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深度合作校企共培技能型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2013-11-11刘长勇龙群兵
刘长勇 龙群兵
[摘要]本文重点阐述了“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人才培养方案的动态调整流程以及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与优势,旨在通过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为最终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做一些尝试性的基础工作。
[关键字]三位一体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教学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和用人单位根据教育目标共同确定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培养方式和保障机制的总和,并在实践中形成的定型化范式。2006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明确提出“要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标准,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南平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高职的“专业设置要密切对接职业岗位;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技能教室建设,大力推行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完善三级技能竞赛制度,全面实行双证书制度,鼓励毕业生获取多种职业资格证书和专项能力证书,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完善就业准入制度”。本文根据 “三位一体”深度合作校企共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提出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与优势,它的实现必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一、“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三位一体”就是把学校、企业、教师作为人才培养三方面的主导者,把学生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共同致力于培养“符合适时市场需求的职业能力+核心能力+心理能力”的工学结合、信息对流的“会学习、能实践、善协作、敢创新”的实用型、创新型职业人才。“三位”即学校、企业、教师,通过三方共同构建信息对流的环路,形成地方产业与专业对接,企业岗位工作任务与课程对接,企业实训信息与学校教学信息的对接;“一体”即以学生为主体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了产生最大的系统功能必须把这四者构建成一个统一体,这个统一体的实现自然离不开信息流在这一系统中的畅通和共享,实现这一目标如图1所示。通过信息采集平台,企业把人才需求、岗位的现状和用人的实效等信息及时反馈给院校和学生;院校依据企业的发展前景、人才需求和自身的特色设置科学合理动态灵活的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等;学生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和企业的前景与现状,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找到自己的“短板”,适应社会的需要;把“学习流、知识流、工作流”有机结合,使学校的教学信息和企业的岗位实训信息对称,形成反馈机制,避免企业实训和教学环节产生脱节现象,为人才培养方案能进行动态调整提供保障,从而使培养出的人才能符合社会、企业的需求。
图1:“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二、“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方案的动态调整流程
首先,通过企业人员及专兼职教师参与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研讨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分析论证得到各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工作岗位、业务范围和工作领域。其次,通过与企业人员讨论、论证,对各专业工作领域的分解、归纳、整理、排序,得到各专业的工作任务。最后,通过对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得出各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这是构建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的动态调整流程如图2所示。
图2:人才培养方案的动态调整流程
三、基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实践教学体系框架
以“三位一体”深度合作校企人才培养的目标为依据,建立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图3所示。实践能力主要通过专业的见实习、课程内的单项实验、针对岗位技能的单项实训、课程的综合设计以及毕业综合实训等环节来实现;创新能力主要通过科技节的科技创作活动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两个环节来体现;就业能力主要通过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实践与调查、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与毕业实习来完成;创业能力主要通过创业教育课程、创业能力培训和创业技能训练三个环节来实现。
图3:实践教学体系框架
2.实践教学体系各环节学期安排表
3.各实践环节所体现的能力
四、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势
(1)体现“实践主导,理论够用”原则:以为实践服务为教学目的,以培养学生较强的专业操作技能为教学目标,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局面,让理论真正为实践服务。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专业理论知识体系,按实践操作需要组织专业理论教学内容,同时加大实践教学时间,加深实践教学力度。如《酒店操作实务》、《餐饮实务》、《客房实务》、《前厅实务》等课程将以实践操作为主进行授课。
(2)按岗位技能设置教学项目,理论与实践同步教学:按照教学为就业服务的指导思想,根据实践工作岗位的需求,设置教学项目,按实践工作岗位组织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打破传统的理论与实践分离式课程结构,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以实践的需要带动理论知识的传授,实现理论讲解与操作方法传授同步的授课方式,增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实施同步授课。如针对报关员岗位技能要求设置报关程序、进出口商品归类、进出口税费的计算与缴纳以及报关单填制等教学项目;针对导游岗位技能要求设置导游业务、旅游政策与法规、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现场导游模拟实训等教学项目。
(3)强化技能训练,培养职业岗位能力:通过设置多层次实践教学项目,如单项岗位技能实训(前台操作实训、客房操作实训、外贸流程操作实训等)、校内综合模拟实习(酒店实习、物流企业运作综合实训等)、技能鉴定、顶岗实习等,强化学生专业技能。使学生亲身体验实际工作,让其主动地观察业务活动过程,发现问题,培养其应用专业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缩短学校培养与实践工作应用的距离。
(4)工学结合,实现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通过与实习基地及其它合作企业研讨,听取企业专业人员的建议,调整教学内容;聘任专业教师与实践中的专业人员合作编写与实践工作内容贴近的教材,吸纳实践中的专业案例;聘任企业人员讲授专业课程、指导学生实践活动;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如旅游专业学生安排到厦门翔鹭国际大酒店进行顶岗实习,物流管理学生安排到福建武夷山港务有限公司进行顶岗实习),使其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了解企业文化,培养工作责任心和认真工作态度,进一步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实际工作岗位对接起来,尽快进入工作状态。
(5)推行证书教育制度,保障教学措施:为保证专业技能训练效果,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专业核心课程采取“课证融合”方式,推行“双证”制,将课程教学与专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结合在一起,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操作技能的人才。如《餐饮实务》课程将针对餐厅中级服务员职业资格证考试进行授课;《现代物流概论》和《物流管理》课程将针对助理物流师考试进行授课。
本文旨在通过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岗位竞争力和适应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成功率。
基金项目:人才培养与南平产业对接试点项目(项目编号:Jgnp201106)
[参考文献]
[1]谭伟平,宋克慧,彭庆文.怀化学院“三位一体”通适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10(10):67-69
[2]张飞燕.高职高专管理类专业人才实践主导型培养模式浅议[J].鸡西大学学报,2012,12(9):46-47
[3]曾照香,刘佃瑞.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24):148-149
[4]刘合群,金华.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及实践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9,30(28):18-23
[5]黄金火,冯建军.高职教育“三位一体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与问题探析[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9(2):79-82
(作者单位:武夷学院现代信息服务学院 福建武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