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节描写指导初探

2013-11-11陈惠文

关键词:观察生活细节描写

陈惠文

[关键词]细节描写 写作技法 观察生活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要求学生“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在作文中,为了使人物个性更加鲜明,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文章更加生动真实,就应该学会巧妙运用细节描写。细节是构成艺术作品的细胞,正是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细节为艺术作品的生命增添了不朽的魅力。因此,平时训练学生写作的时候,应该要求学生注重细节描写。怎样才能让学生写出生动逼真的细节来呢?我的做法是:

一、引导认识细节描写,理解细节描写含义

在上课时要注意讲授课文中的细节描写,让学生明确哪些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有何特点。只有对细节描写有了认识,熟悉并领悟了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学生才会借鉴模仿。如鲁迅《藤野先生》中“添改讲义”就是一个经典的细节描写。讲授课文时,要引导学生在阅读分析中认识“添改讲义”这一细节描写,明白作者运用“添改讲义”这一细节具体、形象地反映藤野先生对“我”学习的关心。藤野先生将“我”所抄的讲义“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我”拿下打开看时,很吃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这寥寥几笔,深刻地表现了藤野先生对“我”的关爱和对工作极端负责的精神。这显然要比“工作负责”一类抽象的词语具体形象得多,也比一些平淡乏味、不着边际的描写更深刻生动。因此,我在讲授课文过程中通过对具体细节描写片段的分析讲评,引导学生认识细节和细节描写,进而了解细节描写的含义和种类,使学生认识到细节描写其实就是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细节描写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认识到细节描写的种类,常用的有人物细节描写(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以及场景描写细节、事物细节描写等。

在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学会仿写课文中的细节。围绕本课(或某段)中心去发现细节在语文教科书的课文中,有很多细节描写值得我们指导学生进行仿写。如《背影》“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袄,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这是《背影》中父亲爬月台为我买橘子的细节描写。 这一细节先描写了父亲的穿戴,说明父亲当时处境很糟糕,并呼应开头,同时与父亲为“我”做的紫皮大衣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了父爱子的感情,且为下文出现的背影做铺垫。衣服的颜色给我一种悲凉、压抑、饱经沧桑的感觉。而后面的一系列动作的描写:“蹒跚地走”,“慢慢地探”,“穿”,“爬”,“攀”,“缩”,“微倾”等,说明父亲老了,年迈体衰,行动笨拙,使“背影”成为焦点,更加强烈地烘托出父亲爱儿子。最后写我的眼泪流下来,这是感激之泪。但我又赶紧拭干了泪,说明了“我”爱父亲,怕父亲看见我流眼泪而担心,这一细节刻画了我与父亲互相怜爱的情景。在课后,我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身边某一个人跑步时时候的神态、动作等方面写一段话。我要求学生留意生活中的人物的一些举动选择有意思的写下来,例如一个人生气时的样子,突出表现人物某方面的特点。

二、引导感悟细节描写,体会细节描写作用

一些看似简单平常、实则含义深刻的生活细节,一个手势,一句话语,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饰物,虽说简单,但把它们放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就能产生不同寻常的作用。一个好的细节描写,不仅能够增强文章的真实感,更重要的是能突出人物的精神面貌,使人物在你的笔下“活”起来。就拿《藤野先生》来说,添改讲义,本来是一件容易被人忽视的小事,藤野先生这样做,意义就不寻常了:老师“从头到末”地为学生“添改”讲义,这已经是很不简单了;作为一位教授解剖学的老师却“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就是更显得难能可贵了。而且在中国人民备受外国列强欺凌的情形下,一位外国学者竟能如此将心血倾注在一个弱国学生的身上,这不仅充分表现出藤野先生对工作极端负责的精神、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还表现了他的性格的正直刚毅——对被压迫民族的同情和支持。鲁迅正是在文章关键之处,不露痕迹地运用这一细节,成功地刻画了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深沉地表达他对藤野先生真挚的怀念。在讲课中,老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思考相关文段,体验、感悟细节描写的作用,体会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使人物性格鲜活丰满、惟妙惟肖,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形象性和真实性的作用。

其次,从写作技法中找细节。细节描写往往运用对比、象征、拟人、比喻、夸张、简笔勾勒等方法,因此在阅读时要注意课文中哪些地方运用到这些技法进行描写,辨别这些描写是否是细节。例如运用反复。读过契诃夫小说《变色龙》的读者,一定会记得奥楚蔑洛夫身上穿的那件大衣,因为小说反复四次描写那件大衣,这是作者用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一个精心设计的“道具”。小说开头与“巡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 军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显示出他一副威严的神态。当他要教训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混蛋”时,听人 说“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的狗”,于是马上来了个大转变:“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替我把大衣脱 下来。”后来,他再次表示要惩处狗主人时,忽又听得狗是“将军家的”,他又变了:“哦!……叶尔德林老 弟,给我穿上大衣……好像起风了……”这里大衣一“脱”一“穿”,活画出奥楚蔑洛夫掩饰心虚胆怯的尴尬 情状和媚上欺下,凌弱畏强的丑态。最后一次写大衣在小说结尾,当他确切知道这是将军家的狗并向首饰匠训斥一通之后,“紧裹大衣,接着穿过市场广场,径自走了”。这条变色龙又恢复了他那耀武扬威的常态。如此反复描写,把这条沙皇鹰犬的性格刻划得入木三分。讲完课后,我让学生练习写“妈妈笑了”片段,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修辞方法去练习。

其三,让学生对文章的细小地方进行细读。如借用标点。鲁迅的小说《故乡》塑造了一个深受剥削压迫的淳朴农民的典型形象——闰土。小说在闰土的语言细节描写中,巧妙地借用标点符号,来表现闰土这二十多年来的变化。共有六句,其中却有了9个省略号,给人印象特 别深的有两处:

(1)见到“我”时,“闰土态度恭敬起来,分明的叫道:‘老爷!……”

(2)当“我”问他景况时,“他只是摇头,‘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 ……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不好”。

第一句写闰土的变化,一声“老爷!”破坏了他们往日的黄金般的友谊,在他们感情之间,“已经隔了一 层可悲的厚障壁了”。一个省略号,真实而细腻地表现了闰土矛盾、痛苦的心理及令人为之惋惜的悲哀的变化 。第二句分明是写闰土性格变化的社会根源,省略号显示了他的声音低微,又断断续续,正是“饥荒,苛税,兵,匪,官,绅”把他折磨成一个“木偶人”,使他走向痛苦的深渊。这省略号里,浸透了闰土的血泪,包含了人生的辛酸

三、 教会仔细观察生活,积累细节描写素材

写文章是为了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要反映现实生活就得认识社会生活,要认识社会生活就得去认真观察体验社会生活。观察是认识的前奏,没有观察体验生活就不可能写出反映现实生活的好作品。所以说,好文章要有好片段,好片段来自于鲜活逼真的细节,逼真的细节从生活中来,细节就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之中。

以同学刻苦学习的神态来说,各人就有不同的表现,有的皱紧眉头沉思,有的咬住笔头冥想,有的则双目凝视、全神贯注,即使同一个人也因环境的不同而表现各异。因此,要想写好具体生动的细节,就必须深入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物,尤其是重点描写对象。只有这样,生动传神的细节才能汇聚于笔下。如何进行细节观察呢?我要求学生把握四个要领:一是观察要明确目的,做到有的放矢;二是观察要抓住特点,做到典型生动;三是观察要力求细致,做到准确具体;四是观察要理解透彻,做到把握本质。按照上述四个要求,调动各种感官作深入细致的观察,并对观察到的细节加以整理、提炼。现实生活的现象成了生动形象、具体鲜活的细节描写素材,这样的素材积累丰富了,就为写好文章奠定了基础。

精彩的细节描写应服务于表现人物、表达中心、深化主题。因此,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细节描写时,要让学生围绕主题和中心选用细节,要精选那些特别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和表达中心、揭示主题的细节,避免简单凑合地事无巨细、不分主次地滥用乱用细节。指导学生选择和运用细节描写要注意几点:一是选择细节要真要细,确保细节的真实性。二是选择细节要精要新,确保细节的典型性。三是精心锤炼词语,确保细节的形象性。四是巧妙运用修辞,确保细节的生动性。

(作者单位: 广东省四会市东城中学)

猜你喜欢

观察生活细节描写
语文,怎样才能吸引你?
老舍《我的母亲》之细节描写教学
如何改变山区学生作文“无米之炊”的现状
浅谈小学数学日记
运用细节描写 点亮生活作文
如何恰当合理地以技巧升华情感
于细节处绽放光彩
于细节处绽放光彩
试论作文素材的积累和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