沈丽英浙江省德清县人民医院浙江德清313200

吉林医学 2013年33期
关键词:蛛网膜卧床下腔

沈丽英(浙江省德清县人民医院,浙江 德清 313200)

蛛网膜下腔出血(即SAH)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是指脑表面或者脑底部的血管破裂,血液流入了蛛网膜下腔。它的发病率(5-20)/10万,整个脑卒中的5%~10%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平均死亡率达到25%[1]。因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要进行有效而恰当的护理,而护理的措施和护理效果则对其康复及预后都有着关键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8月~2012年8月入院就诊的10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45~77岁,平均(62.4±11.2)岁。对照组年龄49~78岁,平均(61.4±9.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最为常见的症状是喷射性呕吐和剧烈头痛等。

1.2 护理: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

1.2.1 急性期的护理:患者应该严格遵守卧床休息的原则,以防止活动而引起蛛网膜下腔再出血。

1.2.2 生命体征的监测: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24 h检测,避免再出血的发生。如患者出现了剧烈头痛或者双侧瞳孔不等大等症状时,即为出现脑疝或再出血发生的提示,应做好进行抢救的准备工作。

1.2.3 住院防护:住院病房要卫生、安静、舒适、通风,如每天上下午分别至少通风1 h等。合适的住院环境能够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1.2.4 饮食护理:在患者饮食方面,要注意均衡营养以促进患者免疫力的提高,要选择易消化的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利于维生素的补充和排便的通畅。

1.2.5 并发症预防:要预防患者因长期卧床而产生压疮,因此要进行定期的翻身和擦背;多食用高纤维素食物、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因排便用力而产生的再出血现象;对患者的咯痰方法进行正确的指导,使呼吸道保持通畅,对于痰液浓稠难以咯出的患者可以采取雾化吸入的方式,以防肺部感染的产生。

1.2.6 心理护理: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良好的治疗和护理环境,通常谢绝探视,病房的布置要轻松、整洁,使患者保持精神宽松、心情舒畅。医护人员要动作轻柔、语言亲切、态度和蔼,关心患者,在介绍病情的时候语言要恰当,解除其心理的不安和恐惧,使其具有安全感,鼓励患者使其能够有信心战胜疾病。

1.3 评价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做好治疗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的相关记录。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9.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卧床时间的情况比较:见表1。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卧床时间都比对照组要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比较(,d)

表1 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比较(,d)

组别 例数 卧床时间 住院时间试验组 50 7.3±2.2 14.7±4.0对照组 50 14.4±4.2 21.6±4.1 P值 <0.05 <0.05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见表2。试验组患者压疮、蛛网膜再出血、便秘、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并发症情况比较[例(%)]

3 小结

SAH的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无前驱症状,起病急骤,突然呕吐、恶心、剧烈头痛。重症者会出现意识障碍,更甚者会出现昏迷,通常其再发率在30%左右。而在患者死亡的原因中,蛛网膜下腔再出血是最主要的因素。因此,在对SAH再发的预防中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对降低其死亡率显得至关重要。

在本研究中,护理干预措施主要采用:急性期的护理干预,要求患者严格卧床休息,以避免再出血;对生命体征进行24 h检测,防止脑疝、再出血等并发症;定期消毒,保持环境卫生,避免患者院内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的咯痰方法进行正确的指导,使呼吸道保持通畅,对于痰液浓稠难以咯出的患者可以采取雾化吸入的方式,以防肺部感染的产生;护理人员要关心并积极疏导患者的心理情绪,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1] 邱秀芬.高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J].河北医学,2010,16(7):881.

猜你喜欢

蛛网膜卧床下腔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