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绪贻:百岁老人看中国
2013-11-08彭苏
彭苏
去年5月,刘绪贻在他的百岁诞辰暨学术研讨会上,用一口黄陂腔高呼,做学问是为了追求真理,决不能为稻粱谋,决不能屈服于任何压力。
这条路并不好走。正月初五,清晨一场雨,让武大北三区的上坡路泥泞不堪。
在刘绪贻的“求索斋”里,两支粉百合在窗台上翘首以对,案头上搁着墨绿封皮的《炎黄春秋》,电脑下压着的小纸片里,小字密密麻麻。
“我正在写回忆许良英(著名物理学家、思想家,《爱因斯坦文集》的主要编译者)的文章。他上个月底走了,活了93岁。”说着,刘绪贻从盒里抠出一块糖果,扔进嘴里咀嚼起来——他的牙,整整齐齐。
2010年5月,他出版上半卷口述自传《箫声剑影》,好友、气象学家叶笃正为其作序,“他的一生,除早期研究社会学,近6年来着重研究中国的民主和法治问题,批判并反对儒学糟粕外,主要从事美国史研究,著述颇丰。他的著作使国人对美国的情况有了更多的理解,对美国社会有了更多的认识。”
为罗斯福新政“翻案”
人生之中,哪一拐点最难忘——“当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从1964年开始研究美国史,真正能够自主研究是从那以后。”刘绪贻紧盯显示屏上的问题。耳朵有些背,声音有些大。
1978年,全国史学规划会议在天津举行。社科院世界史研究所提出编写《美国史》和成立美国史研究会计划,具体由武大美国史研究室执行,任务落在刘绪贻肩上。
在6卷本《美国通史》中,刘绪贻负责编撰第五卷《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1929-1945》和第六卷《战后美国史,1945-2000》。当时,人民出版社编审邓蜀生建议不用从第一册出版,成熟一本就出一本。
丛书中第一本问世的是《战后美国史》,出版于1989年6月。他的得意门生、南开大学教授、《美国通史》作者韩铁将它的出版视为刘绪贻“挑战的一个禁区”——“当时,二战后的美国史和世界史由于无经典作家的论述可以遵循,又和当代政治关系密切而成了不言而喻的禁区,在史学界几乎无人敢涉足。”
为罗期福新政“翻案”更是波折重生。“先生认为,主要是因为新政用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方式代替了传统的放任主义政策,将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地、大规模地推向国家垄断主义,从而局部改变了生产关系,限制了旧的社会制度的个别坏的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广大人民的处境,缓和了阶级斗争,挽救和加强了美国的垄断资本主义制度。这种在坚持民主制度的前提下实现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先生称之为‘新政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韩铁说。
刘绪贻的观点,当时受到了《美国通史简编》作者、“中国用马克思主义系统研究美国史第一人”黄绍湘的批驳——“列宁说:战争和经济破坏逼迫各国垄断资本主义走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是客观的形势。但能认识这一规律,而且运用这一规律却不那么容易,难道罗斯福这位维护垄断资本主义制度的当权人物,能自觉地认清这一规律,并且是在‘新政措施中运用这一规律的先知先觉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吗?”
除了学术之争,刘绪贻还提到,1983年1月14日,他与原湖北省委负责同志见面,“说是他想与我合作研究当代资本主义问题,但在后来谈话中,当我提到罗斯福新政曾有助于美国工会运动这一铁的史实时,他没让我把话说完,就疾言厉色地打断我说,这个问题英国《大宪章》运动时就解决了。罗斯福是个垄断资产阶级代言人,他还会帮助美国工会运动?结果当然是不欢而散……1989年,我经《湖北日报》理论部一再要求接受了采访,当我‘论当代资本主义新特点的谈话发表后,该同志在列席湖北省委常委会时发言说,刘绪贻在《湖北日报》发表的言论是反马克思主义的。”
1987年10月,刘绪贻编撰的《当代美国总统与社会——现代美国社会发展简史》出版,他认为这是成功为罗斯福新政“翻案”。但论战的后果是,1990年,美国史研究会秘书处被迫由武大迁往南开。
西南联大岁月
“您说您这一生落得什么?博导、资深教授都没评上。”一次饭桌上,大女儿刘东问父亲。后来她对我说,研究美国史从来不是她父亲的本愿。
1934年,父亲过世,家境窘迫,就读于省立武昌高级中学的刘绪贻虽考上北大化学系,也只能放弃。
当时,湖北省教育部门要求全省高中毕业同学全部参加会考,于是,每届高中毕业生自发组成“湖北省高中毕业同学联合会”。在联合会上,他对女子高级中学选出的代表之一周世英渐生爱慕。
1936年,再次高考,他成为湖北省高中毕业生中第一个考取清华大学的公费生。彼时的清华,梅贻琦任校长,潘光旦任教务长,还有陈寅恪、闻一多、朱自清等名师任课。刘绪贻却叹道,“在清华,我一天到晚,无论吃饭、睡觉、上课都在想她。”由于相思成疾,大一两门功课不及格,他失去了公费生资格。
“七七事变”后,清华大学南迁。之后,北大、清华、南开在昆明组成西南联大,他转入心仪已久的社会人类学系,先后师从陈达、潘光旦、吴文藻、费孝通等名师。
在自传里,他谈到西南联大的众师友。
清华社会学系创始人陈达教授,素日里不苟言笑,上课正襟危坐,必按事前准备提纲,字斟句酌开讲,他听来“枯燥而无风趣”。学期最后一课,当陈先生问及学生们对其授课意见时,他率性提议,“您的这种讲课法,我曾琢磨过。我们每周上课3次,共6小时;从宿舍到教室往返1次1小时,3次共3小时;上课加往返,一周总共要花9小时。一学期如以18星期计算,共162小时。如果您将讲课内容印成讲义发给我们,我们只要几小时或一天便可仔细读完,剩下时间可以读别的书,不更好吗?”
社会学家潘光旦原任清华教务长,在学校时因跳高受伤失去右腿,还是1200度的高度近视。但其为人旷达风趣。某次活动上,学生评选世上最美或最丑的事物。有人竟说潘光旦的牙最丑——“多年吸烟斗,满口牙齿黄得发黑,特别是他那东歪西倒的门牙”。他却笑嘻嘻,“我的牙确实不好看,但是否世界上最丑的事物,还有待商榷”,众人听了一阵哄笑。“文革”中,“被错划成右派后,潘先生目力日弱。有人开玩笑说,你这人眼力不行,立场、观点都有问题。他答道,我不仅立场、观点有问题,方法也有问题,因为我架的是两条美国的拐杖。”还有吴宓教授——他的一生充满了奇特和矛盾……比如他一生不知恋爱多少次,朋友、学生访谈时,约定除学问爱情外,其他一切免谈,但又写诗云,“奉劝世人莫恋爱,此事无利有百害”。比如他平时外表严肃,彬彬有礼,但在昆明时看到有家牛肉店取名“潇湘馆”,他却认为亵渎了林黛玉,提着手杖去乱砸该店招牌,像蛮横的国民党伤兵一样。比如他力主真诚坦率,曾当着胡适的面说想杀他,当着他苦恋的女子面谈他与其他女子的恋情,但在报复友人劝他促使他与离婚妻子复婚时,却像《红楼梦》里赵姨娘一样,偷偷地搞巫术,“于静夜在室中焚香祷神,咒诅其人速死”。他的奇特行为,也真叫人长见识。
两年后,他完成毕业论文《呈贡水利纠纷》。这篇论文的立论,与他今后反儒学的基调一致:由于中国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云南呈贡县老百姓在解决生计问题时,主要依靠社会关系、人事关系及讨好官场去争夺水利资源,而非像近代西方人依靠科技和发展经济来拓展生存空间。故当地经济长久不能发展,为维持生计,不得不堕入长期诉讼的陷阱,这也反映了两千年来中国农业社会的一个基本问题。
时间完全浪费了
1944年冬,刘绪贻赴美留学。当时他已与周世英结婚3年,生下一子一女。
在芝加哥大学,他师从著名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和路易斯·沃思。这个时期,他的反儒学思想逐渐明确,尤其体现在硕士论文《中国的儒学统治——既得利益抵制社会变革的典型事例》中。
韩铁分析,“他发现,从西汉开始,中国皇室和儒生从儒学中获得浓厚的既得利益。‘为保证和扩大他们的既得利益,也是从汉代起,皇家和儒生阶层就相互合作以抑制和镇压其他学说和社会团体,如工商业者、游侠等,使中国社会永远处于一种靠皇权和宗法制度维持秩序的小农经济。先生认为,这种因儒学而形成的统治阶级各组成部分既得利益一致的社会分层模式,使得统治阶级既得利益成为一种非常强大的、抵制社会变革的力量。这是儒学在中国统治两千年的主要原因,也是中国社会难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原因。”
1947年夏,在武汉大学经济系主任推荐下,刘绪贻回国,出任武大经济系副教授,讲授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此后30年让他黯然感叹,“时间完全浪费了。不然,我的研究成果会更好。”
1963年年底,周恩来和陈毅等国家领导人出访亚非欧途中,建议为应付国际政治斗争需要,应加强对外国的研究。于是毛泽东发出指示,在全国一些高校和社会科学研究机关专设研究外国问题机构。
1964年,武大与南开成立美国史研究室,刘绪贻回到武大,开始从事美国史的研究。但很快,“文革”到了,他成了历史反革命分子。
从“左”到“右”
越到晚年,刘绪贻的文章越充满对社会的反思和灵魂深处的反省,以至儿女们笑他,“你过去还很左,怎么一下变了?”
通过3年观察,刘绪贻的自传合作者余坦坦认为,“先生的底色仍是左的,他在体制里又属偏右。所以他在关键时刻会被用到,而在平常不会受到重用。”
刘绪贻则说,他的“变”一直存在。在纪念已逝的湖北老诗人曾卓的文章中,他满是愧疚:“1955年,在‘左倾思潮下,曾卓被强制塞入胡风反革命集团案入狱。我当时任武汉市总工会宣传部部长,因职务关系,不得不表态,对他进行批判斗争;同时,我与曾卓对文艺工作的看法存在一些分歧……在这种情况下,我于1955年7月撰写了一篇长文《揭露曾卓对于武汉市工人文艺活动的罪恶阴谋》,发表于《长江日报》……但此文用语刻毒,而且过分上纲上线……我写此文时,已经多少意识到,我其所以这样上纲上线,是为表明,自己在紧跟毛主席反对胡风反革命集团问题上立场坚定,心里并不踏实。文章发表后,心里更是常常感到不安。”
如今,他在书斋中剖白那一特殊时期内心隐藏的一点“私心”:他想入党。眼见不如他的人入党,他不服。
刘绪贻
1913年出生于湖北黄陂县。1944年毕业于西南联大,1947年获芝加哥大学硕士,回国后任武汉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主编并撰写多卷本《美国通史》,与人合著多种美国史研究专著,另有《中国的儒学统治》、《黎明前的沉思与憧憬》等著作。
(摘自《人物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