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困境与出路:西部农村地区教师远程培训的思考

2013-11-11李江

继续教育研究 2013年9期
关键词:西部地区实施农村

李江

摘要:当前,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的教师培训存在培训观念落后、技术支持欠缺、课程资源匮乏、培训后续推广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在现实“固培计划”的衬托下,表现尤为突出。我们应该积极应对,加强观念引导,强化技术培训,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制度完善。从而推动西部农村地区教师远程培训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西部地区;农村;教师;远程培训;实施

中图分类号:G7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9-072-02

远程培训是“以因特网为载体的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它有着与传统教师培训截然不同的特点”。“这种教育形式不再是一次性的学校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的最佳手段”。远程培训可以满足参训教师的多样化、动态化和专业化需求,但亦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我国西部农村地区教师远程培训在困顿中艰难前行

1.观念落后,参训教师的培训动力不足。教师的参训意识直接决定了远程培训的发展、管理与效益。教师远程培训的发展与管理需要上至教育部以及省教育厅,下至县教育局以及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参训教师的自我觉醒。然而,由于“远程培训属于一种新型的培训模式,其载体和实施途径有别于传统的基地型集中培训”,对培训模式的不了解制约了参与者主动求知的欲望,学习主动性不高。首先,现阶段远程培训项目学校领导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不强。调查显示,中学教师中有71.4%的教师认为学校领导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现代远程教育不重视,只有11%的教师认为学校领导非常重视;而在村级小学这两项统计结果分别为89.9%和4.1%。这一方面说明,目前大部分学校领导仍桎梏于考试,片面强调中考升学率、抽考优秀率、会考优秀率、评先率等;另一方面,领导的狭隘思想也影响甚至压制了教师的参训积极性。其次,参训教师个人不愿意付出过多的努力来改变固有的教育观念。对参训教师个人而言,他们的教育教学模式长期以来一直处于相对封闭和僵化的状态。虽然随着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工程的宣传与实施,这种状况有了很大的转变。但是,由于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思想和重知识传授而轻素质提高、轻能力培养的观念的影响,他们不重视对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学习,安于现状,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参加培训的进取心,从而导致在远程培训中经常出现认识不到位、参训动力不足、信心不够甚至把培训学习当成工作负担等现象。

2.技术欠缺,远程培训课程的针对性不强。现代培训理论认为,要取得好的培训效果,必须在设计培训课程之前对参训者进行培训需求调查,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然而,审视当前远程培训的课程模块,不难发现,追求全面而忽视了针对性、追求理论学习而缺乏了实践指导、由于照顾全体而疏忽了个体发展的情况时有发生。教育活动本身是复杂的、动态的创造性活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不断发展着的个体,他们必然对学习内容、培训方式、授课方式提出动态的、更切合自身发展的要求,以解决在理论学习或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同的教师,其思想不同,水平也不同,整齐划一的培训课程设置当然也就无法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培训需求。更进一步讲,由于当前远程培训课程设置无法实现根据实际情况实时调整课程模块,更新培训的主题,所以,课程模块虽然内容丰富,但缺乏实效性,即远程培训课程承载的信息无法与现实的教育改革实时同步,这种潜在的滞后性制约了培训课程的针对性。

3.资源匮乏,远程培训的课程结构亟待改善。纵观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课程资源,不难发现,我们在经历着一种资源短缺——结构性匮乏。首先,教材匹配度不够。目前,我国不同地区的中小学教材“五花八门”,但国家和地方在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则主要参照了人教、北师大和苏教版等。这导致远程培训资源库中的资源与西部农村地区在日常教学中使用的教材不匹配,培训时所学的内容自然也就无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例如,我国西部一些位于藏区的学校平时授课均使用藏语,但现有的远程培训资源却基本以汉语教学为主,无形中降低了培训实效,降低了培训资源的直接利用率。其次,基础性素材类资源匮乏。我们在实际培训中发现,参训教师需求量最大的是可以根据个人教学实际进行组合利用的基础性素材类资源,然后才是包含单个知识点的小课件,而最不受欢迎的是综合了多个知识点的大课件。由于基础性素材类资源的稀缺,教师不得不进行二次整合才能实际应用培训所获得的先进理念和方式方法。而西部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多数根本不具备上网条件。材料的准备既耗时又费力,往往会导致培训时“有所学”,培训后“无处用”。最后,资源分布不均。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分布不均主要表现为不同课程的培训资源不均,以及同一门课程的不同章节的培训资源不均两个方面。比如,小学高年级音体美等学科的培训资源相对不足,而语文、英语等学科的培训资源则相对充裕。

4.机制不健全,培训后续的示范推广力度不够。培训不能仅仅满足于结束时的定性考核,即是否完成研修任务、有无培训感言等,更重要的是,要让培训发生迁移,即培训结束后能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和再生所学理念甚至影响他人。“培训不是单纯地指受训者在培训中学习、获得知识的过程,它还包括受训者在迁移情景中运用这些知识、技能的过程”。培训质量是教师培训工作的开展之魂,而培训迁移则是教师培训工作的发展之源。没有好的硬件装备和软件,就不可能达到培训的示范引领的作用。有学者就曾断言:“受训者回到工作岗位之后,如果缺乏必要的管理和支持,培训的绩效也会迅速下滑,有时甚至会低于参加培训前的水平,受训者很快就退回到培训前长期以来已经形成和适应的工作行为和习惯。”

二、我国西部农村地区教师远程培训在路径澄明中创新发展

1.加强观念引导,提升教师参训积极性。雅斯贝尔斯曾做过这样的假设:“假如教育已处在无关紧要和偶然的混乱中,成人已不再被教育世界所吸收,而是远离教育的话,这时,促进成人教育便是时代的信号。”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在改变传统教学设计的同时,也推动着教学环境、教学活动的发展”。首先,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把远程培训作为教师终身学习的载体,加大宣传力度,帮助教师认识远程培训的优势和意义。其次,促进教师树立现代教育价值观,树立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现代学习理念。再次,应该促进农村教师逐步适应远程培训的方式方法,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总结,在总结中反思,通过反思体验成果,提升积极性。

2.强化技术培训,建设课程动态更新平台。加大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与平台建设的力度是加强西部农村地区教师远程培训工作的重要前提和技术保障。第一,完善网络技术支持。在项目设置、课程设置和作业布置等的时间安排上充分考虑西部农村地区的现实困难,为参训教师的培训提供技术支持。第二,完善网络后台管理。结合国家政策及时优化平台管理,为指导教师和参训学员的互动、交流与沟通搭建桥梁。第三,开发本土教材。各级培训平台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培训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建设一批适合本市、县(区)、校的教师培训教材。第四,及时补充“新”内容。基础资源和动态资源相结合,突出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增加双语培训内容,降低教学难度,可以使培训更符合西部农村地区的实际。

3.开展科学研究,改善培训资源结构。只有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全、新、精”,才能满足西部农村地区教师发展的需求。“全”就是培训课程资源涵盖参训教师的主体需求;“新就是紧跟时代社会的发展,紧跟学生需求和发展。及时更新课程模块;“精”就是打造精品核心课程。开展远程培训科学研究是实现培训资源“全、新、精”的关键所在。首先,组建熟悉西部农村地区教育现状、热衷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科研团队,立足于西部,服务于西部;其次,建立东西都合作交流机制,在吸引外来专家走进来的同时,为本土专家创造走出去学习的机会。

4.加快制度建设,建立训后示范推广机制。学校对教师参与培训的管理与支持是参训教师在培训后的工作中示范推广的必要条件。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的远程培训项目表明,有校长责任制并且落实到位的学校,不仅培训时效果明显,培训后的引领示范作用也是最突出的。监督与激励制度建设是参训教师培训效果有效迁移的关键之一。首先,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和方法,健全远程培训督导与评估机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参训教师的培训状态和价值进行评判;其次,优化学校组织特征,在参训教师中组建学习型团体,激励参训教师将所学所悟积极应用于教学工作,并在实践中反思成长。

猜你喜欢

西部地区实施农村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西部地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资源配置的思考
以法治提高西部地区环境保护实效
影响西部地区承接转移产业的原因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社会工作视角下贵州地区农村空巢老人家庭养老模式的探究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