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水质及饮水量与肾结石的相关性研究*
2013-11-11陈冠林邓晓婷高永清
陈冠林,邓晓婷,高永清
(广东药学院食品科学学院,广东中山528458)
肾结石是我国最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之一,尤其是我国的南方地区,肾结石的发病率很高,是世界上3个主要的泌尿系结石高发区之一。据医学统计及流行病学调查,患肾结石的人数至少比20世纪初多10倍[1]。广东省清新县是我国肾结石高发地区之一。由于肾结石的成因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且治愈后复发率高,并常并发感染,给当地群众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作者在清新县龙颈镇进行了肾结石患病情况与人口学特征、饮用水水质及饮水量的相关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清新县龙颈镇按照肾结石发病率高、中、低随机抽取3个村(白圳、崩塘、大坪),以所有居住5年以上、年龄6~87岁的常住村民作为调查对象。本次研究共抽取3个村的村民共185人,其中男98人,女87人,男女比例为1.13∶1,平均年龄36.6岁。
1.2 现场调查 自拟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社会经济人口学特征、饮水量和肾结石患病情况等指标。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采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现场直接询问调查。本次共发放问卷185份,回收185份,获有效问卷185份。受调查对象的肾结石患病情况均以二甲以上医院B超确诊病历作为依据。
1.3 水质分析
1.3.1 试剂与仪器 试剂:硝酸(GR)、锌粒(光谱纯)、四氧化三铁(光谱纯)、二氧化锰(光谱纯)、氧化钙(光谱纯)、氧化镁(光谱纯)。仪器:不锈钢数显电热鼓风干燥箱(101AS-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AA-6200)、p H计(PHS-4 CT型)。
1.3.2 采样与检测 按GB 5750-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和《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的规定进行采样、检验和评价。对3个村的所有饮用井水及山泉水采样,共采集水样43份,其中饮用井水水样36份,山泉水水样7份。检测指标为p H、铁、锌、锰、钙、镁,并计算镁/钙比值。
1.4 统计学处理 将调查表的资料运用数据库管理软件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频数分布、χ2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等分析。
2 结 果
2.1 肾结石患病的人口学特征 在本次被调查的185人中,肾结石患者33人(17.84%)。家族史对肾结石发生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肾结石患病率在性别(χ2=1.833 8,P>0.05)和年龄(χ2=6.791,P>0.05)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有男性高于女性,30~<50岁为高发人群的趋势,见表1。
表1 肾结石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2.2 饮水情况与肾结石的关系 由表2可见,饮水量不同的人群间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36,P<0.05)。随着饮水量的增加,肾结石的患病率降低,每日饮水小于1 000 mL的,肾结石的患病率高达42.68%;而每日饮水在2 000 mL以上的,患病率则降为5.26%。饮用山泉水者肾结石的患病率(4.88%)明显低于饮用井水者(2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3,P<0.05)。并且有饮茶人群患病率比不喝茶人群高,睡前饮水人群患病率比睡前不喝水人群低的趋势。
2.3 肾结石危险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分析 根据肾结石形成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对影响肾结石形成的可疑危险因素作非条件Logistic分析,结果见表3。非条件Logistic分析证实了饮水量少、饮用井水以及喝茶与肾结石形成的关系。
2.4 饮用水水质与肾结石的关系 由表4可见,山泉水和井水的p H都偏低,分别为6.28±0.037和6.10±0.59,均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中规定的6.5~8.5。其余各项指标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的标准。经统计学分析,山泉水和井水中的钙、镁含量和镁/钙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07、0.0011、0.0382)。井水中的铁、锌、锰、钙、镁的含量均比山泉水的含量高,其中以钙、镁的含量最为突出,井水中的含量是山泉水中含量的16.91倍和12.04倍。而p H和镁/钙比值却是井水比山泉水低。
表2 不同饮水情况肾结石患病率的比较
表3 肾结石危险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表4 山泉水与井水水质比较
3 讨 论
3.1 饮水情况与肾结石发病的关系 既往的研究表明,增加饮水量可以增大尿量从而降低尿中晶体过饱和度,增强对尿路的冲刷作用,不利于小结石的潴留,适合对各种类型结石的预防[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日均饮水量是尿石症发生的保护因素,这与既往的研究结果一致[3-4]。本调查表明,每日饮水在2 000 mL以上时,肾结石的发病率大大降低,因此每日饮水大于2 000 mL有利于预防肾结石的发生。研究认为,日摄水量的标准是将每天尿量保持在2 000 mL以上,但是人们很难长期坚持下去[5-7]。要做到有效地预防结石发生,建议每日除饮食以外再摄入2 000 mL以上的水分,使尿液保持无色或者微黄色为宜[8-10]。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喝茶的人群肾结石患病率比不喝茶的高。茶是草酸含量很高的植物,有研究显示喜欢喝浓茶也是造成含草酸钙的结石比例高的原因[11-12]。本研究还发现,睡前喝水的人群肾结石患病率比睡前不喝水的人群低,提示饮水不可仅限于白天,在睡前补充足够量的液体非常重要,因为在正常情况下,此时是尿最浓缩的时候,为了能达到维持准确的尿稀释度,应在睡觉前补充适量的水分[13]。
3.2 井水和山泉水水质与肾结石发病的关系 饮用井水的人群和饮用山泉水的人群肾结石的患病率分别为21.53%和4.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山泉水和井水的水质进行比较发现,井水中铁、锌、钙、镁的含量比山泉水高,且井水中的钙、镁含量比山泉水高16.91和12.04倍,而锰含量则相差不大,山泉水与井水的镁/钙比值也不同,且患病率越小,镁/钙比值则越大。这与前人的结论相同:饮用水中镁/钙比值若高,可降低尿石发病率,反之则发病率高[14]。王琦等[15]研究发现,凡饮用水中镁钙比值小于0.1的单位,尿石症的患病率均在20‰以上,而比值大于0.35的单位患病率低于10‰,表明镁/钙比值与肾结石的发病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可以认为镁/钙比值可能是引起该地区肾结石高发的一个重要因素。有关卫生部门应注意监测饮用水中镁/钙比值的变化,以减少肾结石的发生。
[1]欧阳健明.草酸钙结石研究中的化学基础[J].化学通报,2002,65(5):326-332.
[2]郑英俊.尿石成分分析与饮食指导[J].中国实用医药,2010,5(6):225-227.
[3]沈珉,施侣元,李良成,等.饮食因素与尿石症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2):134-137.
[4]Hesse A,Siener R.Current aspects of epidemiology and nutrition in urinary stone disease[J].Word Urol,1997,15(3):165-171.
[5]孙西钊,郭宏骞.尿结石的代谢评估与预防性治疗[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4,19(6):321-324.
[6]Borghi L,Meschi T,Schianchi T,et al.Urine volume:stone risk factor and preventive measure[J].Nephro,1999,81 Suppl l:31-37.
[7]Borghi L,Meschi T,Amato F,et al.Urinary volume,water and recurrences in idiopathic calcium nephrolithiasis:a 5-year randomized prospective study[J].J Urol,1996,155(3):839-843.
[8]Reynolds TM.Chemical pathology clinical investigation and management of nephrolithiasis[J].J Clin Pathol,2005,58(2):134-140.
[9]刘杨,李范.尿路结石的成因及用饮食疗法预防复发[J].日本医学介绍,2004,25(12):561-564.
[10]Ferrari P,Bonny O.Diagnosis and prevention of uric acid stones[J].Ther Umsch,2004,61(9):571-574.
[11]吴宇凡,梁宇海,陈蓉,等.粤北石灰岩地区尿路结石成分分析与饮食预防[J].现代医院,2008,8(9):153-154.
[12]Finkielstein VA,Goldfarb DS.Strategies for preventing calcium oxalate stones[J].CMAJ,2006,174(10):1407-1409.
[13]Hooton TM,Stamm WE.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uncomplic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J].Infect Dis Clin North Am,1997,11(3):551-581.
[14]马腾骧.现代泌尿外科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620.
[15]王琦,李荫田,叶成通,等.饮用水与上尿路结石的关系[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5,27(3):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