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病房床头交接班标准作业程序的管理与应用
2013-11-08滕高菁蒋健新吴勇芳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红十字会医院广西南宁530012
滕高菁,蒋健新,吴勇芳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红十字会医院,广西 南宁 530012)
新生儿病房床头交接班标准作业程序的管理与应用
滕高菁,蒋健新,吴勇芳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红十字会医院,广西 南宁 530012)
目的:规范新生儿交接班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实现交接班过程及日常护理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制定新生儿病房床头交接班标准作业程序并实施。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发生护理并发症、护理不良事件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标准作业程序规范了新生儿交接班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及内容、步骤,指导护理人员系统、完整地评估患儿,将评估、检查、指导、护理质量控制环节贯穿于整个交接过程,完成患儿的安全交接。使各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提高环节质量控制意识,体现细节护理理念,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保证。
新生儿;交接班;标准作业程序
标准作业程序(Standard pperation procedure,SOP)是将某一事件的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用来指导和规范日常的工作[1],其精髓是对程序中的关键控制点进行细化和量化[2]。新生儿科是危重患者多、风险大的一个科室,新生儿护理时的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导致护理缺陷及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的发生。自2010年9月以来,我科制定了床头交接班标准作业程序,根据作业程序在交接班过程中逐项检查新生儿的基础护理、皮肤、管道、仪器等,避免遗漏。实施以来,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0年9月~2011年12月住院新生儿685例作为试验组,年龄根据床头交接班标准作业程序进行。2008年10月~2010年8月住院新生儿88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床头形式交接法。两组患儿的胎龄、日龄、营养状况、疾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床头形式交接法:根据《交接班工作制度》要求开包检查婴儿皮肤、管道、精神状态、肤色、脐部情况,检查使用的仪器,交班者交待使用的药物和病情、注意事项。
1.2.2 床头交接班标准作业程序:查看住院患儿治疗提示,了解住院患儿治疗基本情况。接班者进行手卫生消毒,核对床头标识与腕带标识,按交接班标准作业程序进行交接。床头交接过程中交班者同时介绍该患儿上一班病情及注意事项、尚未完成的工作。
1.2.2.1 查看皮肤:从头到脚检查患儿,查看全身皮肤完整性,有无发红、皮疹、破损、压疮、脓疱、头皮血肿消退等,尤其腋窝、腹股沟等皱褶处,有无蹭伤。会阴部皮肤完好,脐部有无渗血,包扎良好。蓝光治疗的患儿眼罩固定稳妥。患儿肢端循环。
1.2.2.2 检查管道:置管深度,管道标识清晰可辨,符合要求,管道固定稳妥。管道是否通畅及有无脱出,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管道和各种管线放置位置稳妥。输液处有无肿胀渗出,有无静脉炎,敷贴固定良好。检查输液卡双签名,药名、输液速度等与输液卡一致,液体入量与输注时间相符。
1.2.2.3 检查整理包被:检查基础护理完成,整理衣着、包被整齐,平整无皱折。确保患儿身体旁边无硬物。体位适宜。
1.2.2.4 检查仪器:检查暖箱箱温、湿度符合要求,暖箱水位,当天暖箱清洁消毒记录。蓝光箱灯管无故障。各种仪器参数符合设置要求,仪器运行良好。
1.2.2.5 病情交接:交班者交代本班患儿病情变化及一般情况,如生命体征、吃奶、大小便等。体位适宜符合护理要求,尤其是早产儿、易吐奶的患儿。暖箱内患儿的体温、吃奶、哭闹情况,特殊治疗及用药,下一班需注意的事项。
1.2.2.6 交接顺序:早产儿、危重儿→ 普通患儿 → 隔离患儿。
2 结果
两组患儿发生护理并发症、护理不良事件前5位例数比较,见表1。
表1 患儿发生护理并发症、护理不良事件比较
3 讨论
3.1 制定有专科特点的交接班标准工作程序的必要性:制定有专科特点的交接班标准工作程序,有利于指导护理人员尤其是新进护理人员及低年资护理人员能够根据交接班标准作业程序,系统、完整地评估患儿,完成患儿的安全交接,系统地掌握患儿的病情及观察要点、注意事项,确保患儿的安全。在护理过程中对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情变化及异常情况,减少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
3.2 交接班标准作业程序的应用注意事项:交接班标准作业程序的应用将评估、检查、指导、护理质量控制环节贯穿于整个交接过程。①培养训练护士独立思考、观察判断及运用护理程序的能力。尤其是晨间交接班时的理论提问、主管护士对分管患者病情熟悉、掌握的能力,促进各层级人员对相关知识、专科理论的学习。②护士长可以通过交接班了解每班护理人员对患儿病情动态全面掌握的能力,知道哪些患儿存在安全隐患,各项护理措施连续落实准确无遗漏,确保护理质量杜绝医疗纠纷[3]。③各班人员通过交接班相互督促检查各项护理措施的落实、护理记录书写的缺漏,及时提醒整改。同时对存在问题明确责任,避免相互推脱,有利于护士绩效考核的落实,保障护理质量。
3.3 规范环节管理和细节管理,提高科室护理管理质量:制定规范的交接班流程并落实到位,定期检查和讲评交接班规范执行情况,培养和训练了护士独立思考、观察判断及运用护理程序工作的能力[4]。
床头交接班标准作业程序的管理与应用,体现了护理核心制度的具体落实。使各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提高环节质量控制意识,体现细节护理理念,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保证。在临床一线护士年轻化的科室在带教过程中废弃了口传身授的传统方法,取而代之的是科学、规范、全面,易于落实的标准化作业程序,有更好的指导作用。护士长可以根据标准作业程序进行常态质量控制,从以前根据护理不良时间反馈的结果管理转变为过程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控制的成效[5]。
[1] 李东升.标准作业[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6:11.
[2]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EB/OL〕.〔2011 - 11 -14〕.http://en.wikipedia.org/wiki/Standard-Operation-Procedure.
[3] 王映华,李 涛.新形式床头交接班的科学化管理与应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5):70.
[4] 李卫林.规范交接班流程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09,29(18):2185.
[5] 徐双燕,王惠琴,唐碧云,等.手术患者交接标准作业程序的建立[J]. 中华护理杂志,2012,47(5):422.
2012-05-30 编校:侯小玲/郑英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