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癌症晚期患者实施死亡教育的体会

2013-11-12姚美珍江苏省淮安市肿瘤医院放疗科江苏淮安223200

吉林医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恐惧态度癌症

姚美珍(江苏省淮安市肿瘤医院放疗科,江苏 淮安 223200)

死亡教育就是改变患者对死亡的态度,由单向的对死亡焦虑、恐惧,深入到对死亡的正面接受。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200例晚期癌症患者,通过实施死亡教育使患者感受到生命得到了尊重,心理得到了安慰,同时也使患者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了维护,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本科住院患者200例,男151例,女49例,年龄50~85岁。肿瘤类别:食管癌170例,乳腺癌2例,肺癌15例,鼻咽癌4例,淋巴瘤2例,结肠癌1例,其他癌6例,均为经诊断证实的晚期转移病例。

1.2 方法:采用自身对照观察法,即实施死亡教育前与死亡教育后,对患者恐惧、焦虑、接受现实、拒绝治疗、绝食、自杀倾向,进行比较[1]。

2 结果

实施死亡教育前后患者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较教育前有明显的改善,患者主动配合姑息治疗,癌症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教育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死亡教育前后患者情绪比较(例)

3 讨论

3.1 死亡教育的必要性:①死亡教育能使患者正确认识生老病死,找出压抑在心底里的恐惧,减轻对死亡的焦虑,从容地面对死亡;死亡教育能使患者意识到时间宝贵,重视生命的价值、意义,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生命,让自己死而无憾;死亡教育有益于增强与完善患者的权力意识,患者有权力知道自己疾病的真实情况,有利于医患间的相互信任,有利于各种护理与治疗;死亡教育可以维护一个人在生命最后阶段的尊严,让患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感到满足和自信;②患者家属通过死亡教育,能够为患者提供温暖的人际关系和精神支持,伴送患者走到人生旅途的终点;既能减轻患者的孤独无助感,也可使家属在患者去世前充分尽到义务,有利于家属在患者临终阶段和去世之后保持正常的心态,比较顺利度过居丧期[2];③死亡教育能提高医护人员对临终患者的心理关怀,而不是将死亡看成是要被征服的疾病采取过度积极的治疗,给临终患者增加很多不必要的痛苦。

3.2 死亡教育的内容:①死亡教育就是要让患者改变对死亡的态度,死亡态度主要涵盖死亡恐惧、死亡焦虑、死亡逃避等负向态度及自然接受、趋近接受、逃离接受等正向接受。临终不是毫无价值地等待死亡,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生活,要提高临终阶段生活质量和追求死亡过程的健康状态;②在死亡教育的过程中实行临终关怀,临终关怀的宗旨是要提高临终患者生活质量,帮助患者积极面对死亡,追求安祥死亡,帮助患者提高求生的能力也要帮助患者坦然面对死亡的能力;③善待死亡,使患者认识到死亡是生命的一个自然阶段,死亡本身并不痛苦,而疾病的折磨和心理压力才是痛苦的,只有面对死亡的现实才能客观地对待它,才能有效地进行应对,摆脱对死亡恐惧的阴影。

3.3 死亡教育的方法:①提供舒适安静温馨的环境:癌症晚期临终患者治疗上已无特殊的方法,那么他们对自身感受的舒适就显得尤其重要,护士要加强病房管理和基础护理,在护理操作过程中态度和蔼,动作轻柔,给患者提供一个舒适安静温馨的环境,使他们亲身体验到生命受到了尊重;②帮助患者坦然接受死亡的事实:护士坐在患者床旁,用温暖的手抚摸患者的前额或手部,正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在患者情绪稳定时与患者讨论有关死亡的话题,如谈论对他人死亡的看法,对自己患病及死亡的看法,宗教在死亡中的地位等,使其认识到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而坦然接受;③帮助患者建立希望:晚期癌症患者因为总是在经历身体衰弱,自身形象衰退,对许多事情力不从心,而对生活绝望,护士要帮助患者进行积极的计划,如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日常生活的安排,未完成心愿的满足,立遗嘱,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照顾等,通过这些方法使他们觉得生活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没有遗憾地安详死亡。

肿瘤患者的死亡教育非常重要,不仅要让肿瘤患者理解死亡的自然过程,更要让肿瘤患者的家属清楚这一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通过死亡教育,使人们改变对待死亡的态度,使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为临终患者提供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心理支持。当生命终点来临时,以保障在有限的生存期内提高生存质量。

[1]姜 涛.浅析癌症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下预[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2):340.

[2]王淑英,王彩云.临终护理的现状与展望[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4):281.

猜你喜欢

恐惧态度癌症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住校记:她在梦里表达恐惧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恐惧更奇怪
恐惧
癌症“偏爱”那些人?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不如拥抱癌症
恐惧的对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