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财经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简评财经案例教学法*

2013-11-09李有智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财经独立思考案例

□ 李有智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何谓案例教学法?有人从偏重教学目的角度定义为: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结合其相关专业教学,进行案例设计原理、内容、测算、分析、评估的系列讲述,从而有效提高学生专业理论水平、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有人从教学过程和目的综合的角度定义为是一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具体则是指教学者使用规范和精选的典型案例为引导,并能给予学生“真枪实弹”感受,以团队或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来增加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交流,引发学生积极独立思考并有效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不管从何种角度去定义案例教学法,基于一致的认识是:案例教学法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促使学生独立思考,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 财经案例教学实践的案例分析

笔者从财经院校毕业后从事高校财经课程教学多年,一直比较推许美国哈佛商学院MBA教学的案例教学法,并且从中有所获益;选编过不少财经案例用于相关课程教学,起到了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特别是学生独立思考,并对案例相互的争论,最后动手能力明显提高。

实践出真知,思辨见才智。例如:《企业纳税筹划》是税务、会计、市场营销等专业必修的一门实用性和技巧性很强的财经课程,教材编写者特地安排了不少包括企业(公司)设立、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和销售方式确定的财经案例,从其中一个完整的案例中取选出销售环节的部分内容作为一个超市促销方式选择的小案例,具体内容如下:

表1 超市促销方式资料表

表2 四种促销方案税负和税后利润比较表

教师的评析是:从税款交纳的角度看,方案(一)最优;从现金净流量的角度分析,方案(二)最优;从营业利润的角度分析,方案(二)最优。降低税负不是企业的根本目的,实现现金流量和利润最大化才是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目的,因此,在上述方案中,应选择方案(二)。

将这个小案例结合教学内容在市场营销、会计两个专业的四个本科班讨论,教学互动,课堂气氛甚为活跃,一扫已往同样教学内容传统教学“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的沉闷。事后收回讨论后当场发放的198份问卷统计如下:

表3 案例教学问卷调查表

从统计中可以看出学生已普遍认识到案例教学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很有帮助;学生很喜欢互动型的案例教学,这充分说明案例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有较强的启发和激励作用。

颇使教师感到惊讶和兴奋的是:你认可教师对案例的评析吗?居然有66人不认可(占收回问卷33%),基本认可者有62人(占收回问卷31%),两者加总占64%。在事后的学生座谈会上,教师问及不认可的学生是如何看待教师对案例的评析的,有学生回答:若超市商家库存积压品过多,则方案四为佳,因其有利减少压库资金;若在节日期间热销的适时节日礼品或小商品多,则方案二可优先考虑;若超市是在新门面刚开张,方案三可能吸引更多顾客而有利其市场营销影响的扩大。还可学生讲:此类方案(问题)是不可能有所谓的标准答案的,只能因时因地及商家的资本运作的具体情况和经营战略来作临场分析。

学生的回答很自然使人想到有人对国内外教学和考试作比较后说:中国更注重知识的教学,西方更注重思想的教学;中国教育注重让学生掌握完整的学科体系,西方却教给人思辨的精神。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在长沙雅礼中学演讲时说到,学生要有能力迎接科技创造,不是你记住什么,而是你怎么想,美国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值得中国学习。

案例教学的互动给予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是很有利于学生思辨精神培养的。

二 财经案例教学的思考

财经案例教学法与传统的财经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克服了传统财经课堂教学模式忽视书本知识应用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费时费力且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致使教学效果欠佳等方面的缺点,笔者认为财经案例教学的长处在:

第一,采用案例教学符合教学相长的要求。教与学是知识传授者与知识接受者双方互动,并应产生正能量(收到良好效果)的一个过程,过程的本能要求双方协调共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依据书本(课程)规定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在既定的时间(课时)内,要完成教学内容的讲授和学生了解其内容的涵义(目的)。这样的教学难以保障教与学双方的协调共进,即教学相长。现实也说明了这一点,目前在一些高校学生不愿听课而缺课率高,总认为学不到真正的东西,而教师费力不讨好,不是抱怨学校对学生“管理不严”,就是抱怨教材内容“陈旧呆板”。案例教学在此方面则能有效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使其上述教学“目的”大为推进而达到教学相长。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在课前联系教材内容阅读案例材料,依据案例中涉及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运算,找到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式)并形成看法,通过语言和文字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这实际上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求索。特别是案例教学的真实性(尤其是现实财经管理中的热门话题案例),使学生有身历其境之感,自觉不自觉地进入“角色”,结合社会生活中网络、平板媒体、亲耳听到的民众谈议等各方面的评论(价)阐述自己的看法(观点),乃至有创见的举一反三、见仁见智、积极思索,变原来被动接受为独立思考和主动实践,变对知识的了解为对知识的自如把握。与此同时,又促(迫)使老师关注并深入到财经管理的实际工作中调查、搜集和比较,结合书本知识,从中进行整理、取舍、加工,选编出质量较高的案例,并随时根据财经管理活动的变化发展,与时俱进修改、更新案例,强化自己对案例的剖析和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提高了自身业务素质,缩小书本(教材)内容与社会实践的距离,密切了师生关系,使自己与学生一同愉快地掌握和运用财经知识。

第二,案例教学作用机制的实质是以案例为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而独立思考的以学生为主的一种互动式的教学。案例教学区别于传统课堂教学之处,即不是教师为了给学生一个标准答案或者解决基础性问题的办法,它侧重于理论紧密联系社会实践,需要学生积极参与,是一种“学生为主的学习方式”,案例教学具有的真实性给学生提供了一定量的现实案例信息,由此使其具有很强的思辨性(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鲜明的实用性和启发性,它强调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使学生进行多角度甚至反向思维,进而增强学生在特定复杂现实环境下对问题的判别能力和决策能力。案例教学的作用机制可分为信息来源、学习内容提升和学习效果提高三大块。

案例教学的过程是教学互动、学生有个性的独立思考和学生独自见解(观点)形成的一个知识推进的过程,这也是案例教学优于传统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其作用机制如下图。

图1 案例教学作用机制图

第三,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切实培养需要案例教学。财经类学科或课程大多是带部门管理性质的学科,如会计、审计、财政(税)、金融等等。何谓管理?“管”有管辖、控制、约束之意,主要纵向发挥作用;“理”有疏理、调理、理顺之意,主要横向发挥作用。即在宏观层面人们多言调控,微观层面则多说管理。无论调和控还是管与理,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总是纵横交错因时因地,甚至因人而呈动态,即错综复杂且带有不确定性,故而具体管理方式(法)的优选也是动态的,即须随机变通。在传统的财经课堂教学中,一些原则性很强和界线分明的问题可以教给学生如何处理,但是现实财经案例中问题的获解,则要求学生掌握专业技能,这不但靠教,更要靠学生观察、分析和多练。换句话说,学生应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财经案例教学的真实性、典型性、乃至某些方面的超前性,要求学生在通过必要的专业教学的听课、温习和书面考试等环节了解一定程度的专业知识后,能通过自己独立地观察和思考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提出一种或多种针对性强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法。这样,不但可以深化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理解,并看到自己专业学习上的短处并加以弥补,而且能切实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通过多年的财经案例教学实践感受和学生信息反馈,不少学生对案例教学赞同且表示:学会了思考,提高了动手能力,有效增强了毕业时择业竞聘的底气,明显缩短了进入实际工作状态的时间,获得用人单位的好评。

[1]劳伦斯·谢姆斯.MBA情景案例[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版.

猜你喜欢

财经独立思考案例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财经日历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谈独立思考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财经阅读时代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