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康唑联合转移因子胶囊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观察
2013-11-08郭小荣广东省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中山528400
郭小荣 (广东省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 中山 528400)
氟康唑联合转移因子胶囊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观察
郭小荣 (广东省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 中山 528400)
目的:探讨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每年发作≥4次的RVVC患者96例(排除糖尿病、妊娠、肝肾功能异常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方法:口服氟康唑150 mg/次,于第1、4、7天各服一次;之后维持治疗每周1次;并从治疗第1天开始口服转移因子胶囊6 mg/次,2次/d;总疗程6个月。对照组治疗方法:只口服氟康唑,用量用法和观察组相同,总疗程6个月。结果:氟康唑联合转移因子胶囊治疗RVVC,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氟康唑联合转移因子胶囊疗法治疗RVVC,疗效高,复发率低,有临床应用价值。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氟康唑;转移因子胶囊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是女性最常见的阴道感染疾病之一。国外资料显示,约75%的妇女一生中至少患过一次VVC,约45%的妇女经历过2次或2次以上VVC发作,约5%的成年妇女1年内会发作VVC 4次或4次以上。
这种1年内有症状性VVC发作4次或4次以上,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1]。因为反复发作,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我院在2009年3月~2011年12月采用联合用药氟康唑联合转移因子胶囊治疗RVVC,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3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确诊为每年发作≥4次的RVVC患者96例(排除肝肾功能异常、糖尿病、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4例,对照组52例。
1.2 诊断标准
1.2.1 临床症状、体征:参照中华医学会妇产科感染协作组制定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诊治规范修订稿》中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见表1,多在7~10分,并在1年内反复发作有症状性 VVC≥4 次[1]。
1.2.2 实验室检查:取阴道分泌物进行实验室检查,采用悬滴法,显微镜下检查,找到芽孢或真菌丝。或有症状但多次显微镜检查阴性者,采用培养法诊断。
表1 VVC评分标准
1.3 用药方法
1.3.1 观察组:口服氟康唑150 mg/次,于第1、4、7天各服一次;之后维持治疗每周1次;并从治疗第1天开始口服转移因子胶囊6 mg/次,2次/d;总疗程6个月。
1.3.2 对照组:只口服氟康唑,用量用法都与观察组相同,总疗程6个月。
1.4 疗效评价:经6个月的治疗,于停药后7 d、30 d、90 d进行三次复查,症状消失,真菌培养阴性为治愈。反之,症状未消失或真菌培养阳性为未治愈。
2 结果
在停药1周后,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分别为93.2%和9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在停药后1个月、3个月复查统计结果:观察组复发率分别为4.55%、6.82%。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 17.31%、25.0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综上所述,氟康唑联合转移因子胶囊治疗RVVC,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3 讨论
假丝酵母菌是条件致病菌,是人体正常菌群成员之一,带菌率以口腔为最高,其次肠道、阴道等[2]。一旦机体抵抗力下降或阴道局部环境改变时,假丝酵母菌便会大量繁殖引起阴道炎,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而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1年内可反复发作VVC多次。
导致VVC反复发作的因素很多,可能由于首次感染后治疗不彻底,性伴侣传播,或肠道假丝酵母菌再感染等原因而反复发作。但是,RVVC作为一种阴道黏膜的局部假丝酵母菌感染性疾病,其发病及反复发作主要与局部的细胞免疫状态有关[3]。因此,通过增强免疫,提高患者的机体抵抗力,避免反复发作是可行的。据此,笔者采取氟康唑联合转移因子胶囊来治疗RVVC,取得了较好疗效。
氟康唑是一种新型三唑类抗真菌药,能特异、有效地抑制真菌的甾醇合成,能直接作用于假丝酵母菌,发挥出显著的治疗作用。在治疗过程中,疗效确切,两组患者症状都明显改善,患者依从性好。
转移因子是一种多核苷酸肽类免疫增强剂,能提高细胞免疫力,可增强病变组织细胞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而观察组患者服用转移因子胶囊辅助治疗,提高患者的机体抵抗力,确实明显降低了复发率。
总之,氟康唑联合转移因子胶囊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高,复发率低,有临床应用价值。
[1]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感染协作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诊治规范修订稿[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28(6):401.
[2] 朱道银.念珠菌微观生态学[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0,16(4):171.
[3] 赵敬军、刘维达.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免疫学机制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3,29(1):36.
2012-09-06 编校:李晓飞/徐强]