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肾功能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2013-11-11李名波

河北医药 2013年19期
关键词:连续性肾功能净化

李名波

肾功能衰竭主要指肾脏功能发生部分甚至是全部丧失的一种病理状态,属于临床危重症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常伴有多脏器功能衰竭,致残、致死率高,严重危急患者的生命健康,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巨大影响[1]。目前血液净化是对肾功能衰竭临床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属于肾脏的替代性治疗手法,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2]。本研究选取我院2010 年1月至2012 年6 月120 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旨在对比和探讨连续性静脉血液净化法和腹膜透析法对肾功能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20 例均为我院ICU 病房患者,其中男66 例,女54 例;年龄42 ~76 岁,平均年龄(62.8±4.2)岁;诊断标准参照我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上提出的相关标准[3],均确诊为肾功能衰竭。原发病症:严重感染26 例,重症胰腺炎28例,挤压综合征18 例,严重创伤22 例,重症肺炎18 例,其他8例。患者尿量均不足20 ml/h,肌酐水平均超出350 μmol/L。将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 例。2 组患者年龄、性别比、原发病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研究组患者均行连续性静脉血液净化。给患者建立颈内静脉或股静脉通路,采用百特Aquarius 血液透析仪及其配套导管、滤器等。置换液根据南京军区总医院[4]的相关配方前稀释输入。血泵控制血流量200 ~250 ml/min。低分子肝素同时抗凝,首次使用剂量为2 500 U,此后每间隔4 h 加用2 500 U用量。患者每日连续性血液净化时间为8 ~10 h,置换总量上限为30 L。血液净化过程中细致观察患者出血情况,如发生出血征象,则立即停止透析。

对照组患者均采用腹膜透析法。患者先行局部麻醉,以肚脐下方正中位置行长约2 cm 切口,插入透析导管,男性患者将导管插入至膀胱直肠窝为止,女性患者导管插入子宫直肠窝为止。血液透析仪与研究组相同,入液量控制在500 ~1 000 ml范围,白天透析6 ~8 次,夜间2 ~3 次。

2 组患者均于透析前采用5 mg/L 的肝素生理盐水进行导管及滤器等的清洗。透析期间密切监视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脉搏、肾功能生化指标、血常规、出入液体的性质与量等,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1.3 观察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血气指标进行评价。生活质量采用KPS 评分标准[5],由临床护士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满分100 分,分值越低,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差。血气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酸碱度。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5.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2 组患者治疗前生活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P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 2 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比较±s

表1 2 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比较±s

?

2.2 血气指标2 组患者治疗前动脉血PO2、PCO2和酸碱度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P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PO2明显高于对照组,PCO2明显低于对照组,酸碱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表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情况比较n=60,±s

表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情况比较n=60,±s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

3 讨论

肾脏是人体生理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属于泌尿系统,肩负着血液过滤的重要作用[6],通过平衡血液及体液的水、电解质、酸碱度等,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并通过尿液的形成将人体内的杂质排出体外[7,8]。肾功能衰竭主要指肾脏的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严重影响人体内环境的平衡性和稳定性,因而临床病死率高,患病患者生活质量也相对较差。肾功能衰竭一般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急性肾衰竭主要因多种因素造成两肾短时间内生理排泄功能丧失;慢性肾衰竭主要因各类疾病而导到肾病并发展至晚期,进面产生一系列临床综合征。

肾功能衰竭主要由于肾脏缺血或中毒,造成肾脏因缺氧而导到坏死。血液净化可有改善患者血液通透性,增加血液内氧含量,从而改善肾脏的病变情况。在本组研究中,两组患者通过血液净化治疗后,血内氧含量均明显提升,二氧化碳量明显下降,酸碱度获得改善,提示血液净化对肾脏代偿和生理功能的改善作用。

随着我国血透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目前临床操作已经由原来的脐下切口插管逐渐向颈内静脉或股静脉穿刺改进。传统的脐下切口,一方面对患者机体产生明显的损伤,由于切口的长期暴露易发生感染等不良症状,影响临床治疗;另一方面,插管需经小腹内器官伸入直肠窝,插入深,操作复杂,易对其它器官组织产生损伤,且插入深度的控制存在一定困难。连续性静脉血液净化技术是经由颈内静脉或股静脉穿刺实施的一种治疗方法,由于颈静脉和股静脉是临床常应用的穿刺位置,血液易辨识,操作简便,且穿刺针及导管固定方面,对患者创伤小,临床可大大降低患者痛苦,提高舒适度。

根据本组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虽然治疗后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提升,但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笔者认为这主要由于连续性静脉血液净化创伤小、患者痛苦小、且不易引起并发症,更符合现代的临床治疗和服务理念。还有,通过颈内静脉或股静脉穿刺,有利于促进患者全身血液的透析与流动,从而改善全身性的血内氧含量,减少其他脏器组织因缺氧而产生的不良症状,同时也可通过改善循环状态尽可能减少因长期卧床而可能引发的并发症状。

总之,连续性静脉血液净化法治疗肾功能衰竭患者较腹膜透析具有更好的改善血氧状态和酸碱平衡的作用,有助于更大幅度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创伤小,也同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1 薛闻,任红,陈楠.血液净化技术在难治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的应用.中国血液净化,2011,10:41-43.

2 Savin VJ,Sharma M.Plasma‘factors’in recurrent nephritic syndrome after kidney transplantation:causes or consequences of glomerular injury.Am J Kidney Dis,2009,54:406-409.

3 阳睿.血液净化对儿童急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5-37.

4 尹巍华.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肾功能衰竭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200 例疗效观察.当代医学,2011,7:57-60.

5 罗苑兰.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危重急性肾功能衰竭疗效比较分析.中国社区医师,2011,35:106-108.

6 方莉,韩菊晖,张娜,等.肝移植后肾功能衰竭者的连续血液净化治疗.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3251-3253.

7 郑夏珍,杨树龙.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挤压综合征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中外医学研究,2011,9:122-124.

8 吴学敏,魏鸥,朱东林.连续性血液净化对合并APF 的MODS 患者炎性因子和凝血功能的改变.河北医药,2012,34:3377-3379.

猜你喜欢

连续性肾功能净化
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解的非线性连续性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例谈
这条鱼供不应求!虾蟹养殖户、垂钓者的最爱,不用投喂,还能净化水质
肌肤净化大扫除START
半动力系统中闭集的稳定性和极限集映射的连续性
连续性
陶色净化
急诊输尿管镜解除梗阻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不全心电图分析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