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

2013-11-11任丽君

关键词:阅读训练小学语文教学教学方法

任丽君

[摘要]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新课改的根本方向和关键所在。无论从我国语言文字的基本特点和语文教学的根本宗旨方面来看,还是从阅读教学理论和阅读认知心理方面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灵魂都应该是一个“读”字。“读”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径。忽视“读”或“读”不到位,学生语感的培养和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阅读训练 教学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只有让学生个体体验到阅读的兴趣,才能增强他们在阅读中的主体意识,实现个体阅读能力的提升。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大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联系起来,使读书成为他们的内在需求,成为他们的一种自觉的生活方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靠长期大量的阅读积累形成的。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呢?

一、精心设计课前导语

课前导语的主要作用是引出学习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自然进入课堂学习。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积极的求知欲望,我们要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课前导语,积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教学“雨”这篇课文时,可引导学生说:“大家都见过‘雨,‘雨对我们是再熟悉不过的事物,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就像我们的好朋友,谁也离不开谁。可是,你们知道下雨时天气怎样?风怎样?雨水是怎样的?庄稼又是怎样的吗?你们想了解这些问题吗?”这样,不但把课文的主要内容揭示出来,而且轻松自然地把学生带入新课的学习。

二、精心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生的性格活泼开朗,擅长模仿,喜欢得到他人的赞扬和认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抓住他们的性格特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通过师生之间的真诚对话与交流,为学生营造平等、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和话题创设情境,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使语文阅读教学充满活力,以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学习二年级的《坐井观天》时,文章出现了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我事先准备好了小鸟和青蛙的头饰,让学生扮演青蛙和小鸟的角色进行对话。同学们一看到青蛙和小鸟的头饰,都非常感兴趣,争先恐后,跃跃欲试。于是,我让他们戴上头饰来表演青蛙和小鸟的对话,看哪一组表演的最精彩。结果,小朋友表演的各有特色,有的还带上了动作,把青蛙和小鸟的语气、神态表演的活灵活现。最后,我又设计了一个小练笔,让同学们想一想青蛙跳出井后会说些什么,小朋友都争着抢着要说,而且说的有声有色。

三、合理提出阅读要求

合理地提出阅读要求,是提升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提出阅读要求,过深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过浅则容易导致孩子浮躁、不认真。因此,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提出合理的阅读要求:一年级时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二年级时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有一定的感情,并能用自己的话比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三年级时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从句与句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学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课文,以致理解全篇内容。

四、尊重主体精讲多读

教学活动中,学生最反对的是无休止地讲授。因此,反复讲授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活动中,尽量要做到精讲多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教师只当配角,不当主角;只当导演,不当演员;只教给孩子理解课文的方法,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主观意识。对于讲读课文,只引导学生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通俗易懂的句段,则充分让孩子们反复读、反复念,让其读出情感,理解含义;对于阅读课文,则要全权放手,让学生自读、自疑、自己解决问题,遇到较难的先让学生互议,然后适当点拨。这样,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充分展示,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才能得到相应的升华,教学任务才能完成得轻松愉快。

五、优化使用教学资源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有许多对高尚情操陶冶、对美好理想追求、对未知世界探求的美文,它们能启迪学生追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教学中,我们应因课制宜,因势利导,将课文中的有关内容挖掘出来。如:通过《观潮》、《桂林山水》等课文的赏析,可引导学生领略神奇的自然,壮丽的山河;通过《黄继光》、《罗盛教》等人物的剖析,可引导学生学习浴血奋战的英雄,舍己为人的战士;通过《落花生》、《养花》等文章的阅读,可引导学生明白为人的根本,处事的哲理;通过《草船借箭》、《开国大典》等故事的解读,可引导学生牢记古今之历史,民族之荣辱……这些都是我们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宝贵素材。在学生感动于文本,沉醉于课堂之时,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自然而然得到培养,从而增进学生的知识,丰富学生的想象,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能力。另外,还要经常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在优美的课件背景下感受语文的美,以美的语文激发学生阅读的趣味。

总之,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需要我们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地去发现、去积累、去实践,这样才能找到最为理想、最为有效的教学途径。

(作者单位: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三新学校)

猜你喜欢

阅读训练小学语文教学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如何培养初中生英语的阅读能力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议中学英语阅读理解教学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