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肠间质瘤的病理学分析及临床诊治特点

2013-11-12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辽宁锦州121000

吉林医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胃肠道胃肠病理

李 虎(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种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其起源于胃肠道壁的卡哈尔间质细胞,于1988年被划分为一种单一疾病[1]。患者症状无明显特异性,且治疗后容易出现复发转移,患者预后差。为了更好地对胃肠道间质瘤进行认识,对31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进行病理学分析,总结诊治特点,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1例胃肠道间质瘤的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确诊,资料完整可靠。男16例,女15例,年龄16~75岁,平均(58.96±5.66)岁。患者原发肿瘤的部位为:食管1例,小肠11例,胃15例,结肠1例,直肠1例,部位不清楚2例。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检查,详细查阅患者病史,并记录一般特征,起病特点,肿瘤的部位、直径,治疗措施。总结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和临床诊治内容。病理检查方法:标本使用甲醛固定后,常规进行石蜡切片和HE染色。随后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检测标记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CD117。

1.3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7.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1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诊治特点:患者临床症状:消化道出血21例(67.74%),上腹部不适19例(61.29%),腹部包块12例(38.71%),嗳气泛酸8例(25.81%),疲劳乏力6例(19.35%),食欲降低8例(25.81%),无症状6例(19.35%)。31例患者均经过病理证实,首发症状以消化道出血、上腹部不适、包块最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例患者均经过影像学检查,其中29例患者有球形和半球形的黏膜下隆起,11例有表面糜烂和溃疡。超声检查22例有腹部低回声,回声内部不均匀,有血流信号。26例患者经过CT检查,有囊性混合组织软块,与组织的关系密切。患者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治疗,其中3例仅进行局部切除,原发脏器部分切除21例,联合淋巴清扫7例。

2.2 31例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特点:大体病理方面,31例患者的肿瘤均为1个,外形规则患者22例,不规则9例。29例包膜完整,12例有极度扩张的血管。8例有出血坏死。19例与周围组织粘连。无转移情况。病理表现见图1~2。细胞为梭型(细胞长梭形,细胞核细长,且两端顿圆,胞浆为淡红色,有核周空泡)26例,类上皮细胞型(细胞为圆形或者多角形,细胞核为圆形或者不规则型,位于细胞中央)5例,其中以梭型最为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17阳性28例。

图1 梭型细胞胃肠道间质瘤(×200)

图2 类上皮细胞胃肠道间质瘤(×200)

3 讨论

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种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临床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需要进行综合诊断,从我院本次实验结果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诊断方法中不但包括了病史采集、症状分析,还使用了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

对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中,临床多以手术治疗为主,并力争完全切除。对有侵袭性生长的患者,要联合淋巴清扫或者脏器切除,并综合考量患者身体状态。

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方面,大多数肿瘤均为鼓励性,边界清晰,切面一般为灰色,部分也会出现分叶状。细胞主要有两种形态:梭型和类上皮细胞型,其中以梭性最为多见。CD117阳性是对胃肠道间质瘤诊断的一种方法,其已经被纳入到此疾病的诊断定义中,但是在临床研究不断深入后,发现肥大细胞瘤及黑色素瘤等也会伴有CD117阳性。但是,CD117阳性患者,其肿瘤更容易发生坏死已经被众多学者认可,其可能是由于CD117功能与有丝分裂相关,其值越高,表示肿瘤正处于增殖活跃期[2]。

此外,研究还发现,胃肠道间质瘤还具有CD34阳性,ɑ-SMA阳性、S-100蛋白阳性、结蛋白阳性等特点,在免疫组化检查中也具有一定特异性,有助于临床辅助诊断。

综上所述,胃肠间质瘤的临床诊断需要结合多方法,除了常规手段外,病理诊断也是主要指标。

[1]祁义军,孟翔凌,赵文娣,等.胃肠间质瘤161例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2,47(8):963.

[2]张 鹏,郑威强,陶凯雄,等.217例胃肠间质瘤临床分析[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3):251.

猜你喜欢

胃肠道胃肠病理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开展临床病理“一对一”教学培养独立行医的病理医生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柘木提取物对胃肠道肿瘤的抑制作用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超声内镜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