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3-11-11李艳
李艳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和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多数是预期的毒副反应,但也会出现无法预见的过敏性或特异性反应。随着药品的不断增多,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增加,其危害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收集我院2011 年5 月1 日至2012 年5 月1日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调查分析,分析我院ADR 发生的特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36 例ADR 报告均来自我院临床科室自愿上报、门诊因ADR 退药及本院临床药理科病区搜集所得。其中住院患者114 例,门诊患者22 例。
1.2 方法患者统计ADR 报告中患者性别与年龄、ADR 程度分级和转归、给药途径以及药物种类等进行分析和讨论。
2 结果
2.1 年龄与性别分析136 例报告中男61 例(44.85%),女75 例(55.15%);不存在明显差异。年龄84.04 岁,从年龄分布看,18 ~60 岁所占比例最高,为81 例(59.56%);>60 岁37 例(27.20%);<18 岁18 例(13.24%)。可见中青年发生ADR的比率明显高于老年人和儿童。
2.2 不良反应的程度分级136 例ADR 中129 例为已知的一般反应(94.85%),新的一般反应3 例(2.21%),4 例为严重的不良反应(2.94%)。
2.3 不良反应转归136 例报告中,以痊愈者居多,为116 例(85.29%);好转次之,为20 例(14.7%),其中1 例好转后主动要求转入上一级医院。
2.4 给药途径与ADR 的关系136 例ADR 涉及药物201 例次,其中静脉注射185 例(92.04%);口服13 例次(6.46%);肌内注射2 例(1.00%);直肠给药1 例(0.5%)。
2.5 引起ADR 的药物种类136 份ADR 报告共涉及中西药74 种,201 例次,其中合并用药50 例(36.76%),单一用药86例(63.24%),因部分ADR 报告由2 种以上药物引起,故均统计入内,出现总数(201 例)大于报告数(136 例)的现象。其中,抗感染药的种类和例次最高,分别占37.84%和53.73%。见表1、2。
表1 引起ADR 的药品种类和例数
表2 引起ADR 的抗感染药种类和例次
2.6 ADR 的临床表现多数病例为皮肤损害占74.26%,其次为全身性损害占17.65%。见表3。
表3 ADR 累及器官或系统分类及临床表现
3 讨论
136 例ADR 中,中青年所占比例远大于老年人及儿童,其可能原因:(1)本文所涉及的ADR 多为药物过敏反应,即变态反应,青年人免疫力强,容易发生,老人和儿童免疫力弱,则不易发生[1];(2)我市地处长三角,是一座新兴工商城市,患者年龄段也大多以中青年人和儿童居多,而儿童用药量小,使用面窄且较为谨慎,同时儿童年纪幼小不善表达,也是我院儿童ADR 发生率不高的原因。(3)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种疾病,再加上脏器功能减退,有可能掩盖了不良反应,容易产生漏报现象。因此提醒医师在临床中应密切观察儿童和老人的情况。
136 例ADR 显示,静脉注射所引起的ADR 最多,占92.04%,主要是由于静脉注射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立即产生效应,故最易发生ADR。因此,选择合理的给药途径是减少ADR 的有效方法之一,原则上能口服给药的,不选用注射给药;能肌内注射给药的,不选用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2]。
从表1、2 中可见,抗感染药物引起的种类和例次最高,分别占总数的44.59%和56.22%,这与相关文献报道[3]一致。其中以头孢菌素类例数最多(56 例),其次为喹诺酮类(12例)。这在于两种药物抗菌谱广、杀菌力强、不需皮试等应用方便的特点而受到大部分临床医师和患者的青睐,但头孢菌素与青霉素类存在交叉耐药性,患者虽不需皮试仍有可能发生过敏反应,这就为ADR 的发生提供了条件。另外,我们在调查中发现,部分住院患者存在抗菌药物使用过度的问题,一些普通的感染就使用高档的广谱抗菌素,如头孢三代甚至四代,使用时间也偏长,这就使ADR 发生率增加。抗感染药物的过度联合应用是又一大因素,因药物性质各异,联合应用有时不如单独应用安全、有效,联用药物越多,越容易产生ADR。可见,一些ADR 是可以避免的,应提醒医生注意用药指征,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
中药注射剂的ADR 越来越引起人们广泛重视。人们通常认为中药是植物和动物药,性平和且毒性小,使用安全有效、不良反应低而乐于接受。但中药注射剂因其提取工艺较为复杂,制备过程中混杂的微量不纯成分、存放过程中质量发生变化、使用过程如有过敏源之类异物极易进入,且药味越多,成分越复杂,越容易引起ADR。虽然我院中药注射剂都是单独配伍使用,还是提示临床医师辨证论治,防范风险。
从ADR 的临床表现看,涉及到人体的各个系统和器官,最常见的为皮肤及其附件,再者为全身系统,两者仍是临床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与这两种反应在临床易于发现和诊断有关[4]。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一些本身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在应用其他药时往往比一般人更容易发生过敏,这就要求我们临床医师、药师和护士对这类高敏体质和特殊患者详细询问用药史,密切监护,确保安全。
药物不良反应在临床发生相当普遍,几乎每种药物都存在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但药师要深入临床加强宣传,医生在用药时要权衡利弊,不要过量、过长、过多使用药物,以避免或减少ADR 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1 郭华.452 例临床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263.
2 袁跃海,张瑞华.我院2007-2008 年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10,13:3071.
3 张敏,刘梅,孔伟,等.169 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中国新药杂志,2006,15:389-390.
4 金桂兰,唐文,赵美菊.528 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4,13: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